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的1999> 第1061章 格力

第1061章 格力

2024-10-19 06:04:54 作者: 東人
  第1059章 格力

  5月份,又收購凌達壓縮機和格力電工公司剩餘股權,實現全資控股。

  公司通過收購空調核心零部件生產商,實現了空調產業鏈的縱向整合,保證了核心零部件供應同時也控制了成本。」

  徐良微微頷首。

  壓縮機和電機作為空調最核心的零部件,分別占成本約35%和15%左右。

  格力依靠凌達壓縮機和凱邦電機兩個全資子公司,保證了空調核心零部件供給的質量和數量。

  同時,兩大公司不僅給格力供貨,同時也是華夏空調壓縮機和電機領域的大公司,

  不過技術底蘊不夠,只能生產一些低端產品。

  但這也是華夏工業的常態,畢竟起步晚,想要幾年內趕上人家幾十年的技術積累根本不可能。

  「生產,還包括產品。

  1988年-2000年是格力的起步階段,公司以組裝為主,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

  隨著凌達壓縮機和凱邦電機的收購,格力初步擁有自主研發和製造核心零部件的能力,接下來我們的主要發展戰略是:投資研發自己的核心技術,用自己的技術生產自己的產品,成為生產和研發一體的頂尖家電公司。」

  「銷售方面,繼續『淡季返利』和『年終返利』政策,吸引經銷商加盟,充分調動經銷商積極性,擴張格力的銷售網絡。

  繼續推行格力首創的『區域性銷售公司模式』……」

  看著董珠明驕傲的表情,徐良能理解她的感受。

  『淡季返利』和『年終返利』政策為格力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為了解決經銷商之間的惡性競爭,比如價格戰和竄貨問題。

