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高產良種

2024-11-20 14:03:07 作者: 叄瞐
  第236章 高產良種

  畝產數千斤,宜菜宜糧,耐寒耐旱,不挑土壤,兩月既熟,可在漠北種植。

  這一個個標籤打出來,三人都是有見識的,這能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只要能獲得此物,漢人就能在漠北種出數不盡的糧食,就可以永遠征服漠北唄

  想到此處,三人的呼吸都不由得加重了幾分。

  不等汪大淵回話,魯錦就自己說道,「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卻匈奴八百餘里,後有蒙恬築長城,戍邊北境,漢時冠軍侯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唐時李衛公掃滅突厥,前宋時蒙元南下一統中原,我中原王朝已與北戎爭鬥上千載,雙方互有勝負。

  「然蒙元勝宋,即可入主中原,我中原明明勝多敗少,卻不能讓北境長治久安,何也?」

  魯錦敲敲黑板上的地圖,「蓋因農耕與遊牧漁獵不同俗而已,中原富庶而漠北窮困,北戎勝,則可入中原享福,中原勝卻不能在漠北站穩腳跟,何也?蓋此地氣候寒冷,人無衣以禦寒,地不收五穀,我漢人無法在此地耕種,便無法站穩腳跟,沒有駐軍又如何控扼漠北諸部?如何長治久安?

  「地就在那裡擺著,你打勝了卻不去占領,自有別人會填補空缺,先有匈奴,後有鮮卑,再有突厥,其後契丹、女真、蒙古輪番崛起,據北境而窺伺中原,終成大患也。

  「是漢唐時的天子愚蠢昏庸,不知道在漠北駐軍屯田嗎?非也,漢武唐宗,哪個不是聖君,哪個不是人傑,若論屯田戍邊,西域豈不比漠北更遠?漢唐在西域皆有屯田駐軍,唯漠北除外,是不想駐軍管轄嗎?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魯錦總結完前因後果,這時才說道,「然時移世異,現在又不一樣,自前宋木棉傳入中原,蒙元更是在中原設了數個木棉提舉司,木棉得以在我中國大面積種植,我百姓終於有了廉價的禦寒之物,木棉最緊要的,並非是織布,而是用來填充衣物,在布衣里填充棉花,便能在漠北生存。

  「若是汪先生再去把這馬鈴薯取回來,則我漢人必能在漠北築城屯田,興傳教化,永結南北之爭,此社稷之功也,若能成此事,那新朝必將遠邁漢唐!」

  遠邁漢唐!

  聽到魯錦喊出的這個口號,還有魯錦的志向,場中的三個人呼吸更加急促起來,馬鈴薯的作用並非只是吃而已,此時這種從未聽說的作物,其地位已經被魯錦上升到了能讓漠北長治久安的地步,仿佛汪大淵若是拒絕,下一刻就會成為中國的罪人似的。

  孟智方也跟著問道,「大帥,那這種馬鈴薯,可能在我中原種植?」

  「當然能,耕種馬鈴薯,以土壤疏鬆厚實的沙土為上,然其他貧瘠土地也能種植,此物不僅能種在漠北,西南諸蠻大山中也可種植,只要有了吃的,今後就不怕諸蠻造反,懂我的意思嗎?」魯錦當即解釋道。

  俞通海也興奮起來,「大帥,那這黎洲除了玉米和馬鈴薯,可還有其他良種?」

  「當然有,天下這麼大,好東西多著呢。」魯錦轉身一指地圖,將自己所知的美洲作物一一標註在圖上。

  「此地除了玉米、馬鈴薯,還有一種叫紅薯,或稱番薯、密薯的作物,其與馬鈴薯類似,薯莨生於地下,地上只生藤曼,藤曼嫩時可做菜蔬,給人食用,亦可用來餵養牲畜。

  「蜜薯與馬鈴薯一樣高產,畝產數千斤,若是土質合適肥沃,精耕細作,畝產萬斤亦無不可,此物味道如蜜甘甜,可煮粥,可烤制食用,然不可多食,多吃燒心,故而不可做主糧。


  「然而密薯雖不能做主糧,卻可在山上種植,不與稻麥爭好田,豐年種密薯,人吃不完可以拿來餵豬,人多吃肉,災年則可用密薯賑災。」

  魯錦轉身長嘆道,「我讀史書,每每翻到歲大飢,人相食的時候,都痛心不已,如此多的人口,皆是我炎黃同胞,若是有馬鈴薯和密薯,我漢人早就占領漠北西域了,又怎會白白餓死在中原,讓蒙古契丹這些北戎占了便宜。」

