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戰後總結!!!
現實中的戰場撤軍,可不像神劇中那樣,部隊就像趕街一般毫無技術地趕赴集結地。
在撤軍過程中,行軍路線周邊的制高點、橋樑等戰略要地,都需要事先派兵控制,每個連排之間,都保持一定的距離。
因此,「白眼狼」海興獨立183團雖然進駐那隆地區北部,但未切斷夏軍121師的北撤路線。
22日上午7時許,位於平高北郊扣屯地區的夏軍121師炮兵團和362團一部對南面的第軍312師186炮兵團實施了一次猛烈的反擊後,暫時穩住了南側。
晚上10點左右。
夏軍121師361團2營擔任主攻營,配屬團直屬2個82無後坐力炮兵排、1個師直屬偵察排、1個重機槍連和1個炮兵偵察分隊,趁著夜色,迅速從扣屯地區北上那隆橋一帶。
362團第一營輕裝上陣,他們翻山越嶺,悄無聲息地滲透至里魁地區,抵達了納溧一帶的關鍵位置。
劉之野參謀長運籌帷幄,他下令讓前來增援的150師449團,在播容地區布下警戒網,確保萬無一失。
此刻,41軍麾下的一個團與三個營,如同天羅地網,悄然將盤踞在那隆北部的越軍183團團團圍住,形成了四面楚歌的絕境。
時間悄然流逝,轉眼間已是22日的深夜,大約11點左右,留守在扣屯地區的150師指揮部梯隊開始了他們的行動。
他們在陣地南面精心布置,埋設了地雷,挖掘了反坦克壕溝等重重障礙。
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們迅速撤離扣屯陣地,猶如夜色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向那隆北部集結,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決戰。
9日早上6點左右,361團2營6連率先與那隆橋北側發現3處敵軍陣地,隨即引導炮兵團進行覆蓋射擊。
頃刻間,數百發炮彈砸在敵軍陣地上,2營趁勢出擊,於上午10點左右全面控制那隆橋北側的小型山脈。
緊接著,炮兵團迅速搶占那隆橋北側小型山脈各高地,對周邊敵軍形成居高臨下之勢。
敵軍312師各部企圖沿著公路尾隨夏軍121師,其輜重部隊被夏軍121師重炮部隊阻擋在扣屯地區,只能讓步兵輕裝前進。
此時,夏軍121師所有人馬都跨過那隆橋。
並炸毀了橋樑,敵軍312師被水口河阻擋,很難威脅到121師的安全。
緊接著,夏軍121師以6倍於敵軍的兵力,收縮那隆北部的包圍圈。
敵軍183團迅速化整為零,以班組為單位,有的鑽進天然洞穴中負隅頑抗,有的爬到大樹上進行自殺式防禦,有的在密林中迷路,已經潰不成軍。
夏軍121師各部居高臨下,採取重機槍掃射開路、步兵跟進的方式進行地毯式搜索。
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敵軍小股部隊。
或者說,那隆北部山區的敵軍士兵人數,比山裡的野獸還多。
夏軍121師及配屬部隊完全是在進行狩獵,而不是在打仗,只是狩獵對象比猛虎還要兇猛一些。
10日正午時分,陽光熾烈。
敵軍183團指揮部的一百餘人在毫無防備之下,被361團2營5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殲滅。
戰鬥結束後,戰士們從戰場上清理出了一批戰利品,包括電台、精密的作戰地圖等重要物品。
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敵軍183團瞬間陷入了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
他們如同無頭蒼蠅一般在戰場上四處亂竄,企圖尋找出路。
然而,夏軍121師的戰士們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
只要敵軍在包圍圈中稍露蹤跡,便會立即遭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火力打擊。
即便有些敵軍狡猾地躲在暗處,企圖躲避夏軍的搜索,但這也只是徒勞。
夏軍戰士們憑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頑強的戰鬥意志,順著敵軍的足跡進行地毯式搜索。
