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平平無奇4寸管
「我想吃巧樂茲。」
陳晨抬起頭看看機場的便利店:「機場怕是沒有那麼便宜的雪糕。」
「嘻嘻,我就是說一說,走吧。」
衛筱挽起陳晨的胳膊,朝著停車場走去。
孫長興打電話讓她過去一趟,還說陳晨也會從羊城飛過來,所以衛筱尋思閒著也是閒著,來到機場親自接機。
「你在羊城順利嗎?」
「還行,畢竟有林老登在,挺照顧的。」
「那你知道孫主任叫我們過來幹什麼嗎?」
衛筱瞪著大眼睛。
反正聽電話里的語氣,孫主任挺急的,但又有些賣關子,一直說「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她尋思順風和晨盾在臨陽也沒什麼高科技產業,怎麼就把孫長興從首都搖過來了?
「可能是你這次援非的工作成績顯著,給你來加冕的吧。」陳晨隨口一說。
「是哈?」
衛筱眼神明亮了一些,心說算他們有眼力見兒。
不一會兒。
車子停在信遠鋼管廠。
剛打開車門,幾個老面孔就圍了上來。
「陳總,衛總,辛苦你們專門來一趟。」
陶文輝和衛筱有一面之緣,因此還比較客氣。
孫長興就不一樣了,抬手給陳晨的胸膛一拳:「你小子現在可以啊,工業農業沒你不能幹的。」
「害,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陳晨擺擺手,看似謙虛,實則逼味十足。
站在一旁的錢進最後一個撈到和這二位打招呼的機會。
也就是這個時候,他才盤明白。
敢情人家都很熟,自己才是那個外人。
剛開始他還有些擔心,上面的領導下來,看架勢是要挑毛病。
挑臨陽市的毛病也就算了,可不敢把炮火轉移到這二位企業家的身上。
畢竟人家是自己的財神爺。
不過看現在的情形。
無論是王主任還是陶司長,還是那位穿著軍裝的孫首長,都對兩位小財神爺禮遇有加。
在歡聲笑語中,一行人走進信遠鋼管廠的生產車間。
車間大的不行,機械化程度很高,不少的機器一看就是新的,說明是最近才引進的。
目測規模是五百萬噸級別的,這個體量在縣級市來說已經很可觀了,甚至有可能在省內都能排的上號。
但偌大的車間,工人卻異常的少。
王翰生抬手看看表,五點半不到,按理說還沒到下班的點呢。
這麼大的工廠,這麼少的工人,多少顯得有些可疑。
「衛董事長,今天是停工了嗎?」
「沒有啊。」衛筱清澈透明。
「那這個工人的數量不對勁啊,你們這麼大的工廠,不到六點鐘,車間只有十來個人?」
「我們三點下班,人少是因為有的機器沒法停,所以他們是倒班來的。」
聽到衛筱的回答,來訪的眾人遭遇到迎頭一棒。
乖乖。
聽說過順風的工作制在國內獨樹一幟。
萬沒想到。
人連旗下的子工廠也貫徹了如此寬鬆的工作時間。
五小時的工作時間,平均薪資高出行業40%。
怪不得這家工廠拉動就業的效果明顯。
錢進也有些自豪:「我們市裡頭好些基層工種都饞哭了,有很多人都辭職來了信遠廠。」
「這我倒是信。」王翰生開了眼界。
「不光是就業層面,信遠鋼管廠在產值方面也是獨樹一幟。」
王翰生:「我看過報表。」
錢進賣力的介紹:「不光是數字上的拉動。人家鋼管廠雖然是五小時工作制,但效率一點沒落下。」
「一個月的產量,能頂得上過去我們全市一年半的產量。」
「而且還能帶動相關周邊材料,運輸啦、鋼鐵啦,甚至連消費都能拉動。」
「…………」
在錢進放彩虹屁的時候,衛筱美得不行。
陳晨誠不欺我。
看這樣子,幾位領導確實是來給自己加冕的。
有一說一,信遠鋼管廠乃至整個的臨陽產業鏈能有今天的成績,衛筱當初都沒有預計到。
但項目開展之後,人家確實是嗷嗷賺錢。
於是她揚起小臉,睫毛舒展:「我很慚愧,只能說越努力越幸運叭。」
「老實話講,我們內部當初對於這個援非農業工程不太看好,覺得有點賠本賺吆喝。」
「但國家把任務降下來了,我們當然是配合。」
「結果做著做著,產值很高,利潤也很可觀,還順便幫了一把臨陽市。」
「屬於是雙贏了。」
錢進立刻摳出+1:「絕對的雙贏!」
「因為這個經驗,我最近思考了很多。」衛筱小算盤打起來。「全國類似的城市有很多,而全世界需要援助的城市也有很多,我們可以在拉美、東南亞這些地方複製類似的模式。」
陳晨聽完捏了一把汗,心說這個模式可不興複製。
一個地方玩玩就夠了。
但凡推廣到全世界,那不和三戰全面爆發是一個道理嗎?
