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第474 「拔釘子」作戰!!!
這一次突擊戰,讓葛小虎的身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傷口,但他們的任務卻已圓滿達成。
儘管如此,葛小虎依然堅決地拒絕退到後方休養。
這或許是源自他們老葛家骨子裡那股特有的倔強與堅韌,也可能是身為燕趙兒女所天生具備的血性與不屈。
正是這樣的性格,讓葛小虎在戰役打響的那一刻,毫不猶豫地沖在最前方,衝鋒陷陣,面對槍林彈雨也毫不畏懼。
也正是有了成千上萬如葛小虎這般,將生死置之度外,把保家衛國視為至高信仰的勇士們,我們才能夠在這場對「白眼狼」的反擊戰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當梁山烈士血跡斑斑,傷痕累累的遺體出現在葛小虎、鍾興國和他們的戰友面前時,戰爭的殘酷和慘烈深深地震撼著他們的心靈。
猛虎突擊大隊—大隊長李延安沉痛地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要化悲痛為力量。」
經常深入敵後虎口拔牙的特種兵,面臨著比一般兵種更加殘酷的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
戰場的殘酷,加上特種部隊作戰的特殊性,也時常考驗著特種部兵們的體力和意志。
為使部隊保持戰鬥力,負責前線輪戰的劉之野參謀長,下令京城衛戌區猛虎突擊隊採取了半年在邊防前線戰鬥,半年回後方進行休整訓練的策略。
就這樣,在休整和戰鬥當中,葛小虎、鍾興國等人逐漸成長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特種兵。
這一年,在家門口的陣地爭奪戰當中,「白眼狼」又頻繁失利,但仰仗著S老大的支持,依然氣勢洶洶,頻繁挑起事端。
為了捍衛,ZJW在M山和L山的作戰計劃在這一年開始逐步實施。
代號為「305」的M山出擊拔點作戰計劃正緊鑼密鼓地進入最後的倒計時階段,整個戰場氛圍愈發緊張而熾烈。
猛虎突擊隊的一個分隊與133師偵察連的協同作戰行動日益頻繁,如同兩把鋒利的尖刀,在敵後不斷穿梭,尋找著最佳的出擊時機。
在前線指揮機關的劉之野參謀長,他對猛虎突擊隊寄予厚望。
多次下達命令,要求他們緊密配合前線各部的偵查兵,共同開展捕俘作戰,以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情報。
在這關鍵時刻,鍾興國憑藉其出色的軍事素質和過人的膽識,多次被選調到捕俘組,擔任尖兵角色,衝鋒在前,無畏無懼。
每一次出境捕俘的任務,對鍾興國來說都是一次身心的極限挑戰。
但正是這些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了「祖國」二字的沉甸甸的分量。
每一次深入敵後,每一次與敵人鬥智鬥勇,都讓他更加堅定了保衛祖國、守護和平的信念。
在這片硝煙瀰漫的戰場上,鍾興國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名戰士的忠誠與擔當。
4月的一個雨夜,鍾興國所在的捕俘組摸黑向邊境地區行動。
山路難走,加上要注意地雷和越南特工人員的偷襲,他們的體力消耗非常大。
雖說「白眼狼」地區接近於熱帶氣候,但是二月份的邊境陰雨綿綿,氣溫較低。
鍾興國的迷彩服下面套著一件毛衣,大雨已經讓他的全身上下全部濕透,寒風已經讓他瑟瑟發抖。
在途中休整的時候,鍾興國不得不和戰友李二虎抱在一起相互取暖。
堅強的意志,讓捕俘組成員最終戰勝了困難,順利回到……
4月25日,「305」M山出擊拔點作戰計劃進入了最後準備階段。
特種大隊指戰員們早已做好一切準備,只差一聲令下,就向靠M山主峰823高地發起攻擊!
