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謀劃

2024-10-11 12:37:49 作者: 大噢
  第240章 謀劃

  東京城。

  五、六月份,天氣正熱。

  因為待在家裡的時間多了,自然,陳圓圓還有四名小妾,很快便又陸續地懷上了。

  軍事上的事,已經交給黎元軍的教官去做了。

  至於發展科技,趙昕也考慮,要不要在東京城內,或者是在許昌城內,修一個科學院。

  如果是放在東京城內,那他去視察,就方便一點。

  而如果是放到許昌城,那平常要跟其他人交流,就要麻煩一點。

  抱著肚子有點微微大的陳圓圓,趙昕也是問道:「你說……這科學院擺放在哪裡最好?」

  陳圓圓自然是不希望他跑來跑去,問道:「就不能擺放在東京城內?」

  她這話一說。

  其實也是暗示著,趙昕的心中應該早就有了答案。

  畢竟科學院這種東西。

  涉及到很多的保密的東西,自然不能放到人多的地方。

  幾個月過去。

  拿蒸汽機來耕地的研究,也已經是做得很是深入了。

  像是現如今,收割機都已經研究出來了。

  只是跟後世的那肯定是沒法比的。

  然後燧發槍,也在趙昕的督促下,初步做了出來。

  這剩下的,就是如何大批量地生產的問題了。

  為了搞到合適的彈簧鋼,也是花費了趙昕以及工匠不少的功夫。

  總之……各種工藝都用一用。

  其實古代很多的發明,不就是這樣誤打誤撞,給撞出來的。

  你用大火燒之,我用豬油,他用香油,還有人用鉛水的。

  而果然也是應了那句老話!

  俗話說得好:『三步之內,必有解藥。』

  當用鉛水製作成功了以後,趙昕終於是有點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西方製作槍枝的地方,最多的肯定也是製作鉛彈的鉛水。

  這具體是什麼科學道理,趙昕也不懂。

  總之……

  這樣做出來的彈簧,相比起之前的,明顯彈性要好上不少,而且還要更加地經久耐用些。

  也不知道西方人一開始到底是怎麼做的。

  不過……

  經過測試,趙昕覺得,做成這樣,已經算是差不多了。

  燧發槍的研發,有助於提高射擊的密度,讓士兵相互之間,站得更加地緊密。

  同時,這也能按上刺刀,以後就可以直接用密集陣型,以刺刀硬抗騎兵。

  當然!

  能不這樣,最好不要這樣。

  畢竟他的黎元軍,每一個都是他的寶貝。

  還有就是……

  燧發槍其實有助於他打伏擊戰。

  在這個時代,應該還沒有人會想到有狙擊戰這種東西。

  若是能埋伏一支裝備了燧發槍的軍隊,在敵人行軍的必經之路上,在草叢或者是其他東西的掩護下,突然冒出。


  想必,應該能收穫不少。

  不過有一說一。

  燧發槍好是好,可也存在一個點火率的問題。

  打十槍的話,可能往往會有兩三槍,沒能把火藥池裡的火藥給點燃。

  這可能是它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所以趙昕才讓人嘗試製作濃硫酸,然後下一步,就是濃硝酸,最後是做出雷酸汞。

  原理是這麼一個原理。

  然而……

  也不是那麼好做的,你更別說,雷酸汞做出來以後,肯定還要再加一點別的材料上去。

  使其更加地穩定。

  雷酸汞可以拿來做子彈的底火。

  一旦研究成功,這燧發槍也可以不要了,可以直接用火帽槍,甚至是直接做出子彈。

  只能說……一步步來吧!

  而且做這些實驗,其實也是非常地危險。

  趙昕得給道士這邊,做好預防。

  其實……

  如果是濃硫酸的話,直接拿來投擲攻城,也不錯。

  就是這生產能不能跟得上的問題而已。

  ……

  六月底。

  在考慮到這些研究的重要性以及隱秘性後。

  趙昕覺得,還是把科學院設在許昌城吧。

  以後見面、交流什麼的,是可能不太方便,不過這也沒有辦法了。

  當下,立馬便讓人劃出土地,然後建設學校。

  先分為數學院、物理院、以及化學院三大科。

  說是學校,其實不如說,是一個既可供人才交流,又可以做研究的地方。

  反倒是學校教學的職責,目前來說,還沒那麼重。

  畢竟……

  你連個課本都沒有,你教什麼學?

