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苟在明末當宗室> 第676章 出兵哈喇河套

第676章 出兵哈喇河套

2024-09-27 18:54:38 作者: 夜深
  第676章 出兵哈喇河套

  王晉武口中念叨著的吳三桂在開戰之初就悄悄從古北口出了長城,他的關寧鐵騎和王晉武給他的騎兵部隊出長城後並沒有馬上去攻白馬川,而是先往北走,然後繞行向東至哈喇河套。

  吳三桂雖然年輕,但用兵卻是老道,他很清楚自己這一次身上的任務艱巨,更明白自己雖手上有著兩千精銳騎兵,可這支騎兵哪怕戰鬥力再強必然人數也太少。

  如果僅僅只是偷襲白馬川,吳三桂雖然能做到襲擾敵後的程度,但要攪得皇太極後方大亂,甚至逼迫皇太極退兵依舊很難。

  根據情報,駐守白馬川的是多爾袞兄弟,這裡不僅有一萬八旗精銳,還有從喀喇沁、翁牛特等察哈爾各部抽調而來的五千多蒙古騎兵,再加上漢軍旗,總兵力達到了近兩萬人。

  憑藉手上的兩千騎兵,吳三桂要襲擾多爾袞並不容易,而且一旦不慎甚至會被對方抓到機會尾隨追擊。

  別忘了無論是八旗或者蒙古人同樣也是騎兵,騎兵對騎兵,而且還是敵後,吳三桂就算再能打也弄不過這麼多敵人,所以出兵之後吳三桂果斷採取了另一種戰術,那就是先不打白馬川,他打算先直接先攻喀喇沁、翁牛特部的老巢,打掉北方的敵人,然後再帶兵南下。

  之所以這樣決定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皇太極的緣故,現在喀喇沁、翁牛特兩部大部分青壯都隨八旗南下去打大明了,留在部落的人口並不多,如果部落本部這時候被攻破,憑藉部落留守的老弱很難擋住吳三桂的騎兵。

  只要打掉他們的老巢,消息傳出去在外的蒙古騎兵必然坐不住,立即回援是肯定的,雖說這些蒙古人是跟隨皇太極一起去打大明的,雙方屬於友軍,可畢竟蒙古人和八旗不是真正一夥,他們能走到一起無非是利益驅使,察哈爾各部名義上臣服皇太極,但實際上依舊保持相當的獨立性,在老巢被破的情況下,這些蒙古人會做出什麼選擇可想而知,哪怕多爾袞也阻止不了他們的離開。

  一旦這些蒙古人離開白馬川,多爾袞手中可用的兵力就一下子少了四分之一,這樣一來對方的實力就直接削弱了。同時,後方蒙古部落的遇襲也會讓多爾袞為之警惕,為確保後路安全多爾袞必然會調兵向北,如此一來也就給了吳三桂一個好機會。

  僅僅襲擾並非只是偷襲對方那麼簡單,只有讓對方的軍隊按照自己的想法調動起來,並在運動中找到機會果斷出擊,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才是真正目的。

  吳三桂這一次打的就是這個算盤,所以他出兵後就調整了方向,而且為了行蹤保密他沒有派人回報王晉武,更何況現在他都已經深入草原了,更聯繫不上在喜峰口附近的大營。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在吳三桂看來,反正王晉武已給了他靈活用兵的權利,何必糾結這些細節呢?戰場變化瞬息萬變,為將者不可能完全依照計劃行事。而且別忘了,王晉武給他的一千騎兵中大部分本就是蒙古人,這些蒙古人對於蒙古草原並不陌生,而且白馬川以北區域的情況也極為熟悉,吳三桂在和幾個蒙古將領閒聊之下得知這個情況後就想到了這個辦法,越琢磨越覺得成功的可能性極大,就此改變戰術,調整了方向。

  一路行來,依靠這些蒙古騎兵的帶路,吳三桂很是順路的就抵達了哈喇河套區域,當到這裡的時候正有幾個依附喀喇沁、翁牛特的小部落在這放牧,見此吳三桂果斷下達出擊的命令,兩千精騎著甲,直接就沖了過去,那幾個小部落還沒回過神呢,騎兵就到了跟前。

  短短小半個時辰戰鬥就結束,勉強組織起來的抵達根本就阻擋不了吳三桂的戰刀,當殺潰臨時組織的青壯抵抗後,吳三桂就控制住了這幾個小部落的牧民,看著這些惶恐不安的牧民,還有抱著一團淚流滿面身軀顫抖的婦孺時,吳三桂心中有些遲疑,一時間也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按理說,為確保行蹤,吳三桂這時候應該高舉屠刀把這些人全殺光才是,可這樣做又有些於心不忍。普通的青壯也就算了,可那些老弱都全殺了豈非太過殘酷?而且這幾個小部落加起來有千餘人,這麼多人全殺了真有些下不去手。

  現在的吳三桂還年輕,心腸也沒這麼硬,他沉默片刻,最終還是理智占了上風,既然已經動手就不能手軟,只能讓這些牧民去死了。

  可就在吳三桂準備下達屠殺命令的時候,騎兵中的蒙古副將卻找到了他,提出他可以讓這些牧民投靠他們的說法。聽到蒙古副將這麼說,吳三桂很是驚訝,追問他能有什麼辦法?而且這些牧民都是喀喇沁、翁牛特的附庸部落,怎麼可能輕易投靠?而且一旦消息泄露,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好事。