在大隊長李延安嚴肅地宣讀了戰場紀律之後,猛虎突擊隊的每一位將士都寫下了「遺書」。
時年19歲的鐘興國又一次面臨著生離死別,流血犧牲。
懷著既緊張又焦慮的心情,鍾興國給家人留下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
「親愛的親人們,這也許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寫信了,我懷著激動惜別的心情給你們寫信。
你們收到信後也許我已經不在人間了,到了沒有苦惱,痛苦,是那樣靜謐的極樂世界,無聲無息地長眠於地下……
這次靠M山出擊作戰是為了嚴懲「白眼狼」,打出軍威,國威。
作為軍人我能參加這次戰鬥是我的驕傲,自豪。
戰爭是殘酷的,死與不死我不在乎,就算死了你們也應該為有我這樣的一個兒子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我的戰友為了完成首長交給的任務,不幸踩響了敵軍的地雷,在生死前面首先考慮到的是戰友而不是自己,他們崇高的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你們對我的養育之恩,下輩子才能報答你們的恩德。
此致
崇高的革命敬禮
你們的親人鍾興國遺筆
1979年4月25日」
…………
4月28日凌晨5時30分左右,邊境的出擊拔點作戰首先在L山打響。
凌晨6時左右,133師也向靠M山開始了火力準備,152加榴炮,122榴彈炮,各類火箭炮向敵軍據點進行了猛烈的轟擊。
靠M山前線的炮聲震耳欲聾,敵軍陣地前沿陷入一片火海。
離靠M山前沿二三十公里的地方都能看見,夏軍的炮火映紅了半邊天。
在滇省L山方向發起總攻僅僅1小時54分之後,14軍40師118團的進攻部隊就猶如洪水一般,勢不可擋地衝上了L山主峰。
此刻的L山主峰,早已被夏軍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他們嚴陣以待,準備迎接這場決定性的勝利。
與此同時,在桂省方向的靠M山前線,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133師突然接到了「戰緩」的命令,這使得他們原本計劃在這一天向靠茅山主峰823高地發起的猛烈攻擊不得不暫時擱置。
而夏軍則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喘息之機,在靠M山展開了大規模的炮擊作戰。
夏軍的炮火猶如狂風暴雨,猛烈而精準地打擊著敵軍陣地。
在如此強大的炮火打擊之下,敵軍早已成為了驚弓之鳥,他們軍心渙散,士氣低落,只能頻繁地襲擾夏軍陣地,試圖以此來挽回一些顏面。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徒勞,夏軍已經牢牢地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白眼狼」不甘心就這麼被動地挨打,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的特工們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活躍,不斷對夏軍陣地發起騷擾攻擊,企圖打亂其部署。
葛小虎深知,在夜幕的掩護下,任何一絲光亮都可能成為暴露火力點和位置的致命因素。
因此,他果斷下令給手下的戰士們,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否則絕對不能輕易開槍。
因為一旦槍聲響起,不僅會暴露自己的位置,更可能引來敵軍猛烈的炮火轟擊,後果不堪設想。
上級賦予葛小虎等人的重要使命,是守衛在6號與7號高地結合部的一個臨時觀察哨里。
這裡地勢險要,視野極為開闊,不僅可以清晰地看到「白眼狼」的農田,還能遠眺到他們的村莊,是監視敵情的絕佳位置。
為了防範白眼狼特工的突然偷襲,葛小虎精心布置了防線。
他將陣地前沿布置得密不透風,一顆顆手榴彈已經打開了保險蓋,拉出了拉火環,靜靜地躺在那裡,仿佛是一群等待出擊的猛虎,隨時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
在這樣的嚴密防守下,「白眼狼」特工們的偷襲註定是會失敗的。
當輪到鍾興國值守在觀察哨的崗位上時,他敏銳地察覺到陣地前沿似乎有「白眼狼」特工隊蠢蠢欲動的跡象。
在朦朧的夜色中,他依稀捕捉到了「白眼狼」特工手中手電筒發出的微弱光束,那光束在黑暗中閃爍,如同鬼魅一般。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敵軍的迫擊炮彈呼嘯而來,伴隨著劃破夜空的尖銳嘯聲,數發炮彈狠狠地砸在了觀察哨的前方,塵土飛揚,硝煙瀰漫。
那一刻,鍾興國的心跳仿佛都停滯了,若是這幾發炮彈再往後偏移些許,自己恐怕就要交代在這裡了。
事後,每當鍾興國提及此事,總是感慨萬千。
鍾興國慶幸自己命大,能夠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撿回一條命,否則,他又怎能在這裡安然地回憶往昔呢?