  魯錦言到此處,突然動情的拉住汪大淵的手,「只要先生把這些良種取回來,先不說將來能不能占領漠北,能不能讓北戎長治久安,僅對我中原而言,也是極大的功績。

  「我這人也不奢望今後沒有天災,只希望今後再有饑荒時,史書上會記一句,『歲大飢,朝廷以馬鈴薯、密薯賑之,饑民無一餓死,得過荒年』,僅此一條,便是有功於社稷,別說是配享太廟,百姓若得知此事,將來也是要給先生建祠祭拜,永享香火的。

  「哪怕是將來再次改朝換代,先生也能如秦時李冰,漢時張騫一般,青史留名,永世受人供奉,此社稷之功也,還請先生萬勿拒絕,一定助我!」

  汪大淵聞言頓時也有些動容,一來是魯錦描述的這功績太過誘人,即便王朝更替,他也能像李冰、張騫一樣青史留名,永享香火,這可比配享太廟還難的好嗎。

  另一邊,魯錦幾句話就把他給架在這裡了,還說什麼只要有了密薯和馬鈴薯,我中國今後就不會再餓死人,那這話反過來理解,豈不是我若拒絕,那今後中國餓死人就都怨我了???

  這他還怎麼拒絕

  汪大淵突然覺得,這魯錦很是雞賊奸詐,同時又很佩服魯錦想要橫掃漠北,遠邁漢唐的雄心壯志,以及他心懷天下蒼生黎民的仁慈之心。

  孟智方和俞通淵此時也驚訝的看向汪大淵,他們之前都正在忙,突然被魯錦叫過來上課,還找來個從沒聽說過的航海能人汪大淵,直到此時,他們才突然明白魯錦把汪大淵找來的用意。

  汪大淵嘆了口氣道,「在下才疏學淺,若無早年的航海經歷,也不過是個泛泛之輩,可大帥突然派人去南昌尋我,許之以侯爵之位,在下一非名門所出,二無傲人才學,三又不通軍略,實不知有何處能幫得上大帥,亦沒想過造反投奔義軍。

  「若是只為封侯,那在下是決計不會來的,非是汪某胸無大志,而是在下有自知之明,才不配位也,可魏梓明卻與我說,大帥是個心懷天下蒼生的仁慈之君,所託亦是為了蒼生,還與我說大帥稱在下來了便一定會留下。

  「今日一見果然,大帥將如此重任交予在下,又言明厲害,使我中國不再有饑饉之苦,即便大帥不予賞賜,不予爵位,在下身為中國子民,炎黃同胞,又怎忍心拒絕,固所願也,不敢請耳,煥章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汪大淵也是人精,反正既然都準備答應了,那何不說些漂亮話,口稱自己不是為了爵位而來,而是跟魯錦一樣為了天下蒼生。

  魯錦聞言當即大笑道,「哈哈哈哈,我就猜煥章先生深明大義,一定會留下來助我。」

  汪大淵也說道,「主公不必多言,在下又怎是不識好歹之人,只需主公告之路程,便是九死一生,在下定然為我中國取回這黎洲的高產良種。」

  魯錦當即說道,「遠倒是也不算遠,從長江口出海,去時四萬里,回時四萬里,再加上沿岸搜集,歸時繞路,一來一回,不多不少,十萬里而已。」

  汪大淵:「…(⊙_⊙;)…」


  俞通淵、孟智方:「(*゜ー゜*)( ̄_ ̄|||)」

  三人聞言齊齊倒吸一口涼氣,這可是十萬里啊,怎麼到了魯錦嘴裡說的就跟出門去了一趟隔壁縣城似的。

  見到三人反應,魯錦頓時又笑道,「不過先生也不需憂慮,我是讓先生去給我中國取高產良種的,不是讓先生去白白送死的。」

  魯錦指指自己的腦袋,「天下萬方輿圖,坤輿萬國氣候圖,四海風向洋流圖,皆在我的腦中,我會統統告訴先生,還可以教先生過洋牽星之術,使海船不會在茫茫大洋中迷航,還會為先生規劃航路,告訴先生沿途在何處補給,再給先生列一份黎洲物產清單,先生只需按圖索驥,如果一切順利,至多一年可回。」

  汪大淵聞言感慨道,「主公不愧是公輸聖裔,家學如此深厚,主公所言的這三幅寶圖,在下聞所未聞,今日這見的應該只是其中一幅吧,只是為何還有黎洲物產清單,難不成此行要找的還不止玉米、密薯等物?」

  「然也。」魯錦點點頭,又指著地圖道。

  「黎洲物產十分豐富,好東西還有很多,我剛才所說的不過只是幾種必須帶回的糧食,另有其他好物。

  「這裡,這個瑪雅國不僅有玉米,馬鈴薯,密薯,還有辣椒,此物味道辛辣無比,可以祛濕暖身,鮮食可做菜蔬,曬乾亦可當作調料;另有可可,此物味苦,卻可做成熱飲,解郁養神,還有黎洲柿子,可做蔬果。

