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曆隆慶七十八年二月十六,前朝動員百萬士卒集結於禹州渺水進攻昆陽府城,太祖攜雲台二十八將聯合盛獻宗共同御之,史稱,渺水之戰。
昆陽城。
正統皇帝曹煥連同文武百官,站在城樓上眺望遠處,隔看數十里就能看到朝廷大軍的軍陣和營寨,鋪天蓋地,見頭不見尾。
當真是投鞭斷流!
目的此情此景。
本來就是在北涼王堅持下才,不得不同意前來決戰的曹煥和百官,心中打起退堂鼓,實在覺得沒有硬拼的必要。
「這怎麼打?」
世家大族的官員們紛紛嘀咕起來。
「這麼多人。」
「就算是屍體堆積起來,踩著屍體都能直接走到城牆上。」
「陛下!」
戶部尚書上官海昌來到皇帝身前,拱手彎腰道:「臣最近觀摩戰局,總覺得有問題。」
「哦?」
曹煥抬手示意道:「上官愛卿說來聽聽。」
「陛下難道不覺得此次戰事,平靜到有些詭異嗎?」
上官海昌鄭重其事地說道:「在敵我雙方兵力調動期間,長安方面曾經有多次機會派兵襲擊我們,尤其是前陣子北涼王一直沒有在此坐鎮,他們完全有機會把我大軍打得難以集中,糧草也難以運送到城內。
「如此以來的話,對於長安方面接下來會大有益處。
「但他們一點兒動作都沒有,就這麼靜靜地看著我大軍調動。
「簡直就像是回到春秋時期。」
數千年前的春秋時期,天下有數不清的諸侯國。
那個時候,還沒有各種各樣的兵法。
各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也沒有勾心鬥角,都是直來直往採用「約架」的方式,簡單來講就是兩國互下戰書,約定一個地點作為戰場,到達日期後雙方在戰場上列陣打開。
此次至關重要的決戰,竟然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
「還真是!」
眾人若有所思地說道。
「敵軍這是故意等著我們聚集起來?他們想幹什麼?」
短暫的思考後。
他們恍然大悟,得到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共同答案。
「長安想要一舉剿滅我們!」
「他們這麼有自信,莫不是整個昆陽城就是一座大坑,等著我們跳進來?」
「不然——」
有人提議道:「撤吧?」
「不說全撤,最起碼撤一部分。」
兵部尚書明青鋒諫言道:「昆陽城雖堅固,但畢竟不大,用不著二十萬大軍全軍屯紮在此,臣以為,留下十萬兵馬守城足夠,剩餘十萬兵馬應該撤到松州待命,如此以來就能夠兩手準備。
「正面決戰順利,就立即渡河支援。
「正面若是不順利,也能夠接應城內的大軍撤退。」
百萬人!
不論是誰,看到這般雄偉場面後都會感覺到心驚。
嗯······
正統皇帝曹煥沉吟著。
「明大人!」
一陣洪亮威嚴的聲音壓來:「決戰之時,對方出現破綻,也只在一瞬之間,豈可來回調撥兵馬,貽誤戰機?」
眾人回頭。
就看到白袍不知何時登上城牆。
「陳大人來得正好!」
上官海昌將先前的觀點複述一遍,強調道:「這一戰,很有可能是長安的瓮中捉鱉之計,他們想要把我們困在昆陽城內,然後一舉殲滅!陳大人,
我們不能中計,現在後悔還來得及,不如就按照明大人所說,先撤一部分吧?」
「上官大人分析的很對,這確實是瓮中捉鱉之計。」
陳三石頓了下,一字一頓地說道:「但長安大軍才是瓮中之鱉。此次肥水戰役,不是他們要殲滅我們,而是我陳三石,要一舉殲滅他們!」
二十萬人,剿滅百萬!
百萬人!
這在眾人的耳中聽起來,怎麼都有些荒唐。
而且整座昆陽城,越看越像是「翁」,誰才是鱉自然不言而喻。
「陳大人。」
上官海昌面勸告道:「昆陽城內,可是朝廷的全部精銳,一旦發生意外就是朝野傾覆,萬萬冒險不得啊,
對方說得輕巧。
但城裡一大半,都是他們的家底!
