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錦庸看向譚耀勛,「譚部長你來說說吧。💔♜ ❻❾𝕊н𝐔א.¢𝐎𝓶 🍔🔥」
譚耀勛點頭起身來到了演講台。
「目前國內的小麥年產量1430.6萬噸,玉米年產量3520萬噸,棉花年產量1080萬包。
水稻年產量825.2萬噸,咖啡豆年產量782萬鎊,菸草年產量589萬鎊,劍麻年產量4.09萬噸,
蔗糖年產量40.1萬噸,白糖年產量5.3萬噸,橡膠5.8萬噸。
以上數據在世界範圍內相對來說,還算較為強大。
但是相對美國,我們的各項數據都有較大差距,就連美國在1910年的產量,都沒有達到,我們的農牧業發展還有很大的路要走。
(美國1910年左右,玉米產量6000萬噸,小麥3802萬噸,棉花1300萬包,蔗糖500萬噸。)
橡膠方面我們的產量遠低於巴西的10萬噸。
目前來說本土的橡膠園,產膠量已經達到高峰期,新種植的的橡膠園還沒有開始產膠。
婆羅洲蘇門答臘的橡膠園正處於產膠高峰期,柔佛的橡膠園剛剛接手,暫時還沒達到割膠的高峰期。
至於糖的產量增長主要是留尼旺島和聖多美島的甘蔗都歸入了我們的統計範圍內,另外我們在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的甘蔗種植園也開始產糖了。
但是相對美國控制的古巴,一年500多萬噸的蔗糖產量,我們還遠遠不如。
另外歐洲的甜菜種植數量也在逐步恢復,目前歐洲各國的甜菜糖年產量在500多萬噸,巔峰時期足有840多萬噸。
以後我們部門會加大本土的甘蔗和甜菜的種植面積,儘量縮小同其他地區在糖業上的差距,減少糖的進口。
去年我們大豆的年產量達到了1501.4萬噸,這項作物上我們的年產量是世界第一的,屬於獨一檔,比世界第二的北洋東北地區多了近3倍。
(1930年以前東北張大帥依靠大豆出口賺的盆滿缽滿,最巔峰的是在1930年,一年賣了700萬噸大豆,占了全國大豆的9成。
再後來美國開始種大豆了,然後奉系的大豆出口就萎縮了。)
棉花方面,我們的自用率達到了578.8萬包,同美國在1910年的數據齊平。
……
國內的農田開墾數量有了大幅提高,總數達到了5065萬公頃,牧場達到了3245萬公頃。
國有農場在冊職工數達到了2109萬人,大量壯年勞力加入國有農場,已經很好的替代了土著人在我們生產體系中的作用。
目前國有農場汽車66188輛,柴油拖拉機91002輛,有了這些農業機械的助力,我們的種植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農民手中掌握的農業機械共有98210輛,其中以柴油車為主,汽車的占有率顯著降低。
這些農業機械相對美國還有差距,但是差距並不大,畢竟美國的拖拉機不如我們的先進。
歐美各國都在爭相進口我們的農用拖拉機,每年的出口量達到了4.88萬輛。
……
譚耀勛點了點頭,繼續發言:「歐洲大戰催生了我們的漁業擴產,目前全國的漁業從業人數43.4萬人,年捕魚量200萬噸~230萬噸之間,主要漁獲是龍蝦、沙丁魚、魷魚、金槍魚、鱒魚和鱘魚等。
漁業所獲產品大多數製作成了醃製類食物以及魚肉罐頭,戰爭期間向歐洲出口鹹魚和魚肉罐頭成了我們漁業擴產的主動因素。
鑑於大戰已經結束,估計漁業要陷入蕭條。
幸好我們的移民要迎來快速增長期,這些多出來的漁獲可以給新來的移民消化。
……
國庫的物資儲備增幅提速,目前小麥儲備5682萬噸,玉米9845萬噸,水稻1899萬噸,大豆2987萬噸,紅薯干4917萬噸。
沙丁魚及鱘魚乾64.3萬噸,牛羊鹹肉干86.7萬噸,棉布811萬匹,菸草489.4萬磅,白糖2.8萬噸,蔗糖13.2萬噸,食鹽8.8萬噸。
這些儲存物資,足可以應付暴漲的移民人口。
但是為了備戰避慌,我們的國儲物資不能放鬆。
……
另外國有牧場的牛羊馬牲畜也有了大量增長,其中羊5200.1萬隻,牛871萬頭,馬229萬匹,豬850萬頭。
民間蓄養的羊1802萬隻,牛411萬頭,馬29.1萬匹,豬85.1萬頭。
以上這些數據,在世界範圍內的畜牧業中,屬於中等,不要說趕超美國,就是澳大利亞,南華都有很大的差距。
歐洲戰時,我們的培根製品和豬肉罐頭的需求大增,戰時期間單是豬肉產品就創匯90多億元,我們後面會加大肉豬的養殖量,爭取繼續豬肉製品的出口額繼續增長。
說完以上各項,我再來說說國內的林業。
過去幾年中,我們的建築、造船、家具、木炭、木焦油產業都在穩步增長,木製品在飛機製造方面的產值不斷創造新高,戰時我們的木材業創造了70多億元的產值。
隨著人資部大量填充移民,我們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森林覆蓋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目前馬塔貝萊蘭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降至28%,東非、西非行署,隆達行署、德蘭士瓦和納塔爾等地的森林覆蓋率都已經降低到了51%左右。
而馬島的森林覆蓋率也已經降低到了68%。
砍伐這些熱帶地區的森林過後,當地的醫藥部門驚奇的發現,隨著熱帶森林的減少,瘧疾和黃熱病等熱帶疾病的發病率也顯著降低了。
據醫衛部的同僚說,因為叢林給蚊子提供了生存空間,砍倒這些叢林,蚊子少了,傳播疾病的也就少了。
雖然這其中存在聯繫,但是叢林對於我們的水土保持很有用。
所以各地儘量不要大規模的砍伐叢林,更不能隨意的燒林。
我們制定的《林地保護法》,1914年就已經在中央議會通過了。
但這條法律頒布後,我們發現各級地方政府都沒有太把這門法律當回事。
我們的人去下面暗訪,經常遇到基層人員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條法律,或者不在乎這條法律的現象。
我希望委員長和史副總理能夠把這件事重視一下,畢竟這條法規是根據委員長提出的可持續發展制定的,制定出來後,我們卻不遵守,這還有什麼意義?」
譚耀勛這番話一說出來,讓史錦庸的臉登時黑了。
這是在給誰上眼藥呢?
不過生氣歸生氣,事情不能拖。
「好的,這件事我記下了。
等會後,我會和司法委的蔡主席聯繫,讓他安排司法委的人在各地開展普法教育。
委員長,您看可以嗎?」
石錦堂點點頭,目前來說讓國民嚴格遵守肯定不現實,但是態度一定要表現出來。
「嗯,可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