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 曹操很激動
劉協饒有興致地注視著眼前的場景,不時與大家交談著。
不一會兒,第一批烤肉已經烤好。侍衛們小心翼翼地將烤肉呈到皇帝面前,劉協接過一串,輕輕咬了一口,鮮嫩多汁的口感讓人垂涎欲滴。
大家一邊品嘗著美味的烤肉,一邊分享著狩獵中的趣事。一位武將繪聲繪色地講述著自己追逐獵物時的驚險瞬間,引得眾人陣陣驚呼。
而文官們則在一旁談論著詩詞歌賦,為這熱鬧的氛圍增添了幾分文雅。
劉協看著眼前和睦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朕希望,天下百姓也能如我們今日這般,共享太平,安居樂業。」
一想到百姓,劉協的腦海中突然靈光一現,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不能光給曹操積攢惡名,不能光讓世家痛恨他,得讓很多人喜歡他,得讓很多人感激他。
心裡有了思路,劉協的心情一下子便好了許多,等下午返回成都後,劉協馬上就給曹操寫了一封信。
這次整頓世家,在劉協心裡,稱之為「打土豪,鬥地主」
而通過整頓世家,收回來的田宅,則可以讓百姓切實的得到實惠。
曹操接到劉協的親筆信,看過之後,當即捋著鬍鬚笑了起來。
「看來還是陛下有辦法。」曹操笑著又把信看了一遍。
曹仁不解,問道:「陛下有什麼好辦法?竟能讓主公如此高興?」
主公這個稱呼,讓曹操稍稍的愣了一下,荀攸、董昭那些人和他漸行漸遠,最多也只是見面禮貌式的喊一聲丞相。
大家的關係,曹操知道,再也回不到過去那樣了。
不過,身邊還有曹仁這些人跟著自己,曹操還是很欣慰的。
「陛下決定,把那些世家大族通過非法手段兼併的田地租賃給百姓,讓我們整頓的同時,開始推廣分田運動。」
所謂的分田,只是讓百姓享有土地的使用權,田地歸根到底,還是歸朝廷所有。
但可以用很低的價錢,租賃給百姓,百姓得到了實惠,朝廷也增加了稅收。
要知道在以前,這些世家的田地,可是不用交稅的。
曹操把事情和曹仁等人仔細的說了一遍,大家都很高興,曹仁笑道:「我還以為陛下只知道使喚我們,得罪人的事情全都交給了我們,事後,一旦引起公憤,就會把我們一腳踢開,想不到,他還挺重情義的。竟然願意把這麼大的恩情,送給主公。」
曹操看了曹仁一眼,表情嚴厲的說道:「子孝,虧你能說出這番話,老夫可從來沒那麼想過,卸磨殺驢這種事,陛下是不會做的!至少老夫是不信的!」
曹操經過深思熟慮,制定了詳細的方案。為了確保這一政策的順利實施,曹操下令設置專門的機構進行統一管理。
分田的消息一經傳出,猶如春風吹過大地,給絕望中的百姓帶來了希望。
無數百姓奔走相告,他們眼中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渴望。
曹操從潁川開始,在分田的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百姓們早早地來到這裡,翹首以盼。官吏們認真地登記著每一個百姓的信息,按照家庭人口和勞動力狀況,合理分配田地。
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牽著年幼的孫子,在分到田地後,激動得老淚縱橫。他顫抖著雙手,撫摸著那寫有自己名字的田契,喃喃自語道:「老漢活了幾十年,終於有自己的田地了,終於有地了,今後我們祖孫倆再也不用挨餓受凍了。」
一個年輕的農夫,看著自己分到的那片肥沃的田地,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感激。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辛勤勞作,讓這片土地結出豐碩的果實,不辜負曹操的恩德。
大量無家可歸的流民也聞訊趕來,他們分到了田地,也就等於找到了安身之所。
曾經漂泊不定的生活徹底結束了,他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分到田地的百姓們,懷著滿心的感激,紛紛虔誠地跪在了曹操的面前。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真誠與敬意,目光中透露出對曹操的無盡感恩。
