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出兵遼東,劍指胡夷
2024-10-05 11:28:00
作者: 大米愛吃魚
第454章 出兵遼東,劍指胡夷
曹丕心中先生對楊修的賞識油然而生。
在他看來,人的品性操行,生來就有分別。
朝中大臣如華歆王朗之流。
不過是趨炎附勢,自私自利小人。
實在難以入他的眼。
而楊修就不一樣。
此人以大義為先,為曹植請命言辭懇切。
其情深意重,更顯其人格高潔。
加之這人又出身名門弘農楊氏。
世代皆為國之棟樑,令人欽佩。
今日獻劍直言,情理兼備。
曹丕如何能不動心?
而面對曹丕的誇讚,楊修也是謙遜回道:
「公子謬讚,臣不敢當。」
曹丕見狀也是連忙伸手扶起對方,誠意滿滿道:
「劍,我收下了。」
「德祖之言,我亦銘記於心!」
楊修聞言也是趕忙感激答謝。
「多謝公子厚愛。」
曹丕見狀也是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自此,楊修與其背後的弘農楊氏。
也算是被他曹丕收入門下。
而這,可是連他父親曹操,都沒有徹底辦到的。
畢竟,當初楊修其父楊彪。
可是差點在朝堂上跟自家老爹翻臉。
此後更是一直稱病不上朝。
雙方關係因此一度鬧得很僵。
而如今,他曹丕不費吹灰之力。
便獲得了弘農楊氏的支持。
這豈不是顯得他曹丕的魅力,更勝父親一籌?
想到這裡,曹丕也是吐露一番肺腑之言。
「想來,我與子建本無嫌隙,皆因時局所迫。」
「如今其不幸遭難,我自當竭力修補兄弟情分。」
「至於你們這些幕僚,更無需多慮。」
「只管放寬心即可。」
楊修也不知道曹丕是不是在說場面話。
不過能得到其如此承諾,也是趕忙下拜道:
「臣冒昧,代平原侯向公子致謝。」
曹丕聞言也是擺了擺手。
此時又摩挲著手中寶劍,復而言道:
「子建性情溫和,我自然不會與他計較。」
「但我那些其他兄弟……」
語未畢,曹丕自覺不妥,隨即也是止住話頭。
楊修心思細膩,聞弦歌而知深意。
頓時也是笑而言道:
「公子眼下所憂,可是鄢陵侯掌兵之事?」
曹丕聞言也是沉默不語,卻是不置可否。
楊修見狀也是拱手進言道:
「以卑職所見,公子大可放心。」
「魏王令鄢陵侯領兵,或有深意。」
「軍中老將凋零,若能栽培鄢陵侯成為軍中支柱。」
「日後必為公子左膀右臂。」
「公子仁德孝悌,此間微妙,無需臣多言。」
「當前之事,宜促成好事,不可悖逆上意。」
曹丕聞言也是漫不經心道:
「德祖言之有理。」
他雖然口頭應承,心中卻另有所思。
他那四弟與五弟性格迥異。
剛毅好勇,不易駕馭。
在軍中威望日甚,如今更是深得父王歡心。
將其視為助力,無疑是與虎謀皮!
話已至此,楊修不願深涉,便起身告辭。
曹丕卻是持劍一旁,手挽楊修。
直至府門,欲邀其常來,又恐自家父王猜忌。
於是便低聲言道:
「今日過後,你我之間無需多言。」
「能得德祖相助,我心甚悅。」
「子建有你為友,我更為安心。」
楊修微笑,頻頻揮手,飄然而去。
等到曹丕重返堂上,兩位心腹幕僚已列於前。
王昶讚嘆道:「楊德祖真乃大才!」
「此人不僅識時務。」
「口才學問,更是樣樣不凡。」
司馬懿則是思慮深遠道:
「楊修所言不無道理,公子切不可違抗聖意。」
「魏王一心要讓鄢陵侯領兵。」
「若公子出言干涉,恐將引發父子君臣間的嫌隙。」
「既如此……」曹丕此時輕輕撫下巴的短須。
也是下定決心道:
「明日我便上書,全力支持子文掌兵。」
「好要讓朝野上下都知曉,我曹丕心中無私!」
「公子心胸寬廣,實為社稷之幸。」
司馬懿與王昶此時齊齊拜倒。
「然而,居安思危。」
「善治國者,內強權威,外固權柄。」
「既然無法阻止子文為帥……」
曹丕說罷將寶劍重重置於案上。
「煩請仁達告知陳群。」
「明天由他上奏,提議令夏侯尚為參軍,以為策應!」
司馬懿聞言也是眉頭一挑。
當即拱手道:「公子高見,臣必定傳達!」
如此,一場由北方烏桓叛亂因此政治博弈。
這便是在曹魏朝堂上悄然展開。
而身在許都的曹彰與司馬德。
自然也無從得知,那楊修已經和曹丕尿到了一塊。
不過隨後二人卻是得到了。
曹操從鄴城發來的一封軍令。
曹操以魏王的名義,任命身為征西將軍的鄢陵侯曹彰。
行驍騎將軍之事,領兵前往幽州平亂。
由命司馬德為曹彰的隨軍主簿。
又安排宗親子弟夏侯尚為參軍。
弋陽太守田豫則擔長史,輔以中軍之銳。
與烏桓校尉閻柔、平虜校尉牽招等精兵強將。
共計四萬兵馬,誓師北上。
以平息肆虐幽燕的烏桓鮮卑。
而得了命令的曹彰自然是馬不停蹄。
便帶著司馬德等人持節前往幽州。
於是歲月輪轉,直到四月之時。
曹彰所率兵馬已抵至易水之畔。
此時幽燕之地春意盎然。
易水南岸波光粼粼,與烏桓叛軍隔水相望。
大戰可謂是一觸即發。
而曹彰此時攜軍中,一眾高層縱馬馳騁與河畔。
而在這一片錦旗招展之下。
身為參軍的夏侯尚卻是面露難色。
自鄴城啟程以來,他們遵循曹彰那火燎般的性子。
黎明之前便踏上征程,直至夕陽西下方駐營休整。
連營帳會議也省去,所有的戰略都在馬背上擬定。
只因曹彰心急火燎,渴望早日蕩平逆賊!
而作為王室貴胄的曹彰下令急行,不僅未遭非議。
反而讓隨行的將士們倍感榮耀,無一人敢提出異議。
而田豫這位縱橫北疆的老將。
此時更兼負軍情傳遞之責,幾乎成為曹彰的隨從。
隨時匯報最新的情報。
「據密探回報,能臣氐之叛。」
「表面上是對我國管束的不滿。」
「實則背後有的漠北鮮卑的暗中指使。」
「當前鮮卑分為軻比能與步度根兩大勢力。」
「軻比能強盛,步度根勢弱。」
「而步度根之兄扶羅韓,與能臣氐私交甚深。」
「此前試圖引誘各路胡夷背漢投胡。」
「以圖增強實力,對抗軻比能。」
「因此,我軍此番表面上與烏桓作戰。」
「實則是與那鮮卑頭領步度根在較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