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回家,連著三幾年了,好不容易收兩封電報,都可勁兒罵我呢……」
張廷樞撇了撇嘴不著痕跡地轉開了話題,牽過妻子與姜誠並行出門——
就這幾日還有兩個有關商務合作的會議,要在雙城子城內召開;
到時候不管老毛子那邊要來人,英法美等國都會齊聚此地,洽談有關礦產,林牧,工業開發幾個方向的中長期項目,總投資額或將超過一億銀元。
這些項目一旦都談成了,會給吉林帶來跨時代的發展,前後周期更會長達十年;
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這些話暫時沒辦法跟張廷樞點透,不過就算他不知道,以他的心性人品,在接下海軍任務之後必會全力以赴。
就在姜誠乘車剛剛抵達雙城子,正親自督促著幾個負責人進行籌備工作時,吉林府和奉天的急件同時到了。
總參部傳達京內的信息,靳雲鵬下野後,梁士詒由大帥張雨亭扶持上位,財政部長段芝貴和軍務總長鮑貴卿也於同日一齊就職——
就算再傻的人也看明白了:攆走了一個代表奉系的靳雲鵬,關外的這頭已成了大勢的老狐狸,居然一口氣往內閣安插了這麼多人!
「簡直要成了奉系內閣了。」
這話都從吳佩孚口中說出來,可想而知直軍何等的忌憚。
姜誠凝望這字裡行間的滿滿殺機,心裡很清楚,這第一次直奉大戰已然不可避免。
但他,卻並不想參戰。
姜誠心裡明白,經過兩年的整軍經武,和大量的採買物資,他的吉軍絕對算的上華夏戰鬥力之最強。
可他絕不想把精力和軍費用在打內戰,特別是一場幫著大帥奪天下的內戰上。
尤其是奉系山頭林立,軍隊的整體素養偏低,各方將領還是以老派綠林為主的情況下……就算幫著他張雨亭拿下中原,未來一樣得被這些老傢伙攪得一團糟。
其實,按照後續的發展,1922年直奉大戰敗給曹三兒吳秀才,對於整個奉系而言並不是件壞事。
張雨亭痛定思痛,大搞軍改,新建學校,工廠……兩三年時間就讓整個東北都變了一個樣。
所以——
姜誠打算找個藉口,甚至是搞出點大事避開入關作戰。
略是想了想把電報紙交給韓明收起,他又拿起吉林府的那一張。
蹭地一下站起身來,他臉沉了下去。
山東,出大事了。
…………
膠州半島上的鐵路發生了嚴重事故,一列滿載貨物的列車駛出青島沒多久,就發生脫軌事故,造成多名列車員和火車工死亡,大量貨物傾倒在鐵軌兩側。
要知道,這批貨是由國外運往天津集散,上面大多是布料、糧食、洋蠟、香皂等等生活物資;
這些東西在京城都算搶手貨,更不要說在相對落後的山東,附近的百姓聽到驚天動地的聲響後,前來看熱鬧卻發現這些好貨,肯定不顧風險上來就搶。
但在一戰以後,山東地頭上的鐵路也是鬼子管理,巡弋到此的他們發現有刁民搶東西,馬上烏泱泱地衝上來就打殺。 孔孟之鄉的人民也是武德充沛,就算對手是日本人,在面對這麼多的好東西的同時也當仁不讓。
衝突就這麼爆發了,平民死了十七個受傷的有上百人;而日本護路軍被打傷二十,還有三名重傷死亡。
如果是雙方真有交戰點還好說,況且這是中原地區,巴黎和會還定下山東是日本的勢力範圍,華夏方面就更沒理了。
當天青島威海的日軍幾乎是傾巢而出,朝著濟南泰安等地就撲了過來:
身為山東督軍的海平川當然沒慫,調兵遣將就跟鬼子幹了起來,別說像若干年以後的某人一槍沒放撂下城池就跑了——
這位奉系的少壯派還親臨前線,頗有些操不爛鬼子菊花不罷休的架式。
一翻電報紙的落款,姜誠抬頭就罵:「他娘的,這都三天前的信兒了!通訊連是幹什麼吃的……耽誤這麼久工夫真該槍斃了。」
韓明不敢吭聲,一旁的孫正楠趕緊說道:「消息先到的長春,吉林府一點都沒敢耽擱就給傳過來了——」
他話還沒說完,姜誠咬牙切齒道:「媽的死鬼子,就知道他們得抓住一切機會撲老子的地盤!」
「立刻下令灤州全線增援……咱吉林也得馬上動,平川打鬼子,怎麼也得去幫幫場子!」
孫正楠為難道:「姜爺,灤州出戰好說,畢竟在關內;可吉林這事兒……」
他知道姜誠一向反感吞吞吐吐,趕緊把後半句說了,「您想啊,長春必然比奉天晚一到兩天知道信兒,平川往吉林送信兒,帥府和總參部能不匯報嗎?」
「可這一兩天的,甭管是帥爺還是哪個,誰放話了呢?咱可不好知道上頭的意思啊!」
姜誠臉一僵。
就算心頭一萬句髒話要講,可他也明白自家參謀長沒說錯。
總參部和帥府都沒吭聲,說白了,就是不想讓山東真的跟鬼子幹起來——
只是地區衝突,甭管是認慫還是談判都好說,但要是關外也卷進去,那就等於是要全面開戰了。
且不說跟鬼子面對面的打,有沒有勝算的機會,現在直奉由合作已轉為對抗,萬一這邊山東打的正酣,關外老家被曹三兒偷了咋整?
「可這,能讓平川在山東跟鬼子單打獨鬥?」
姜誠緊咬後牙攥緊拳頭。
忽然,他那雙眼睛亮了一亮,「對了——他娘的,咱還有艦隊啊!」
「馬上聯電廷樞,讓老毛子滿載炮彈這就出發,偷他青島的屁股,把他們破船砸爛幾艘最好。」
「你再去聯電錦州的劉潤川,跟他老劉講,不顧一切把能送的裝備都拿鐵路送到灤州……」
「告訴他,每拿走一樣,未來我姜誠還三件——反正不管怎麼說,咱海軍和陸軍兩面夾擊,就算最後要和談,也得讓這群囂張的小鬼子跌個大跟頭再說。」
孫正楠欲言又止,卻還是立正磕靴去照辦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