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府。
西堂內,雕花的門窗半掩著,陽光透過窗欞灑下班駁的光影。堂中擺放著幾張古樸的桌椅,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牆壁上掛著幾幅山水畫卷,為整個房間增添了一份雅致。
「你回去一趟好像瘦了點,多吃點,這米粥調和開胃。」
易華偉看了看對面的晨曦,端起面前的小米紅棗粥,仰頭一飲而盡。
晨曦穿著一身淡紫色華服,數月不見,削瘦了些許,看著清麗不少,但臉色極好,紅潤的臉上眉如遠黛,目含秋水。一頭烏黑的長髮挽成精緻的髮髻,一支珠釵在發間閃爍著溫潤的光芒。
看著易華偉,晨曦眼中滿是溫柔,輕笑道:「慢點,又沒人跟你搶,我這盛的還不如你喝得快。」
一旁的秋菊身著淡綠色的衣裙,手腳麻利地在一旁伺候著,聽到晨曦的話,輕笑著接過易華偉的碗,說道:「吃得多才好呢。我聽說以前趙國將軍廉頗七八十歲了一頓還能吃斗米、十斤肉,聽說身體壯得跟牛一樣,趙大人應該多吃點。」
「十斤肉…,呵呵~,你聽誰胡說的?我還沒說什麼呢,這就替你家大人著急了?你這丫頭不錯,我喜歡,叫她跟我吧。」
晨曦輕笑兩聲,轉頭看向易華偉。
盛粥回來的秋菊臉上笑容一僵,頓時求助地看向易華偉。
看著秋菊小臉皺成一團,晨曦輕笑道:「好了,看你這要哭出來的樣子,跟我還委屈了你嗎?」
「好了,這丫頭心眼實,經不起逗。」
易華偉笑了笑,看著晨曦道:「這次回來好好休息一下……」
就在此時,外面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噔噔」腳步聲,聲音由遠及近,節奏緊湊,瞬間打破了屋內原本的寧靜氛圍。
「啟稟丞相,烏氏倮急報——」
易華偉一聽,臉色頓時嚴肅起來,劍眉微微蹙起。晨曦也不由臉色一正,秀美的面龐上浮現出一抹擔憂與好奇交織的神情。
一位謁者身著深色宮服,腳步匆匆地從外面快步走了進來。神色焦急,額頭上微微滲著汗珠,雙手捧著一卷竹簡。
秋菊見狀,連忙上前,迅速把竹簡接了過來,然後走到易華偉跟前,恭敬地遞了過去。
易華偉伸手接過竹簡,手指一抖,將竹簡展開,目光如炬,飛速掃視幾眼後,眉頭皺起。
晨曦見狀,微微前傾身子,有些擔憂道:「究竟怎麼了?這烏氏倮的急報所為何事?」
易華偉面色陰沉如水:「烏氏倮傳來消息,匈奴正在大肆練兵。那冒頓自繼位以來,以雷霆之勢吞併了東胡,如今勢力大漲。麾下兵強馬壯,控弦之士達三十萬之眾,這般強大的實力,看來著實給了他不少狂妄的信心。哼!」易華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
晨曦秀眉緊蹙,微微咬著下唇:「匈奴恢復得如此之快,實在令人心驚。若讓他們再流竄進來,不知又會有多少無辜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無妨,呵呵。」
易華偉輕輕一笑:「不怕他來,就怕他不來,我正愁這邊工程沒人。上郡有蒙恬鎮守,匈奴人斷不敢輕易進犯。至於隴西……隴西郡郡尉是李信對吧。」
易華偉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索著什麼。轉頭看向一旁的秋菊:「拿筆來!」
「諾!」
秋菊應了一聲,急忙朝書房走去。
眼下才五月,匈奴人喜歡在秋冬二季過界掠奪,這是因為他們過著遊牧生活,夏季和秋季主要精力放在放牧上。到了秋天,匈奴兵和他們的坐騎都養精蓄銳已久,兵強馬壯,因此選擇在此時發動進攻
冬季匈奴人會因為資源匱乏,尤其是糧食和布匹等生活必需品,而選擇南下寇邊,搶奪資源。此外,冬季農耕民族收穫糧食,資源豐富,也是匈奴選擇此時寇邊的原因之一。
不過,誰說大秦只能防守不能進攻了?