  1997年底,格力的首家區域性銷售公司在北湖成立。

  銷售公司聯合了區域的大型經銷商,共同出資組建銷售公司。

  公司統一批發、統一價格、統一渠道、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所得利潤按股份分紅。

  至2002年初,各省市都相繼按此模式成立了格力銷售公司。

  可以說,格力之所以發展的那麼快,『區域性銷售公司』至關重要。

  「下一步我們準備引入經銷商持股,形成利益共同體,深度綁定經銷商。」

  目光看向徐良,神色自信。

  「以上就是格力未來五年內發展戰略。」

  徐良笑著拍了拍手。

  「非常優秀的戰略,沿著這個戰略走下去,我相信格力能成為國內家電領域的頂尖公司。」

  董珠明心中興奮,剛要禮貌性的客套幾句。

  「但是!」

  「我這裡有一個疑問,董總能否為我解答?」

  「您請講。」

  「現在國內的電商業務發展的如火如荼,一號店、淘寶每年的營業額都在迅猛增長,國外的亞馬遜、雅虎也在不斷膨脹。

  無數消費電子和零售企業都在制定自己的線上營銷策略。

  但格力對這一切好像無動於衷。


  難道董總覺得,格力的區域銷售策略能夠包打天下?」

  徐良的話很尖銳。

  董明珠來的時候也預料到了對方可能會問電商,畢竟對方就是一號店的創始人,而且屢次在公開場合宣揚網際網路2.0,網際網路+等新概念。

  是國內對電商最推崇的一小撮人之一。

  「徐總,電商確實是未來非常重要的銷售模式,但現在還是早了一些。

  根據我們的調查,網上銷售多數以服裝鞋帽、書籍等低價值產品為主。

  家電在內的3C產品,因為價格較高,又看不見摸不著,沒辦法確認品質的情況下,客戶還是更願意去線下門店購買。」

  「這不是格力忽視線上的理由。」

  徐良把手邊的一迭資料遞了過去。

  「這是一號店過去三年裡,3C產品的銷售數據,看看吧。」

  董明珠接了過來。

  簡單看了兩眼後,神色有了變化。

  一號店02年的時候在3C領域的銷售額連2000萬都沒有。

  但等到03年,直接翻了十幾倍,漲到了2.7億華夏幣。

  04年雖然不像03年那麼誇張,但也膨脹到了近10億華夏幣。

  03年的非典,對線上零售的發展幫助太大了。

  很多原本對網購不了解的人,出不去家門被逼著網上購物。

  結果一用,哎,還很不錯。

  慢慢的成了網購的忠實用戶。

  04、05年淘寶和eBay的搏殺,雖然最終目的是為了爭奪華夏C2C市場,但本質上也為網購做了宣傳。

  一號店在3C領域的營收再次膨脹了一倍,達到了20億華夏幣的規模。

  現在已經是06年8月,一號店在3C領域的營收突破了29億華夏幣。

  今年的營收肯定超過去年。

  除了總營收還有電腦、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等單品的營收記錄。

  董珠明著重看了眼空調。

  06年7個月總營收突破2.4億華夏幣。

  對比整個格力今年預計兩百多億華夏幣的營收,只是一個零頭。

  但不可否認的是,線上零售發展的很快。

  05年的時候還不到一個億,今年就翻了兩三倍。

  如果維持這個速度不變。

  明年就能達到八九億,08年就能突破15億。

  對任何一個空調廠家,幾十億的渠道都是不能忽視的。

  董珠明緩緩放下手裡的資料。

  「有什麼感受?」

  「徐總,我確實忽視了線上渠道的建設,回去後我馬上組織公司高層開會,制定詳細的線上營銷策略。

  不過我希望您能允許我把這份資料帶回去。」

  「帶回去沒問題,不過這份資料不要透露出去。」

  這是很多商業調查公司都想要拿到的商業機密,能賣錢的。


  當然,徐良不是在乎錢。

  而是在乎格力的競爭對手利用。

  「我明白。」

  本來他還打算跟董珠明提一下『智能家居』的事,但話到嘴邊還是放棄了。

  現在才06年,智慧型手機都還沒出現。

  五六年後再去追逐『智能家居』也不遲。

  現在格力在空調行業才剛有一點成績,正是積極研發新技術,夯實基礎的時候,貿然跨界,分散了精力。

  不止空調做不好,還會耽擱了新產品的發展。

  兩人又聊了一些格力未來發展的事情,本來徐良打算留她吃飯,但董珠明是個雷厲風行的主。

  尤其涉及到線上渠道的搭建,急匆匆的就要離開。

  好在香江和海珠隔海相望,乘坐直升機來回不超過半個小時,方便得很。

  下午,漢華國際中心小會議室。

  漢華集團的註冊總部位於香江。

  管理總部位於京城。

  同時,漢華辦公室的業務又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本地業務。

  證券、信託、保險等等。

  另一部分則是全球業務。

  主要是三大基金。

  私募股權基金『青龍』,對沖基金『太平洋』。

  這兩大基金由徐良直接負責。

  目前青龍基金分為三期,總計管理著1200億美元的資金。

  1期600億美元,今年年底到期。

  2期300億美元,明年年底到期。

  3期300億美元,今年10月份到期。

  太平洋基金同樣分為三期,但管理的資金比青龍基金少了300億美元。

  三期基金到期時間跟青龍基金類似。

  青龍和太平洋是漢華在全球最負盛名的兩支基金。

  常年霸占私募股權和對沖基金兩大系列基金收益排行榜首位。

  他們創下的營收記錄,至今依舊無人能突破。

  青龍和太平洋,是支撐漢華集團金融帝國的兩根擎天巨柱。

  除了這兩支由徐良親自負責,光芒萬丈的基金。

  漢華集團總部直管的,還有一支『印度洋對沖母基金』。

  在它的下面還有三支子基金。

  如果基金領域有鄙視鏈的話。

  那麼公募基金經理無疑在最底層。

  對沖基金經理位於私募最頂層。

  凡是能在漢華集團內部成為對沖基金經理的都是證明過自己的頂尖金融天才。

  漢華成立七年,風投基金和私募基金經理越來越多,現在加起來已經不下三四十了。

  但對沖基金經理卻只有三個。

  「老孫,你的1號基金明年到期?」

  孫振平點了點頭。

  「明年12月1日到期。」


  「現在浮盈多少了?」

  「124%,這兩年亞馬遜、蘋果、eBay、黑莓等公司發展的非常好,他們發行的債券在市場上很受追捧,報價屢創新高,我也跟著賺了不少。」

  孫振平臉上露出笑容。

  這兩年他就跟在徐良屁股後面投資。

  徐良投資蘋果的股票,他就投資蘋果的債券。

  雖然私下裡被人說沒什麼真本事,只是蕭規曹隨,但賺到的錢是真的。

  作為最早成為漢華獨立管理對沖基金的負責人,他負責的1號基金募資額已經突破60億美元。

  七年下來,只是基金分紅,他的身家就已經突破了5億美元。

  所以,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說。

  徐良點了點頭,目光一轉。

  在孫振平的下首坐著一個穿著白色襯衫,帶著黑框眼鏡,長相平平的中年男子。

  他叫江平,曾被華爾街著名專業雜誌《交易員》評為年度『百強交易員』,也是被老巴盛讚的金融奇才。

  在徐良崛起之前,他是全球華人中最強的金融天才。

  要不是雷曼內部習慣性的華人歧視。

  漢華沒那麼容易把這位真正的金融天才挖過來。

  「老江,你管理的2號基金今年到期吧?」

  「是。」

  「二期準備募資多少?」

  「50億美元吧。」江平微笑道。

  「你可是創造了年均153%的超額回報,50億美元是不是太少了?」

  「從10億美元跳到50億美元已經可以了,再多的話,我也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到時候收益率就無法保證了。」