5月7日,葛小虎所在的偵察分隊歷經一番跋涉,途徑北山與阮利,最終抵達金剛山480高地的34號界碑處。
他們在此仔細觀察了班崩地區的地形地貌,隨後又馬不停蹄地前往444高地展開進一步的偵察工作。
在這片山嶽叢林密布的區域執行滲透偵察任務,行動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隊形要求,確保彼此間保持數米的距離。
特別是在分隊行進的過程中,這樣的安排顯得尤為重要。
這是為了有效防範「白眼狼」特工可能發起的突然襲擊,從而確保整個行動分隊的安全無虞。
在茂密的山林間穿梭前行,那些看似蜿蜒曲折、毫不起眼的小路,往往暗藏著難以預料的危險與殺機。
當行動分隊成功抵達444高地山頂之際,鍾興國身為尖兵,毅然走在一條僅容一人通過、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為整個分隊開闢前行的道路。
與他並肩作戰的,還有他那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好戰友李二虎。
行進間,鍾興國穩健地邁過一處茂密的草叢,突然間,他的眼前似乎閃過兩道連環絆發雷的隱約輪廓。
他心中一驚,立刻警覺地向身後的戰友們大聲呼喊:「大家注意,有地雷!迅速拉開距離,就地臥倒!」
面對此種情況,鍾興國也非常緊張,但為了完成任務,同時也是為了李二虎和其他戰友的安全,鍾興國老兵當即決定,拆除這兩顆連環絆發雷。
自己最親密的戰友在前拆除地雷,李二虎的心裡除了擔憂還有焦慮。
無論是在訓練場上還是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鍾興國都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使他從一名地方青年在艱苦的訓練和磨練當中成長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特種兵。
拆除地雷對特種兵而言,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他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特別是邊境地區的地雷,其密度之大、種類之多,堪稱世界之最,這無疑增加了任務的艱巨性。
鍾興國遭遇的,正是一顆隱蔽而危險的絆發雷。
絆發雷的拉線往往細如髮絲,稍有不慎,就可能觸發雷管,引發災難。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生死考驗,他毫不猶豫地將手錶和衝鋒鎗交給了戰友。
這一舉動,無疑是他已經做好最壞打算的悲壯宣言。
排雷工作,既是一門精細的技術活,也是對意志力的極大考驗。
它要求排雷者擁有姑娘繡花般的細膩與耐心,同時也必須具備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輕輕地撥開草叢,鍾興國慢慢地找到了絆發雷的拉線,順著拉線,他撥開更深的草叢,找到了固定樁。
這並不意味著危險就能馬上解除了,在排除絆發雷的時候,需要穩住固定樁,一旦使固定樁偏離,就有可能拉開插銷擊發絆發雷。
與此同時,鍾興國一手扶住拉線,慢慢地摸向了作為絆發雷爆炸裝置的白眼狼制仿S聯F1手榴彈,撥開草叢,剝去周邊的土壤,絆發雷露出了它猙獰的面孔。
鍾興國穩穩地握住了擊發裝置,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向插銷處的拉線。
隨著「嘎嘣」一聲清脆的響動,拉線應聲而斷,他緊繃的神經這才放鬆下來,長長地舒了口氣。
緊接著,鍾興國熟練地將斷掉的拉線纏繞在地雷上,確保它不再構成威脅。
隨後,鍾興國又以同樣的冷靜與果敢,如法炮製地拆除了第二顆地雷。
至此,籠罩在他們頭頂的死神陰影終於被徹底驅散了!
