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郡王的戰場初表現
錫爾卡是印度旁遮普邦的一個村莊,其自然環境因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而異。🍧☠ 🐊♥總體來說,錫爾卡所處的地理區域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降雨量較大,但季節分布不均,夏季雨水較多,冬季較為乾燥。
在錫爾卡附近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相對平坦。然而,由於河流、湖泊等水域的存在和一些農業活動的影響,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此外,錫爾卡所在的旁遮普邦是一個農業地區,農業生產是其經濟支柱之一。
由於土地資源有限、水資源短缺等問題,該地區的農業生產可能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因此錫爾卡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對其經濟發展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影響。
西部七省的大明籍人口接近八百萬,平日的生活方式以耕牧結合,除了每戶分配大量的土地外,每戶還會放養羊牛,以及少部分的駱駝等。
因為與內地緊密的貿易和資源交易,內地多餘的糧食源源不斷輸送到西部七省,西部七省部分地區種植棉花與大豆等經濟作物,加上奶製品和肉製品等,西部七省的百姓們過得比較安寧。
隨著鐵道的建設,最遠到布哈拉,也是西部七省唯一的鐵道,成為了地方上的「大動脈」。
不光是文化的影響,商人們生產了大量廉價的「胡餅」與藩屬國進行貿易,從農業產品到工業產品,大明商人的腳步遍及各地,最遠的部落都能出現大明商人的身影。
謝颮斯單王國與撒馬爾罕之間,三四百里的地方就是苔哈兒王國,整個苔哈兒王國南北長兩百多里,並沒有明確的邊境線。
因為極度的貧窮,當地的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大明商人的馬幫從北至南,在當地的一處村落里落腳,村落有泥巴與石塊搭建的低矮房屋,許多人衣不蔽體,根本沒有自己的財產。
雖然地方上有很多的貴族,甚至連南邊的次大陸都息息相關,可是統治階級永遠是少數的,更多的百姓活的比次大陸的百姓更艱難。
商幫送給了部落一迭胡餅,得到了部落熱情的接待。
年輕的姑娘們坦胸露乳,用著殷切的眼神盯著商幫里的男子,許多剛剛加入商幫的小夥計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商幫里的老人不以為然,熟練的挑上自己看中的女子,然後跟隨女子去一處昏暗的屋子裡。
女子的家人露著笑容離開了房子,甚至坐在門外,不讓別的人接近。第二日一早,男人留給了女子一些胡餅,讓這家人能熬過一段時間。
百姓們過著奴隸般的生活,他們的一切決定在頭人的手裡,包括婚假生死。
頭人們上千年來都是如此過的,並沒有覺得哪裡不對,百姓們也習慣如此,大家都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只要成為美麗的女子,或者強壯的戰士,獲得頭人的喜歡,一家人才能過上更好一點的生活。
大明人與頭人們進行貿易,收購部落里的奶製品與肉類毛皮,以及一些金銀礦物,頭人從商幫獲得了精美的成衣,還有一些鐵刀,鹽巴之類的貨物。
特別是武器與鹽巴,雖然鐵刀不被明人看重,卻是當地部落頭人最重視的商品,所以大明商人們是當地最受重視的群體,沒有部落頭人敢得罪。
小部落有小交易,大部落有大交易,與城池的交易才是商幫利益來源的大頭,那些內地生產的自鳴鐘、絲綢、屏風、編制金絲地毯、音盒.等等奢侈品都能找到願意出錢的買家。
