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王海出兵
當尼堪帶兵北上後沒多久,吳三桂的斥候就摸清了對方行軍路線,早就做好準備的吳三桂領兵向西南而行,神不知鬼不覺繞道來到了尼堪的後面,等到尼堪這夜安營紮寨休整,準備第二日繼續趕路的時候,吳三桂的騎兵在當晚三更時分借著夜色直接偷營,主力全部出動,直奔尼堪大營而去。
這一戰打得極其突然,吳三桂對此戰勢在必得,不僅主力上陣,還直接動用了攜帶的火炮。
戰鬥打響後,大營中的尼堪雖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慌忙組織反擊,可由於吳三桂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尼堪慌亂中根本無法組織有效反擊,而且他的大營中那些蒙古騎兵先亂了起來,因為老巢被踹的蒙古人本就士氣不高,心中忐忑,現在突然又遭遇襲擊,哪裡還有什麼鬥志?
此戰吳三桂大獲全勝,打的尼堪的大軍直接崩潰,要不是尼堪手裡的八旗兵勇猛,拼命抵抗的話,說不定尼堪就直接戰死了。
吳三桂以損失不到三百騎的代價擊潰了尼堪的大營,擊殺尼堪的八旗和蒙古聯軍上千人,尼堪所帶的近五千蒙古騎兵一鬨而散,直屬八旗精銳損失慘重,就連尼堪本人也在此戰中負傷,差一點丟了性命。
吳三桂沒有戀戰,他的騎兵如一陣風來,又如一陣風去,短短一個多時辰的交戰後吳三桂就帶著部隊主動撤走。等吳三桂的騎兵離開後,尼堪的大營一片狼藉,收攏殘部後尼堪這才發現大部分蒙古騎兵已跑得無影無蹤了,剩餘的蒙古人也全嚇破了膽,而他的兩千八旗直接就損失了六百多人,如此大的損失讓負傷的尼堪當即就氣得一口老血噴出,直接氣暈了過去。
這一戰雖沒幹掉尼堪,卻給了多爾袞沉重打擊,尤其是打散了多爾袞的蒙古騎兵部隊,這些逃走的蒙古人剩下來的寥寥無幾,已不堪再戰。
戰後,吳三桂直接領兵再返回承德,再一次來到了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當聽到吳三桂擊敗八旗的消息後,兩部的貴族頭人們嚇得膽戰心驚,更不敢有絲毫其他念頭,恭恭敬敬迎接吳三桂的到來。
尼堪戰敗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多爾袞這,多爾袞得知後驚愕萬分,他怎麼都沒想到吳三桂會如此用兵,直接打了他一個出其不意。
氣得咬牙切齒的多爾袞恨不得馬上領兵向北,集中兵力把吳三桂這支騎兵給找出來,殲滅對方,抓到吳三桂本人直接碎屍萬段。可問題在於皇太極給他的任務是攻擊大明,眼下大明的長城防線依舊沒有擊破,多爾袞根本無法直接回軍去找吳三桂的麻煩。
沒辦法的多爾袞只能把情況火速匯報給皇太極,告知這些情況,並請示皇太極接下來如何辦。
這時候的皇太極也沒比多爾袞好多少,自從和大明開戰已有近十日了,原本以為十拿九穩的這場戰爭打得尤其艱難,喜峰口包括喜峰口東北方向的高地雙方展開了多次激烈戰鬥,可皇太極始終都沒能拿下明軍駐守的陣地,更不用說突破長城防線攻進大明腹地了。
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原本是打算讓多爾袞在西邊同時進攻大明的長城防線,依靠多點突破調動大明的兵力,打破僵局。可現在吳三桂的騎兵突然出現在了他們背後,不僅擊破了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還一直向東打到了插漢河套。
得知這個消息後,皇太極一開始並沒有太過在意,雖然吳三桂的騎兵帶來了些麻煩,可畢竟對方的人數並不多,而且明軍深入草原異地作戰,就算一時間占了點便宜也絕對無法持久。
皇太極和大明交手多年,自然清楚明軍的情況,更了解大明騎兵的戰鬥力。雖然聽說這支騎兵是以關寧鐵騎為核心,可就算是這樣關寧鐵騎又能有多少?而且明軍不善於在草原上作戰,這是公認的事實,就算吳三桂有些小聰明用這種戰術製造麻煩,那也僅僅只是麻煩而已。
手握十五萬重兵的皇太極哪裡瞧得上區區兩三千明軍騎兵?哪怕吳三桂的騎兵經過招募蒙古人數量多了些又如何?要不是他現在忙於擊破明軍的長城防線,懶得理會吳三桂這支孤軍,否則憑藉八旗的實力,解決吳三桂對皇太極來說是輕而易舉。
所以皇太極除了得知消息後略微做出調整,派一部八旗預防吳三桂直接南下騷擾後方外,皇太極根本就沒把吳三桂看在眼裡,他依舊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如何打破喜峰口方向。
