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永曆大明> 第379章 誠意

第379章 誠意

2025-01-07 18:10:13 作者: 蕭林子
  第379章 誠意

  大堂之中,瞿式耜看著對面神色肅穆的冷僧機,眉頭一皺,輕聲說道

  「易地?」

  「不錯,正是易地」

  冷僧機臉上神色一正,沉聲說道

  「湖廣中原之地曠野千里難有分野,但東南西南之地卻天然可分」

  「如今我大清占據漢中保寧突入川省之中,而大明所占浙南三府亦突入浙省之中」

  「我大清願與大明相互易地!」

  「我大清將漢中保寧移交給明廷,爾大明亦將浙南三府移交我大清,如此在西南之地我等兩方便能以秦嶺為界,在東南之地則可以仙霞嶺為界,各自據地相隔」

  「有此兩道山嶺分野隔絕,我等兩方在兩處邊境便可減少駐軍,降低兩方衝突」

  「這幾年來我等兩方在幾處邊境摩擦不斷,百姓亦不堪其苦,若我等兩朝能就此止戰,亦是邊境數省百姓之福,瞿先生以為如何」

  瞿式耜看著神色誠懇的冷僧機,只是思索片刻,就已經徹底明白了這些韃子的打算

  瞿式耜心中冷笑一聲,這些韃子在中原燒殺擄掠,更是將中原數百萬百姓充發為奴

  一群蠻暴夷狄,此時為了施展奸計,竟還有臉在這說什麼百姓之福

  瞿式耜雖然已經發現韃子的用意,但此時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只是皺著眉頭,似是在思索著此事利弊

  冷僧機見得瞿式耜久久不言,也不以為意,又是開口說道

  「我大清此次前來乃是誠心議和,大明水師雄厚,瞿先生當知這般易地以後,對大明一邊其實更為有利」

  「請瞿先生及桂監國殿下認真考慮此議」

  清廷朝中根本就沒有像樣的水師,如今閩浙沿海幾乎都是明廷水師的天下

  兩方換地以後,清廷雖然占據浙省全省,但若日後一旦重新開戰,明廷水師立時便能靠著海上優勢,迅速投送兵力,截斷浙省沿海

  而反觀西南一邊,兩方換地以後,清廷一方卻基本沒有占到任何便宜

  秦省漢中之間秦嶺橫絕,清廷一方擅長的騎軍,在這等千里群山之中反而是劣勢,若是清軍退出秦省,以後再想攻入漢中絕非易事

  若單看這兩處易地以後的形勢,換地以後確實是明廷更占優勢

  但事情不是這麼算的,單看這兩處明廷確是占優,但若將其放在整體之中那可就未必了

  冷僧機當然也明白明廷一邊,不會輕易答應交換,但沒有關係,他現在只是在正式議和之前,先行提出易地之事而已

  談判總歸是要你來我往,互相出價的,只要明廷動了心思,那無非就是價碼多少的問題而已

  冷僧機知道瞿式耜雖是明廷首輔,但易地之事,卻絕非是瞿式耜能夠決定的

  冷僧機提出易地之事以後,便直接告辭離去,而瞿式耜也同樣沒有多做挽留

  冷僧機走後,堂中很快便安靜下來,只剩瞿式耜一人坐在堂中

  瞿式耜看著消失在堂外的人影,卻是忽然冷笑一聲

  「漏洞百出,一群蠻夷竟也想學我中原縱橫之士,徒惹人發笑爾」


  瞿式耜取過桌上的信封,而後便直接起身,出府向著皇宮行去

  廣州皇宮,書房之中,朱朗坐在書桌後方,李承志則是站在堂下,稟報著清廷使團這幾日的動向

  「清虜使團正使冷僧機自抵京後,便以交送書信為由,不斷前往朝中諸多大臣宅院」

  「此時朝中除首輔瞿閣老外,其餘四名閣老及六部九卿共計十七位朝中當職大臣,皆收得冷僧機所投書信」

  「冷僧機所攜帶書信,皆為一眾降虜逆臣所寫,清虜所送一十七封書信,如今皆已收至錦衣府中」

  朱朗聽到此處,將手中批好的奏疏放置一邊,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輕聲說道

  「錦衣府去拿的,還是他們自己送來的」

  「錦衣府並未上門索要,所有書信皆是諸位大臣親自送至錦衣府中,十七封書信封存完好,皆未曾拆封」

  朱朗聞言,也是點了點頭,朝中這些大臣還是識趣的

  當然識趣,冷僧機送出的的這些信件皆是花了心思的,寄信之人不是朝中大臣的門生師長,就是同年故舊

  甲申以來,天下大亂,南北分離,說實話朝中的大臣們,雖然對寄信之人極為不齒,但也想從信中知道些北面舊人的消息

  但冷僧機拜訪送信之事早已傳開,而且這些寫信件中,甚至還有馮銓金之俊這等奸佞閹黨之輩所寫的信件,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敢去拆看那些信件