那些躲在洞穴、石縫中的敵軍,最終也難逃厄運。
不是被熊熊烈火吞噬,就是被猛烈的爆炸撕成碎片,連還手之力都未曾有過。
一些受傷的敵軍由於在密林中迷路,得不到同伴的救治,最終只能落得個曝屍荒野的下場。
反倒是繳械投降的敵軍,卻得到了夏軍的優待,一路吃好喝好,沒有生命危險。
下午2點左右,夏軍121師各部控制了那隆北部所有高地。
後衛部隊順利北上與150師449團匯合,執行清剿殘敵的各部開始向北搜索前進。
依據「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嚴格戰果統計標準。
夏軍121師在對敵軍183團實施圍剿的激烈戰鬥中,最終確認的擊斃敵軍人數僅為五百餘人,俘獲的敵軍則僅有百餘人。
然而,根據敵軍戰後所披露的詳盡數據顯示,敵183團的實際傷亡人數遠遠超過了一千多人,已然是元氣大傷,再無力繼續戰鬥。
敵軍312師企圖追擊夏軍的121師,然而在這場激烈的較量中,他們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損失了一部分人馬。
特別是敵183團,儘管他們占據了有利的地形,卻依然遭到了夏軍121師的沉重打擊,損失慘重。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敵183團不敢再與夏軍121師進行正面的硬碰硬交鋒,只能採取迂迴戰術。
他們一路派出小股部隊,不斷對夏軍121師的後衛部隊進行襲擾。
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拖延夏軍的行進速度,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喘息之機。
此前的,「白眼狼」對外宣稱:夏國軍隊在LS市損失慘重,沒有攻入LS市區。
結果,號稱「白眼狼」陸軍第一師的338師敗走涼山城。
此後,號稱「白眼狼」陸軍第二精銳師的312師,在平高、那隆地區不僅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反而被夏軍121師重創其配屬的步兵團。
「白眼狼」的兩個精銳師的表現不佳,戰前一直引以為豪的「山地之王」稱號,就這樣被夏軍無情地摘掉了。
或許是這個原因,敵軍被痛擊後,等夏軍前腳剛踏入國門,敵軍後腳就進入邊境地區,繼續對夏國實施武裝挑釁。
此後,敵軍想占據發拉山、M山、扣林山、黃帝山、都陰山、L山等8處邊境騎線高地,不斷襲擾夏國邊境地區。
夏軍怎麼可能容忍敵人。
敵人占領險要大肆修築工事,夏軍這個專業的「拆遷隊」就暴力進行拆遷。
結果,夏軍先後收復了法拉山、扣林山、都陰山、L山等騎線高地。
夏軍的戰鬥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敵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一次比一次差。
接下來的十年間,雙方在這些山脈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戰鬥反覆無常,持續時間之久,實為罕見。
這場被稱為兩山輪戰的衝突,雖然規模不及對「白眼狼」自衛反擊戰,但其慘烈的戰鬥程度和傷亡數字卻同樣驚人。
從今往後,在這漫長的10年中,L山和都陰山,這兩座地勢險要的山地,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
與東線一樣,西線戰場也到了最後的尾聲。
擔任殿後任務的警衛二師師長孟魯豫,收到上級下達的命令後,立刻命令4警衛二師各部隊,即刻準備好撤退前所需的工作,凱旋迴國。
警衛二師算是夏軍的主力部隊之一,下轄警衛四團、五團、六團、重炮團、裝甲團、防空營、後勤保障團、特種大隊等多個作戰集群單位,坦克、重炮等武器也是應有盡有,並且都是加強單位,總兵力在2萬人左右。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被暴揍了一頓的敵軍居然還不服氣,妄圖在我軍撤退的時候將面子找回來,盡顯其小人作態。
而警衛二師凱旋迴國的路程,表面上看只有30多公里,對於行軍能力世界頂尖的夏軍來說不值一提。
但實際上這段路程可謂是危險重重,必須要多加小心。
