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象徵著無尚權力的龍椅之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站立著的一眾大臣。
這些大臣們則小心翼翼地抬眼打量著這位新君,心中暗自揣測著他的性格和治國方略。
關於朱棡,在場的不少大臣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
畢竟他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個兒子,史書上面有記載。
據說自幼聰慧過人,不僅飽讀詩書、精通經義,而且武藝高強、擅長騎射,可謂是文武雙全之才。
而如今,他登上這皇位,自然引得那些心懷壯志的大臣們滿懷期待。
希望眼前這位新帝或許能夠一改往日朝局之頹勢,帶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
尤其是那些一直以來渴望施展抱負的大臣們,更是興奮不已。
想著終於不必再去侍奉那位只知吃喝玩樂的小皇帝,可以全心全意地輔佐新主,一展自己的才華與理想,就充滿了幹勁。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況是一國之君呢?
眾人紛紛猜測著朱棡將會如何開啟他的統治之路。
果不其然,朱棡剛剛坐穩龍椅,便毫不猶豫地點燃了他的第一把火——整治宦官。
其實在來此之前,朱明早已精心準備了一份詳實的關於正德大明的資料交付於朱棡手中。
這份資料使得朱棡對於正德時期的種種弊病以及朝堂局勢有了較為清晰深刻的認識。
歷史上的正德大明,有八位權傾朝野的太監,號稱「八虎」。
其中最為臭名昭著者當屬劉瑾。
此人諂媚至極,為了討好未來的皇帝朱厚照,每日皆會搜羅進獻各種稀奇古怪的玩具供其玩耍,並且時常組織形形色色的演出以及各類體育競技活動。
以至於當時的東宮竟被世人譏諷為喧鬧嘈雜的「百戲場」。
可以想像一下,尚處於年幼時期的朱厚照,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面對如此眾多且極具吸引力的事物,又怎能擁有足夠的抵抗力去抵禦它們所帶來的種種誘惑呢?
就這樣,朱厚照漸漸地沉溺其中無法自拔,並且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他生命的終結,始終都未能從中解脫出來。
自然而然地,他的學業也因此而遭到了荒廢。
在朱佑樘離世以後,年僅十五歲的朱厚照登上皇位,並將年號更改為正德元年,從此開啟了屬於他自己的帝王生涯之旅。
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此時的朱厚照早已被那所謂的「八虎」引入歧途,步入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即便是當上了皇帝之後,他不僅絲毫沒有收斂之意,認真去處理國家政務;相反,在劉瑾等人的誘導之下,他變得越發肆無忌憚起來,行為舉止也愈發離譜荒誕。
最出名的就是在宮裡弄了一個名為豹房的地方,供自己玩樂。
起初的時候,他突發奇想,竟然在宮廷之中仿照街市的模樣建造起了大量的店鋪。然後還命令身邊的太監分別裝扮成店老闆以及普通百姓等角色,而他自己則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富有的商人,整日沉浸在這樣的角色扮演遊戲當中盡情享樂。可是沒過多久,僅僅只是這樣簡單的玩法似乎已經無法再滿足他日益膨脹的欲望與好奇心了。
緊接著,他再次別出心裁地想出了一個更為大膽荒唐的主意——模仿青樓!於是乎,眾多宮女被迫裝扮成那些風情萬種的女子,也就是俗稱的「粉頭」,而朱厚照則挨家挨戶地走進這些臨時搭建而成的「青樓」里,一面欣賞著小曲兒,一面肆意放縱自己的情慾,縱情聲色犬馬之間。如此一來,原本應該莊重肅穆的後宮瞬間變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這可著實把當朝的諸位大臣們給急壞了,他們憂心忡忡卻又無可奈何。
弘治時期的大明朝廷政治還算是比較清明,給朱厚照留下了一套剛正廉潔的大臣班底,這些人不顧身家性命,聯名上書請求嚴懲八虎。
朱厚照初登皇位,尚顯稚嫩,對於如何掌控滿朝文武百官仍未得心應手。
當面對這般氣勢磅礴的群起進諫時,這位年輕的皇帝開始感到力不從心,心中漸漸萌生出與群臣妥協之意,並打算剷除那令人憎惡的「八虎」。
然而,狡猾多端且深諳權謀之術的劉瑾怎會輕易就範?