  不要說拆看了,這些信件就是送的不夠及時,恐怕朝中的一眾御史們都要立刻上疏彈劾這些收到信件的眾臣

  朱朗只是隨口問了一句,卻也並沒有太過在意,又是開口說道

  「信里都說了些什麼」

  「錦衣府只拆看十四封,今日剛剛送到的三封還未查看」

  「根據已拆看信件,信中並未提及什麼特殊內容,皆是勸朝中官吏盡力促成議和一事」

  「錦衣府還在檢查信件內容,查看其中是否藏有隱語暗記」

  朱朗掃了一眼李承志遞來的匯總情報,又是開口說道

  「朝中如今是何情況」

  「自冷僧機往城中送信以後,朝中各部大臣對議和之事皆諱莫如深,如今已無人再上疏奏言議和之事」

  朱朗放縱冷僧機等人在城中自由行動,一方面是想看看能否釣到大魚,另一方面卻是要用清虜使團,來讓朝中這些大臣閉嘴

  清廷派遣使團前來議和的消息傳入朝中以後,朝中當真有相當一部分大臣上疏討論議和之事,而這些大臣之中,又尤以閩粵兩省出身之人居多

  朝中大臣雖然有人支持議和,但倒也也沒人敢說按照眼前戰線,劃分國境議和

  這等事情是誰也不敢說的,北都南都,如今皆在清廷手中

  這等情況下誰敢勸說朝廷放棄兩都不要,即行議和,恐怕第二日就要被人打成國賊

  朝中支持議和的大臣,大多意見都是在清廷歸還南都的情況下,才可與清廷議和

  但實際上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清廷此時雖然主動前來,但清廷朝中形勢並未有根本變化,清廷八旗主力仍在

  清廷此來最多便能接受以當前戰線議和,絕不可能把南京憑白吐出來,歸還明廷


  但現在的問題並不在此次議和到底能不能成,而是此事根本就不該有人去提

  若是此時承認歸還南京便可開始議和,那今後朝廷一旦收復南京,清廷再派人來,朝廷是不是就可以開始與清廷議和了

  是不是只要拿回了南京,朝廷就可以開始休兵止戰,與清廷劃江而治,坐在南方安享花花世界了

  朱朗也沒心思再與朝中這些人爭論,於是便決定用清廷使團讓朝中這些人閉嘴

  清廷使團行動以後,效果果然也是極好,冷僧機送信以後,朝中幾乎已經沒有大臣,再敢去談什麼議和之事

  韃子正使正在城中大肆送信,鼓吹議和

  若現在還有大臣要上疏勸諫議和,那你這賊子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已經被韃子使團暗中策反,想要替韃子做事

  冷僧機給朝中各部重臣送信,目的是為了促成議和聲勢,但結果卻是朝中此時反而無人再敢言議和

  朝中各部重臣此時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也開始大力壓制部中官員,嚴禁麾下官吏再去上疏討論議和之事

  朱朗聽完朝中情況,思索片刻,便開口說道

  「那些信拆看完以後,放回信封之中重新密封裝好,然後找個時間,當著朝中眾臣的面直接燒了吧」

  「是,臣明白」

  李承志恭聲應是,李承志正要繼續稟報策反清人使團之事,但此時李國用卻是走入房中,開口說道

  「殿下,瞿閣老領著內閣一眾閣老求見」

  李承志此時也是開口說道

  「韃子正使冷僧機通過鴻臚寺求見瞿閣老,此時瞿閣老應是與冷僧機談完了」

  朱朗聞言,也是直接回道

  「讓他們進來吧」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書房之中,瞿式耜呂大器等五名閣臣皆是坐在房中,朱朗看完瞿式耜所呈的信件,臉上神色也是一冷