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一道道樸實而動人的身影。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眼中含著淚花,聲音顫抖卻堅定地說道:「曹公啊,您的大恩大德,我們世代銘記!若不是您,我們這些草民還不知要在飢餓與困苦中掙扎多久。」
他身旁的一位中年農夫,粗糙的雙手緊緊握著鋤頭,激動地說:「從今往後,我們定當辛勤勞作,不辜負您的一片善心。」人群中,婦女們抱著孩子,孩子們睜著純真的眼睛,仿佛也在訴說著內心的感激。
曹操望著眼前這些善良樸實的百姓,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他看到了百姓們眼中的期盼和信任,那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也包含著對他的由衷感激。
此情此景,讓曹操不禁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的志向。
曾經,他滿懷壯志,渴望在這亂世之中建立一番功業,拯救蒼生,讓天下重歸太平。
他想起了自己所寫的《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那時的曹操,目睹了戰亂帶來的慘狀,百姓的苦難如同一把刀刺痛著他的心。而如今,眼前這些百姓的感恩,讓他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他感慨萬分,心想:「我曹操一路走來,歷經無數風雨,真正所圖的不就是讓百姓安居樂業,不再受戰亂之苦嗎?」
可是這麼多年,曹操卻被權力迷失了心智,迷失了雙眼,變的充滿了貪慾,變的不再理會百姓的死活。
曾幾何時,他甚至還想登臨最高的寶座,想要取代漢室篡逆稱帝。
但是此時此刻,看著這些真心感謝他的樸實百姓,曹操猛然驚醒,當年的那個他,正在逐漸的被喚醒。
原來的那個他,只想社稷太平,只想百姓安居樂業,他只想做一個忠臣,做一個征西將軍!
曹操的目光變得堅定而深沉,他在心裡默默的喊道:「陛下,謝謝您,給了老夫一個重生的機會,一個救贖的機會!」
過了一會,曹操走上前,親手扶起了幾位老者,「諸位快快請起!我曹操受此大禮,心中有愧。這是我應盡之責,只願能為百姓謀得一絲安寧。」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在田野間迴蕩。
百姓們站起身來,眼中依然充滿著崇敬。曹操望著他們,心志越發堅定,就算得罪了全天下的世家,又算得了什麼呢,他定不辜負這一片民心,不會辜負陛下。
並不是所有人都痛恨他,百姓會支持他,皇帝會支持他!
在這溫暖的陽光下,這一刻的曹操與百姓們的心緊緊相連。
…………
在益州的劉協,目光長遠,深謀遠慮。
他深知南中地區潛在的叛亂隱患,決定未雨綢繆,先下手為強,以保益州的長久安寧。
於是,他果斷派人傳召雍闓、牂牁太守朱褒、越嶲的夷人首領高定以及在夷人、漢人中聲望頗高的孟獲前往成都。
消息傳出,整個南中地區陷入了一片緊張與不安之中。
高定和朱褒在接到傳召後,心中雖有疑慮,但還是決定前往成都。他們帶著隨從,踏上了這前途未卜的旅程。
一路上,高定心中忐忑,不斷揣測著劉協此次傳召的真實意圖。他望著不斷後退的風景,思緒萬千。朱褒則表面鎮定,內心卻也同樣充滿了擔憂。
終於,他們來到了成都。成都的繁華與熱鬧並沒有讓他們的心情放鬆下來,反而更加沉重。
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皇帝會傳召他們。
而另一邊,雍闓和孟獲卻敏銳地覺察到了危險的氣息。
雍闓在自己的屋中來回踱步,眉頭緊鎖。
這些年雍凱在南中並不安分,他自己心虛,所以不敢去成都。
「天子突然傳召,定有陰謀。」過了一會,他喃喃自語道。