劉瑾抓住機會,在朱厚照跟前痛哭流涕,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著自己的冤屈和忠心耿耿。
朱厚照本就心軟,經此一番哭訴後更是猶豫不決起來。
次日朝堂之上,朱厚照竟出人意料地下旨懲治了率先發起進諫的那位大臣。
這一舉動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內閣成員謝遷和劉健的強烈不滿。
二人以辭官歸隱相要挾,但朱厚照卻毫不猶豫地應允了他們的請求。
隨著兩位核心人物的離去,原本眾志成城的群臣瞬間如同一盤散沙般失去了主心骨,這場轟轟烈烈的反「八虎」運動也只能無奈地偃旗息鼓。
最終,「八虎」成功笑到了最後,取得了這場權力鬥爭的勝利。
朱棡自從知道自己要去正德大明當皇帝,對朱明拿來的資料視若珍寶。
看到有關這段歷史的詳細資料,越看越是怒不可遏,氣得牙齒都隱隱作痛。
當時就下定決心,待自己日後登上大統之時,定要首先向這「八虎」開刀問斬。
如此一來,既能肅清朝中風氣,使之恢復清明,又可贏得眾大臣們的衷心擁護。
此時此刻,曾經威風凜凜的「八虎」之首劉瑾,早已在洪武大明時期被明太祖朱元璋果斷地處決掉了。
朱棡微微皺起眉頭,輕輕咳嗽了一聲,然後抬起手來,優雅地清了清自己那略顯乾澀的嗓子,緊接著,他深吸一口氣,鼓足了力氣,放開喉嚨高聲大喊道:「來人!把人帶上殿來!」
聲音如同洪鐘一般響亮,在整個朝堂之上迴蕩不息,餘音裊裊。
一隊威風凜凜、全副武裝的護衛們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般湧進了朝廷大殿之中。
這些護衛個個身材魁梧,身披重甲,手持寒光閃閃的兵器,看上去令人心生敬畏。
在這隊護衛的嚴密押解之下,「八虎」中的其餘人亦步亦趨,緩緩地步入了這座莊嚴肅穆的大殿之內。
他們低垂著頭,神色惶恐不安,已經預感到了即將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悲慘命運。
此時,一名面容冷峻的內衛穩步走到殿前,他從懷中掏出一卷明黃色的聖旨,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用一種冰冷而又威嚴的語氣開始宣讀這七人的種種罪過。
隨著內衛口中吐出的每一個字,朝堂上的氣氛變得愈發凝重起來,眾大臣們全都屏住呼吸,靜靜地聆聽著這份罪狀,臉上露出或憤怒、或欣慰的表情。
終於,在內衛宣讀完最後一條罪狀之後,他猛地一揮手,大聲喝道:「行刑!」
剎那間,板子落在幾人身上。
看到這一幕,不少大臣紛紛拍手稱快,叫好之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要知道,自從朱厚照登基以來,這「八虎」仗著皇帝對他們的寵幸,可謂是日益驕橫跋扈,不可一世。
他們不僅在宮中橫行霸道,欺凌弱小,而且還時常干預朝政,絲毫不把朝中的諸位大臣放在眼裡。
如今,朱棡能夠挺身而出,將這幾個囂張至極的傢伙一舉剷除,實在是大快人心之舉。
「八虎」中的這七人被當朝杖斃,曾經凶名赫赫的八虎一個不剩。
原本瀰漫在朝堂之上的緊張氛圍頓時煙消雲散。大臣們那顆懸著的心也總算落回了肚子裡,對於朱棡的果敢和決斷,他們暗自欽佩不已。
待到散朝之後,朱棡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朝著御書房走去。
此刻,老朱早已在書房內等候多時了。當他看到朱棡推門而入時,手中正握著一隻破舊不堪的鞋子,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笑容,輕聲問道:「老三啊,你說說看,咱究竟啥時候才能動手去收拾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呢?咱可是有些等不及了!」
朱棡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笑容,輕聲說道:「父皇,您也知道,孩兒剛接手這裡。這裡的狀況跟洪武大明不同,幾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存在著貪污的行為。如果按照咱們洪武年間大明定下的六十兩銀子的貪污標準來衡量的話,那恐怕到了明天早朝之時,朝堂之上將會空無一人嘍!這樣一來,孩兒又該如何開展後續的工作呀?」