  對沖基金投資,資金不是越多越好。

  沒有好的渠道,資金留在手裡投不出去也賺不到錢。

  徐良之所以敢玩900億美元,就是因為他有上輩子的記憶,很清楚什麼賺錢,什麼不賺錢。

  什麼地方有坑,什麼時間爆發什麼危機。

  其他人可沒他的條件。

  「鍾姐,你呢?」

  鍾麗芳笑道:「我最晚加入印度洋,經驗不像老孫和老江那麼豐富,等我手頭3號基金到期了,下次募資20億吧。

  說實話,從5億蹦到20億美元,我心裡壓力可大了,徐總就別再給我上壓力了。」

  「哈哈,行。我就不多說了。

  這次過來把你們召集起來開會,除了詢問你們下一步怎麼發展,還想問問你們對美國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怎麼看?

  準確的說,你們覺得它什麼時候會炸?」

  聞言,三人交流了一下眼神。

  美國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他們從集團搜集的資料里就知道隱患很大。

  但是不是要爆炸,引發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大衰退,他們還不是很清楚。

  畢竟這種事,在過去的美國房地產歷史上從來沒發生過。

  「老孫,你先來。」


  孫振平組織了一下語言。

  「徐總,美國現在的M1突破10萬億美元,M2突破34萬億美元……」

  徐良揮手打斷了他的話。

  「宏觀數據你就不用跟我說了,直說你的結論就行。」

  孫振平思索片刻。

  「我覺得最早也要08年才會爆發。」

  徐良微微頷首,「鍾姐,你呢?」

  「我也覺得應該是08年,但具體時間不好判斷。」鍾麗芳道。

  「老江,你呢?」

  「我可能比兩位更冒險一點,07年年中,5月或者6月吧。」江平微笑道。

  徐良眼神中閃過一縷驚訝。

  這個判斷已經非常接近了。

  「老江,雖然現在沒有次債已經沒有空間,但歐美和日韓這兩個跟美國聯繫緊密的市場還有很大的容量。

  應該不至於五六月份就爆。」孫振平道。

  一般賣不動,產生流動性危機後才會爆,美國次債還有市場的情況下,還不至於那麼快爆發。

  「美國的M2都快40萬億美元。

  按照現在發展的速度,07年年中能突破70萬億,甚至80萬億也說不定。

  這個巨大的池子,歐美市場即便能分擔,市場也應該快保和了。

  至於日韓,亞洲金融危機已經抽去了他們發展三十年的底蘊。

  現在的日韓金融不說是驚弓之鳥,但也肯定保守的很。

  他們雖然不確定美國次債什麼時候爆發危機,但肯定也明白裡面問題不小。

  不會貿然插進去。

  日韓,尤其是東瀛的普通人還在為當年的房產還債,現在對房產和房產類債券幾乎是避如蛇蠍,他們就更不會買了。

  華夏金融市場跟國際不接軌。

  新馬泰規模太小。

  所以我判斷07年五六月份這顆炸彈就會爆。」

  孫振平也沒再反駁,這種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拿不出切實證據的情況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三人把目光看向徐良。

  眼前這位是目前全球公認的,能夠跟巴菲特媲美的投資大師。

  出道七年,無一失手。

  徐良也沒客氣:「我比較認同老江的判斷,不過我更激進一點,美國次貸在明年4月份就會出現危機。」

  「4月份?」

  孫振平和鍾麗芳臉上露出驚訝。

  徐良點了點頭。

  「就是四月份,這是我的判斷。

  如果你們認同的話,就趁機會投一些美國次債的看空期權,比如CDS債券。

  相信會有比較好的回報。」

  看著目露思索的三人,徐良沒再多解釋。

  「我的判斷告訴你們了,怎麼選擇你們自己做主,都去忙吧。」

  孫振平三人點了點頭。

  各自起身走了出去。

  目送他們背影離去,徐良心裡也鬆了口氣。

  該說的都說了,能不能抓住還要看他們自己。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