  「另外,黎洲數萬里疆土,沒有一匹驢馬耕牛,土人亦不會製作車輛,所畜牲畜只有一種羊駝,此物比駱駝稍小,又比羊略大,與驢子體型近似,渾身長滿厚厚的羊毛,性情溫順,耐粗飼,可飲冰水,食荊棘而活,雖不能拉車,卻也能馱運少量貨物,擅走崎嶇山路。

  「我中國有牛馬驢騾等牲畜,亦有車輛舟船,倒不需羊駝載物,但其肉可以食用,其毛甚長甚密,毛色或白或灰,或棕或紅,細分起來有不下百種毛色,可以擀氈織布。

  「不過遠洋數萬里,活物不易攜帶,還要為其準備草料淡水,殊為困難,先生可酌情處置,可帶可不帶。」

  汪大淵聽的連連點頭,起初他對魯錦所說的黎洲還有些疑慮,到底是真是假,可隨著魯錦描述的特色方物越來越多,也由不得他不信了,不然魯錦怎麼知道的如此詳細?

  魯錦這時又指著世界地圖畫了個圈。

  「還有木棉,也叫棉花,這世上的棉花原有四種,一種是非洲棉,原產於埃及,由西夏蒙元從西域傳至我中國之地,另一種是天竺棉,由海商傳至瓊州島,前宋時被黃道婆從瓊州引種至蘇松,黎洲亦有棉花。

  「黎洲棉花根據產地不同,分為兩種,有海島棉和大陸棉兩種,其中大陸棉為天下木棉之最,棉絨纖長,可以織出如絲綢般細膩的棉布,故而又叫長絨棉,此皆黎洲西海岸所有,你此行務必都帶回來。」

  汪大淵聽的連連點頭,暗道魯錦這見識可真不一般,不僅是黎洲,連非洲和天竺物產,木棉原產自何方,如何傳入中國,他都一清二楚。

  魯錦卻揮手指向東海岸,又繼續道。

  「東海岸寶物亦有不少,有一種糧食作物,稱為木薯,卻與馬鈴薯和密薯不同,那兩種都是地上生藤曼,這木薯地上卻似樹木一般,每七片葉子簇生一起,故而又稱七葉木薯。

  「不過木薯有毒,生食可令人中毒而亡,需削去外皮,用清水洗淨,最好用流水浸泡一夜,再用水煮熟方可食用,可替稻麥作為主食。


  「而且木薯耐熱怕寒,下霜之地是種不活的,生長又十分緩慢,需整整一年12個月才能收穫,可在嶺南、瓊州、安南、雲南等地種植。」

  三人聽的皺了皺眉頭,孟智方更是直接問道,「大帥,既然這木薯有劇毒,還生長如此緩慢,亦不能在我中國遍地種植,只能種在嶺南之地,為何還要尋回此物?」

  魯錦解釋道,「因為木薯高產,刀耕火種,貧瘠之土,可畝產千斤,若是肥沃的好田,精耕細作,肥料充足,可畝產萬斤,而且其本身有毒,又不怕一般的蟲害,有什麼害蟲都被直接毒死了。」

  又是畝產萬斤,三人再次聽到這個詞,已經沒有開始那般驚訝,仿佛這黎洲的糧食都如此變態一般,因為魯錦前面已經說了馬鈴薯和密薯,故而三人仍然對這木薯不甚感冒。

  汪大淵也說道,「主公讓我尋來如此多的高產作物,若推廣開來,穀賤傷農怎辦?再說這密薯無毒也能畝產萬斤,又能適應天南地北的氣候,豈不比木薯更好些?」

  魯錦卻反駁道,「嘖,這天底下還有嫌糧食多的?你們可知道三合土,以三合土所建的建築堅固無比,然這三合土中卻需要用糯米。

  「糯米,稻穀也,那也是糧食,明明可以給人吃,為何非要拿去築牆?而這木薯卻十分高產,雖是有毒,但替代糯米用來做三合土可也?此舉能給天下百姓節省多少口糧?

  「另外糧食又不是只能食用,先生可見過織布,棉麻之類紡紗之後,還要給紗線上漿,使其更加堅固,然後才可上織機織布,這給紗線上漿,還需要用糧食。

  「還有造紙,染布,裱糊窗紙等工匠之用,也多用糧食作為材料,若這些都能以木薯代之,可為天下百姓節省多少口糧?

  「實在不行還能拿來餵豬,讓百姓填飽肚子之餘,多吃兩口肥肉也好啊,糧食多到用不完,總比沒糧食的時候易子而食要強吧?」

  魯錦提出的這些理由,倒是讓汪大淵恍然大悟,他之前還真沒想過原來糧食還有這些工匠方面的用途。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