  但蒙古副將卻極有信心,笑著說先讓他試試,如果不成再殺人也不遲。見此,吳三桂覺得或許可以試試,就這樣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蒙古副將,而當這個蒙古副將帶著人找到部落的頭人和長者,嘰里咕嚕說了一番話後,讓人意外的情況發生了,這些部落的頭人和長者居然朝著這位蒙古副將跪了下來,親吻對方的靴子,還神情激動的比劃著名說了一番話,最後更是連連伏拜。


  「行了,已經和他們說好了,這些人不會對走露我們的消息,而且他們會把部落中剩下的青壯全部交給我們,跟隨我們一起征戰。」安撫了頭人和長者後,蒙古副將回到吳三桂的身邊笑呵呵對他說了這麼一番話。

  「這怎麼可能?你……你如何做到的?」吳三桂大為驚訝,他沒想到僅僅幾句話對方就被說服了,甚至還主動派青壯加入他們的騎兵一同作戰。

  什麼時候蒙古人這麼好說話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大明和蒙古之間近三百年的戰爭早就不復存在。

  「呵呵,解決了就成,還管那麼多幹嘛?也許他們早就想投靠大明也不一定。」蒙古副將笑呵呵地衝著吳三桂擠擠眼,一副俏皮的模樣。

  這個平日裡看著憨厚的蒙古漢子現在吳三桂怎麼瞧都覺得他是只狐狸而不是草原上的野狼,心中更對這個變化為之奇怪。

  接著,這些部落中一百多個青壯召集起來,自帶弓箭和馬刀加入了吳三桂的騎兵部隊,考慮到這些新加入的騎兵是蒙古人的緣故,吳三桂讓蒙古副將派人率領,這樣更利於指揮。

  對方也不推辭,直接接受了這個任務,把這些人編入騎兵,並派兩人作為正副隊長指揮。

  至於其他的蒙古人,在保住性命後對吳三桂他們也沒了懼怕,甚至還殺牛宰羊熱情招待吳三桂他們,當日吳三桂和他的部隊就在此地紮營留宿,吃著香噴噴的煮牛肉和烤全羊美美享受了一頓,第二日修整完後,吳三桂下令出發,丟下繼續在此放牧的蒙古人,朝著東北方向而去。

  吳三桂自然是不會知道為什麼這些牧民會臣服自己,甚至還派出部落的青壯參與他們的軍事行動。

  其實道理很簡單,那是因為騰格爾部的緣故,在朱慎錐實際上統一了土默特草原後,並且入主歸化城,騰格爾部的影響力就從土默特一地逐漸向土默特外傳播了出去。

  尤其是當年天花在傳播蔓延,草原上人人自危的時候,騰格爾部卻受到了長生天的庇護,得到了長生天的眷戀,凡是尊騰格爾為菊爾汗,並通過騰格爾派出的薩滿賜福(牛痘),從而天花再也不成為人人談之色變的噩夢。

  這是神跡,更是長生天的旨意,不管蒙古貴族是怎麼想的,至少底層的蒙古是這樣看待的。

  就此,騰格爾的大名在草原如日中天,就連察哈爾各部也都多有傳聞。

  隨後草原的那次大戰,朱慎錐領兵擊敗了後金和蒙古各部的聯軍,更讓騰格爾部的威名遠揚。再加上之前在草原有極高地位的桑格上師包括其弟子對外宣傳,騰格爾是擁有大智慧和大氣運之人,是長生天在人間的使者時,所有蒙古人對騰格爾更是尊崇不已。

  有這層光環,那位蒙古副將要說服這些普通部落頭人和長者就容易多了,只要直接表示自己的身份,告訴他們自己是來自於騰格爾部,是騰格爾部的騎兵,這一次來察哈爾的目的是聯合大明對付建奴,並受了菊爾汗的旨意時,對方的態度必然不同。

  尤其是蒙古副將還拿出了能證明自己身份的信物,就更讓對方深信不疑了,所以當提出要求告訴對方,只要對方部落不阻擾他們的軍事行動,並且給與配合的話,就不會傷害他們。

  甚至如果他們願意,可以離開此地,直接脫離原來的依附部落去土默特草原安置,他可以保證他們西行的絕對安全和妥善安置。

  聽到這些解釋,這些頭人和長者哪裡會不同意?不僅能保全性命還能投靠騰格爾部,這對普通蒙古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更何況像他們這樣的小部落原本就是在草原上掙扎生存的最底層,投靠誰不都是投靠呢?何必一意求死呢?

  所以很容易就說服了這些蒙古人,並且在這得到了物資補充甚至上百蒙古青壯的投效,至於後者這些蒙古青壯的投效不管戰鬥力強弱,但作為帶路人還是可以發揮作用的。再加上這是一個態度問題,假如拒絕反而會讓對方生疑,所以當蒙古副將一口答應後,這些頭人和長者更是高興,興高采烈巴不得馬上成為騰格爾部的附庸呢。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