  人員方面,也不要求你整天待在科學院裡,你可以到處去。

  不過……

  為了避免閒雜人等,混入到了科學院內。

  這每人都製作一個銅牌,表示身份,那還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說:至和二年化學院李宜。

  而軍隊這邊……

  等他們訓練完了以後,趙昕也打算給他們每人發一個牌子。

  以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比如說第一軍第二指揮使楊靈藝。

  大宋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其實都是屬於指揮使往上的。

  而在指揮使的這個級別,其實將是知兵,兵也是知將的。

  趙昕之所以讓他們都來參加軍訓,其實說白了,就是讓他們相互熟悉彼此。

  這樣一來,在指揮使之上,再設一個軍一級,每軍大約一萬人。

  大概分為十多個軍,由自己的十七將來統領,到時候打起仗來,也就能儘可能地避免出現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

  這軍訓說白了,其實就是混個臉熟。

  然後當然,也要進行一些簡單的思想教育。

  總之……

  等他們離開後,腦子裡想著的,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

  而在完成以上的所有事情的時候。

  趙昕也有研究。

  這攻打遼國,該怎麼打。

  要知道……

  這燕雲十六州的戰場很大。

  你既可以全部兵力集中到一起,直接去打幽州,也可以分兵,一路攻打幽州,一路攻打遼國位於并州、太原北部的那些州。

  先打哪一個,這是個問題。

  而幽州將近三十萬戶,一百五十萬人,在拿下這樣人口如此之高的地方,該如何管理?

  這跟攻打西夏的那些堡寨,只需留個最多兩三千人守著不同。

  攻打遼國,將會是至少十幾萬,甚至是二三十萬規模的戰爭。

  這對趙昕來說,無疑也是一種挑戰。

  很多人只知道,李世民在虎牢關門口用三千玄甲軍打崩了竇建德的十萬大軍,其實那三千玄甲軍,只是李世民沖陣的騎兵的數量。

  實則,還是有很多其他的兵來輔佐。

  而且在開打之前,李世民做了很多的分兵,把幾乎進洛陽的所有入口,全都給打下來了。

  趙昕接下來也在考慮,要不要在攻打幽州城之前,先把其他的關口先給快速地占領了。

  不然,你等遼國的騎兵都從他們的京師趕來幽州,那他們的壓力就非常地大了。

  可以從并州、太原方向,用一部分的兵力,牽制遼國西邊的兵力。

  然後北面迅速攻占遼國南下的入口。

  至於說幽州……

  都把遼國增援的路線全都給堵住了。

  那不是隨隨便便,自己想要怎麼攻城都可以了。

  只是……

  這樣做,萬一提前被敵人發現,或者是有一個地方,沒能及時地攻打下來,那說不定就完蛋。

  而且要深入敵人的地盤二百餘里,而不被敵人發現,這難度只能說有點高。

  當然了!

  當初李世民不也是這麼幹的。

  比如說,讓人圍著洛陽,然後自己去虎牢關。

  虎牢關的位置,其實還在洛陽的東邊差不多近一百里處。

  這就要看,遼國在幽州一帶,到底布置了多少的兵力。

  畢竟洛陽只有一座城,而遼國的南方,大宋的北宋,其實不單單只有一個幽州。

  還有涿州、薊州等。

  所以說……這難度應該比虎牢關,應該還要再上升十倍的難度。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一種設想。

  以他們目前的攻堅能力,其實完全可以突然一下子就把幽州城給打下來。

  不過若是能派人去攔截一下對方,拖延一下對方南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之後怎麼打,還得跟其他人再詳細地商量。

  不過在開會之前,自己也不能一點想法都沒有。

  當初,大宋太宗就是三路北上。

  一路出太原,一路沿著山西東邊的太行山脈向北,一路從運河北上。

  只可惜……

  當初好像只是剛剛到了涿州,就已經是兵敗如山倒。

  連幽州的面都沒見到。

  很快……

  此時位於河北的范仲淹跟韓琦,也收到了趙昕的信。

  具體的,就是商量,這燕雲十六州,該怎麼搞。

  兩人收到了趙昕的信。

  也是一臉的認真。

  說實話!