  朱朗令李國用將信件傳給下方幾名閣臣,而後看向下方的瞿式耜

  「確認是錢牧齋所寫的了嗎」

  「臣認得筆跡,此信確是錢師……牧齋先生所寫」

  瞿式耜猶豫片刻,這才開口回道,果然下一刻,上方便傳來一聲冷哼

  「好個錢謙益,好個頭皮癢」

  此時房中的幾名閣臣也是看完了錢謙益書信,臉上也是神色莫名

  錢謙益在此時名氣極大,在崇禎朝時,錢謙益簡直堪稱天下士人領袖

  也正是因為錢謙益的名氣,在錢謙益選擇降清以後,關於錢謙益的各種傳言,也是在士林之中瘋傳

  錢謙益最出名的兩件事,一個是水太涼一個是頭皮癢,水太涼因為有柳如是的參與更加出名

  但實際上經過考據,水太涼基本可以認定為假,而頭皮癢卻是基本為真

  清廷占領江南後下令剃髮,彼時南京城中百姓士人議論紛紛,錢謙益聽得清廷之令後,對家中之人說頭皮甚癢,便出門而去

  錢府之人以為錢謙益是出門買梳子,但等錢謙益回家以後,家中之人卻赫然發現錢謙益竟然已經剃髮,留起了辮子


  清軍攻至南京城下時,錢謙益與王鐸領著城中百官開城請降,投降之後錢謙益寫信招降江南各地士人,隨後又入京師出任清廷禮部侍郎

  錢謙益在京師之中只待了一年,便告老歸鄉,從錢謙益後期暗中協助明廷義軍的行動來看,錢謙益此次出仕應是為清廷所迫

  錢謙益前期屈膝降虜,後期又散盡家財暗中資助江南義軍,單從這一點來看,錢謙益也不過是一個還算良心未泯,但貪生怕死的文人罷了

  若錢謙益只是明廷之中的一介普通官吏,單從錢謙益的行動來說,誰也無可指摘,甚至還能稱得上一句其情可憫,但這個評價對錢謙益來說卻是不行

  錢謙益是什麼身份,錢謙益在降清以前乃是大明東林領袖,士人魁首,文壇宗主,聲名遍及天下

  錢謙益身負天下名望,怎麼可能去用一個普通小官的標準,來對他進行評價

  你不能在享受天下讚譽之時,才記得自己是士人領袖

  錢謙益降清帶來的影響極其惡劣,錢謙益在南京城外的這一跪一剃,幾乎摧毀了江南大半的抵抗士氣

  清軍打到南京城下之時,當時城中所有人皆在傳錢謙益將要殉國盡節,甚至連錢謙益自己都向外宣揚他將守節殉義,但最後他偏偏卻是跪了降了

  江南之地的一眾士紳,原本囿於士人節義,哪怕投了清廷也遮遮掩掩,覺得羞於見人

  但在錢謙益降清以後,江南一眾士人在降清之時都再無顧忌,變得理直氣壯起來

  連天下士人領袖錢謙益都降清了,那他們降清又算的了什麼

  若只是因為錢謙益後期暗中復明,便認為此人可敬可嘆,那在北地毅然殉國的倪元璐李邦華算什麼,在南方誓死守城的史可法張國維又算什麼

  書房之中,呂大器何吾騶等人看向瞿式耜,臉上皆是神色詭異,錢謙益可不僅僅是東林領袖,更是如今明廷首輔瞿式耜的老師

  瞿式耜十六歲時便從學與錢謙益,乃是實實在在授業弟子,不是科舉之時那種名義上的座師門生關係

  朱朗正準備再罵幾句,但看著下方神色沉默的瞿式耜,最終卻是擺了擺手,開口說道

  「好了,不說此人了」

  朱朗雖是不喜錢謙益,但此人終歸還是瞿式耜的老師

  朱朗此時縱是再罵,錢謙益也根本不知道,瞿式耜乃是首輔,此時終歸還是要給瞿式耜留些面子的

  瞿式耜見得監國殿下主動揭過錢謙益之事,臉上也是閃過一絲感激之色

  在這個時代師徒關係乃是極為緊密的關係,哪怕此時錢謙益屈膝降虜為人不齒,但作為弟子門生的瞿式耜,都是不能輕易辱罵的

  瞿式耜與錢謙益的這層師徒關係,已經成了瞿式耜身上的一個弱點,若是朝中真要深究下去,瞿式耜就是因此罷相也不是不可能

  朱朗將錢謙益書信丟到一邊,開口說道

  「那冷僧機在城中鬧了這幾日,到底想做什麼」

  瞿式耜聞言,也是立刻回道

  「清虜奸狡,今日會面之時,竟然提出要以漢中保寧換易浙南之地,實是包藏禍心」

  朱朗聽得瞿式耜稟告,略一思索,也是立時明白了清廷的用意


  朱朗冷笑一聲,開口說道

  「看來韃子也並沒有什麼誠意,不過也好,孤本來也沒打算和這些韃子議什麼和」

  清廷此時信誓旦旦要換易兩地,劃地隔絕,看似極有誠意,但實際上清廷一方卻根本就沒打算議和

  清廷自以為自己藏得隱秘,但實際上明廷中樞眾臣,其實早就掌握了清廷內部的情況

  清廷提出要換易的保寧漢中,乃是豪格占據之地,兩方縱是議和定下了換地之事,清廷一方也根本拿不出漢中之地與明廷交換

  清廷此次派出使團前來,根本不是為了和大明議和,而是為了借議和之事剷除豪格

  在濟爾哈朗與順治一系的力保下,豪格如今仍是征西大將軍,仍然名正言順的占據漢中保寧等地

  明清議和以後,多爾袞便拿到了大義,豪格若是遵令撤出漢中,那便成了無源之水,必然要被多爾袞吞併

  而若是豪格拒不撤出漢中,那多爾袞便能以破壞議和為名,直接將豪格打為叛逆,出兵征討

  多爾袞此次派人前來,不過是想利用明廷,給豪格打上一個破壞議和的罪名,再名正言順的逼迫清廷各旗,出兵征討豪格

  只要能誘得明廷同意易地議和,多爾袞甚至能與明軍聯手,南北兩面夾擊,徹底絞殺豪格

  至於除掉豪格後,是否真要與明廷易地,那就到時候再說,就算未來真的毀約,清廷也不過就是丟了點名聲罷了,而清廷最不在意的,就是所謂的名聲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