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永曆大明> 第381章 法統

第381章 法統

2025-01-09 19:33:39 作者: 蕭林子
  第381章 法統

  大殿之中,李雯被帶下堂後,眾臣也是各歸班列,殿中再次變得一片肅靜

  冷僧機上殿以後,還未來得及提出正事,便被明廷藉機強壓一頭,此時冷僧機也是不準備再橫生枝節,直接開口說道

  「在下此來乃為兩國議和而來,我明清兩國雖戰數年,但實際上實無大怨」

  「昔年闖賊李自成稱兵犯闕,荼毒君親,大明思宗皇帝身殉國家,二十二賢臣亦殉義報國,然中國臣民,竟不聞加遺一矢,放任逆賊倡亂,誠可嘆也」

  「我大清有感京師諸賢節義,念我兩朝累世夙好,這才興兵平叛,為大明朝廷驅除闖逆」

  「大明思宗皇帝殉國之後,又有福王,唐王等藩,無詔而立,僭越稱帝,實是大壞倫常,狂悖無禮」

  「我大清朝廷入關,實為替大明報君父之仇,替爾臣民雪恥倡義,此處情由卻是不可不查」

  「思宗皇帝子嗣俱沒,桂監國殿下嗣出神宗,帝裔嫡血,又得大明諸臣擁立,實當承繼明統」

  「我大清朝廷乃為維護綱常禮教而來,如今大明既已撥亂反正,我大清亦不需再興兵向叛」

  「我大清順治皇帝已致書殿下,只要兩國議和,那我大清便會昭示天下,承認桂監國殿下為大明唯一繼統之人,更可派兵助桂監國殿下,掃平各方僭越宗室叛逆」

  「我大清朝廷願效昔年宋金舊事,與大明結為叔侄之國,從此各治天下,永休干戈」

  冷僧機剛說到一半,陳子壯等朝中大臣臉色就已經沉了下來,此時聽得冷僧機竟敢顛倒黑白,妄做大言,更是怒不可遏

  冷僧機說完以後,呂大器陳子壯等數名朝臣,立時就要出列駁斥,但沒等他們開口,上方的監國殿下便已擺手止住

  朱朗看著下方的冷僧機,卻是輕笑一聲,開口說道

  「叔侄?」

  「那你且說說,我大明和你清廷誰是叔誰是侄」

  冷僧機看著上方桂監國臉上的笑容,卻是面不改色,開口說道

  「自然是我大清是叔,大明是侄!」

  此時陳子壯卻是再也忍受不住,直接怒聲喝道

  「一個十歲小兒竟也敢在我中原之地妄自稱尊,當真貽笑大方」

  冷僧機掃了一眼殿中神色憤怒的明臣,臉上卻是神色平靜,開口說道

  「我大清如今占據關外北國,中原江南,疆土萬里,國力是爾明國十倍不止」

  「我大清皇帝,如何做不得你明國之叔!」

  冷僧機話音剛落,陳子壯便直接開口喝道

  「夷狄有君,不如諸夏之無,我大明朝威服四海之時,你們這些女真人還不知道在那哪座深山老林里當野人呢」

  「一群關外夷狄竟也不知尊卑,想來攀附我中原正統,恬不知恥!」

  冷僧機聞言,臉上也是沉了下來,冷僧機卻也不管陳子壯等人,直接看向上方的桂監國,冷聲說道

  「國小不處卑,力少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國可亡也,此乃你等漢人之語」

  「桂監國殿下,如今現實便是我大清為大,你明國為小,這便是你明國對我大清朝廷的態度嗎」


  下殿中陳子壯等人正欲開口辯駁,但此時上方的朱朗卻是擺手止住

  朱朗看向下方的冷僧機,臉上神色平靜,開口說道

  「大國?孤怎不知你等這些東虜何時成了大國」

  「冷僧機,你等滿人有多少人口,十萬,百萬,還是千萬」

  冷僧機聞言,也是神色微變,但沒等冷僧機出聲,朱朗又是冷聲說道

  「我中原百姓人口億兆,滿人男女老幼滿打滿算,可有百萬?」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如何易,一個微末小國,竟也敢在我大明面前誇口大國,不自量力」

