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穿著精緻黑禮服的年長紳士們緩步走進禮堂。
全體學生起身致禮,直到老師們在第一排主席位落座。
古爾德院長走向前沿一側的發言台。
「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
醇厚的聲音響起,碳精電極麥克風的拾音效果不甚理想,但分貝夠大。
「我想,在每年6月的畢業季,最令我感到振奮,又備受期待的就是畢業音樂會了。」
「聖萊尼亞大學的歷史不算最悠久,迄今不過140餘年。但音樂學院走出過好幾位世界級的藝術大師,以及一大批有影響力的音樂家。」
「讓我想想,本格主義時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除了吉爾列斯大師,另外兩位都是從這裡走出。邁耶爾大師在學院791年的畢業音樂會上首演了《第一交響曲》,卡拉塔尼大師在814年的畢業音樂會上首演了《第五號鋼琴奏鳴曲》。再往後,尼曼大師898年首演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成為了他藝術生涯中第一個浪漫主義的高峰」
「在聖萊尼亞大學的畢業音樂會上留下作品,我相信會是諸位一生的榮耀!…」
「…那麼,角逐大型作品選拔的同學,上台開始即興演奏吧,接受各位教授們最公正的評價!」
古爾德院長的講話很快結束,但目的已達到,既讓眾人心馳神往,又拭目以待。
的確,不說全部,但這裡很多音樂大師的成名,都是從畢業音樂會上首演的一鳴驚人開始。
帝國授予功勳卓越的藝術家以爵位,藝術家同科學家一樣,是被極度尊重的群體之一。不管歷史悠久的貴族,還是新興的企業主,都渴望被大師的某首作品提獻其名,視其為家族的榮耀。
人生不過五六十年逝世,惟藝術永恆,大師長眠於地下,但世界各地每天都在紀念他們,上演著他們的音樂,在精神世界中尋得啟示和安慰。
這屆作品選拔大賽的最後情況是,182人將參與到小型獨奏或室內樂作品的徵集比賽,22人將角逐大型作品。
「黑色信封1號,羅伯塔·毛姆,四年級作曲系。」工作人員聲音響起。
瘦瘦高高的黑禮服男子上台,行禮後拆開信封,拿出裡面的譜紙,愣著看了一會。
「向我們彈奏展示你眼前的素材,毛姆,然後就可以開始了。」
古爾德院長坐回主評委席,溫和提醒道。
毛姆終於緩過了神,點點頭,向評委們表達謝意,然後走向九尺的黑色波埃修斯鋼琴,摘下手套。
他有些緊張地伸出左手,在中低音區奏出只有4個小節的一條旋律,C大調,全為白鍵,聽感明朗平靜,落落大方,帶有2個裝飾音。
「鮮明的卡休尼契風格主題,還有,鋼琴的音色真美。」范寧在心中默默評價。
卡休尼契,新曆621-685年人,生於西大陸神聖雅努斯王國,屬於中古音樂(新曆430-約700年)晚期的代表性音樂大師。
這個時期類似於范寧前世的巴洛克時期,音樂或如同教堂般莊嚴神聖,或如同宮廷般華麗優雅,帶有紛繁華麗的裝飾音,多成復調音樂。
主調音樂與復調音樂的概念相對,前者可大致將音樂構成視為旋律+伴奏,而後者是兩條或以上獨立的旋律聲部交織錯落髮展,造成和諧的運動之美。
在小型作品中,兩者有相對清晰的界限,但大型作品通常是兩種手段的綜合運用。
「這第一題就很難啊。」有人小聲說話。
「主調音樂多少更好即興一些,這個怎麼即興?」年級三組的塞西爾組長思索道。
「如果我拿到這道題,我會強行給它配個伴奏,然後用主調音樂方法即興,但那樣風格可能會不太對。」鋼琴系的默里奇組長也沉默了
旋律經毛姆的左手往前發展,在第5小節,他的右手加入了一條新的創作旋律,在維持原主題明朗大方的歌唱性基礎上,帶來一絲節奏的動力感,形成對比。
甚至中途出現了兩次離調模進,變化音帶來了樂曲色彩的差異。
范寧有些震驚,即興復調音樂?這個世界上的音樂生比自己想的要厲害得多。
他們為什麼擁有如此高的靈感和天賦?
