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跟著姓名學國學> 第14章 乾卦中的道德經(二)

第14章 乾卦中的道德經(二)

2024-08-11 13:33:24 作者: 青港沉沙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龍出現在田野中,利於拜訪能幫助自己的大人物。

  《道德經》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有三種法寶可以用來持守衛道:第一是慈愛,第二是節儉,第三是不敢與天下人爭先。因為慈愛,所以變得勇敢,因為節儉,所以有能力大方,因為不敢為天下先,所以才能成為天下萬物的尊長。就像一個小孩子,終於能靠自己的雙腿站立起來,開始咿咿呀呀地在庭院中蹣跚學步。龍已經長大了一些,積聚了一定的力量,偶爾能躍出巢穴,在田野中出現。石猴初露鋒芒成為美猴王,但它沒有為逞匹夫之勇而喪失仁慈,也沒有為追求享樂而放棄節儉,更沒有為爭權奪利而不懂得退讓。因為此時的猴群還很弱小,自己的力量也還不足,不能對抗虎豹的捕食,不能抵禦風雨的侵襲,更不能阻擋歲月的流逝。他安頓好群猴,四方拜訪名師、求仙問道,歷盡千難萬苦來到了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成為須菩提祖師的座下弟子,得名孫悟空。

  孫悟空勤奮努力,悟性又高,在師父的指導下很快學成地煞七十二般變化,又學會了筋斗雲,一個筋斗就可以飛十萬八千里。它已經擁有了飛龍在天,大鬧天宮的本事,只差一個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好時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君子整日勤奮努力,嚴格認真地戒懼反省。處境艱難,但沒有災難。

  《道德經》形容「古之善為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就像冬天涉水走過冰河時一樣小心謹慎,就像防備鄰國進攻一樣時刻保持警覺,就像赴宴做客一樣恭敬守禮,就像慢慢融化的冰塊一樣性情灑脫,就像未經加工的原材料一樣淳厚質樸,就像深幽的山谷一樣心性曠達,就像渾濁的河水一樣渾厚寬容。

  孫悟空在拜師學藝的時候,不自滿,不偷懶,日夜努力學習。如《道德經》所言,他「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chan)然而善謀。」他不和師兄弟們爭寵卻得到了老師的偏愛,平時很少說話卻悟到了老師的暗語而及時回應,無需老師召喚而準時於夜半三更登門求教。他籌劃安排好了求學之路,所以變得越來越厲害。

  但孫悟空終究只是一隻猴子,猴性浮躁,沉不住氣。他學得一身本事後逐漸驕傲起來,未經師父允許擅自在師兄弟面前賣弄變化,被師父逐出師門,含淚返回花果山水簾洞。

  孫悟空學成回山後,開始嘗試有所作為。他打敗混世魔王,得到一口大刀,又從傲來國內盜來大批兵器武裝群猴。他與牛魔王等七個妖怪結拜成為兄弟,又順勢到陰曹地府勾劃掉閻王的生死簿。為找到稱手的兵器,他大鬧東海龍宮,向四海龍王討得了如意金箍棒和鳳翅紫金冠、鎖子黃金甲、藕絲步雲履作為披掛。閻王和龍王上奏天庭,請玉帝為他們做主。孫悟空行事太過高調,這與《道德經》自隱無名、無為不爭的理念相悖,成為他以後大鬧天宮失敗的主要原因。

  只不過孫悟空的本領已大,罪責卻不大,玉帝若派大軍討伐,師出無名,若只派一般的小神仙下凡,又奈何不了他。玉帝尋思再三,便應太白金星的建議,請孫悟空上天授予仙籍,官封弼馬溫。不久,孫悟空嫌棄弼馬溫的官職太小,打出南天門,回到花果山水簾洞,在洞口豎起一面旗幟,自封「齊天大聖」。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