  「你等東虜不過是仗著我中原漢人內亂,這才僥倖入關,若我中原不亂,就憑你等這百十萬人,也想入我中原?」

  「至於什麼承認不承認之言,更是不必再說,我中原縱是一白丁百姓稱帝,亦是我中原正統」

  「你等這些滿人也是有趣,穿上一身袍子,學我中原喊上幾聲皇帝,就當真以為自己也是皇帝了」

  「一群未開化的關外蠻夷,竟也來與我大明說什麼中原正統,簡直引人發笑」

  冷僧機看著殿中神色輕蔑的群臣,臉上也是神色陰沉,這些漢人開口閉口就是夷狄蠻夷,竟絲毫不把大清放在眼中,冷僧機如何不怒

  蠻夷,蠻夷又怎樣,明國自稱天朝上國,不一樣被他們這群蠻夷奪了北國中原嗎

  冷僧機掃視了一眼殿中君臣,忽然冷聲說道

  「你等明人果然還是這般狂妄,看來先前幾場小勝,已經讓你們這些明人,忘了我大清鐵騎之威!」

  「你等明國先前能夠小勝,不過是因為我大清被蒙古叛逆牽扯住了手腳,如今我大清已掃平蒙古,草原諸部盡皆來降」

  「我大清鐵騎十萬,若你等明國還是這般狂妄無禮,那我大清豫親王多鐸殿下,將立刻領兵來攻,真到那時,恐怕你明國縱是求饒也遲了!」

  殿中群臣聞言,也是神色微變,多鐸自入關以來,擒斬李自成,攻滅江南十餘萬大軍,覆滅弘光朝,哪怕是陳子壯等明廷大臣,亦不得不承認虜王多鐸兇悍難制

  朱朗聞言,臉上卻是不為所動,直接冷聲喝道

  「那便讓他來,博洛,尼堪,孤已經斬了你清人數個貝勒都統,卻還沒斬過你清廷的親王郡王」

  「回去告訴多爾袞,從現在開始,只要北方之軍跨過大江一步,我等兩朝立時開戰,不死不休」

  大殿之中,冰冷的聲音不斷迴蕩,冷僧機看著上方神色冷酷的青年,神色也是難看起來

  冷僧機很清楚朝中此時的情況,清廷此時根本無法與明廷開戰,不是打不過,而是不能打

  清廷八旗主力仍在,這些人皆是從皇太極時代開始,便征戰了數十年的女真老卒

  此時清廷縱是與明廷開戰,憑著這些怒真老卒,清廷也依舊有把握能夠壓制明廷之軍

  但以現在朝中的形勢,清廷根本就不能打

  經過先前閩粵湖廣幾戰大敗,清廷也意識到粵省明廷的軍卒,已經不是舊時那支明軍了

  南方明廷在吸收了闖賊,西賊等骨幹精銳以後,在人數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已經可以與八旗主力一戰


  明廷朝中兵員數十萬,若要攻滅明廷,單靠一兩旗人馬是絕不可能的,必須要盡起國中之軍

  多爾袞此時的敵人可不止明廷一家,多爾袞此時若是盡發朝中大軍與明廷決戰,一旦多爾袞手中之軍出現折損,豪格濟爾哈朗等人必定會趁機奪權

  以多爾袞與豪格等人的仇怨,一旦讓豪格等人奪權,那多爾袞會是什麼下場,根本想都不用想

  這也是多爾袞為什麼要頂著滿朝的壓力,強行推動與明廷議和的原因,不除掉豪格與正藍旗,那多爾袞身後便始終扎著一根刺,連睡覺都不能安穩

  冷僧機臉上神色數變,最終還是壓住心中怒火,開口說道

  「我大清此來,乃是誠心與大明議和,我等兩朝數年來摩擦不斷,邊境府縣百姓亦不堪其苦」

  「若我兩方能夠議和修好,兩國百姓便可免受戰亂之苦,得以安居耕種」

  「此乃合則兩利之事,桂監國殿下又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大殿中沉默許久,上方這才傳來一道聲音