可皇太極怎麼都沒想到吳三桂居然如此大膽,當多爾袞的戰報傳來,得知尼堪戰敗,其部的蒙古騎兵大多逃散,八旗損失慘重後,皇太極勃然大怒,下旨嚴厲訓斥多爾袞和尼堪,尤其是後者,皇太極甚至直接奪了尼堪的貝子,令其戴罪立功,如再敗,必然嚴懲。
此外皇太極不得不考慮吳三桂的威脅,在必須保證多爾袞繼續攻擊大明長城防線的情況下,皇太極最終決定調動一部分兵力掃蕩後方,徹底解決吳三桂這支孤軍的問題。
很快皇太極下令由濟爾哈朗、圖爾格、察哈喇等領軍兩萬向北,掃蕩插漢河套至哈喇河套一線,追剿吳三桂的孤軍,同時安撫蒙古各部,穩定後方,確保後方安全。
皇太極這個決定從戰局來看是很穩妥的,要知道皇太極手上的兵力並不缺,相比南邊的明軍他的兵力占有絕對優勢,只不過一直沒能打破明軍長城防線,拿下喜峰口,他的大部分軍隊無法以兵力優勢擊敗明軍罷了。
現在多爾袞那邊的軍隊暫時不能動,皇太極還是希望多爾袞能從西邊突破呢。所以他只能從自己的主力中分出一部分來去解決吳三桂的問題,而且濟爾哈朗、圖爾格、察哈喇都是打了老仗的人,是八旗中能征善戰的將領,由他們三人領軍,再加上精銳八旗足以對付吳三桂,哪怕吳三桂再能打也不是自己的對手,等到幹掉吳三桂的孤軍,或者把他驅趕回大明,那麼皇太極就能毫無顧忌地繼續進攻大明了。
皇太極的算盤打的很是不錯,事實也是如此。隨著濟爾哈朗、圖爾格、察哈喇的部隊向北掃蕩,找尋吳三桂孤軍的蹤影意圖一舉殲滅時,之前兵敗負傷的尼堪也收攏了殘部戴罪立功,聯合濟爾哈朗等人繼續向北,尋找吳三桂的蹤跡,以報前仇。
這時候,吳三桂明顯感覺到了壓力,他的騎兵雖然戰鬥力不差,可要和數倍的八旗精銳抗衡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被對方抓到尾巴,窮追猛打的話,吳三桂想要脫身就難了。
而且對方擺出了掃蕩的姿態,領軍的又都是八旗中赫赫有名的戰將,哪怕是吳三桂一時間也難以抓到對方的漏洞,像之前打尼堪措手不及的戰術不可能複製,只能採取化整為零騷擾和游戰的辦法,而且這些戰術也不是絕對安全的,一個不小心被對方反擊,自己的孤軍就會陷入重圍從而被殲滅。
為此吳三桂考慮再三隻能避其鋒芒,在方圓幾百里的區域想盡一切辦法和對方周旋。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吳三桂的活動範圍被越壓縮越小,如果再在這裡呆著,弄不好就走不了了,無奈之下吳三桂只能決定直接撤退,避其鋒芒返回長城以內,等日後再尋戰機。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的傳來讓吳三桂大喜過望,一支數萬人的蒙古騎兵突然出現在了察哈爾右翼方向,而且這支騎兵戰鬥力極其強大,進入察哈爾後直接向東奔襲,幾日間察哈爾各部聞風而降,直接就殺到了五衛地附近。
這支騎兵是從土默特而來,領軍者不是別人,正是王海。
朱慎錐在得知皇太極意圖再次進攻大明後,第一時間除了任命王晉武為主將領軍北上駐防長城一線外,朱慎錐還讓王海儘快返回草原,調動土默特各部準備東進察哈爾,去抄皇太極的後路。
這一次對外戰爭對朱慎錐來說異常重要,朱慎錐很清楚這一仗一旦輸了對自己意味著什麼。所以這一仗只能贏不能輸,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所以他不僅動用了精銳騎兵和自己這些年好不容易練出來的新軍開赴前線,還直接動用了土默特的精銳蒙古騎兵。
朱慎錐知道,僅靠著長城防線要擋住皇太極的腳步很困難,皇太極善於用兵,手上的八旗也很能打,王晉武手中兵力不足,而且還有很大部分不屬於朱慎錐的嫡系,萬一擋不住皇太極南下的腳步,他朱慎錐危也,京師危也,大明危也!
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只是防守這麼簡單,還必須主動出擊,尤其是在皇太極屁股後面狠狠來那麼一下,從而迫使皇太極退兵,守住陣線。
其實吳三桂的想法和朱慎錐差不多,都是把目光轉移到了蒙古方向,但兩人的做法卻有著不同,吳三桂只是想依靠自己的關寧鐵騎給皇太極製造麻煩,但朱慎錐是決定用土默特的精銳騎兵給皇太極來個狠的,讓他好好感受一下背後遇敵的滋味。
因為時間的緣故,王海匆忙離京趕到歸化,把朱慎錐的書信和命令交給塔娜,塔娜得知情況後快速召集軍隊做好準備再出兵已過去好些日子了,當土默特的騎兵出兵向東時,喜峰口的戰鬥已打了好幾日了,而吳三桂那時候也已拿下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正向插漢河套進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