一名部落的青壯獵殺了三頭成年狼,是當地最出名的獵手,商幫找到這位後起之秀。
青壯的家人緊張的望著商人。
商人詢問道:「你願不願意加入商幫,為商幫做事?」
青壯連連點頭。
大明的商人會從各部招募一些出色的年輕人,從開始的抗拒到習以為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以加入大明商幫為榮,從小的志向就是加入大明商幫。
見到對方沒有反對,大明商人拿出一份契約,簽了字按了手印,以後青壯就是商幫的護衛,遵守複雜的義務約定等。
頭人沒有出面反對,一則離不開大明商幫的物資,二則從實力上無法拒絕。
人們恭喜青壯,青壯也把家裡唯一的一頭羊殺了,招待部落里的客人們,連頭人都來祝賀了青壯,青壯的家人喜極而泣。
過了兩日,青壯帶著家人離開了部落。
青壯的家人被商幫安排,去了大明人的莊園裡幹活,雖然幹活也辛苦,但是有了自己的報酬,相對於部落的剝削,莊園裡有經濟循環,生產力發達,所以生活水平遠遠提高。
青壯學習和訓練了一段時間,正式開始為商幫做事。
就這樣,大明西部七省的商幫實力越來越大,對各地的影響力也開始增強,通過對地方上源源不斷的吸取,優秀的護衛來源,已經成為了不可小覷的力量。
這也正是最初大明朝廷允許的。
因為地方上的混亂和無序,沒有自保能力的商幫很難存續,所以給了商幫一定的自衛權利,但是多年來,通過這個口子,商幫靠著碾壓的經濟能力,無疑成為了龐然大物。
大明軍隊的南征,商人們非常的關注,擔心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
而大明商人帶來的貿易秩序,對於大明在西部七省的統治力的確有發揮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所以朱能接見了這批大商人。
朱能承諾道:「軍隊很順利,要不要了許久就可以攻打德里蘇丹國,給予沉重的打擊。」
幾位大商人連連點頭。
他們雖然是地方上各土官的座上賓,卻不敢在朱能面前放肆。
朱能的性格並不是目空一切的人,雖然身份地位高,也沒有看不起眼前的商人們,反而給予了很好的尊重,感受到的商人們,也非常的感激。
「朱帥需要我們做什麼,只要我等能辦到的事情,必然不會推辭。」鄭剛恭敬的說道。
看著眼前的老人,朱能也不敢慢待。
當年永樂第二次親征西部七省時,撒馬爾罕城裡就有這位商人參與了迎接皇帝的盛宴,如今更是當地名氣最大的商人之一。
朱能笑道:「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難,西部七省的環境複雜,與內地不一樣,德里蘇丹國更是複雜,離不開你們的協助。」
新𝟔𝟗書吧
「朱帥抬舉我等了。」
鄭剛笑道。
雙方都比較客氣,事情的商議就很順利。
在各大商幫的影響和宣傳下,各部沒有敵視明軍的到來,反而開始幫助大明的軍隊,或者成為大明軍隊的嚮導,或者為大明軍隊通風報信。
如此下來,大明軍隊在南下的道路上更加占了優勢。
後方也是如此,因為地方上部落的配合,那些反抗勢力很快被徹底消滅,更多的軍事貴族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藉助這股勢頭,朱能發起了第二次後方掃蕩軍事行動,徹底消滅部分軍事貴族,斷絕德里蘇丹國在巴里黑地區的幕後之手。
那些與德里蘇丹國統治階層有千絲萬縷關係的軍事貴族,皆成為了明軍消滅的對象。
那年德里蘇丹國的軍隊雖然只有五萬餘,但是大明在西部七省的軍隊可不止五萬,隨著第二次掃蕩軍事行動,撒馬爾罕城召集了新的一批軍隊。
西部七省的軍戶比例非常高,高達三成,八百萬的人口裡,有兩百餘萬是軍戶,每戶出一個正丁那就是三十餘萬的規模。
只不過這是理論上的,西部七省的戰爭形勢沒有達到那一步,真要是在西部七省當地徵集數十萬的大軍,對於地方上的生產和秩序會造成極大的破壞。
所以京營出動一萬五,加上亦力把里行省和西域行省的軍隊,結合西部七省的軍隊,對於西部七省地方上的生產並沒有造成影響。
