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徐福的策略
「有意思.商洛,我轉了一圈。你猜我在這船上發現了什麼?」
「你發現了忍者或者其他什麼密探?」
「我什麼都沒發現。這船在正常運行,上面沒有徐福的密探,至少以我的水平探查不出來。我倒是可以讓師祖騰出時間來算一卦,大概可以選出些什麼。」
「這就不必了,不麻煩薩天師了。只是如果這麼算的話那倒是很奇怪。徐福到底是用什麼原理,在驅動這一套『機制』的成型?」
「難道,徐福只是對那些『士族』開刀?」傅遠山猜測。
這很古怪,商洛覺得自己好像看過,又好像沒看過。
說「沒看過」,是因為現在在倭國發生的事似乎只是「有選擇性」地發生在武士階層的身上。
對於8000萬人眾的百姓來說,一切都和過往一樣,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
因為百姓們往往都住在自己的領土上,而且沒有什麼遠遊的機會,他們更不會直接和江戶方面打交道。哪怕是住在江戶城的市民們,他們其實也很少離開自己的城市。
換而言之,只要不離開自己居住的土地,那麼倭國現在發生的所有事就都和沒有發生一樣——或者說,他們注意不到。而一件事如果基本注意不到,那說明其對日常生活實際上就沒有立竿見影地影響。
那麼哪些人受到了「立竿見影」的影響呢?就只有武士階層。現在武士階層變得和百姓們一樣不能隨意移動了,他們擁有的種種生活方式,職業選擇,已經被完全剝奪。他們現在變得和自己領土上的百姓,也沒有了本質上的區別。
「啊」商洛想了想,「這是不是說明,徐福一視同仁地把所有人都納入了自己的計劃中。」
「哈?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徐福其實沒有『專門對士族開刀』,他對所有人施加的限制都是平等的。但是他對所有人施加的限制,和過去幕府對百姓施加的限制沒有什麼區別。但是,他把這些限制平等地擴大到了武士階層,現在眾生平等了。」
「啊」傅遠山想了想,「還別說,這讓我想起了一些關於德川家康的趣聞。」
「傅前輩你還知道關於德川家康的?」
「因為有那些讀物嘛,我們這裡很多的,比如有一本《日本考》就是這樣的讀物。萬曆年的時候有錦衣衛去搜集了有關倭國的情報,回來之後這些情報就封存了。但是後來被都察院的不知道哪個御史看到了,那御史覺得很有趣啊,御史就把有關檔案全部調出來,寫成了一本有關日本的雜談書,這就是《日本考》了。」
「御史還幹這活的?他們還出版?」
「史學系就是這樣的嘛,御史扎堆的都察院從幾百年前開始就是著名的出版方,四大奇書最好的幾個版本都是他們印的,尤其是那個潘金蓮嘿。你也要在國子監念書是吧?你學了就知道了。
「如果你學史學的話,你會接觸到的知識包括不限於史料學、文學、哲學、美學、政治學、社會學、秘書學、情報學,乃至軍事指揮學你能在朝廷任何地方看到史學系的畢業生。同等的專業,在理科那邊對應的也就只有生物工程或者化學工程了吧,也是流得到處都是,還有做國天子和國姓的呢。」
「我怎麼感覺這科目的前景有那麼一丟丟的渺茫.」
「啊,那什麼。」傅遠山趕緊岔開了話題,「就說這個德川家康啊,他說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他說:既不能讓百姓餓肚子,但又不能讓百姓吃飽。因為百姓吃不飽就要鬧事,但是百姓吃太飽了也還是要鬧事。為了保證幕府的統治能夠長久,最好還是讓百姓保持在吃飽和吃不飽之間。你知道這有趣在哪裡嗎?」
「我怎麼好像在哪聽過。等下啊給我一點機會,這是課本內容!」
「啊對啦。」傅遠山回道,「因為我們的課本上有教的,我再說出來顯得不太尊重你。提示你一下的話,在中學一年級歷史下冊。」
「啊!」商洛調動了自己前段時間惡補過的歷史課,「商鞅的馭民五術是吧?弱民、貧民、疲民、辱民、愚民。」
商洛記得,這是課本上划過重點的內容。歷史課是禮部劃定的,塑造學生世界觀的重要課程。把這些部分劃重點,從禮部的角度來說主要是對商鞅表達了批判的態度——雖然不好說做沒做,但批判肯定是要批判一下的。要是不批判一下,就沒有辦法展現仁學之「仁」。
「很好,這種程度的知識你還是知道的,看起來你的畢業本子不用收回了——剛才你一提到徐福的『眾生平等』,我就想到了德川家康的這段話。德川家康或許確實看過有關的內容,他提出的方案確實和商鞅的方案非常類似。而徐福,他身為秦朝人,或許非常認同德川家康建立的這個框架。」
「啊要這麼說,德川家康確實有這樣的意思。而且他不只是疲民,他對武士階層也不怎麼客氣。他讓武士階層履行名為『參勤交代』的義務,讓武士階層疲於奔命,讓他們在江戶和自己的宅邸之間來回跑,分散了他們的精力。但是這好像還不夠收緊。」
「所以我想,徐福就把這事給辦完了——德川家康對武士階層或許還存有拉攏的意思,因為他不能自己反自己。但對徐福來說,所有人都沒有區別,他就把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地執行了原本就是幕府法度的策略。只是這一次,把上次的漏網之魚也給包括進來了。」
「那可真是.真是妙啊,妙到家了.」商洛搖了搖頭,「老秦人還真是到哪裡,都很突出啊.」
「還別說,我也是第一次和老秦人打交道。現在看起來,老秦人雖然和我們都流著一樣的血,但他們好像更『堅決』一點。」
「咳,我覺得我們可以稱之為高效——我覺得徐福搞得蠻好的,去動他幹嘛?折騰就倭人就折騰倭人,早該折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