如今的大秦,兵強馬壯。馬具三件套的應用,讓秦軍騎兵如虎添翼。新煉製出來的幾噸炸藥,更是威力巨大的利器。還有伊蘭製造出來的連弩,在戰場上能發揮巨大的作用。易華偉實在想不出,在這樣的實力面前,大秦怎麼會輸。
眼下黃河治理、直道修繕以及船廠建設等諸多重大工程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三十萬精壯都不夠用。
待將匈奴搞定,應該往南越那邊抓些奴隸回來了,還有箕子朝鮮……
……………
儘管已是五月,但因為海拔的緣故,隴西的風依然帶著一絲涼意。
李信身著黑色甲冑,巋然不動地站在狄道長城頂,深邃的目光眺望著西方,任由半頭白髮隨風飄拂。身姿挺拔如松,仿佛與這長城融為一體。
隴西郡是連接關中地區與河西走廊、西域的咽喉要道。
隴西地區本身有著廣袤的土地,其地形包括草原、丘陵等,為農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當地的畜牧業興盛,能為軍隊提供優質的馬匹等戰略資源。同時,農業的產出也為當地駐軍以及過往軍隊提供了必要的糧草支持,是軍隊長期駐紮和作戰的物質基礎。
如果隴西失守,那麼關中地區將直接暴露在來自西方的軍事威脅之下,同時也會切斷中原與西域的交通往來,影響貿易、文化交流以及軍事戰略的布局。
四百年前,秦穆公用由余之計,向西開拓,展現出了大秦的雄心壯志。
由余,這位來自西戎的賢才,為秦穆公出謀劃策,使得秦國在西部的影響力迅速擴大。西戎八國,在秦國的強大攻勢下,相繼臣服。綿諸、緄戎、翟豲之戎等,這些曾經強大的部落,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成為秦國的附屬。
到了秦昭王時,秦國的實力更加強盛。秦昭王果斷出兵,滅義渠。義渠,這個長期與秦國抗衡的遊牧民族政權,在秦國的鐵蹄下灰飛煙滅。滅義渠後,秦國設置了隴西、北地二郡,並在當地設「縣」、「道」進行管理。狄道,便成為了這些新征服土地的最西端,也是秦國西部的重要戰略據點。
第二任隴西郡守叫李崇,正是李信的祖父。李信年幼時便在狄道生活了許多年,他家籍貫雖在關中槐里,但他對隴西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算半個隴西人。在狄道的日子裡,李信見證了祖父為治理隴西所付出的努力。李崇深知隴西的戰略重要性,他積極加強邊防建設,修築長城,以抵禦外部的威脅。
這道長城,便是李崇任太守時修築起來的。南起臨洮,北至上郡,沿丘陵蜿蜒曲折,如一條巨龍橫臥在大地之上。
長城不算高,兩丈出頭,毛石土築,粗布紋瓦。雖然看似樸實無華,但卻橫亘埡口,兩側皆大山,占據了天險。每隔兩里就築烽火台一座,派一什駐紮。五人守燧,時刻警惕著敵人的動向;五人巡邏城頭,確保長城的安全。
隴西的長城,不僅是一道軍事防線,更是秦國對西部統治的象徵。它見證了秦國的崛起與強大,也見證了無數將士的忠誠與奉獻。在長城的守護下,隴西的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發展生產。他們開墾荒地,種植糧食,飼養牲畜,為秦國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看著這熟悉又蒼涼的景色,一股鬱郁不得志的煩躁情緒又在心頭湧起,李信深深呼出一口氣。
早在二十年前,李信便已嶄露頭角,身為都尉的他,隨王翦一同出征,兵出太原、雲中,劍指趙國。他親率大軍越過夏屋山,以雷霆之勢奪取趙恆山郡,那一戰,他的英勇之名傳遍四方,立下了赫赫戰功。
十八年前那場滅燕之戰,李信以裨將的身份踏上戰場。在衍水之畔,他指揮若定,麾下將士如猛虎下山,大破燕軍。那一場勝利,讓燕王喜心驚膽戰,竟割了太子丹的人頭前來請降。那時的李信,極得始皇帝的信任。地位遠高於一般郡尉,在朝堂之上備受矚目。
在第一次伐楚之時,他更是被委以重任,取代王翦,統領二十萬大軍。