老朱聽後,不禁冷哼一聲,雙眉緊蹙,怒目圓睜地斥道:「哼!這些個傢伙敢貪污,難道他們還有道理不成?只要是貪官污吏,咱見一個殺一個!若不是當下局勢特殊,朕昨天就動手將這群蛀蟲統統剷除乾淨!」
一旁的朱明則嘿嘿一笑,調侃道:「若是昨天真的動手,今天的朝堂之上,就只有朱老三獨自一人孤孤單單地端坐在那龍椅之上,望著空蕩蕩的大殿發愣!要我說,要不老朱你支援一批人,或者先行開科取士,廣納天下賢才,充實朝堂力量。當然啦,對於那些貪贓枉法之人,也不能輕易放過,適當地斬殺幾個以儆效尤,給其他官員敲敲警鐘,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
老朱聽完這番話後,無奈地長嘆了一口氣,他心裡自然清楚如今的形勢還不適合讓自己過癮。
沉默片刻之後,緩緩開口說道:「也罷,既然如此,那就暫且按你所說的辦吧。其實咱心中已有幾個人選,待到明日上朝之時,便拿這幾個人開刀問斬,震懾一下那些貪官!」
正德大明,整個國家的發展逐漸偏離了原有的軌跡和規劃。
在朱棡剛剛登上皇位之際,朱明又傳送過來整整三十萬大軍前來相助。
其中,二十多萬雄師肩負著重任,緊密圍繞在朱棡左右,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只為給朱棡穩穩地壓住陣腳。
其目的不言而喻,便是要全力維護大明國都的安寧與穩定,確保不會有任何居心叵測之人趁虛而入、藉機生事。
而在另一邊,另有數萬精銳之師如離弦之箭般從大明國都疾馳而出,他們馬不停蹄地朝著四周迅速輻射開來。
時光匆匆流逝,短短不過半個月的光陰,這支軍隊已然如同一張細密的大網,將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覆蓋得嚴嚴實實。
那些不辭辛勞奔波於各地的士兵們,不僅踏遍了大明境內的山山水水,甚至連周邊的數個國家也被他們探訪了大半。
此時此刻,正德朝廷所發生的驚天巨變,猶如一陣疾風驟雨,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
哪怕是遠在各地的藩王們,也都無一例外地收到了這個令人震撼的消息。
朱佑樘膝下僅有一子,這便使得眾多藩王心中,時常盼望著朱厚照能遭遇什麼不測風雲。如此一來,待到那時,說不準他們便能登上皇位。
然而,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皇帝竟然在一夜之間驟然易主!
更為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位新皇帝竟是洪武太祖的第三個兒子——朱棡!
眾所周知,洪武太祖的三子朱棡早在百餘年前便已與世長辭,如今留下的唯有那一具冰冷的白骨而已。
所以,最初聽聞此訊時,幾乎無人願意相信。
畢竟,更換皇帝這樣關乎國本的大事,又怎能讓一個死人來擔當呢?
這豈不是視他們這些藩王如同無知孩童一般愚弄嗎?
眾人皆以為這不過是一則荒誕不經的謠言罷了。
隨著安插在朝廷的眼線,將消息源源不斷地湧來,眾多藩王終於相信,帝竟然真真切切地換了人!
據他們所獲取到的詳盡情報,一個叫做朱明的神秘莫測之人,竟擁有穿越時空的神奇能力,成功地從洪武大明把三皇子朱棡給帶了過來。
不僅如此,就連太祖和太宗這兩位百多年前的皇帝,也一同降臨至此朝。
面對如此荒誕不經、匪夷所思之事,各地藩王們肯定是不可能相信的。
哪怕是傻子,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絕大多數藩王都堅定地認為,這必定是有人心懷叵測,妄圖通過謀逆篡位之舉來顛覆現有的政權,並假借太祖和太宗之名號以蠱惑人心。
對於這樣大逆不道的行為,身為一方諸侯的藩王們自是絕不會輕易應允。
心中不約而同地湧起了各種各樣異樣的念頭。
其中幾位實力較為雄厚的藩王更是迅速行動起來,有的直接舉旗吶喊,恢復大明江山。
有的以「清君側」為名,領兵朝著大明國都前進。
別說肯定是假的太祖太宗,就算是真的,為了皇位也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