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火紅年代:隱居四合院當大佬> 第16章 大院的眾《禽》們(四)

第16章 大院的眾《禽》們(四)

2024-08-09 11:40:54 作者: 筆下寶寶
  第16章 大院的眾《禽》們(四)

  一大媽長得慈眉善目的,心地也很善良,她幫助一大爺贍養孤寡老人聾老太太。就是可惜了,她跟一大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個孩子。

  這聾老太太年近七十歲了,是這個院裡年紀最大的長輩,也是這個院裡住的最久的住戶,號稱這個院的老祖宗。她無兒無女,是個五保戶。由街道辦供養,每個月下放一定的錢糧票據等,委託大院裡的三位大爺照料起居。

  說起四合院裡的大爺制度,跟原來的保甲制度差不多,就是選幾位德高望重的人,協助街道辦居委會,調解一些鄰里矛盾,處理一些小偷小摸,不道德的行為。這時候的法律還不健全,一些小的問題派出所也很難處理。還有防範敵特,政治宣傳等。本身無任何權利,也沒有任何公職。

  中院的西廂房就是賈家,生活著賈張氏,跟他二十六歲的兒子賈東旭、二十五歲的兒媳秦淮茹,以及六歲的孫子棒梗還有剛剛兩歲的孫女小當,一家五口人。他們家全靠只有二級工工資(41.5元)的賈東旭養活,生活的比較拮据。有時候還需要他師傅,一大爺易忠海不時的接濟一二。

  經過主屋西邊的,抄手遊廊就進入了後院。這裡的東廂房住著二大爺劉海中一家。他們家有五口人,二大爺、二大媽,大兒子劉光齊十八歲中專畢業去了石城工作。老二劉光福今年十四歲,還在上初中。老三劉光天今年十一歲上小學。

  二大媽跟二大爺劉海中一樣,做人父母卻比較偏心,獨寵老大劉光遠。對另外倆孩子也沒有盡父母的責任,兩口子只要有點兒不順心,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家裡但凡有點兒好吃的,也是緊著劉海中,和老大吃,其他倆孩子別想吃一口。難怪電視劇里,最後三個兒子沒有一個孝順的,是有原因的,正應了聾老太太的忠告「父母不慈,兒女不孝」。

  西廂房就是許大爺一家三口,許大爺就是許大茂他爸為人精明強幹,人會來事兒,在社會上方方面面的認識不少人。

  最近由於身體不太好,在家臥床休息。他原先在婁半城開的電影院裡,放映電影,跟同樣在婁家當傭人的許母結婚。建國後去了電影放映站當放映員。許大茂也是因為他托的關係,才被他弄進了放映站當學徒。

  後院的最後一排北屋,也叫後倒座房,住著聾老太太跟其他幾戶住戶。

  這聾老太太,倒是對新來的劉之野稀罕的不得了,拽著他的手,不撒手,一會兒誇他長的好,一會兒誇他為國出力,功勞高。弄的劉之野頗為尷尬的,好不容易挨到他媽,說不早了該回家吃飯了,這才放過劉之野。還對他說,自己孤孤單單的,希望他常來陪自己解個悶。

  除此之外,還有西院的大成子、老高、李子三戶。外院倒座房程二爺,孫寡婦,老錢頭,東院的魏大中,華子兩家。這裡就不一一詳表了。

  一上午的時間,就這樣子東家短西家長的度過了。娘倆中午飯兌付了幾口,劉之野就選擇出了門。

  他上一輩子是東山半島人,沒來過京城,只有在影視資料中見識過四九城的大概樣子,這一世雖然有四九城的記憶,倒也是既熟悉又陌生。他決定趁著現在不上班,好好得逛逛這四九城。

  說走就走,深秋的四九城大中午的天氣還挺熱的,秋高氣爽的最適合溜彎兒。

  首先興致勃的去了四九城的標誌皇城,來到故宮,遠遠望去,氣勢恢弘的午門印入眼帘,高十多米的紅牆上刻著美麗的花紋,尖聳的屋頂,一派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風格;屋頂上斑駁,的黃瓦向我們展示著故宮的悠久歷史和它所經歷的滄海巨變。


  進入午門,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兩扇大紅門,門頂上掛著一塊牌子,四周鑲著金邊,上刻著兩個醒目的金字午門。

  故宮院中空曠,四望茫茫,白石塊滿地,草坪花木羅列,秀松亭亭。有一對十餘米的華表立於院中須彌座上,漢白玉質地,蛟龍纏繞,風從雲生,上有雲板、承露盤和蹲獸,莊嚴肅穆。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三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屋頂為單檐四角攢尖,屋面覆黃色琉璃瓦,中為銅胎鎏金寶頂。殿內外檐均飾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圖案。殿內設地屏寶座。

