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幾乎所有的投資,事先都有這樣的告知約定。這既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勸告。
在各種投資平台中,投資股票的風險也不算小。
主要包括市場波動性、非系統性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等。
此外還有信用風險(違約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地緣政治風險、集中風險、經營風險以及法律和監管風險 。
這個和患者做手術前,簽訂的各種知情同意書可不一樣。
手術的風險,是可能存在,但概率並不是特別大,只是做個預防而已,不然醫生也不敢做的。
而這個投資股票的風險,是真的明明白白、客觀存在的風險,無處不在。
要知道,無論全世界發生什麼事件,只要是不好的,統統是大A股票市場買單。
大型付費平台,最貴的手遊,絕非浪得虛名。
楊曉帆將這個風險又特意強調了一遍,說的非常清楚。
我們投資的不是股票,股票不能隨便做,我們投資的是長虹的彩色顯示管。
「長虹的彩色顯示管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它是國內唯一掌握這個技術的核心企業。不但可以自用,還可以出售給其它電視機廠家,這個收益是很可觀的,預期是很好的。」
如果單純講股票,估計大家都不清楚。還會給他們造成一種錯覺,買股票就能賺錢的。
那可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楊曉帆可不希望大家成為那樣的賭徒。特別是年輕人,還是要牢固樹立實幹精神。
靠實幹立身,靠實幹進步,靠實幹發展。
就是這筆投資賺了大錢,他也不擔心,因為股市里暴漲不多,暴跌可不少。
哪天市場大幅調整,直接把證券時報給他們看一下,直接教育到位。
至於長虹這個股票,楊曉帆可是記憶猶新的。
當前既是這個階段資本市場的寵兒,也是彩電市場裡的屠龍少年,引發了雪崩似的電視價格戰,
長虹引發的彩電價格戰,是華夏彩電市場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
面對國外彩電品牌的競爭壓力,長虹採取了主動降價的策略,打響了彩電史上的第一次價格戰。
長虹電視在全國範圍內降價300元,成功引發了搶購熱潮,使得積壓的20萬台庫存迅速銷售一空。
這一舉措幫助長虹順利登上了銷售冠軍的寶座,並在這個位置上保持了很久。
這場價格戰不僅鞏固了長虹,在國內彩電行業的領先地位,也促使其他國產電視品牌跟進降價。
此外,長虹在價格戰中的表現,也體現了其在市場營銷和戰略布局上的能力。
通過主動降低價格,長虹有效地對抗了國外品牌,大幅降低了進口品牌所占份額,幾乎將其逼出中國市場。
這一戰略的成功實施,不僅為長虹自身帶來了顯著的市場優勢,也為中國彩電製造業的整體進步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動。
長虹公司引發彩電價格戰的領導人是倪潤峰,被譽為「價格屠夫」。
上一世,楊曉帆專門看過他的傳記,覺得此人魄力十足,敢想敢幹,很是佩服。
這次,他也要搭上這趟列車,為長虹進行加油吶喊,同時也賺一筆快錢。
楊曉帆說的這麼清楚,小股東們沒有不同意的。
一致通過,留出4000元現金,作為公司正常運轉。
其餘的3萬餘元全部交於楊曉帆,投資運作長虹股票。
杜思學雖然內心覺得這投資份額還是大了,但一想4000元基本也夠公司2個月開銷了,就不再放聲了。
老杜也發現了,在公司的發展中,通過一系列的事情,楊曉帆才是這個團隊,最終的核心拍板決策人。
隨著公司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大,自己每一次的質疑和反對,似乎都成了背景板。
杜大佬很不喜歡這種感覺,但又無可奈何,他暗下決心,還是繼續做好職業經理人。
決策你們出,工作我來干。
會議馬上就要結束了,金德寶笑著說:「哎,班頭,我記得你開始說,這事交給我具體負責呢。」
林月清眼睛笑成了月牙狀,「小五,你自己選擇不乾的,不是課還沒有備好了嗎。」
楊曉帆嚴肅起來,「德寶,上課還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備好,還是不要分心,集中精力。」
他原本是想讓金德寶提前接觸一下資本市場。
只有完整參與過市場一遍牛熊轉換,才能真正認識到資本市場的殘酷與風險。
上一世,他是知道的,他在2015年的股市牛市里收穫頗豐,而金德寶虧損累累。
他清倉後,也和金德寶通過電話。強調提示風險,一向非常尊重楊曉帆的金德寶卻大大咧咧。
「班頭,你在保密單位待久了,膽子怎麼還小了?」
「有錢難買牛回頭,現在就是機會,倒車接人。」
「成交量說明一切,只有有量就有行情。」
「這一波大盤過6124,沒有問題,我們看到8000點。」
信心滿滿,牛氣哄哄,豪情萬丈。
人生最怕的兩種境界,一是躊躇滿志,二是萬念俱灰。
很快,金德寶就順利完成了兩種狀態的切換。
他從躊躇滿志到萬念俱灰,只用了不到短短一個月,他嘗盡了生活的所有滋味。
那又是一個千股跌停的交易日,金德寶晚上喝的酩酊大醉,他下意識地拿手機打給楊曉帆。
語無倫次,情緒激烈,但是情真意切。
「班頭,還是你對了,我錯了。」
「十幾年的奮鬥,都沒了,煙消雲散。我敗了,一塌塗地。」
「班頭,我還是要謝謝你。」
「你的提醒,我還是重視了,沒有押上房子,沒有借款,只是一定額度的融資和配資。」
「我的一個朋友,今天跳了。他這一輪本來盈利幾千萬。最後不但一無所有,還負債百萬,家破人亡啊。」
「高中三年,我都是聽你的,從來沒有質疑過。」
「這十幾年,我們接觸少了。我感覺你應該脫離社會了,而且你也不懂投資,不懂股票。」
「就這一次,我沒聽你的。就一次啊,這麼大的後果。」
「還在我還承受的起,大不了重頭再來,就是有點疼。」
當時,楊曉帆靜靜地聽著,沒有指責,更沒有抱怨,只有心疼和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