反而因為大量軍隊的到來,明軍士兵都是消費力,竟然短時間內刺激了西部七省的經濟,造成了一定的繁華。
第二批六萬軍隊進入了巴里黑地區,包括苔哈兒王國,從巴里黑到喀布爾一帶進行了消滅行動。
與之相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大明各大商幫主動加入,商幫里的護衛是當地人,而且是最優秀的年輕人,所以他們不但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而且更為的出色。
在大量商隊護衛的協助下,地方上的貴族們失去了自己的優勢,與明軍恢復到了同一水平。
在同等的情況下,明軍的武器裝備,以及明軍士兵的素質等條件,遠不是當地貴族們可以對抗的,正面交戰的過程里,往往是一觸即潰。
形勢越發的明朗,在商幫的號召與要求下,更多的部落投靠了大明,選擇幫助勝利者。
赫赫有名的苔哈兒王國被消滅了。
最後的將軍鄂木布帶領剩餘的不到兩千士兵,被明軍包圍到了一處山脈,因為地方上土著們的通風報信,鄂木布始終甩不脫身後的追兵。
前無生路,後無退路。
絕望的鄂木布帶領苔哈兒王國最後的火種沖向了明軍的陣營。
懸崖上能堅持到這裡的家兵們與鄂木布一樣堅定,可是再勇敢的戰士面對冰冷的現實也只能無能為力,明軍士兵只靠著自生火銃就讓他們無法抵近。
前進的道路上倒下一批又一批的戰士,最後活下來的人們絕望的投降。
明軍士兵火器強大的場景,烙印在了土司們的心裡,對於明軍的強大,人們再一次有了清晰的認知。
人們把失敗歸咎於明軍武力的強大。
但是朱能非常的清楚,明軍乾淨利落的勝利,反而來自於這些認為明軍強大的土著們,不是因為他們的協助,明軍絕無可能在當地建立直接的管理。
帖木兒已經是武力最強盛的時期,也只能在當地施行分封制度。
不是因為帖木兒不夠強,而是地方上的環境決定了一切。
這個過程里,離不開商人們的功勞,與別的勛貴不同,朱能保持了初心,認可了商人們的能力,可也正因為朱能正視商人們的能力,所以他親筆寫了一封奏疏告訴皇帝。
巴里黑地區到喀布爾地區的蕩平,保障了南下明軍的補給線,明軍們可以放心的一往無前,不用擔心自己的後路。
從白沙瓦進入拉合爾地區,成功突破了山脈的缺口,掌握了戰略的優勢,而德里蘇丹國徹底慌了起來,他們認為明軍辦不到的事情,現實是辦到了。
德里蘇丹國的國王穆巴拉克·沙,派了自己的繼承人阿拉姆·沙親自去監督軍隊。
同時,國王的弟弟巴赫魯勒·洛迪,也就是拉合爾和信德總督,選擇了與明軍聯絡和談,他可不願意與明軍作戰,消耗了自己的實力。
歷史上,現在德里蘇丹國國王死後,這位國王的弟弟選擇了造反,要搶奪侄兒的王位。
倒是與明朝永樂時期類似。
只不過朱棣是被迫,此人是主動,而且在現國王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暴露了野心,但是因為此人手裡的勢力強大,現國王也無可奈何。
這也是德里蘇丹國的政治形勢註定了的現象。
任禮已經升為了大明的高級將領,此次西部七省的戰爭,朱能與他一同從京城派遣到地方,朱能負責所有,委命任禮負責南下軍。
任禮的大軍里,還有秦王朱高燧與郡王朱瞻墉。
任禮膽子不小,所以朱瞻墉得到了上戰場的機會,真正的上戰場,不是前番大瀛島上「撿漏」的上戰場。
朱瞻墉的親兵首領武忠明與鄭雒一左一右緊緊護衛著郡王,與四百多名護衛軍發動了衝鋒,追殲德里蘇丹國的潰軍。
朱瞻墉師從朱高煦,雖然沒有二叔的雄偉,但是弓馬嫻熟,在戰場上表現的很勇猛,親手射殺了幾人,獲得了全軍的讚賞。
不久後。
任禮與拉合爾和信德總督談崩了。
任禮要求對方投降再談,拉合爾和信德總督要求保持自立,雙方的訴求差距太大,最後發動了戰爭。
多年來,仗著國王弟弟的身份,以及手頭裡的軍隊實力,巴赫魯勒·洛迪並沒有把大明軍隊放在眼裡,只當做平等的對手。
但是明軍給了他沉痛的打擊。
無論是裝備還是士兵素質,明軍碾壓了巴赫魯勒·洛迪的軍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