  「這才像些議和的樣子」

  冷僧機聞言,臉上神色也是一松,但此時看著堂中一言不發的眾臣,心中也是不由一沉

  他先前已給明廷朝中諸多重臣送信,就是為了在粵省朝中形成議和的輿論風向

  但今日在這桂監國發言以後,殿中竟然沒有一個大臣敢出來支持議和,這桂監國對粵省朝堂的掌控能力,大大超出了冷僧機的預計

  冷僧機雖然服軟讓步,但卻仍是沒能與明廷達成議和

  冷僧及為了能夠達成易地之事,甚至允諾可將鄂東武昌等地也一起交換給明廷

  但明廷一邊卻是始終不同意議和,兩方最終只達成了一個停戰三年的協議

  明廷從西南班師回朝已經兩年,但各省也只是勉強恢復了生產秩序

  明廷如今儲備的糧餉,遠遠不足以再次發動大戰,與其與清廷這般不斷毀苗踏糧,還不如暫時停戰,積聚物力

  多爾袞要停戰處理豪格等人,朱朗此時同樣有事要做,七斗糧制已經在兩府試行兩年了

  明廷與清廷停戰,朱朗同樣能夠獲取一個安定的外部環境,正式在境內推行七斗糧制

  而且兩方停戰還有一個好處,清廷的換地之議乃是秘密進行的

  換地之事極為敏感,在沒有與明廷談成以前,多爾袞顯然並不準備公諸於眾

  明廷一邊不同意換地,清廷使團歸朝以後,也定然不會再提,多爾袞不想提,但大明卻可以提

  朱朗已經令人將此事暗中通報給漢中的豪格等人,豪格知道消息以後,與多爾袞的矛盾只會愈發難以彌合

  朱朗此時同意休戰,同樣是要留出時間,讓多爾袞與豪格相爭

  多爾袞沒了明廷一邊的壓力,必然會抓緊時間全力解決豪格這個心腹大患,只要兩人一旦動手,那明廷便可趁機取利

  廣州南城狀元樓,上午時分,酒樓中卻是坐滿了入京春闈的士子

  此時已是二月下旬,會試已經考完,一眾士子正在城中等待著禮部放榜

  今年乃是粵省立朝後的第一屆會試,粵省朝廷接連大勝清虜,南方各省人心皆定


  朝廷宣布恢復科舉以後,各省歷年積壓的大量舉人士子,也是紛紛趕往廣州應試

  此時會試已經考完,一眾舉人沒了壓力,整日便聚集在城中各處酒樓茶館,結交同道談論時事

  一眾舉人作為朝中的預備官員,最關注的當然還是政事,而最近最值得關注的,自然便是清虜使團入京議和一事

  酒樓大堂,三名士子坐在靠窗桌邊,三人雖然皆是身著襴衫,但三人年齡卻是相差極大

  三人中最年長的已近中年名為顧炎武,青年模樣的名為李顒,剩下的一個少年則是陳永華

  桌上菜餚簡單,只有一碟豆腐絲,一盤油炸花生,一碟醬肉,以及一壺女兒紅

  堂中一眾士子食客喧鬧,但三人此時皆是全神貫注,看著手中的時報

  酒桌旁,顧炎武忽然放下手中報刊,憤聲說道

  「東虜蠻夷,竟也想與我大明論叔侄,法統名位,大義所在,絕不可輕易與人!」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一旁的李顒也是冷聲開口

  「不錯,這些韃子所謂的議和,不過是想竊我中原法統,實是狼子野心」

  清廷雖然占據京師,又招攬一眾反叛明臣在各省建立統治,一副新朝模樣,但實際上中原百姓,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是什麼清朝之人

  清朝自努爾哈赤興起,至今不過數十年,在此之前誰知道什麼清朝

  而在清廷強推剃髮之令,想要壓服漢人傳統以後,這種華夷之別也愈發清晰起來

  明廷在南方接連大勝,極大鼓舞了北方中原等地的漢民,清廷境內不止南方,北方同樣也是處處烽煙

  清廷此次與大明議和,除了是為解決豪格以外,另一個目的便是為了取得明廷的法統承認

  只要清廷與明國鄭氏議和,結成了叔侄或者兄弟之國,那清廷便能明爭言順的從明廷手中獲得中原法統

  明廷是中原正統,而清廷又與明廷議和結盟,那清廷自然也是中原正統

  清廷若是有了這一層中原正統的身份,便能名正言順的收攏境內漢人的民心

  清廷境內的諸多義軍,也會失去起義的正當性,瞬間淪為欲圖叛亂的亂臣賊子

  這也是朱朗為什麼絕不肯議和的原因,大義名分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看起來無用,但卻能實實在在的影響天下人心