糧草、輻重、甚至是武將,哪一樣不是他們世家宗門上百年積贊下來的底蘊。
拿著別人的家底冒險,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崽賣爺田不心疼!
這次大決戰。
本來就沒有通過集體的同意,完全是白袍一意孤行,皇帝陛下更是拉看他們一起來守城,一旦潰敗,就是滿盤皆輸。
「陳大人。」
上官海昌堅持道:「不如還是按照明大人的策略,反正守城也用不了這麼多人,不如就先撤出去一半,給自己留條後路?」
「對啊王爺。」
「兵家行事理應謹慎。」
「撤吧。」
「還來得及。」
撤退之聲不絕於耳。
陳三石哪裡不明白他們的心思,無非是捨不得自己家族或者宗門多年積蓄的家底受到損耗,這就是兵力來源駁雜的壞處,底下的人容易各懷私心,
做不到同仇敵氣。
他也索性不再多說,平靜的目光在官員們身上一一掃過,沒有再給出解釋,只是面如沉湖地下達最後通,道:「朝中文武,不論官階高低,再敢言退者斬無赦!」
斬無赦!
言罷,他便轉身而去,留下眾多官員面面相。
這是要幹什麼?
真準備拿他們當耗材,然後北涼軍一家獨大?
袞袞諸公心中對此次大戰本來就沒底氣,還遭到訓斥斥,心中大為不悅「喉~」
正統皇帝曹煥嘆息道:「諸位愛卿,還是不要再提撤退之事為好。」
「陛下。」
上官海昌燮眉,壓著聲音說道:「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正統皇帝頷首:「上官愛卿,但說無妨。」
「陛下。」
上官海昌湊到身前:「北涼王是有假黃鉞之權,可那也是對於臣等而言,但剛才,陛下可還在這裡呢!」
「是啊是啊。」
幾名官員附和道:「北涼王方才,見到陛下以後,連最起碼的禮都沒有行。」
「還有此次出兵。」
「完全就是逼著陛下和臣等同意。」
「陛下仁厚,用人不疑,但也不可無防人之心啊!」
「臣實在不明白,就算要守昆陽,為什麼一定要傾巢而出?」
上官海昌繼續說道:「如今陛下和燕王以及朝廷大部分精銳都在城內,
可陳三石跟他的北涼軍還有半數在後方呢,一旦陛下和燕王發生意外,皇室就只剩下還在京城年僅十二歲的皇子,到時候——-.」」
就是主少國疑!
言外之意非常明顯。
不排除北涼王是想把他們騙到此地來一網打盡,然後徹底獨攬大權。
「夠了!」
正統皇帝曹煥打斷,義正辭嚴地說道:「陳愛卿乃朕之弟兄,對大盛朝忠心耿耿,豈會有二心?」
事實上。
這些臣子所言,他又何嘗不知道?
北涼軍早就已經把控半壁江山。
但如今面臨大敵,還需要白袍帶著他們打進京城。
在那之後·—·
他們自有辦法!
十二弟說的清清楚楚,歸元門能對付白袍,不用擔心其有反意,只需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即可。
群臣挑撥不成,只好換個說法繼續道:「陛下,臣等絕無彈劾北涼王之意,只是想提醒陛下萬金之軀,理應坐鎮後方,而不是到前方來以身犯險!」
正統皇帝曹煥沉默。
他自然知道兇險,可打天下之際,堂堂君王豈能躲在後方?
但倒也不必太過憂慮。
自己有眾多仙師助力,真要是打起來情況不妙,再撤出去也不遲。
城牆一角。
汪直等人看著嘀嘀咕咕的皇帝和百官,忍不住罵罵咧咧起來。
「什麼東西!」
「這次南下,誰逼他們過來了?」
「還不是這群人擔心功勞全被咱們家大人占了,想過來分一杯羹?結果現在又想跑路。」
「是啊,尤其是皇帝,還御駕親征呢,說得好聽,不就是自己想要收買人心?屁用沒有不說,還要派人照看他,根本就是個累贅!」
「報!」
說話間,幾名斥候陸陸續續登上城牆。
「敵軍先鋒部隊已經開拔!」
「預計兩個時辰來到昆陽城外!」
斥候的聲音響亮,所有人聽得清清楚楚。
幾乎在頃刻間,原本嘈雜的城牆就安靜下來,氣氛也隨之變得凝重。
即便是身經百戰之人,再次面臨此刻,身體精神也都會緊繃到極致。
因為又要···
死人了!
