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第240章 五軍都督府立足朝堂的根本!

第240章 五軍都督府立足朝堂的根本!

2024-09-02 06:29:33 作者: 一兩故事換酒錢
  第240章 五軍都督府立足朝堂的根本!

  夏之白的聲音在殿內久久迴蕩。

  只是落到不同人耳中,卻有著不同的感受。

  藍玉、王弼等人更多的是不屑,滿眼的不以為然,北元豈是朝夕能滅的?而且若當真滅了北元,他們又何嘗不是立下了大功,陛下嘉獎都來不及,又豈會對他們動手?

  這分明是在危言聳聽!

  也是挑撥離間。

  湯和、馮勝則眉頭一挑,眼中露出幾分謹慎。

  他們跟藍玉等人不一樣,早就過了激昂熱血的年齡,如今更多的會考慮日後事,夏之白雖然說的是有些誇張了點,但未嘗不會淪為現實,歷朝歷代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犬烹的事,從來都沒有少過。

  而且有一件事是真的。

  就是北方若真的平定了,他們這些武將何去何從?

  沒有戰事,他們就無用武之地,而以當今陛下的謹慎,多半會回到過去的老路,以文御武,到時他們這些武將,豈不還要看文官臉色?雖然現在有五軍都督府,但眼下五軍都督府職權已削了大半。

  明朝建國之初,大都督府總攬軍旅、軍政大權,建立五府、六部後,軍旅、軍政之權分屬了五軍都督府和兵部。

  目前軍中的情況是,五軍都督府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兵部擁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

  但這是有戰事的情況,若是沒有了戰事,只怕會兵部獨大。

  不過這跟他們沒太多關係。

  至少落不到他們頭上。

  他們唯一關心的,便是北方平定後,他們這些武將何去何從。

  若是能安穩退下,這是再好不過。

  若是引起了陛下猜忌,只怕日後會很難過。

  湯和看得出場中氣氛的不對,主動開口道:「你這話太過危言聳聽了,就算你說的是真的,老夫半截身子都入土了,擔心這些又有什麼用?而且你有些太小看北元了,北元如今實力的確不如大明,但並非沒有還手之力。」

  「就東北方向,納哈出目前就擁兵數十萬駐紮在金山,成了我大明遼東的邊患之疾。」

  「火器威力最大,但建功豈是朝夕間?」

  「而且陛下向來恩怨分明,只要我等不犯錯,陛下又豈會治罪?」

  「不過,你手中的火槍,可否讓我看看?」

  湯和並不願在這些話題上多說,主動將話題岔開了,作為臣子,妄議帝王,本身就是大忌,夏之白或許是為了起高調,從而方便後續開口,但他作為大明臣子,自不敢如此放肆。

  夏之白點頭,笑著遞了過去,道:「這火槍用的是銅彈、鉛彈,其實最方便的還是鋼彈,不過我來的匆忙,並沒有準備其他的子彈,就選了些銅彈。」

  「這火槍威力很大,但有一個要求。」

  「槍口不能輕易對人。」

  「槍是用來對付敵人的,而非是用來爭強好勝的。」

  夏之白嚴肅的提醒了一句。

  湯和笑著點頭,他伸手將這杆長槍接過,用手細細的摸了摸,槍身似乎是木質的,很光滑,上面似抹了一層『桐油』,整體構造跟火銃有不小的區別,但整體的使用原理大差不差。


  若是靠近槍口,還能聞到一股火藥味。

  其他將領也圍了過來。

  夏之白道:「這桿槍整體而言,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比如在槍口處增加一個托,用來裝刺刀,這樣便能跟三眼火銃一般,直接當近身兵械使用,而且是直接當刀刃,而非是鈍物。」

  「還有這槍身,也可以做一些改進.」

  夏之白熱情的講解起來。

  不過他並沒有把子彈交出去。

  槍這玩意還是太危險了,而且以藍玉這些人的虎勁,要是一下沒收住,在殿內開出一槍,沒打中人還好,要是打中人,那可真就出大事了,今日前來的要麼是沙場老將,要麼是一些後起的中級武將,誰出了事,都會惹來朱元璋大怒。

  他還不願去冒這個風險。

  在一眾將領去試這桿槍時,夏之白緩緩道:「朝廷對五軍都督府的要求,從來都不僅僅是打仗,除了軍事征伐、戒備等軍事事務,諸如工程營建、地方屯田、募兵、軍糧調運等等事務,同樣在五軍都督府的任權內。」