孟獲也召集了自己的親信,共同商討對策。
有人說:「這分明是陛下的圈套,我們若是去了,恐怕是有去無回。」
孟獲頓時心生警惕,最終,孟獲和雍凱都留在南中,以觀其變。
劉協在成都久等雍闓和孟獲不至,心中大怒。「這二人竟敢抗旨不尊,分明是不把朕放在眼裡!」他拍案而起,臉色鐵青。
大臣們紛紛進言,有的主張寬容以待,有的則力主出兵征討。
劉協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們如此藐視天威,若不加以懲處,日後必成大患。朕決定出兵南中,以正綱紀!」
於是,劉協迅速召集將領,調兵遣將。成都城內,兵馬調動頻繁,糧草輜重紛紛準備就緒。
出征前夕,劉協親自登上點將台,為將士們鼓舞士氣。「將士們,雍闓、孟獲抗旨不尊,意圖叛亂。朕今出兵南中,是為了維護朝廷的尊嚴,保境安民。望諸位奮勇殺敵,凱旋而歸!」劉協的聲音洪亮而堅定,迴蕩在點將台上空。
將士們齊聲高呼:「願為陛下效命!」聲音震耳欲聾,直衝雲霄。
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南中進發。一路上,旌旗蔽日,馬蹄如雷。
其實這一切,都是劉協的手段,搶先下手,不給孟獲雍凱準備的時間。
現在對付他們,可比等他們羽翼豐滿了再出手要輕鬆的多。
而此時的南中,雍闓和孟獲得知劉協出兵的消息,也有些慌亂,被迫開始備戰。
他們召集部眾,加固城防,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南中頓時緊張了起來,戰爭的陰雲籠罩在這片土地上。但雍闓和孟獲卻試圖煽動百姓的情緒,讓他們共同對抗劉協的軍隊。
在緊張的備戰中,雙方的軍隊逐漸接近。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爆發,而南中的命運也將在這場戰爭中被重新書寫。
劉協的軍隊一路前行,所到之處,紀律嚴明,秋毫無犯。這讓原本對他們心懷恐懼的百姓們,心中的牴觸情緒稍稍減輕了一些。
而雍闓和孟獲的軍隊則顯得有些緊張和慌亂。他們知道,面對朝廷的大軍,這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
而朱褒和高定,則被留在了成都,劉協也沒有什麼指示,只是叮囑劉璋好生安頓,不能缺了他們吃喝,但是卻不准許他們離開。
朱褒和高定兩人也不傻,兩人聚在一起,也在偷偷的議論著。
朱褒說:「看到了嗎?陛下同時召見我們四個人,結果卻只有我們兩個來了,雍凱和孟獲卻抗旨不尊,而陛下馬上就出兵征討他們去了,這說明陛下早就對我們不滿了。」
高定暗暗咋舌,說道:「可陛下不是才剛來益州嗎?他對南中的局勢應該完全不了解才對啊?怎麼一來就偏偏盯上我們了呢?」
朱褒皺著眉頭搖了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總之,咱們的這位天子可不是一般人啊,我們此番響應詔令來到成都,也不知道究竟是我們的幸事還是不幸呢?」
高定也感到惶恐不安,兩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之中。
而益州的官吏和豪族,也引起了警覺,劉璋暗弱,這麼多年,對境內都是一種非常寬鬆的對策,即便有什麼出格的事情,劉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此一來,造成的局面,讓很多官吏和豪族都愈發的肆無忌憚,但因為劉璋的不作為,益州處於一種很和諧的局面,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就像世外桃源一樣。
但是,皇帝才剛剛來到益州,就突然來了這麼一手,這就讓很多人開始不淡定了。
劉協此番出兵,行軍神速,隊伍一路南下,目標直指雍凱和孟獲所在的益州郡。
趙雲、關羽、張飛這些武將都悉數在列,益州當地的武將劉循、張任、李恢、馬忠、張翼等人也都被召集起來隨軍出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