首先便是道路狀況的問題,對「白眼狼」自衛反擊戰的激烈程度,與火力密集程度不用多說。
為了徹底挫敗敵軍野心,夏軍坦克、火炮齊上陣,用重火力壓制敵軍。
對於這些有敵軍駐守的交通要道,夏軍幾乎都是用炮彈犁了一遍。
再加上撤軍期間,突然連續好幾天都是降雨天氣,本就破破爛爛的道路,立刻變得泥濘不堪。
況且敵方境內的基建本就糟糕,且地勢複雜,叢林彌霧,這段道路有多麼險惡可見一斑。
火炮、輜重車輛等大型裝備的行進,對於路況的要求都相當的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不可能全速前進。
因此在保守估計的前提下,警衛二師每天后撤五公里都算是不錯的速度了。
也正是因此,才讓本就惱羞成怒的敵軍,萌生了趁此機會偷襲警衛二師的想法。
作為夏軍前線的參謀長,劉之野心裡十分清楚,在當前的局勢之下,防範敵方的偷襲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他果斷下令全軍進入高度戒備狀態,採取階梯式與分段式的撤退策略,以確保隊伍的安全撤離。
警衛二師迅速響應,分出精銳力量,在撤退路線的關鍵節點和高地上布下了嚴密的防線。
他們首先掩護著輜重部隊和火炮部隊有序撤退,待這些重型裝備和火力支援安全通過後,再逐步撤下防線,迅速收攏隊伍,與主力大部隊會合。
整個撤退過程井然有序,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和協同作戰能力。
在警衛二師巧妙應對下,一直猥瑣在身後的敵軍遲遲不敢下手。
就這樣過了三天,這日清晨,始終找不到下手機會的敵軍,終於忍不住了,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對警衛二師展開偷襲。
與其說是偷襲,但實際上這種已經失去了理智、大局觀,喪失了戰略要地的對手,在警衛二師面前也不過是送戰績罷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早已做好了準備的張孟魯豫立刻下令,先對其進行一輪重炮火力覆蓋。
在警衛二師殿後部隊的掩護下,炮團始終與敵軍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攻擊起來自然也是不用顧忌什麼,直接將摸上來的敵軍炸了個哭爹喊娘。
此次偷襲,敵軍派出了數個團級單位,但在警衛二師的巧妙布置下,連一絲水花都未能濺起。
夏軍早就在各個戰略要點設下防線,敵方不進攻還好,一旦發起突襲,必然是自討苦吃。
最終,敵軍付出了慘痛代價,其 460團兵力損失高達80%,夏軍光是警衛二師就殲滅了敵軍兩千餘人。
敵軍被打痛了,不敢派遣大部隊追擊警衛二師。
只是派小股敵軍襲擾,跟一群蒼蠅似的,煩不勝煩。
沒有了敵主力的追擊,警衛二師就這樣大搖大擺的撤回國內。
夏軍正式結束了對「白眼狼」的第一階段反擊作戰。
4月下旬,參加對「白眼狼」自衛反擊戰的夏軍凱旋班師,全部撤回國內。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作戰,夏軍參戰部隊克服困難,攻強渡險,橫掃「白眼狼」北部20多個城市縣鎮。
殲滅敵軍10萬餘人,沉重打擊了敵人,勝利完成了作戰任務。
這次作戰,是夏軍在……轉折時期進行的艱難一戰。
是為贏得一個有利的……環境而不得不進行的自衛反擊。
因為時間特殊、對手特殊、環境特殊、民情特殊,作戰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對夏軍的建設水平提供了難得的檢驗場。
「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打一仗,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了解敵人,不斷武裝自己,不斷發展前進,這是夏軍的光榮傳統,也是夏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秘訣。
從這個角度說,如何審視這場反擊戰,又成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對此,夏軍老一輩軍事首長們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他們充分運用身經百戰的豐富經驗掌舵操船,及時進行總結指導。