  「眼下朝廷不會急於興兵。」

  「而是會積極於練兵,唯有將士卒的素質提升上去了,大明才能做到兵鋒所指,戰無不勝,而且戰場取勝,並不只有簡單的打仗輸贏,而當在政治上有長足勝利。」

  「諸位將軍就算夷滅了北元,恐也無法真正的據有北元。」

  「那也意味著北方的邊患始終無法解決。」

  「這非是朝廷想要的。」

  「朝廷要的是徹底解決北方邊患。」

  「因而五軍都督府的職權,不能只局限在帶兵打仗上,還要謀劃對北元的戰略戰術,下次北伐,你們要做的是以鯨吞的形式,快速而迅疾的吞併北元。」

  「你們要擔負起都督僉事的職責。」

  藍玉撇撇嘴,不以為然道:「你們這些文人就是能說會道,要是你們打仗也跟嘴皮子一樣厲害,只怕擔任都督僉事的就不是我們,而是你們了。」

  「打仗的事,輪不到你來教我。」

  「我上陣殺敵時,你還不知在哪吃奶呢。」

  「我也不管你說那些,我就想知道一件事,朝廷當真不準備北伐了?」

  藍玉一臉陰翳的看著夏之白。

  夏之白點了點頭,肯定道:「數年之內都不會北伐,等朝廷準備妥當,自會動兵北伐,只不過那時,領兵的將領,未必就是殿內諸位將軍了。」

  「而且我若是你,不會急著去打仗的。」

  「打仗是要死人的。」

  「若只為了獲得軍功,將自己身上的官袍染紅,就無故縱容大量將士犧牲,這是完全不值當的,現在不是當初了,當初天下未定,有些犧牲是在所難免的,但如今朝廷已有了更好的解決之法,自會以更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

  「一味的發狠爭勝,並非是將領所為。」

  「正所謂謀而後動。」

  「我知曉你們中很多人,對我都不放眼裡,對我說的這些話都不以為然,甚至是嗤之以鼻,我也的確沒辦法說服你們,更無心去說服你們,但你們要知道,若是真的領兵打仗,你們肩上擔負的不是個人。」


  「而是數以萬計的家庭!」

  「他們把自己的兄弟、兒子、父親送到軍中,是為了天下更長久的太平,而非是為了個人私利。」

  「正如我在北平時,曾問過燕王幾句話,若是朝廷北伐,他可有自己的北伐想法,可有具體的作戰部署,可有詳細的出兵計劃,以及具體的徵發時間表,若只是憑藉著一腔熱血,憑藉著過往帶兵打仗的經驗。」

  「這豈不是把將士的性命當兒戲?」

  「不過你有一點說對了。」

  「文人的確更喜歡用計謀計策。」

  「我也不例外。」

  「我給朝廷獻上的策略,並非是諸位將軍那般的猛攻猛打,而是採用的『離間』、『收買』、『挑撥』等方式,不斷的虛弱北元的實力,你們方才也說了,北元的實力並不算弱,因而直接領兵去攻打,無疑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那為何不試著用一些陰謀詭計,將損失最小化?」

  「孫子曾說:兵者,詭道也!」

  「這本身就該是諸位將軍掌握的技藝,只是諸位將軍太過輕視,也太過不以為然,故而只能讓文人去實施這些『詭道』,這未嘗不是諸位將領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優勢。」

  「戰略永遠比戰術重要。」

  「戰術只著眼於局部,也更多的希望,整體去服從他們的局部。」

  「而戰略是著眼於全局的。」

  「五軍都督府未來的地位,便決定在諸位手中。」

  「若是諸位依舊以戰術見長,不懂得從大局出發,不懂得從全體出發,那五軍都督府在朝中的地位,只會越來越低,因為諸位將領並沒能擔負起統籌全軍的重任。」

  「與此同時。」

  「武將的地位也會越來越低。」

  「因為武將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說話,也不懂得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諸位。」

  「五軍都督府存在的目的以及意義,便在於《資治通鑑》中的這句話。」

  「國雖大,好戰必亡。」

  「天下雖平,亡戰必危。」

  「唯有死死抓住這個命脈,五軍都督府在任何時候,都能在朝堂具有一席之地,而且也不會出現如宋代一般,被文臣徹底擠出朝堂,失去任何話語權。」

  「這才是五軍都督府的立足根本!」

  「而且諸位將軍的目光實在太過短淺了,或許在諸位將軍的視野中,大明的敵人只有一個北元。」

  「但在我看來,大明四處都是敵人。」

  「南邊思州的蠻寇越人,北元下的瓦剌跟韃靼,還有東北的女真,東南沿海的倭寇等等,這些何嘗不是大明的敵人?而這些都是五軍都督府嚴陣以待要應付的敵人,你們也當始終根據實事,制定相應的討伐之策。」

  「可以不打,但作為將領,以保衛國家為己任,卻不能不想。」

  「哪怕只是假想敵,也必須要謹慎考慮。」

  「只要大明始終有『外患』,五軍都督府便始終有用武之地,你們這些武將,在朝中就始終能據有一席之地,但你們一個個又有幾人有如此見識?」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