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三年很快就過去了。
已經十八歲的寧寶,早就從青澀的少女長成了明艷大方的大姑娘了。
明日是殿試的日子,今天慕家一家人都非常緊張。
只有明日要參加殿試的慕承業看起來非常淡定。
慕承業可以說是慕家幾兄弟中學習最好的,從小就聰慧過人,更是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當初考童生秀才的時候只有幾歲,可人家慕承業都是一次都過。
雖然名次不拔尖,可也都挺靠前。
當初因為年紀小,出雲村的兩個夫子一直看著沒讓他去參加舉人考試。
一直到去年他才去參考,並且一舉考取第一名。
前幾天更是以第一名的好成績,考中進士。
才19歲的慕承業已經考中了解元、會元,如果這次殿試再中狀元那可就是大三元了。
大三元那可是非常牛的,龍元國建國以來小三元倒是出現過幾次,可是大三元只出現過一次。
而且上次中大三元那位已經三十多歲快四十了。
而慕承業才剛剛19歲,19歲考中秀才舉人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事情了,而人家慕承業卻要考狀元了。
京城裡的人都是人精,慕承業長的一表人才,又年輕有為關鍵是還未婚配。
會試榜單出來以後,慕府這邊喜報剛到,就有不少人家遞了拜帖。
薛玉珍還納悶這些人平時都不怎麼來往,怎麼會突然要上門拜訪。
蘇靖姝則冷笑一聲不屑道,
「這些人可都是聞著味來的,還不是咱們承業考了個好名次,所以她們這是上趕著來結親的。」
原本薛玉珍想著慕承業19了,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現在學業也已經完成,如果能及時定下一門好親事那也是不錯的。
只是她這邊還沒來得及開心,府上又接連收了一二十張帖子。
這可把薛玉珍給嚇住了,這麼多人家上門求親她突然就不著急了。
在這風口浪尖上她覺得不適合議親,所以乾脆全部婉拒,準備等等再說。
京城那些人都是人精,慕家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可是薛玉珍可是薛老將軍的女兒,雖然她的夫君現在只是個普通的酒坊小老闆。
可她的四個兒子一個從商一個從軍一個在朝為官,一個剛剛考中會元。
關鍵是慕家的養女是鎮北王府的寧郡主,她還是皇后的好朋友,同時也是剛剛升遷為超一品護國大將軍沈穆陽的未婚妻。
所以現在慕承業可是炙手可熱的女婿人選......................
今天殿試,名次皇上可是會當場宣布的。
出了名次之後,前三名會騎著高頭大馬去遊街。
慕承業可是會元,不出意外的話前三名肯定有他。
寧寶一大早就收拾妥當,帶著冷雪冷霧去了京城最大的臨街酒樓,提前幾日她就在這裡定好了位置。
一起去的還有李穎和王曉燕。
寧寶到的時候王曉燕和李穎已經到了,如果是以前活潑的王曉燕早就去門口等著寧寶順便去外邊湊熱鬧了。
可是今天她的情緒不高,寧寶覺得有點不正常,
「怎麼回事?曉燕怎麼看起來心事重重的樣子?」
已經成親的李穎滿臉心疼的看了王曉燕一眼,
「還不是因為她那早死的未婚夫,之前曉燕定了門親事,說好今年年底前過門的。
可是沒想到這快過門了,那未婚夫和同窗去踏春,竟然把自己給踏死了。
他死就死唄,可是大家都說曉燕克夫,現在曉燕的娘愁的看起來都老了好幾歲。」
克夫?
寧寶凝神朝王曉燕望去,
「哪裡克夫了?
我看我們曉燕不僅不克夫,還一臉福相明明是旺夫命。」
「我不克夫?」聽到寧寶說自己不克夫,王曉燕非常驚喜。
她和寧寶認識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寧寶算命很厲害的事她還是知道的。
現在聽到寧寶說自己不克夫,連日來的陰霾一下子就消失了。
寧寶笑了笑,
「你當然不克夫了,明明是對方命薄天生的短命鬼和你有什麼關係?
你放心吧將來一定會找一個好夫君,夫妻和睦兒孫滿堂的。」
寧寶突然挑了挑眉,王曉燕手上之前消失的紅線突然又出來了,看來今日要遇到她的正緣了。
王曉燕原來定的那門親事,寧寶本來就不看好,怎奈那是王曉燕的奶奶給定下的,王曉燕的父母又是和孝順的,王曉燕對那男子印象也不錯,婚事就順理成章的定下來了。
最近一段時間寧寶沒在京城,她一直在城外莊子上忙她的養殖大業,這次也是因為慕承業要殿試了她才回來的。
沒想到王曉燕的未婚夫卻死了。
好在王曉燕是個性格豁達的女子,對於克夫的名聲她並不怎麼在乎,怎奈家裡人太過在意老在她身邊唉聲嘆氣,弄的她的心情也不好了起來。
現在聽了寧寶一番話,王曉燕直接喜笑顏開,
「我就說嘛,我這麼心善又不做虧心事怎麼會克夫?
原來本姑娘不僅不克夫還旺夫,本姑娘下次找對象一定找個長命的,把日子過的紅紅火火,把等著看本姑娘笑話的人通通氣死。
對了寧寶,你看相算卦這麼厲害,下次我再找對象一定要帶到你面前讓你幫我相看相看。」
「好啊,你放心我不僅會看相還會看姻緣。
我看你今日面帶桃花眉目含春,一定是有桃花運....................」
幾個姑娘在包廂內說笑打鬧,心情好的不得了。
「來了,來了.............」
突然冷雪和王家李家的丫頭一起跑了進來,冷雪興奮的看向寧寶,
「主子,遊街的學子來了,聽說咱們四少爺是頭名....................」
頭名?
狀元?
寧寶來不及思考,噌一下站起身就往窗邊走去,李穎和王曉燕也跟了過去。
慕承業來京城後,不是和同屆的學子交流就是去蘇府跟著蘇太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