在排雷的生死瞬間,鍾興國展現出了非凡的冷靜與智慧,他的英勇行為很快傳遍了軍營。
133師的偵察參謀譚不凡,這位被譽為「偵察英雄」的英模代表,在各地的巡講活動中,深情講述了鍾興國的事跡。
在一次巡講間隙,一群敏銳的記者圍住了譚不凡,從他口中挖掘出了鍾興國的感人故事。
記者們被深深打動,他們決定將這份英勇與無私傳遞給更多人。
於是,一篇題為「他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的文章在報紙上赫然登出。
文章以細膩的筆觸,較為詳盡地記錄了鍾興國這位老兵在排雷現場排除連環絆發雷的驚心動魄過程。
每一個細節都彰顯了他的英勇與果敢,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生死瞬間的緊張與震撼。
鍾興國的名字,也因此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英雄符號。
而在那緊張肅穆的前線指揮所內,參謀長劉之野的耳畔,再度迴響起了「鍾興國」這個響亮的名字。
他細細回想,恍然驚覺,那個曾經青澀、帶著書卷氣的大學生新兵,歷經風雨洗禮,已然蛻變。
部隊黨委給鍾興國記了二等功,火線入黨提干。
不久後,鍾興國又被任命為葛小虎分隊的尖兵組組長。
一天黃昏時分,葛小虎分隊再次踏上了征途,他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堅定地朝著敵軍的某個高地進發。
在這一行人中,走在最前端的依然是那位身手矯健的尖兵組組長——鍾興國。
他頭戴一頂草綠色的鋼盔,那鋼盔在夕陽的餘暉下閃爍著微光。他的眼神機警而銳利,時刻注視著前方,仿佛能洞察一切潛在的危機。
在鍾興國的引領下,整個隊伍如同一條靈活的蛇,穿梭在山林之間。
他們時而弓著身子,小心翼翼地鑽過茂密的灌木林;時而拉著藤條,像盪鞦韆一般輕盈地躍過一道道溝壑;時而又躡手躡腳,小心翼翼地挪動著步伐,生怕發出半點聲響;時而又大步流星,以驚人的速度向前衝刺。
就這樣,他們走過了大約十多公里的路程。
突然,鍾興國身形一頓,他迅速鑽進了前方的竹林之中。
「有情況!」
緊接著,他向隊伍發出了緊急信號,示意前方有敵情,讓大家注意隱蔽。
鍾興國和戰友們紛紛拔出匕首,準備隨時應付突然情況。
他們屏住呼吸,注視著敵人的動向。
不料敵人果真向他們這裡走來,而且離他們只有四、五米遠了。
李二虎使勁拉了拉鍾興國的衣角,示意要幹掉這幾個敵軍。
鍾興國手按了按李二虎的肩頭,叫他暫不要動。
四個敵兵用手電簡把竹林子邊沿照了一遍,然後嘰咕了一陣子,掉頭走了。
鍾興國示意一眼李二虎跟上去,沿敵人走過的路線插上小旗,好讓隊伍避開敵人的地雷順利前進。
他們就這麼尾隨著敵人一直向前走著。
不久,敵人突然在前面一個小村莊住了下來。
鍾興國摸進村里,發現了敵人的臨時營房,回來向分隊長葛小虎做了匯報。
原來,敵軍為阻止夏軍前進,特地派來了工兵營,專門從事埋地雷、炸公路、毀橋樑。
葛小虎命令支援組組長將這一情況標註在地圖上,同時考慮著下一步的行動。
嗯,摸著小道走,地形不熟,山高林密坡陡,有不少的懸崖峭壁,還有敵人埋設的地雷,勢必會減慢速度,多耗時間。
要是沿著公路走,多半會敵人遭遇糾纏。
鍾興國於是向葛小虎建議,大膽沿公路前進。
他說;「我們已經深入敵後二十多公里,敵人的防備自然沒有邊界嚴。
我們拉開距離,咱們分成兩隊,我隨第一隊開路,如果被敵人發現,我們掩護你們另選路線。」
葛小虎深思遠慮了一下,便採納了鍾興國的意見。
於是,他們一行人迅速踏上了公路,如同旋風一般,迅猛地朝著敵人的縱深地帶席捲而去。
他們步履不停,一口氣疾行了十里路程,竟奇蹟般地沒有遭遇任何敵人的阻攔。
正當葛小虎一行人距離那座至關重要的公路橋還有大約四百多米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情況令他們停下了腳步。
只見橋上敵軍已經部署了守備力量。
不僅如此,他們還架設起了探照燈。
那探照燈的光芒如同巨大的眼睛,不斷地在夜空中上下來回掃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