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某幸不辱命!小可汗部下的十支隊伍,九萬部眾,已經悉數逃離草原,現就駐紮在縣城外!」
亥時四刻,雲中縣城,雲州大營,蘇定方、倪屬拓等人騎馬沖入轅門,直奔中軍大帳,帳中幾人聽到動靜,連忙快步走了出來,為首之人正是突利。🍟♣ ❻❾𝕊𝕙𝓊𝓧.C𝓞м ♝☮見到突利,蘇定方連忙上前抱拳道。
「!!見過莒國公!見過定遠郡公!!」
這時蘇定方才見到突利身後又走出來兩人,一人是唐儉,他之前在邊軍大營見過的,另一人是一個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中年將軍,他剛剛稍稍落後突利半步,再加之此時天色昏暗、光線不好,所以蘇定方一開始並未注意到。
定遠郡公,即張公謹,唐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張公謹原為王世充屬下洧州長史,與刺史崔樞一同降唐,任鄒州別駕、右武侯長史。後在徐世績等人的推薦下成為秦王府幕僚,並輔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出任代州都督,封定遠郡公。
張公謹一生之中參與的戰爭雖然不如李靖、秦瓊、程咬金等人多,但他做了一間非常有名的事情,直接促進了玄武門之變,這件事情便是——「投龜定議,志助儲君」!
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讓巫師焚燒龜甲占一卦,這時從外面走進來一位將軍,拿起龜甲就扔在地上,說:
「凡卜筮者,將以決嫌疑,定猶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縱卜之不吉,勢不可已(占卜是用來決定有疑惑的事情的,現在事情很明朗,還用占卜來幹什麼。如果占卜後結果不吉利,難道還得停止(政變)嗎)。」
這位將軍便是張公謹!
正是因為張公謹的果決,令李世民更加堅定了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決心,所以後世有人說「無張公謹、尉遲敬德,則太宗不能殺兄」。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殺時,其屬下馮立、薛萬徹、謝叔方等人率兩千精銳兵馬快速奔赴玄武門,準備為主子報仇。張公謹勇力過人,獨自關閉大門,將馮立等人擋在門外,馮立等人最終潰散。
張公謹也因為玄武門之變的功勞,年僅三十三歲便升為左武侯將軍,獲封定遠郡公。這般升遷速度,在貞觀朝還是比較罕見的!
貞觀元年,張公謹出任代州都督,節制代州兵馬。
在李澤軒的影響下,今年四月,李二令柴紹、尉遲敬德率軍剿滅梁師都,期間頡利為阻唐軍攻城,竟派麾下狼騎南下,悍然入侵大唐邊境,馳援梁師都。所幸唐軍對此早有預料,柴紹在狼騎去朔方城的路上設伏,恰好偶遇天狗食日天象,利用地形和先發優勢,大勝突厥狼騎!
再加之七月,突厥國師秘密潛入炎黃書院,盜取書院機密資料,一路破關斬將,與其率領的五萬狼騎在龍門關外匯合,並在龍門關外與唐軍爆發激戰!
數月之內,突厥狼騎兩次入侵大唐境內,令李二意識到大唐與突厥之間的國戰將會很快到來,不僅在朝中做了緊急備戰部署,李二在邊關各州也做了許多軍隊官職調動和安排,包括設立雲州都督府!
(歷史上,李二是在貞觀四年三月,唐軍滅掉東突厥後,設置了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以及定襄都督府、雲州都督府,在此之前,雲州並沒有都督府,也沒有都督,只有三萬邊軍。歷史的進程再次因為李澤軒發生了偏折)
由於雲州地處邊關,只下轄了雲中縣一個縣,而且與代州相鄰,張公謹也因此而「升官」,升任代州刺史、雲州刺史,兼任代州都督、雲州都督,節制兩州兵馬,並總管兩州之政務!
此時雲州在大唐的戰略地位,差不多相當於是一個「軍事緩衝帶」,因為地處邊關,直接與草原接壤,如果大唐與突厥發生衝突,雲州將會第一時間陷入戰火,所以雲州之地人煙稀少,百姓們經過這幾年突厥經常南下劫掠,能南遷的大多都南遷到代州、朔州、并州一代了。
將雲州作為「軍事緩衝帶」,在這裡設置邊軍大營,突厥若南下劫掠,唐軍可在此拒敵於國門之外,而代州則可以作為雲州的後勤保障,源源不斷地為前線提供補給和兵源!