毛姆演繹風格較為純正,符合中古晚期音樂的特徵,有一些錯音和節奏對位的失誤。
音樂演奏到24小節停止,毛姆掏出手帕擦完汗,致禮退台,看得出他很緊張。
時間的確不長,40多秒,而且沒有結束在完整的樂句或樂段上(16或32小節),但已經很難得了。
台下很多觀眾,包括幾位教授,眼裡都流露著讚許。
打分的平均統計結果很快公布,5分,第一輪測試滿分20。
「這些教授蠻喜歡壓分,這個分數應該挺高了,具體還要看後面的對比。」范寧心中暗道。
可能是第1號毛姆的表現很亮眼,接下來幾位的表現發揮平平,0分、4分、6分。
「第5位,愛德華·默里奇,四年級鋼琴系。下一位6號卡洛恩·范·寧準備。」
這位組長落座鋼琴凳後,不疾不徐拆著信封。
然後微微一笑,右手在高音區敲出6個明亮又溫暖的音符。
「三個三個一組,應該是三拍子一類的節奏吧?」范寧雖然看不到譜面,但也心中暗自思索,「素材是一組方正的迴旋性音型,如果想要發展地動聽,取決於即興者接下來的和聲走向唔,旋律也需要做一些調整,不然過於死板。」
展示完素材後,這個鋼琴天才雙手離開鍵盤,調整了一下鋼琴凳的距離,試了試踏板的回饋力度,然後左手在低音區帶起了有力的三拍子伴奏。
右手隨即加入,均勻的六個音被做了長短不一的修正,並形成跨越小節的切分節奏,發展成了一條洋溢著熱情與優雅的圓舞曲旋律。
「讓我想起了昨晚我們參加的那場美妙舞會。」
「旋律太好聽了,我沒想到一個簡單的D大調主和弦可以轉變得如此迷人。」聽眾席上,兩位淑女由衷驚嘆。
包括那些身負作曲任務的聽眾,雖已拆開題目,但也不急一時,因為看天才表演的機會實在難得。
他們一邊參照台上表演者的音樂靈感,一邊整理自己的創作思路。
情緒稍作緩和,樂曲進行到中間的插部,轉至平行小調,情緒多了一絲陰鬱,後面明顯又再有幾次轉調,形成意味悠長的對比。
「天吶,他的轉調竟然如此自然又迷人,還是即興的,我連寫都要想半天。先是轉平行調了吧?後面是什麼?他好像變了幾次調性。」後面有音樂系的女同學小聲問范寧。
「b小調後,從降b小調到a小調再到A大調,下行半音化和聲即興,為主題再現做屬功能準備,這很浪漫主義,完全不同於市井音樂那些妖艷賤貨。」范寧未回頭,隨口作出評價。
「你的耳朵是怎麼長的?這麼厲害。」
「以前的卡洛恩就能聽出,地球上的范寧也能聽出,現在我是卡洛恩·范·寧,更強了好不好。」范寧雙手抱胸,暗自思忖。
考題的主旋律在默里奇手下重現,音樂回歸優雅華麗,最後情緒逐漸高漲,在華麗明亮的大和弦強奏中結束。
教授們和聽眾手上響起熱烈的掌聲,表示對這次即興演奏的充分肯定。
分數給出:9分!
很高,但也名至實歸,超過2分鐘的即興,默里奇形成了結構規整的二部曲式,論完整性超出之前幾人太多,旋律的發展手法,中間的轉調技巧,無一不令人驚嘆。
「第6位,卡洛恩·范·寧,音樂學系!」
人群變得詭異的寂靜,沒有一絲過渡,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自己聽覺出了問題。
所有人都轉頭,目光看向坐於後排的范寧。
包括第一排的教授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