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植物工廠

2024-08-11 04:55:10 作者: 叫我達令
  第146章 植物工廠

  【笑不活了,不會有誰進自己國家博物館,還需要看翻譯才能看得懂裡面的文字吧?】

  【還真的有,有網友發視頻說,進泡菜國的國立中央博物館,發現裡面古文字全是漢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國內的博物館呢】

  【更絕的是,思密達們看不懂,所以他們看下面翻譯過的字,他們驚嘆我們是怎麼能看懂他們國家的古文字呢】

  【也有網友發出了靈魂拷問,思密達能看懂他們的歷史嗎哈哈哈哈】

  【這讓我不禁想起那檔綜藝,有個明星說自個家有一件世代相傳的古文書,是王賜給他們家的,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結果拿出來一看,是一張賣身契】

  【說起來他們家幾次三番想要和我們撇清關係、廢除漢字,但做得又不徹底,比如他們的法律條文至今用的還是漢字,他們身份證背後還會備註一個漢字的姓名】

  【這幾十年他們從摒棄漢字到恢復漢字,中間曲折的過程堪比三打白骨精,要我說還是別恢復了,不然又要申遺說漢字是他們的了.】

  金陵城,奉天殿前。

  「tui,臭不要臉!」不少人對泡菜國的這種做法恨得牙痒痒,農夫與蛇的故事,換誰是農夫都要被氣死。

  「反了反了!」

  「小小番邦、撮爾小國竟敢倒反天罡,冒充我華夏正統?」一眾武將煩躁地抓了抓臉,再加上八月份的燥熱天氣,不少人都給氣得上火,從視頻中吐槽可以得知,這泡菜國不是第一次幹這種事了,哪裡的臉皮啊。

  從古至今,這泡菜國大多情況下都是我中原王朝的藩屬之國,去年剛與我大明確立宗藩關係,其國王被封為高麗國王。雖說後世兩國的關係有了些變化,但說漢字是他們的,就像你家的奴才,突然有一天脫離奴籍了,到處說你家這塊地皮是他的一樣.炸裂。

  「背恩忘義,豬狗不如!」朱元璋皺了皺眉,對此很是嫌棄.後世周邊這小國,怎麼一個比一個跳得還要歡?

  雖說國之戰事不可輕啟,但對付地痞流氓要有另一套手段啊不然實在是膈應。

  「既然廢除使用漢字.為何不進行到底?」劉基等人也是有些鄙夷,前倨後恭,不過是徒增笑耳罷了。

  不過這個問題在評論區倒是找到了答案。

  「所謂的表音字,有點類似於反切法?我們並沒有類似的文字來表示,後世反而用胡語來表示字的音?」一眾人看著評論區提到的『zhangwei』的案例,研究了起來。

  不過研究來研究去,看著這麼多個字母,又沒學過「a o e i u」的眾人自然搞不清楚其中的關係,大眼瞪小眼也瞪不出個一二三來,無奈只好放棄。

  朱元璋心中一動.如果有一套規範的讀音來輔助訓練官話,那京察就不用如此頭痛了,同時也方便民間交流。

  特別是廣東那邊出身的官員每次報告工作的時候,根本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一個兩個還好,多來幾個就容易讓人上火。

  偏偏我大明地域遼闊、方言眾多,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口音,這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這都已經是人群中學問最高的一部分人了,當地百姓情況就可想而知了.你外地的官員過去可能連話都聽不懂

  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對路引制度的默認廢棄,順暢的交流就很有必要,這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情,或許憑民間自發演變最後也能演變出來一套系統,但效率終究是低了些。


  反觀後世,來自天南海北的人相互之間的交流毫無障礙,可見那一套『注音』工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懷疑有一天他們會說漢字都是他們的》

