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嫡長子> 第950章 大忠大義

第950章 大忠大義

2024-09-24 16:55:14 作者: 皇家僱傭貓
  第950章 大忠大義

  朱厚照剛覺得國家沒什麼要緊的事,正是四方安定之時,甚至他都自己沉到民間察看民情了,結果卻在半路上出了接到了這種的軍情急奏。

  說起來,當年太宗皇帝征下安南以後,在此處設交趾布政使司,下轄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餘縣,統治範圍大致為現在越南北緯十七度以北地區。

  但這個行政區僅僅存在了二十餘年便被宣德皇帝給放棄了。

  這當然是他的一大罪狀。

  這個罪不僅在於損失了他爺爺留給他的版圖,而且還給朱厚照造成了困擾。

  宣德皇帝之所以放棄安南,一是因為朱元璋列出的不征之國中有它一號,所以他有此依據,另外就是交趾布政使司在當地的統治稱不上聰明,所以導致叛亂不斷,明軍後來還打過敗仗,導致宣德認為其「數年以來,一方不靖,屢勤王師」,所以心中生出了廢棄的想法。

  朝中雖有張輔等大臣極力反對,但三楊閣老順水推舟,最終在宣德三年正式廢除交趾布政使司,說起來恰好是100年。

  而他給朱厚照帶來的困擾,

  就是他是祖宗,祖宗既然做過這種選擇,後世人就有理由提出效仿宣德。

  朱厚照就是再神通廣大,他也不可能頂著朱姓去叱責自己的祖宗,這種大逆不道之君,是令世人無法想像的。

  所以他已經做好了回到南京之後聽大臣們講這麼些『沒有出息』的混帳話。

  用處沒多大,真正的用處就一條,讓他聽了生氣。

  皇帝是次日才回的皇宮,到了以後即行宣旨,要所有隨駕重臣入宮。

  朱厚照則穿了件正式的龍袍,還戴上了帽子在宮裡面等著他們。

  「諸位愛卿,朕最近幾日先後收到了兩份軍報。」東西都被他拿在手裡,「一份是新疆巡撫王憲奏報,正德二十二年七月,新疆總兵韓十二郎率領六萬精騎在伊犁河畔大破哈薩克汗國大小部落十七個,並繼續向西征討哈薩克塔赫爾汗。想來再過不久,夷播海就要復歸我大明了。」

  顧人儀領頭下跪,「恭喜皇上建此不世之功!」

  「的確是不世之功,姜雍,戶部花去了多少錢了?」

  「啟稟皇上,此次征哈薩克汗國已調撥銀元兩千三百餘萬元,若是要完成全部作戰,或在五千萬元之上。」

  現在大明是從上到下改兩稱元。

  五千萬,大約就是原先五百萬兩銀子,雖然貨幣價值方面仍有波動,不過這是大明總體調控目標,誤差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至於戶部的餘額,則在三個億之上。

  正是這些給了朱厚照底氣,讓他敢於把軍隊派到那麼遠的地方作戰。

  「這是其中一封捷報,另外一封則沒那麼多喜氣了,你們都看看吧。」

  尤址上前接了過來,然後再送下去。

  諸臣子一看,果然面色紛紛有所變化。

  「皇上,微臣以為事出突然,要立即著人多方打聽,了解具體情形再做打算。」王廷相馬上說。

  「臣附議。」

  姜雍和蔣冕也都跟上。

  朱厚照連顧人儀這個首輔要說什麼都不等了,直接講,「若是要以上國之尊主持公道,則自然不能僅以廣西巡撫一句話便定了朝廷之策,不過若是要興兵伐之,這一句話便足夠了。」


  顧人儀問道:「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不知陛下欲以何名義出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安南國曾是太宗皇帝打下的疆土,朕欲行征伐,還要什麼理由嗎?」接著他意氣風發的說:「朕不僅要打下安南國,還要派一得力之臣,好好治理,讓那裡百姓安寧、國無戰事!最終成為我大明的固有領土!」

  「可是……」

  「不必可是。」皇帝掐著腰,挑眉說:「祖宗的土地不能予人,這是朕的底線,治理天下,仁政為先,這道理朕懂,你們放心等打下來,朕會在那裡施行仁政的。」

  他其實不知道,

  歷史上發生這件事的時候,嘉靖皇帝也在鎮南關屯了兵,並重新設置了安南都統使。

  若是他真的不聞不問,那是連那個煉丹老道都不如了。

  顧人儀還是想爭取一下,「陛下,多行征伐,不僅大耗民財,而且戰端一啟,又是累累白骨。而我朝已先後征討日本、呂宋、哈薩克汗國,短短几年兵事大興,臣是擔心幾十年國力空耗於此,陛下的一番心血便白費了。」

  他說的嚴重,但實際上這幾個國家都是小國,這與漢武帝集中力量打匈奴可不一樣,匈奴那是什麼國力,打到最後當然是民生凋敝了。

  換了其他一些小逼崽子國哪裡需要,鏢旗將軍出一次兵能一起收拾了。

  朱厚照的好運氣就在於此,他是弘治皇帝的皇太子,內無阻礙,外無強敵,當皇帝二十多年了,收拾山河之後本就該開花結果。

  「顧閣老,朕不想與你辯論聖人關於戰爭的看法,國家發動戰爭自然是有其壞處,也有其好處,朕知道,也明白,但不發動戰爭也同樣如此。

  如今《明約》施行還不到三年,真正要落地,非得倚仗天朝之威不可。若此次安南國變而大明不做反應,各藩屬國定會生出各種各樣的心思,到時候按下葫蘆起了瓢,四方都有戰火,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況且,朕今日說一句,宗主國是絕不可以害怕戰爭的,開始害怕的那一刻,不管當下的宴會多麼盛大,都是落幕的開始。朕自信,這句話經得起千百年的歷史檢驗。」