拔刀之聲接連響起。
「弟兄們!」
「上陣!」
在各個將軍的指揮下,一批又一批的披甲將士登上城牆,來到早就演練過無數次的位置上待命,有人持矛有人拿弓也有大小弩箭和滾石橘木。
「黃老前輩。」
「你準備得怎麼樣了?」
來自歸元門金羽峰的老農模樣的修土黃老九,指揮這幾名修士幫忙布置陣法,只是他的動作看起來不僅笨拙而且生疏,一面陣旗往往要來來回回擺放好多次,才能確定最後的位置。
「往東南走兩步。」
「不對不對,好像是往西北三步。」
「嘶,不起作用?不應該啊。」
「小老兒再看看。」
「咚咚咚咚咚與此同時。
數十里之外的戰鼓聲已經傳來。
落日映血沙場紅,夕陽如火照城東。
戰鼓響,旌旗舞。
馬蹄震,刀光現。
在眾人的目光下,黑色的洪水湧向城池,直到在五里地之外停下排開陣型,目之所及只有敵軍甲士,連厚土大地都被遮蔽。
「黃前輩!」
一名修士催促道:「敵軍馬上就要攻上來,陣法還沒有布置好嗎?」
「喲喲,馬上好,馬上就好!」
黃老九愈發手忙腳亂。
歸元門的修士們忍不住私下嘀咕起來。
這是二階陣法師?
難怪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此人。
也不知宗門怎麼想的,要命的事情,偏偏派來一個這麼不靠譜的。
敵軍當中。
有一騎縱馬而出。
正是新任兵部尚書朱明,也是此次的先鋒大將。
「晉王殿下!」
朱明在八百步外停下,仰面看著城牆上方,高聲呼喊道:「殿下原本貴為監國,已經節制天下軍政,何故要謀反篡逆?!
「如今朝廷雄獅百萬兵臨城下,爾等已經窮途末路,還不快快受降,當今聖上仁厚,念在父子之情的份上,或許還能給殿下一條生路!」
「謬論!」
頭髮花白的正統皇帝駁斥道:「朕是順天承命,繼承大統!長安之內,
秦王、齊王狼子野心,先是弒兄不成,而後又夥同嚴良父子禍亂天下!
「朕於危難之際匡扶社稷,率領正義之師一路南征,只想要還大盛江山一個朗朗乾坤!
「爾等既為我大盛臣子,就該立即誅殺嚴良、嚴茂興,活捉秦王齊王,
然後倒戈來投,而不是在兩軍陣前顛倒黑白,行亂臣賊子之事!」
「看來,晉王殿下是要一意孤行!」
朱明見到勸說無果,便不再多言,轉身勒馬而回,在他沒入到軍陣的前一刻,戰鼓再次擂動,一輛輛鋼鐵山嶽般的攻城器械開始推進。
中軍戰車上。
單良成睜開雙眼,最後向身邊的將領確認道:「叛軍都已經聚集在城內了?」
「二十萬守軍盡數都在城內。」
老將徐崇浩先是語氣篤定地回答,然後又有些擔憂地說道:「只是先前不動手,現在他們兵力集中完畢,恐怕短時間內難以攻下昆陽城。」
「但他們也走不掉,不是麼?」
單良成說話間,已然凌空而起,他雙手結印,一道巨大的陣盤隨之出現,一名名升雲宗的修士接而至,一起朝著陣盤注入法力。
「轟隆隆!」
大地開始震顫。
一根根高達數十丈的巨型石柱拔地而起,圍繞著修士們在虛空中旋轉,
總共九九八十一根石柱,進發出刺金光,然後沖天而去。
「落!
「咚隆隆一一一根金光重霄的石柱從天而降,石頭表面雕刻著的祥瑞神獸,在靈光熠熠之下,竟然活了過來,它們在雲端遨遊盤旋,噴吐金光。
接著是第二根,第三根——·
每一根石柱都如同天柱,隨著越來越多的天柱落下,方圓千里的戰場被映照得金光漫天,仿佛百萬大軍,皆是陸上神庭的神明天兵!
「畫地局,出天門,入地戶,閉金門,乘玉轅!」
六丁六甲金光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