然而,命運卻仿佛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第一次伐楚,李信遭遇慘敗,七名都尉戰死沙場,數萬之師幾乎全軍覆滅。
從那以後,李信便失去了秦始皇的信重。爵位被削,職務被剝奪,被趕到遼西守邊。在那偏遠之地,李信飽嘗了失敗的苦澀與落寞。
儘管在後來滅燕、代、齊的戰爭中,李信又立下了一些戰功,但仍難掩當年伐楚失敗的陰影。
蒙恬已回到中樞,備受重用,而他卻仍在邊郡打轉。命運的輪迴,讓他繞了一圈後,又回到了隴西郡。在這裡,他望著熟悉的山川,心中感慨萬千。曾經的輝煌與失敗交織在心頭。
就在李信無聲長嘆,滿心感慨命運的起伏之時,一名親衛急匆匆地從遠處跑來。親衛腳步匆忙,帶起一路塵埃,神色緊張而急切。待跑到李信近前,親衛單膝跪地,大聲稟報導:
「啟稟將軍,陛下詔令。」
「啊??」
李信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意外。原本沉浸在回憶與感慨中的思緒瞬間被打斷,隨即回過神來,迅速伸手拆掉火漆,動作略顯急切。火漆落下,露出詔令的一角,李信小心地打開詔令,目光緊緊地盯著上面的文字,逐字逐句地閱讀著。
片刻之後,李信難掩心中激動,哈哈大笑起來。那笑聲爽朗而豪邁,仿佛要將多年來的壓抑與沉悶一掃而空。笑聲在長城之上迴蕩,驚得附近的飛鳥紛紛振翅而飛。
「將軍,是何喜事?」
親衛看著數年難得一笑的將軍開懷大笑,心中充滿了好奇,忍不住問道,眼神中滿是期待。
李信眉頭的溝壑舒展開來,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大聲道:「走,回去,我信使在哪裡?帶我去見他!」
「諾!」
親衛立刻起身,恭敬地應道。轉身在前帶路,李信則邁著大步跟在後面,腳步輕快而有力。
…………
狄道縣。
城牆由巨大的石塊和夯實的泥土築就,歷經歲月的磨礪和戰爭的洗禮,依舊堅固如昔。城牆上,士卒們手持長戟,目光炯炯地巡視著四周。
縣城內,街道縱橫交錯,雖不寬敞,但也足夠行人與車馬通行,路面由黃土夯實,偶爾能看到一些被歲月磨得光滑的石板。
街道兩旁,店鋪錯落有致,有售賣各種生活物資的雜貨店,有飄出陣陣麥香的餅鋪,還有提供歇腳之處的客棧。人們在街道上穿梭往來,或忙碌地搬運貨物,或悠閒地交談著。
郡治府坐落在縣城的中心位置,那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築。朱紅色的大門高大而威嚴,門上方懸掛著一塊黑色的匾額,上面用篆書寫著「隴西郡治」四個大字。大門兩側,威武的石獅子靜靜地蹲坐著。
郡尉府在縣城左角。
寬敞的庭院裡種植著一些常見的槐樹、楊樹等,為炎熱的夏日帶來一絲清涼。
庭院的四周,是一排排整齊的房屋,房屋的建築風格古樸大氣,屋頂覆蓋著灰色的瓦片,牆壁由黃土和石塊砌成。
「沓沓沓~」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庭院的寧靜。地面微微震動,仿佛有千軍萬馬奔騰而來。
「吁~~」
隨著一聲長長的馬嘶聲,馬蹄聲戛然而止。接著,一道爽朗的聲音傳了進:「信使何在!?」
聲音洪亮而有力,充滿了威嚴與期待。
蕭何正端坐在庭院中,靜靜地看著四周的環境。聽到馬蹄聲和那道爽朗的聲音,他忙起身迎了過去。
只見一名身披甲冑的白髮將軍翻身下馬,動作乾淨利落。身姿挺拔如松,甲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屬的光芒。
李信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幾名親衛。親衛們個個神情肅穆,步伐整齊,緊緊跟隨在李信身後。
蕭何臉上帶著恭敬的神情,朝李信行了個抱拳禮:「關中都尉蕭何,見過李將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