  這就是正德二十二年之後皇帝對待戰爭的變化,

  其實他有理由可能講,比如說安南國接近邊界,起內部紛爭會影響廣西,影響南洋的穩定,至少做生意做不下去嘛,甚至莫登庸此人既然是野心勃勃之輩,或許還會侵犯南邊的占城國。

  但這些理由,皇帝一個都不說。

  實際上,其背後真正的理由,是他看到了棉紡織業的興起,看到了中華大地開始出現了種植園與奴隸,這昭示著大明的資本主義道路開始了,所以它永遠渴求市場。

  在臣子們看來,皇帝就是文治武功到達頂峰,開始使用國力了,這和以往的帝王都一樣。大唐鼎盛之時滅了多少國家?兩隻手都數不過來。那些都需要理由嗎?

  這種帝王的開拓進取之意是擋也擋不住的。

  他就是命令戶部開始準備錢,兵部開始徵調糧草、火器和馬匹,而一紙命令行到軍機處,大軍還能不動?

  那不然叫什麼實權皇帝。

  至於文人書生反對,那是他們的事情。

  旁人說這叫政治壓力,朱厚照則不在意這些,到頭來顧人儀還得老老實實去給他寫討賊檄文!


  這樣,國家機器就動了起來了。

  但後面的事也麻煩,其中一個麻煩,就是南方多是衛所軍隊,並沒有像新疆、河套和京師衛戍區那樣的大軍區,這也就代表缺少頂尖戰力。

  從北方調兵,這也是不可取的。

  路途遙遠倒是其次,關鍵是北人不適宜南方的氣候。

  這一點非常重要。

  還有領兵出征的將軍,也要好好挑選。

  過了三日,

  天子再召他們商議具體事項。

  兵部尚書張經就說:「廣西有十萬大山,安南國北部與西北部也都是崇山峻岭,如此地形並不適宜大規模的精銳騎兵快速衝殺,而山路眾多,又致使補給困難,朝廷倒是可以多屯子藥、炮彈,但準備時間過短,必然數量有限,且一旦用光亦會有短缺的可能。」

  物資當然可以通過不計成本的瘋狂上人,用雙腿運輸。但滅這種小國需要考慮成本。說句老實話,如果不是日本,當初朱厚照都不會那麼願意一下調出十萬大軍。

  這次安南國,還用不著如此。

  「此外,自正德初年以來,陸軍學院對於如何在長城內外與蒙古騎兵作戰多有研究,我軍將士也更善於此道,可對於在山間密林間如何指揮布陣……有此經驗的將領實在不多。」

  「張尚書此言有道理,但也缺了一些道理。」

  說這話的竟是王守仁。

  「喔?不知錯在何處?」

  王守仁向皇帝拱手,隨後才說:「張尚書的比較對象乃是我明軍在長城之外作戰。為了消滅北方之敵,皇上嘔心瀝血數年才終有所成,如此,則不論是糧草、馬匹供應,還是士兵、將領的才能,都能到達今日堪稱無敵的境地。

  可這兩者之間的比較並無意義,此次我軍並非是要和北方邊軍作戰,而是要和莫登庸所率領的叛軍作戰,他們可有我大明北軍的實力?」

  朱厚照點點頭,心中想著有道理。現在大家是習慣了打富裕仗,忽然回過頭來打有限制性條件的戰爭反倒是處處顧慮了。

  「安南國國小民寡,又是權臣動亂之時,士氣想來不高,而我大明則恰恰相反,皇上勵精圖治,正值國力巔峰,他要與我們開戰,首先便有這樣的壓力,他知道自己或能贏一次兩次,可要他自己說最終能與大明對抗,他說得出口嗎?就算說出了口,自己也信,可他手下的那些人,會信嗎?如果不信,他會是何結局?」

  眾人聽後多有醒悟。

  王守仁隨即向皇帝稟告,「皇上,微臣認為,若此戰要興,則必要快,趁其新朝立足未穩,人心未定,以大軍伐之,他一旦不勝,則必定土崩瓦解。萬不可拖延準備,哪怕火器不足,使用長矛大刀亦無不可。至於多山、多密林,行軍布陣如何安排,這是戰術問題。臣心中有一人極善此道,願向皇上舉薦。」

  朱厚照笑起來,「好好好,你說說是哪兒還藏著這麼一位大才。」

  「回皇上,臣要推薦之人,乃是皇上親封的新建伯,王守仁。」

  自己推薦自己?

  不僅朱厚照,便是顧人儀、王廷相等也都變了臉色。

  「臣當年於福建、江西剿匪,那裡便是多山地、丘陵,因而臣自認為可以當此大任!」

  朱厚照本能的要拒絕,「可是愛卿身體不好,勞軍遠征,殊為不妥。」

  「皇上此言差矣。」王守仁硬頂了一句,「天子者,以江山社稷為重,豈可為私心私情所擾?難道皇上以為臣一人之生死重過千萬百姓將士之生死,臣一人之存亡重過大明江山之存亡?」

  這話一下子就讓朱厚照心揪了一下,他語氣不重,道:「朕只是覺得,安南小國,倒也不必如此這般如臨大敵的模樣。」

  這話不對。

  顧人儀馬上說:「皇上,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況且,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若存了驕兵之念,則將來悔之晚矣!」

  王守仁再次懇請,「請皇上決斷!」

  他這樣一番話含著雖死無悔的大忠大義,震動了包括朱厚照在場的每一個人。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