第591章 激怒
朱厚烇很快就開始著手對朝廷現有的行政架構進行改革了。
朱厚照駕崩之後,南北之間的矛盾就徹底失去了緩衝,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
所以朱厚烇也不再有所顧忌,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起來了,他要快速的把朝廷的體制轉為戰時體制。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皇家集團國有化。
皇家集團雖然已經成長為一個橫跨各界的龐然大物了,擁有著改變天下格局的強大能力,是朱厚烇的基本盤,但從性質上來講,皇家集團就是一個獨屬於皇帝的商業組織,它雖然因為掛著「皇家」的名頭,背靠著皇權有著各種特權,但還是改變不了它是一個商業組織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它雖然是商業組織,但幹的事很多都不是商業組織能幹的事情,是政府才能去幹的事情,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國中之國。
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必須把皇家集團國有化。
其實這事看起來挺複雜,做起來也並不複雜的。
首先朱厚烇下旨任命陳弘為皇家集團總裁,加少保,華蓋殿大學士,入內閣。
任命江建功為兵部尚書,兼近衛軍提督,加少保,有資格入內閣聽政。
總參謀部與隸屬皇家集團的總裝備部,總後勤部併入兵部,這三部部長品級為從二品,同時推動兵部進行組織架構改革。
皇家集團和兵部是在未來的戰爭之中最重要的部門,也是朱厚烇最為重視的部門,所以他給陳弘和江建功加少保。
少保為三孤,品級為從一品,比六部尚書正二品要高一級。
另外皇家集團里的重要部門也都拆分了出來,加入朝廷的行政序列,比如大明皇家銀行和鐵道部,都被分拆了出來,這兩個部門的主官所定品級都為正二品,與七卿平級
至於其他的部門則沒有進行拆分,一是因為這還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改革,不宜動的太大,要慢慢的去改革;二是皇家集團的其他部門作為一個整體能更好的去發揮力量
皇家集團剩下的部門,也都按照重要程度被評定為二級部門或者三級部門,二級部門的主官被定為從二品級別的官員,三級部門的主官被定為正三品的官員.
然後依次類推,基本上皇家集團的各級管理者都有了行政級別,成為了管理這個國家的官員,從此之後他們的管理範圍不再局限於皇家集團內部了,而是去管理整個朱厚烇現在控制地區的相關事務了,比如礦業部、重工業部、輕工部、航運部等等,他們所負責的職能範圍都有了巨大的擴張.
朱厚烇的這一系列改革直接驚呆了所有人,首先就是皇家集團內部,這可謂是天上掉餡餅了,甚至比天上掉餡餅還誇張,所有人都沒想到他們竟然能夠成為大明的官員,很多人為此欣喜若狂,特別是福建陳家,陳弘默默無聞了這麼多年,沒想到此時竟然一步登天了
整個集團的士氣都被激發了起來,對朱厚烇更加的忠誠起來了.
在朱厚烇看來,這是一個夯實一個基本盤的行為,畢竟皇家集團的人都有著「從龍」之功,這些行政級別就是給他們的獎賞。
而且朱厚烇早就看大明的政治架構不順眼了,六部的職能太過寬泛,各級官員的數量也不足,看似什麼都管,但其實那點人手能管好一小部分事務就不錯了.
這樣的政治架構只能粗糙的去管理這個國家.
然後驚呆的就是京城的各級官員了,他們沒想到朱厚烇竟然一下子提拔了如此多的官員,最重要的是這些官員還都不是讀書人出身,都沒有功名,而且都是通過皇家集團自己的教育體系出來的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啊!
不少官員都上疏反對此事,但此時京城裡的文官的力量已經降到了最低,因為反對朱厚烇的文官都早就辭官跑到南方去了,留在京城裡的都是支持或者傾向朱厚烇的文官們,所以他們的反對註定不會引起什麼風浪.
他們也很快放棄了反對,他們本身都多多少少和皇家集團有著利益上的牽連,而且也知道自身的力量不足,反對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最重要的是朱厚烇這一次政治改革是在做加法,而不是在做減法,他們的官位是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的。
而且朱厚烇還下旨把各級官員的俸祿都提高了,提高到與皇家集團相同級別的官員平齊,基本上每個官員的俸祿都是之前的十幾倍了
在朱厚烇看來,大明的官員數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個數量級的官員去治理一個農業國也許夠了,但去治理一個工業國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他還會繼續做加法,而且工業國的生產力也能承擔這麼多官員
其實朱厚烇並不是不能容忍士紳出身的文官們,他無法忍受的是士紳們通過科考占據了絕大多數官位,然後利用這一點不斷的給他們那個團體爭取特權.
其實這樣也沒錯,人的本性如此。
但是他們卻擋了朱厚烇的路,朱厚烇想要發展生產力,因為只有不斷地提高生產力,成為工業國才能打破王朝周期律.
而在政治上占據了主導地位、控制了大部分生產資料的他們既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願意配合朱厚烇發展生產力,還對已有的工業革命成果虎視眈眈
這其實就就是雙方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
朱厚烇也明白這是大明封建勢力的最後也是最大的一次反撲,只要打敗這次反撲,那大明的未來就是一片海闊天空.
京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南方,自然引來了一片罵聲.
朱厚烇的這個舉動簡直是戳到了文官們的命根子,他們最為自豪的就是他們讀書人的身份,他們的功名,這是他們特權的來源,而這一切卻被朱厚烇無情的給打破了,怎能不讓他們氣急敗壞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