轉過頭。
站在一旁的孫主任也默不作聲,只是時不時的給陳晨投來深邃的目光。
這讓陳晨意識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不過錢進就單純多了。
這才剛走進工廠,王翰生就被信遠鋼管廠的規模震驚了。
他還能挑出什麼毛病來?
「那什麼,既然幾位領導來了,那就讓衛董事長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先進經驗吧。」
「哪有什麼先進經驗,運氣好。」衛筱表面謙虛了一下,然後看向人群:「我也就是掛個名,具體的還是讓鋼管廠的總經理來介紹吧,郭廠長到前面來。」
話音落地。
一個憨厚老實的中年人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他叫郭世偉,負責信遠廠的具體事宜。
在產業合併之前,他就是廠子的副廠長。
後來魏修過手,對廠子的人事做了優化,覺得郭世偉能力還行,就給他扶正了。
郭廠長十八歲就進廠,上過三次光榮榜,一路干到副廠長。
全程經歷了信遠廠輝煌與低谷,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人。
所以他站在領導面前時,感慨頗多。
「其實我們廠這幾年都是在泥潭中掙扎。
「主要是啥呢,產業一升級,像鋼製品這樣的初級工業品市場份額基本就定死了。」
「我們之前的思路是在產品上下功夫,然後在國內市場找出路。」
「找著找著,路就堵死了。」
因為郭廠長經歷過這一切,所以語氣里多少帶著一些滄桑,很有代入感。
領導們當時就聽進去了。
信遠廠面臨的困境,又何嘗不是國內大多數老工業廠面臨的困局呢?
「幸運的是,衛董事長派來了飛牛的魏總。」
「哪個wei?」孫長興問道。
陳晨隨口解釋:「魏修,您應該見過。」
「……」
孫長興當時就想起來了,心說對,這事兒對!
也就這個魏修能搞出這麼多的么蛾子。
不過孫長興並沒有發表看法,揮手讓郭廠長繼續說。
「魏總來了之後,給我們指了一條明路。」
「說國內有產能,國外沒有。國內沒市場,國外有。」
「他讓我們把格局打開,眼界放開,多出去走走。」
「這一走不要緊,我發現國外才是廣闊的天地啊。」
「在我們這裡顯得很落後的基礎工業產品,在他們那裡是生活必需品。」
這是基本的外貿常識,但王翰生聽著有些頭皮麻:「你具體說說,具體是什麼產品。」
郭世偉轉身從半成品料堆里拿起一根鋼管。
「就是這個。」
「這種產品目前是我們廠的拳頭產品,銷量最大,年產能過百萬噸。」
「他的學名是低壓流體輸送用鍍鋅焊接鋼管。」
「主要用途是當做灌溉管、輸氣管,反正就是搞基礎工程建設用的。」
衛筱曾經在華衛的報告中見過這玩意兒。
當地農田設施的灌溉水管就是用的它。
而且還援助出去了一部分,當做當地的石油、天然氣管道用。
唯一沒想到的事,這水管的用量竟然那麼大。
年產百萬噸不是開玩笑的。
王翰生接過水管,和身後的陶文輝、孫長興對了對眼神。
三個人有一定的默契,似乎在眼神中達成了什麼共識。
於是他問道:「你再詳細說一下關於這個水管的事情。」
郭世偉看了眼陳晨,於是風輕雲淡道:「這玩意兒也沒啥可說的。」
「以前我們國內水管都用這種。」
「後來改成pvc、ppr這些塑料管了。」
「鑄鐵管就只用在煤氣這些領域。」
「工藝也不複雜,國內產量又大,所以很卷。」
王翰生對於這些仿佛都不感興趣,直接切入話題道:「你手裡這根管直徑是多少?」
「114.3毫米。」郭世偉對於自家拳頭產品的參數了如指掌。
「為什麼是114.3???」
王翰生有些咬牙切齒。
不是因為別的。
而是因為這個數字今天他看到過不止一遍了。
就在這時。
陳晨突然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王主任是吧?你有所不知,這管直徑可不是我們說多少,就多少。」
「管道這方面國家有嚴格標準的。」
「像你手裡這根,俗稱4寸管,標準直徑是115。」
「我們出產的是114.3,0.7毫米的誤差也是符合國標的。」
「不信你可以查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