  顧炎武又是冷聲說道

  「依我看此時朝廷不僅不當議和,更應直接攻入江南,救我江南之民於水火」

  陳永華聞言,卻是微微搖了搖頭

  「東虜固然可恨,但小弟以為,此時朝廷選擇休戰,乃是務實之舉」

  「閩浙湖廣川蜀雖然為殿下收復,但這數省皆經大亂,在下出身閩省,卻是最知閩省情況」

  「閩省位處邊境,數萬大軍屯駐,軍需所耗極重,省中百姓辛勤一年,也不過能勉強果腹」

  「朝中此時還需積蓄實力,若是貿然再戰,反而是弄險」

  顧炎武端起桌上酒杯一飲而盡,卻仍是忍不住開口說道

  「復甫所言有理,只是此時確是反攻江南的大好時機,此時不興兵恢復江南,當真是太可惜了」


  顧炎武出身江南,數年前更是親自參加義軍守城,很了解此時江南的情況

  清廷占領江南以後,為了供應京師與前線的八旗綠營大軍,極力盤剝江南士紳百姓

  此時江南各地,同樣是義軍蜂起,只要朝廷能夠擊潰浙省前線的守軍打入江南,那江南各地士紳,必然揭竿而起雲集響應

  朝廷此時與清人停戰,那江南之中的諸多義師,恐怕很快便會遭受清廷圍剿,而這江南義師之中,有許多都是顧炎武的師長舊友

  陳永華看著神色不甘的顧炎武,也是開口安慰道

  「寧人兄何必焦急,監國殿下賢明英銳,此時只是暫時停戰,日後朝廷定然會打回江南,恢復我大明社稷」

  「軍國大事,唯在錢糧,監國殿下改收實物糧稅,一眾貪墨胥吏再難上下其手」

  「如今閩省各府糧倉日漸豐盈,我大明每過一日便愈強一分,待朝中繼續好錢糧以後,又何愁不可盡滅清虜奪回舊都」

  李顒聽得陳永華所言,卻是微微搖頭,開口說道

  「錢糧只是其表,根本還是在人」

  「何代無才,只是不得其用而已,殿下即位以來開設儲賢館,破除前朝出身陋規,內閣蘇閣老,朝中各支禁軍主將皆治世良臣,一朝拔擢便盡展才幹,聲震天下」

  「這才是朝中興盛根本,只要朝中能夠不論出身,唯才是舉,待朝中群賢必至,恢復社稷又有何難」

  顧炎武看著桌邊意氣風發的兩人,眼中卻是閃過一絲羨慕

  昔年他亦與陳永華兩人一般,如此意氣風發壯志滿懷,只是時隔經年,中原大亂,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了

  顧炎武想到此處,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忽然開口說道

  「此次禮部試若是不中,愚兄便立即出仕,不再蹉跎科場」

  陳永華兩人聞言,卻是神色愕然,開口勸道

  「寧人兄學識淵博,義理精熟,未來必是輔世名臣,何必如此心急」

  顧炎武卻是搖了搖頭

  「兩位賢弟如此年紀,便已有如此才學,未來必可科場連捷,但愚兄卻是不能在需耗光陰了」

  「國家危亡,若是能為朝廷做得一分事實,縱是為一下吏僚佐,我亦心甘情願」

  顧炎武如今已經三十七歲,已近不惑之年,他卻是不想再等下去了

  陳永華兩人正欲再勸,此時樓外街道上,數名黑衣小廝卻是向著酒樓狂奔而來

  一個乾瘦小廝率先搶入樓中,入得大堂便高聲大喊

  「小的給諸位老爺報喜」

  「恭喜南直隸籍顧炎武老爺,高中禮部試頭名會元,小的給老爺報喜」

  顧炎武聞言,也是神色愣住,但沒等他探影過來,門外又是沖入數名小廝,同樣開口大喊

  「恭喜秦省籍李顒老爺高中禮部試十五名,小的給老爺報喜」

  「恭喜粵省籍施永義老爺高中禮部試五十六名,小的給老爺報喜」

  「恭喜閩省籍陳永華老爺高中禮部試一百一十七名,小的給老爺報喜」

  「恭喜湖廣籍劉明道老爺高中禮部試二百五十二名,小的給老爺報喜……」

  酒樓之中,不斷有小廝闖入樓中,每當小廝們喊出一個名字,樓中便會響起一陣歡呼之聲

  一些家資豪富的士子,更是當堂令長隨取來銅錢銀兩,大肆在樓中發放潑灑

  酒桌邊,顧炎武三人取過酒杯仰頭一飲而盡,三人扔下酒杯相視一眼,而後忽然皆是哈哈大笑起來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