李二讓張公謹總管兩州的軍務、政務,便是想讓其統領好兩州的力量和資源,為大唐守好國門!
傍晚的時候,在代州都督府的張公謹收到蘇定方手下傳來的消息後,連忙快馬加鞭,趕至雲州大營,接見了突利,並且派援軍去追蘇定方,協助蘇定方從草原上幫助突利殘部撤出草原。
「呵呵!蘇將軍不必多禮!」
都是同齡人(蘇定方還比張公謹大兩歲),而且都是大唐軍方將領,另外,張公謹與李靖的私交也不錯,對於蘇定方,他自然沒有惡感,他上前拍了拍蘇定方的肩膀,道:
「定方,小可汗的九萬部眾全部撤出草原了?」
蘇定方點了點頭,道:「是的!小可汗的九萬部眾全部撤入了雲州,現在駐紮在城外。💗😈 👤♦而且在草原上,我們並沒有遭遇到頡利派遣的追兵!」
站在一旁的突利,此時喜形於色道:「好!太好了!什缽苾代替麾下部眾多謝蘇將軍援手之恩!」
這九萬部眾算是突利的「政治本錢」,並非是他打算東山再起,而是他如今既然已經下決心投靠大唐,他手中的人馬越多,到時候就能從大唐朝廷得到越多的好處,九萬部眾加上隨他撤出草原的那一萬輕騎,他總共為大唐帶來了十萬人,投靠大唐朝廷後,獲封一個王爺的爵位肯定是沒跑的了,而且到時候李二說不定還是會將這十萬人劃歸他官制。因此蘇定方也算是幫了突利一個大忙!
「小可汗客氣!」
蘇定方擺了擺手。此次深入草原救援,其實他並沒有做什麼,中間的過程順利的有點出乎他的預料,他原本還以為會在草原上遭遇到頡利的軍隊,但並沒有!突利的九萬殘部竟然就這樣暢通無阻地撤出了草原!
「定方一路辛苦了!咱們進帳再細說!」
張公謹不像突利那樣高興過頭,他稍一琢磨,便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於是他看了看眾人,說道。
幾人自是應允。
片刻後,眾人回到中軍大帳,張公謹自是坐在中間首座,蘇定方、唐儉、突利、倪屬拓分列左右,張公謹開口問道:「定方,你方才說,你們在從草原撤退的過程中,沒有遇到一支頡利的軍隊,可是實情?」
蘇定方抱拳道:「千真萬確!不僅末將帶領的那支隊伍沒有遇到過頡利軍隊,其餘九支隊伍也都沒有遇到過,所以小可汗的九萬部眾,無一人在撤退的過程中傷亡!」
滿臉喜色的突利此時也回過神來,他皺了皺眉道:「這貌似不太正常!咄苾恨某入骨,要不然也不會鼓動鐵勒諸部三十萬大軍合圍本汗,午後本汗率領部眾撤出草原,咄苾肯定收到了消息,以他的性格,肯定會派狼騎追殺!即便是追不上本汗麾下的輕騎,但本汗部眾里的老弱傷兵,他們肯定能夠追得上!」
張公謹點頭道:「小可汗的話,也是張某想說的!頡利此人生性殘暴,小可汗率領部眾撤離草原,在其眼中無異於叛逃突厥,以其性格,定會一路窮追!你們在撤退途中竟然未遇到一個追兵,這說明……」
說到這裡,張公謹頓了頓,有些不太確定了。
「這說明頡利肯定是有更大的圖謀,而且就在今夜!所以他沒有精力去派兵追擊小可汗所部!」
唐儉捻了捻須,腦中忽而靈光一閃,他拍案而起道。
「更大的圖謀~?」
張公謹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帳內其餘人也都是一臉若有所思。
突利想了想,分析道:「如今鐵勒十部已經決定聯合反抗咄苾,午後十部兵馬相繼撤退,本汗的人馬這才得以脫離包圍、撤出草原。如果說咄苾有更大的圖謀的話,本汗猜測只有可能是他要鎮壓鐵勒十部的反叛!」