  《不用懷疑,他們早說了。還申遺了,但被聯合國警告了。[捂臉]》

  《笑死,我第一次去韓國玩的時候在景福宮門口給當地韓國大媽指路,她們看不懂那裡的漢字路標》

  《他們的文字是表音字,相當於我們的拼音,比如張偉、張威、張維、張微、張薇等,用拼音寫都是zhangwei,中國是表意字,如果全用韓文的話,名字都一樣》

  【植物工廠,是通過設施內高精度環境控制,實現農作物周年連續生產的高效農業系統。它早期主要是用於蔬菜瓜果,食用花卉,還有一些功能植物的種植栽培】

  【但是植物工廠的育種加速器出現以後,我們現在可以進行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等等一些糧油作物的快速反應】

  【精準的調控包括光、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一些環境要素和營養要素,能可以大幅度的縮短作物的種植周期,像大田環境下水稻的生育周期是120天以上,但在植物工廠中,水稻的生育周期可以縮減到到60天左右】

  【任何生物生長快的原因,一般取決於兩個核心因素:環境和營養】

  【就比如光,大田環境下的這個水稻的生長,光是來自於太陽,除了提供能量供光合作用之外,另外一個方面還作為一個信號源,可以調控作物的生育周期】

  【尤其是它的內源激素、還有開花素的一些刺激和調控,也就是:找到不同生育期的光的配方的一些優化,使它的不同階段的生育期可以大幅度的縮短】

  【陽光中包含著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等光譜,其中的可見光中的紅、藍光對植物光合作用促進最大,其他光譜也對植物的開花、結實和色素形成具有獨特功能】

  【比如說剛破土的時候加藍光長得壯,再大點加紅光就長得快,然後是綠光就能催著它開花結果,就這樣針對不同作物調整它的「配方」.】

  奉天殿前。

  眾人望著天幕,那是一個用白色薄膜包起來的大棚,裡面是水泥鋪設的地面。

  上面每隔一步左右就放著一個長長、高高的架子,每個架子至少有十幾層,上面種著生菜、辣椒、番茄等蔬菜,長勢旺盛。

  「60天?怎麼可能!」一眾大臣都失聲說道,殿前的大臣都出自草莽,就算沒有耕種經驗,也還有常識。像南方雨熱條件好才一年兩種,天幕提到的技術.也太誇張了。

  然而.看著天幕那個毫不起眼的封閉的大棚,工作人員還給採訪的人做了演示的操作,包括切換各種顏色燈光、提高溫度等。

  看著言之鑿鑿的樣子,顯然不是在吹牛!

  「不對,這種植物工廠是不受地域、氣候的限制的!也就是說它能在沙漠、戈壁灘、冰天雪地等各種環境」劉基很快聽出了弦外之音,如果真的能精準調控各種環境因素的話,如果天幕所說的無誤的話,再加上種植周期的縮減.

  眾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瞬間領悟了劉基話里的意思,一個個臉色都有些古怪。

  從天幕中提到的各種環境因素,除了各種光的提供之外,其他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等,就算是如今的大明想要實現粗糙一些的調控也很簡單。


  「也就是說,這種技術是可能實現的,而且好像還不怎麼難!」科學部中有人大著膽子說出這句話,眾人都沉默了眾人內心計算著,好像是這麼個道理。

  「還要算成本!如果成本壓不下來,那麼將毫無意義!」

  「工廠、設備、電費、營養液不知道這營養液又是什麼成分,這完全是無土栽培簡直難以想像。」劉基等人將各種可能用到的費用寫出來,即便如此還是沒有信心。

  「化肥有磷肥、鉀肥、氨肥(氮),看情況所謂的營養液中也是這幾種元素的混合。」

  「問題是有成本優勢嗎?」

  「應該有吧,像天幕這種至少二十層的價值,同樣的空間相當於產量多出了十幾二十倍.再加上縮減一半的種植周期,如果種些不應季的蔬菜水果,應該是能把成本收回來的吧。」胡惟庸等人也加入了進來,像不應季的水果蔬菜這個年代也能搞得出來,就是太貴了,普通人家很難見得到罷了。

