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州。
位於武朝東南部,毗鄰東州,再往東便是黃海。
護國大將軍李半榮,親率三萬兵馬來此,太子隨軍。
從去年開始,接了宣和帝的聖旨之後,二人就一直在外剿匪、征戰。
將之前查出來跟北狄有關的,跟異族有關的,居心叵測的世家、匪寇、官員等剿殺。
年都沒回去過。
如今來到瞰州,已經是最後一站,這裡還有一個世家,被宣和帝麾下的探子查明,有私通異族的行為。
瞰州楊家。
他們是瞰州最大的世家,掌握著瞰州東部最大的港口,很多武器、鎧甲、糧食等物資,都是通過楊家的港口,走海路運送給東夷,再由東夷那邊轉運到北狄,因此富得流油。
不但如此,楊家還豢養了數萬水軍,對外宣稱水匪,掌管武朝東南部海域,任何人要想從這裡過,都必須等到楊家的首肯,否則下場絕對不會好過。
楊家在瞰州經營了數百年,其家族歷史比武朝還長,歷經三個朝代,只差最後一百年,就可晉升為千年世家!
因此,哪怕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李半榮和太子也不敢真的和楊家開戰。
且不說最終能不能打贏,就算最後獲勝了,整個瞰州都要亂!
上書請示過宣和帝之後,李半榮決定採用懷柔手段,敲打和警告為主。
為表自身誠意,宣和帝撥下的十萬大軍,李半榮只帶來了三萬人。
畢竟有太子隨軍,這三萬作為太子的『親軍』存在,倒也說得過去。
軍隊剛到瞰州地界,邊境的一個小縣城中,楊家第二代的『七爺』就得到了消息。
如今楊家執掌家族權柄的,乃是楊老太公『楊成』,在其膝下,育有七子五女,七爺『楊建』是最小的一個兒子。
「七爺,李半榮和太子已經到了,三萬人馬,兩萬五千步卒,五千騎兵。」
楊建點點頭,問道:「軍隊面貌如何?」
「看上去挺輕鬆愜意的,三百里路走了二十多天,跟遊山玩水都沒什麼區別了,應該和我們預料的一樣,不會出什麼問題。」
楊建淡淡道:「還是要小心謹慎,搞不好這就是迷惑我們的障眼法,不管怎麼說,那都是三萬正規軍,時刻關注著,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是,七爺放心,小的會吩咐下去,在他們離開瞰州之前,會一直關注他們的動向。」
楊建點頭,又道:「讓『唐空』去接待吧,我就不出面了,免得人家多想。」
「是。」
——
——
瞰州西北部,邊境的小縣城外,縣令唐空率本城官員出城十里相迎。
「臣,溧水縣縣令唐空,拜見太子殿下、見過護國大將軍!」
隨軍的東宮屬官讓唐空上前答話。
侍女掀開車架的帘子,太子端坐著問道:「此處已經是瞰州地界了?」
唐空低著頭:「回太子殿下,此地已經是瞰州,微臣掌管的溧水縣,就是瞰州西北部最邊緣的縣城。」
「本宮長途跋涉而來,有點乏了,能否去你那縣城中歇歇腳?」
唐空:「這是微臣的榮幸,不過溧水縣太小,這三萬大軍,怕是要駐紮在城外了。」
「本該如此。」
太子說完,侍女放下帘子,唐空又去後方拜見李半榮。
而後,由唐空帶路,一行人走進了溧水縣。
李半榮的副將率軍在城外紮營,他親自帶著一百精兵入城,保護太子的安全。
溧水縣只是一個小縣城,唯一的驛站規模也不大,只是養了幾匹馬,有幾個驛員而已,肯定住不下這麼多人。
因此,唐空將自己的縣衙讓了出來,安排太子住進去。
這也是太子之前發問的原因。
武朝律法規定,軍隊行進過程中,不可擾亂民生,不可擅自入城,不可毀壞糧田。
也就是太子隨行,換了李半榮自己來,肯定是進不去溧水縣的。
等到一切安頓妥當。
李半榮親自帶人查看了府衙各個房間,最後返回太子所在的正廳,稟報導:「都檢查過了,安全。」
太子點點頭,示意他坐下喝茶,李半榮拱手道謝。
太子問道:「一路走來,各路探子不知凡幾,可都弄清楚,他們是哪邊的人了?」
李半榮答道:「除了少數幾個跟丟的之外,基本上都掌握了,楊家那邊幾乎擺在了明面上,還請末將麾下的弟兄們吃了酒。」
「有恃無恐?」太子看著他,「還是有什麼別的打算?」
李半榮:「楊家在朝中的眼線也不少,大約已經知道了陛下的旨意,也知道我們此來就是走個過場,現在,估計正在計劃著,如何打發我們呢。」
太子又問:「那你覺得,等見了楊家人,我要以哪種態度對待他們?張揚些好、還是謙遜些好?」
李半榮笑道:「末將覺得,無需張揚,也無需謙遜,將您自身的正常氣度展現出來即可。」
「畢竟是盤踞瞰州多年的世家,未來本宮掌權,也還要跟他們打交道,此時不用釋放些善意,將來好讓他們配合嗎?」
李半榮面色一變,低聲道:「太子慎言!」
「怎麼了?」
李半榮:「此次您隨軍出征,乃是陛下欽點,如今戰事已經結束,瞰州是最後一站,陛下也默許了我們來此看看就好,您要是有意結交的話……」
太子愣了愣,問道:「你是說父皇的人在看著?」
「末將不知道,但不管有沒有,我們都得當成有!」
李半榮正色說道。
點了點頭,太子嘆道:「行吧,那本宮就順其自然好了,就是怕被二弟給比下去。」
這一次十萬大軍出征,沿途各種剿匪、戰鬥,都是二皇子和戶部尚書王暘在負責後勤。
太子這邊,則是除了隨軍行動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功勞,連戰場都沒去過,全是李半榮在打。
他和二皇子都心知肚明,這是宣和帝展現帝王術的手段之一,目的是想讓兩個人儘可能的表現自己,將東宮門下的力量,還有二皇子黨羽的力量展露出來。
如今『考核』即將結束,自己寸功未立,二皇子那邊也不知道具體怎麼回事。
但一般來說,戰爭打贏了,軍功是記錄在冊的,後勤工作的賞罰,也是一眼可見的,相對而言,太子略微要吃點虧。
除非他自己親上戰場,奮勇殺敵,甚至是反敗為勝。
否則論功行賞的話,他是無論如何,都比不過二皇子的。
因為王暘可以把一切功勞都讓給二皇子,畢竟後勤運輸工作,只要不出紕漏,那就怎麼上報都沒關係,就憑他們一張嘴說就行了。
可戰功不同!
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這玩意兒要是敢造假,那就是欺君之罪,還會引起底層士兵的反感。
李半榮勸道:「殿下不用擔心,只要您不犯錯,二皇子就永遠沒有機會,這一點還是那個紇骨秋告訴我的。」
「紇骨秋?」
太子眯起眼。
李半榮笑道:「管他是不是狄相,至少末將認為,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他畢竟在我武朝生活了大半輩子。
還有一句話,末將之前沒說,今天卻可以告訴殿下。
那傢伙曾經告訴我,古往今來,太子被廢的先例不是沒有,但無一例外,都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的那些太子們,不甘寂寞,不肯忍受黨爭中的屈辱。
其實,如今的東宮之主是殿下,僅憑這一點,您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從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會因為其他皇子的優秀,而將一個沒有犯錯的太子廢掉!
所以,只要殿下德行沒問題,二皇子不管再怎麼蹦躂,都只是小丑而已,不足為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