匡定方針,釐清難局。
將複雜艱難迅速簡化,把經驗上升到理論。
從而為未來的軍事建設指明方向。
其中,夏軍領導是傑出代表。
他是重要的戰爭決策者,也是軍令系統正常運轉的掌舵者。
戰爭期間,領導幾乎每天都到X山指揮中心坐鎮。
老首長及時聽取在前線指揮地劉之野等人的匯報。
掌握全局,迅速決斷,作出指示。
抓住中心問題,有條不紊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指導前線的夏軍克服困難,不斷挺進,直到取得作戰的勝利。
在作戰結束當日的情況報告會上,首長高度評價了夏軍的英勇表現,並總結了能夠取勝的三條重要經驗。
第一條,掌握戰略主動。第二條,戰略決定戰術。第三條,因地制宜,因敵施策……
談了上邊三條重要經驗後,首長特別強調:「戰鬥經驗要總結,戰場包括一個班、一個排、一個連、一個團的,要好好總結,教育我們的部隊,作為部隊的教材。」
這一仗夏軍摧枯拉朽般的橫掃敵軍,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主要戰鬥。
完成了戰略任務,狠狠打擊了敵軍囂張氣焰。
然而,這場看似迅速的勝利背後,付出的代價並不小。
戰後統計,夏方犧牲約6千多人,負傷約兩萬多人,整體傷亡約2.7萬人。
造成這麼多傷亡,戰後總結,是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輕敵思想嚴重。
戰前,「白眼狼」方面的囂張氣焰可謂一時無兩,他們大肆宣揚自己的軍力是世界第三。
對於這種言論,夏軍是不可能相信的。
更覺得對手牛皮吹上天了,於此同時一些人也滋生了一種輕敵的心態。
許多年輕的戰士包括指揮官都認為敵軍只是吹牛皮,並未將其視為真正的對手。
針對這種輕敵思想,劉之野是知道危害的。
在作戰會議上,他再三強調不要輕敵。
可惜,劉之野是小輩,資歷尚淺。
雖然他身為副參謀長,但是能力尚不被軍中一些老將們的認可。
所以,劉之野的話,有些人面上是聽從,心下卻不以為然,以為他是在危言聳聽。
然而,當夏軍真正踏入「白眼狼」的土地時,才發現劉參謀長竟然說的是對的。
敵軍的實力遠非想像中那麼不堪一擊。
他們的裝備精良,手握的大多是M式、S式的先進武器。
且戰術狡猾,給夏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尤其是在戰爭的前三天,夏方就傷亡了幾千人,這無疑是對輕敵心態的沉重打擊。
二就是訓練不足,經驗匱乏。
雖然夏軍中不乏經驗豐富的老將,但基層戰士的訓練水平和實戰經驗卻普遍不足。
許多戰士都是第一次踏上戰場,面對槍林彈雨和生死考驗,他們顯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在複雜的山地叢林環境中,缺乏經驗的新兵,往往難以應對敵軍的狡猾戰術和精心布置的陷阱。
這也導致了戰爭初期的傷亡率居高不下。
這一點,來自京城衛戌區的警衛二師指戰員們,就表現的非常好。
他們當中雖然也有新兵,但劉之野早有準備,無論是訓練還是戰鬥經驗比較豐富。
這也是,劉之野為什麼當初被任命為前線副參謀長時,就提出要求警衛二師共同南下的主要原因。
一個是劉之野對夏軍南方軍區的部隊不熟悉,他手中想掌握一支熟悉的精銳部隊,好作為拳頭部隊來使用。
另一個,他是知道時局的,知道這是夏軍未來僅有的實戰機會。
警衛二師雖然精銳,但是相比夏軍的其他老部隊,缺少的正是實戰經驗。
劉之野對警衛二師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他決不允許這支精銳之師被人私下裡譏諷為徒有其表的「花架子」。
在這場自衛反擊戰中,警衛二師的表現著實沒有辜負劉之野的期望。
從戰鬥打響之初,警衛二師便充當了開路先鋒。
而在撤軍階段後,他們又轉任全軍後衛。
在這場反擊戰中,警衛二師卻以極小的傷亡代價,就換取了輝煌的戰果。
他們不僅成功抵禦了敵軍的猛烈攻勢,還重創了敵軍中的王牌部隊——338師,以及其他多股敵軍勢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