  「可它的十幾倍產量.每公斤的糧食、蔬菜里都需要對應的成本,地裡面的不需要成本啊」

  這話倒是沒錯,眾人都默然,可以看到糧食增產真的沒有捷徑可以走。

  「不,就算不能大規模推廣,它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比如用來進行加速育種過程!」朱元璋提出了另一種思路,從天幕得知,無論是雜交水稻、雜交小麥、無籽西瓜的育種等,都是歷經幾十年才得到的成果。

  這個時間太長了.其中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簡直難以想像,有了這個加速作物種植的技術,那麼在育種方面就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眾人皆是眼前一亮,如果是用來育種的話,那這點成本簡直像不要錢一樣。

  【經過不斷探索,科研團隊終於讓發光二極體LED以不同的光譜配方模擬陽光成為可能】

  【另外一個方面,光必須跟營養協同調控,才能實現它的快速反應,在最優的光環境下,也得到最優的一個營養的供給,營養液代替泥土無需擔心蟲害,不用噴灑農藥,更不用擔心什麼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污染的問題。】

  【這種方式肯定可以大規模的推廣應用,它不僅可以大幅度的縮短作物的生育周期,還不受任何的地理氣候那些限制】

  【另外一個方面它可以在未來的像城市的食物保障還有這個解決糧食安全方面。也可以起規模化的意義。比如像城市的地下樓宇和屋頂、家庭等一些空間啊,用這些手段也可以生產一些糧食作物】

  【相比傳統農業,植物工廠能就將空間的利用率提高到了極致,所以它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的產量,像水稻的產量可以提高到大田的20倍、甚至30倍】

  【此外這項技術還能用於育種,高效的育種產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

  【傳統的水稻育種周期長,一年頂多能繁育2-3代,培育一個新品種,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然而依靠植物工廠,這一時空瓶頸就可以被打破,而且不受大環境的影響,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加代育種】

  【育種的加代,即在育種過程中增加種子繁衍的世代,簡單來說就是一年之中讓種子多繁衍一代,因為不管是傳統的雜交育種,還是現在利用生物技術進行育種,都需要多代的繁殖選育,才能最終育成一個新的品種.】

  奉天殿前。


  「二極體LED?二極體中當時沒提到如何發出不同的光啊.」科學部中的眾人對二極體的構造了熟於心,也知道分為真空二極體和晶體二極體兩種。

  這LED很有可能是晶體二極體中的一種。

  「20-30倍的產量?還有育種..」

  朱元璋等人念著,藏不住的熾熱的眼神,而且除了產量優勢外,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優勢也是無可比擬的。

  此外,這種技術還真的應用到了育種技術上面.

  「先搭一座出來給農科院育種用吧。」朱元璋心裡做了決定,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就算最後沒有搞成,所消耗的資源也是有限的。

  唐,長安城。

  「天才的想法,這個技術手段真的太巧妙了!」

  李世民、房玄齡、魏徵、儲遂良等人都稱讚不已,大規模應用他們是不奢求的,但如果能加速育種工作的話,那作用也是很大的。

  要知道在後世理論知識這麼完備的情況下,尋找優良的植株進行雜交育種,這一過程都要花費幾十年。

  這還是多少個團隊同時競爭的結果.以如今的交通條件,理論完備情況,可能情況會更為艱難,花費時間會更多。

  所以這種加速作物生長的手段,能大大加速了育種過程,會極大增加了育種效率,其產生的效益是不可想像的。

  這也是日後的糧食保障方案從彈幕中得知,如果用上了太陽能供電的話,那麼成本已經能下降到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了。

  「這個大棚看樣子占地不小,只用一台手機就能實現控制,恐怕再大好幾倍都不是問題,採摘時用的機器人.」一眾人都羨慕了,點點點就能精準調控,不用翻土、除草、施肥.這哪裡是種地啊.

  「這營養液是通過白色的管道輸送到各個架子上的,可能工廠的主人還需要調配營養液?」

  「好像最重的工就是這個了」

  「這樣生產出來的番茄、辣椒看起來好乾淨。」一眾武將也是有些心動。虧了天幕有字幕提示,眾人才知道那些從未見過的作物的名字,裡面的番茄,一個個還是有些青澀,但光澤鑒人。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