蘇定方面帶些許疑惑道:「鐵勒十部今日午後剛剛做出反抗頡利的舉動,頡利怎麼可能晚上就派兵去鎮壓?鐵勒十部的實力雖然不如頡利,但他們聯合在一起怎麼說也有百萬部眾,頡利想要將之鎮壓,不好生準備一番、謀定後動,恐怕將會損失慘重,我不相信頡利會這麼莽撞!」
唐儉斷然道:「以常理度之,頡利今夜就派兵對鐵勒十部進行鎮壓,確實不智!但頡利明知小可汗率部撤出草原、卻不撤出攔截,便說明此刻他沒有多餘精力、不想分兵!鐵勒十部聯合在一起擁有百萬部眾,以尋常的方法確實不好鎮壓,但頡利若是用不尋常的方法呢?咱們決不能小覷頡利的實力!」
張公謹思忖片刻,道:「莒國公所言有理!咱們不能小覷頡利,這件事情必須警惕!既然頡利今夜無暇他顧,本將便趁機派一批斥候深入草原去打探消息,我倒要看看頡利今夜有什麼動作!」
蘇定方想了想,也沒有反對張公謹的這個決定。因為頡利既然沒有派兵追擊突利殘部,說明頡利目前確實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了,今夜草原外圍八成防守空虛,正好方便斥候潛入。
見無人反對,張公謹頓了頓,又說道:
「另外,本將收到消息,為使頡利有所忌憚,不敢對小可汗所部窮追猛打,陛下令曹國公率領兩千輕騎精銳,前去雲州邊關,從雲州、朔州、代州、幽州四州府兵中抽調五萬兵馬,陳兵於雲州以北,日夜操練,對頡利形成威懾!
陛下下旨之時,尚不知鐵勒十部已決意反抗頡利、更不知道小可汗已經率部撤出了草原,但為了儘可能阻止頡利彈壓草原上各部落的叛亂、儘可能地為朝廷北征突厥爭取時間,陳兵雲州邊關、對頡利形成威懾還是很有必要的!
根據斥候來報,曹國公的大軍,預計會在明日天亮前趕到雲州!今日草原局勢突變,在曹國公來之前,我們須儘可能詳盡地掌握草原上的形勢,方便我們之後制定計策!今夜還得勞煩小可汗派幾人協助我軍之後潛入草原!」
今天早朝的時候,李二向群臣告知了昨日草原盛夏降霜、突厥國內人心惶惶、各部落近期很有可能會反叛頡利的消息,群臣振奮,然後李二令李勣率兵前往雲州,調雲州、朔州、代州、幽州四州兵馬,陳兵邊關,日夜操練,來震懾頡利,讓頡利分出一部分精力來提防唐軍,從而就不會將全部兵力用來圍剿突利和平叛了!
這是李澤軒早就制定好的分化突厥之計,而且唐儉已經完成了分化之計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定遠郡公放心,本汗手下的將士對草原環境無比熟悉,一定能協助您屬下順利潛入草原!」
突利連忙應聲道。
他現在越配合張公謹,就越有可能立功,到時候朝廷給的封賞就越豐厚不是?
這傢伙現在已經將自己當做唐人了,無時不刻不在想著立功!
「好!那就有勞小可汗了!」
張公謹笑了笑,隨即道:「今日小可汗率部一路奔波,想必是累壞了,本將讓人送小可汗回營帳歇息!」
突利自是沒意見,他今天逃了一天,現在終於「找到組織」了,心神一旦放鬆下來確實有些困,本來他還想出城看望看望駐紮在城外的部眾,但實在太困,也就沒做堅持,同眾人告辭之後,便離開了中軍大帳!
「定方,莒國公,若今夜頡利真打算率大軍鎮壓鐵勒十部,本將欲派幾支輕騎深入草原襲擾,二位覺得如何~?」
突利和倪屬拓走後,大帳內便只剩下張公謹、蘇定方和唐儉三人,這時,張公謹語不驚人死不休地開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