  乾清門檐下施單昂三踩斗栱,繪金龍和璽彩畫。門兩側琉璃影壁,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裝飾,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絢美艷麗。

  保和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屋頂為重檐歇山頂,上覆黃色。上檐為單翹重昂七踩斗栱,下檐為重昂五踩斗栱。內外檐均為金龍和璽彩畫,天花梁彩畫極其別致。

  夕陽西下,最後的一抹餘輝斜射在故宮金色的琉璃瓦上,雖已黯淡,卻絲毫掩飾不住從那裡泛出的特有的王者氣度。

  故宮也有很多地方令他大失所望,因為這年代的故宮還沒有很好的修繕,很多地方破破爛爛的,雜草叢生,隨處可見的掉漆,有的地方還缺門少窗的。不過就是這樣,也難以掩飾他的氣勢雄偉、端莊磅礴、肅穆莊嚴。這是文化與歷史的永恆。

  宛如一部雄壯的史詩令人心潮澎湃,又如一部宏偉的民族交響樂讓人盪氣迴腸。

  依依不捨的走出故宮,天色將晚,他也要準備回家,不過之前,他還要去個這年月四九城人必去的地方——東安市場。

  在沒有網絡購物的年代裡,大到婚嫁用品、扯布裁衣,小到鍋碗瓢盆、針頭線腦,都離不開一特殊的地兒——

  提起東安市場,四九城人都不陌生,甚至很多外地朋友都聽過它的名號。因為在曾經的老四九城,四大百貨里,東安市場是可謂最老的一個。

  東安大街位於皇城東,地處熱鬧的王府井大街。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因清政府修建東華門外的御道,道路兩邊的攤商遷至八旗兵神機營校場一帶,最初這裡僅是在清廷工巡總局規劃的一處「自由市場」。豈料這裡的商販越聚越多,市場越擺越大,小吃、玩具、日用品、洋貨、衣服、鞋帽等各色商品一應俱全,由「自由市場」變成了「購物中心」。因臨近皇城東安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其被命名為「東安市場」。

  清代宣統年間有人曾做過一首竹枝詞描述當時的東安市場:「新開各處市場寬,買物隨心不費難。若論繁華手一指,請君城內赴東安。」時人稱東安市場為「萬寶倉」

  這裡有著名的小吃、餐館有「豆腐腦馬」、「爆肚馮」,有蘇江風味的「森隆餐館」、上嗨風味的「五芳齋」、東廣風味的「小小酒家」、南湖風味的「奇珍閣」、蜀地風味的「峨眉山酒家」以及「東來順」,現在都開始公私合營了。

  這裡還有四九城百貨屆的「一哥」—四九城百貨大樓。

  1955年9月25日,四九城百貨大樓正式營業。百貨大樓位於王府井大街,營業面積達18000平米。開業當天,客流量達到了驚人的16.4萬人次。

  王府井百貨大樓有著絕無僅有的待遇:「全國支援首都,首都優先大樓。」百貨大樓當時是四九城唯一一家破例在全國享有商品採購權,同時享受二級批發站待遇的零售企業,可以直接從港津、上嗨、光州等大城市的一級批發站以優惠價格進貨。也正因如此,當時四九城流行一句話:「百貨大樓買不到的東西,您哪兒也別去了。」貨品豐盈,價格公道,這讓排隊搶購成了百貨大樓的常態。商場內曾有不少櫃檯搭起護欄,以免擁擠的顧客擠垮櫃檯。


  這裡於1916年市場的北頭蓋起了吉祥茶園,地攤、雜耍、買藥的到處可見,使這裡變成了一個熱鬧繁華的商業區。

  在東安市場逛了一圈,買了份兒「爆肚馮」,邊吃邊走。天馬上就黑了,買了條六斤重的草魚提溜著就往家趕。

  走到大門口,正碰見了下班的,三大爺閆埠貴。

  「三大爺,您回來了!」

  「呦~爺們,生活不錯啊?這又是吃魚,又是吃肉的,怎麼著~三大陪你喝點兒啊?」三大爺,看見劉之野提溜著大草魚,這眼神就定在魚了身上,拔不下來了。

  「嗨~今兒不成啊,三大爺不是我小氣,是這麼個情況。今兒早上碰上中院的柱子了,我倆不打不相識,他邀請我今兒晚上去他家做客去。」

  三大爺滿臉失望的收回來了小眼神兒:「嗨~那改天啊,柱子能請你喝酒,三大爺的酒也不差啊~」

  說完搖搖頭頗為遺憾的去了前院,感覺像丟了錢一樣。

  劉之野也是頗為好笑,這三大爺果然如此啊,真是個占小便宜沒夠,也愛算計的人。

  已經不早了,別讓人等著急。劉之野決定先回家跟母親打個招呼,再去柱子家。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