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教化萬民之偉業
荀彧言畢,屋內再次陷入沉寂。
此時夜色更濃,書房內兩人的對話如同窗外夜風。
似乎預示著未來荀氏於曹魏勢力之中。
依舊有著波詭雲譎的變局。
恰在此刻,門外響起通報聲。
「家主,司馬少卿深夜來訪!」
司馬仁達?這一道通報聲。
讓荀彧、荀攸面面相覷,皆露詫異之色。
他們未曾預料到,司馬德會在此時找上門。
「快快請他進來!」
荀攸此時也是率先吩咐道。
隨後司馬德入荀府,被管事引至書房之外。
一看到這荀氏叔侄,也是笑著道:
「二位先生,晚輩不請自來。」
「深夜叨擾,還未見諒。」
步入室內,司馬德言辭甫落。
瞬間便令荀彧二人眸中閃過一絲恍然。
看來這小子早就料到,他們叔侄二人今夜會秉燭夜談。
所以專門挑在這個時候過來。
「仁達多慮了,我等還未歇息,何談叨擾?」
荀彧此時也是含笑說道。
一番謙恭之禮後,三人分席而坐。
二荀靜觀司馬德悠然品茗,未發先言。
不過荀攸終究是按捺不住,率先輕嘆一聲:
「仁達深夜到訪,所為何事?」
「吾與叔叔願洗耳恭聽。」
荀攸此時先行探問,令得司馬德品茶動作暫歇。
目光掠過二人,沉吟片刻,怡然自得道:
「自然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此事關乎天下書生之命途。」
「乃是造福百姓澤披蒼生的大功。」
「待明日丞相入宮,必將在天子前奏陳此事。」
荀氏叔侄聞言也是面露詫異。
二人各自心中好似想到了什麼。
不過荀攸還是率先問道:
「還請仁達解惑,何事如此功高德厚?」
司馬德聞言嘴角勾勒出一抹自信笑意,繼續道:
「以文道傳書教化萬民,培育飽讀詩書之士。」
「這算不算我輩文教之盛事?」
二荀聞言頓時眼睛一亮。
卻是荀彧率先追問道:「此話怎講?」
「丞相,莫非有意再建太學,以興文道?」
由朝廷出面興建書院這種事,之前也不是沒幹過。
自漢武帝設五經博士以來,太學幾經廢置。
昔日漢靈帝時更曾興建鴻都門學。
以尺牘、辭賦、鳥蟲篆作為取材標準,招納才藝之士為官。
可惜靈帝興建鴻都門學的目的。
是為了壯大的宦官壯大以鞏固自身皇權。
對抗遍布朝野的士族豪強。
所以一開始,便遭到了正統士人的強烈抵制。
鴻都門學雖然在天子的支持下迅速興起。
但很快,就因後來天下大亂而不了了之。
而此時,聽到荀彧以為這回還要走老路。
司馬德也是擺了擺手手道:
「此番重修太學倒是次要。」
「丞相有意於各郡廣築書齋,以傳教典籍興學化民。」
「將來所建書齋,依學者層次,分為啟蒙、小成、大成、博學四階。」
「而屆時就讀的學子,只需象徵性納少許學費。」
「筆墨紙硯則由朝廷撥款供給。」
「更有德才兼備之師,由國庫資俸延請。」
言畢,司馬德目光灼灼,直視荀彧說道:
「先生自去年空食盒一事。」
「如今於朝堂之上,恐難復昔日般得丞相重用。」
「既如此,先生何不藉此機緣。」
「脫身繁雜政務,以您於士人中的崇隆聲望。」
「投身於教化萬民之偉業,修繕經典留芳百世?」
荀攸與荀彧此時借司馬德之口,洞悉曹操之偉志。
不過二者心中震撼之餘,卻也免不了心中憂慮,面露難色。
於天下各郡廣設書齋教化民眾,其志固然可嘉。
然實踐之路,卻是荊棘滿布。
且不提他物,單是紙張之需,已非尋常財力所能及。
況乎朝廷欲全額供應學子紙張。
此一項開支,便足以撼動國庫根基。
何況當今世間的蔡侯紙、左伯紙,皆是造價不菲。
非普通家庭所能輕易購得。
即便是他荀氏子侄,亦難以確保教育時紙張充足。
更不必說建築書齋與聘請師資之巨資了。
所以此念雖好,卻是異想天開。
荀彧作為長年為曹操掌管後方事宜的謀士。
心下不禁暗自嗟嘆,理想固美實難踐行。
尤其考慮書齋建設乃長遠投資。
無疑將使朝廷財務負擔雪上加霜。
面對此等難題,荀攸也是不吐不快。
將創辦天下書齋所面臨的重重難關。
在司馬德面前一一道破。
未料,司馬德聽完後,竟仰首大笑。
一副胸有成竹地說道:
「哈哈,二位先生憂慮過甚矣!」
「現有紙價高昂,確是一大難題,可倘若……」
司馬德以指自指,輕笑道:
「倘若在下能創製一種成本低廉至極。」
「書寫與辨識皆勝蔡侯、左伯之新紙,又當如何?」
話音方落,司馬德已從懷中抽出一迭紙張,置於二人面前。
「請二位審視,此即在下新制之紙。」
荀攸、荀彧猜到司馬德早有籌謀。
卻不料他竟然拿出如此物件。
二人此時不由得細觀紙張,上手輕輕輕撫。
剎那間,震撼與訝異交織在二人臉上。
二人作為士族領袖文壇精英。
自然無需試筆,僅憑指尖反饋之觸感,便能斷定。
此紙遠勝現世的各種紙張。
「這……這是……」
荀攸的震驚此時溢於言表,手中的紙張如同奇蹟。
與當初曹操第一次目睹時的神色無異。
而荀攸想起司馬德剛剛提到的造價低廉,卻是迫不及待開口詢問道:
「請問仁達,此紙造價幾何?」
司馬德聞言坦然笑答:
「如各位眼前這百張左右之紙,成本不過區區二十五銖錢。」
「未來,隨著工藝改良,成本還將持續下探。」
司馬德的話語,如同破曉之光。
照亮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
漢末烽火連天際,五銖錢購物力。
在那盛世已逝的年月里,雖稍顯疲軟。
不過也勉力維持著,與後世五毛錢價值的微妙平衡。
而這區區一錢,卻是物盡其用。
百張薄紙,耗資僅十枚銅錢。
二者還是司馬德的保守估計。
畢竟在造紙所需的各種支出之中,工人的薪酬不過雲煙。
那些辛苦的工坊勞役,皆來自於囚徒與戰俘。
這些人無需憐憫,只管榨取剩餘價值。
而在這封建枷鎖深鎖的漢末。
各地諸侯,儼然便是皇權之下最為龐大的地主與資本家。
而他岳父曹操不僅是中原土地的主宰,更是時代的收割者。
手握重兵又權柄滔天,以鐵與血勾勒出權力的輪廓。
試想屆時他司馬德借曹魏實力大展宏圖。
造紙作坊遍地開花之時,技術也將逐漸迭新。
到那時,紙張成本便是九牛一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