  趙昕那麼快就收復了橫山地區,這是他們絕對想不到的。

  按照他們的想法,必須是慢慢地修堡寨,一路修過去,至少估計也得三五年才能成事,慢的話,說不定得十年以上才行。

  可趙昕偏偏僅用了三個月,就把這事給完成了。

  如今……

  趙昕再次問他們的意見。

  他們一時間,都有點不好給了。

  畢竟……

  誰知道你的實力到底到了那一步?

  他們出主意,肯定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來說的。

  不過不管怎樣!

  既然都問到了,那兩人還是得認真地琢磨。

  這燕雲十六州,說實話,真的不太好弄。

  燕雲十六州,分山前,山後,山前有七州、山後有九州。

  其中山前七州,現在應該說,只剩下五州了。

  因為瀛州、莫州,早就被柴榮給收復了。

  所以此時說是收復燕雲十六州,其實,真正說,應該是燕雲十四州才對。

  兩人對著地圖,就是一頓苦思冥想。

  琢磨道:「想來……這攻打燕雲十六州,並沒有什麼捷徑。唯有一座座城去推平而已。」

  「如果先攻打山後九州,由於山地多,騎兵不好展開,那當然是對大宋非常地有利。」

  「所以……是否可以先攻打山後九州,最後才解決山前的。」

  「還是說……必須得齊頭並進。」

  兩人經過了一番琢磨,很快便把結果送回到了趙昕這。

  韓琦的意見是直接齊頭並進。

  而范仲淹的意見是,說不定可以從太原開始打起。

  從太原開始打怎麼說呢。

  如果大宋真的去打了,那遼國肯定不可能沒有反應。

  他指定要去救,除非他不要了。

  但是由於都是山地,峽谷,所以騎兵其實是不利的。

  這對大宋來說,就有著很大的優勢。

  至於說,大宋攻打太原,那遼國肯定也攻打大宋……

  然而大宋可以堅壁清野。


  然後就看雙方,那一邊攻城掠地快。

  范仲淹也不知道趙昕的橫山之戰具體是怎麼打的,不過從趙昕僅僅只用了一個多月,就把銀州、夏州、宥州、龍州四城打下來,可以看得出來。

  豫王殿下一定有什麼可以快速拿下城池的辦法。

  如果能保持西夏的那種勢頭,想必,遼國這山後九州,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個月,就會被宋軍拿下。

  到時候,完全沒有了西邊的敵人,這幽州不是隨隨便便地打。

  其實范仲淹也支持三路並進。

  只是……

  范仲淹不支持同時並進,因為同時並進的話,以宋軍的組織能力,總感覺會配合得不是很好。

  還不如先從太原出去,先試試水,先把那些州都給收服了再說。

  藉此,也可以引誘遼國的軍隊去救援。

  這對比起直接在平原上打,而且是三路一起打,風險要小的多。

  至於你說遼國的軍隊會不會直接去攻打開封府。

  那倒是大可放心。

  畢竟如果豫王殿下真的有那麼強的攻城能力,估計不用多久,遼國的軍隊就得從開封府趕回來防守幽州城了。

  在信中,范仲淹也是著重地強調了黎元軍的拔城的速度,還有能力。

  其實在遼國的山後九州,也就是西京一帶,應該說,這駐軍還是比較少的。

  當然了!

  也不是說先打山後九州,就不需要防範遼國的騎兵了。

  只是選擇一個最遠的地方開始打起,而且是不適合大量騎兵機動的地方打,那樣遼國他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這就會讓遼國很是難受。

  這方法,趙昕其實也有想過。

  只不過……

  這就需要不管自己的爹爹,讓自己爹爹被圍,讓整個河北都落入到遼國的鐵蹄之下,這多少有點不孝啊。

  而且……

  這大宋禁軍都腐爛成什麼樣了。

  趙昕主要是怕他們頂不住。

  雖說開封府城高且堅,可萬一出了個豬隊友,意志不夠堅定,無法堅持到他打到幽州城下呢?

  還有,遼國若是被打,西夏一定會幫幫場子。

  若是他們從山後九州開始打,西夏應該也會從黃河北部過來湊熱鬧。

  所以反倒是說不定一口氣把幽州城給打下來,遼國便會直接放棄山後九州。尤其是山後九州靠近西邊的州。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