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霸王!> 第12章 我贈孫將軍一千五百步騎!

第12章 我贈孫將軍一千五百步騎!

2024-08-12 02:52:33 作者: 楊氏良家子
  第12章 我贈孫將軍一千五百步騎!

  江淮豪傑經常會有人率部曲百人乃至數百人投奔到孫策麾下。

  劉由這種傾全族子弟、門客、部曲投靠的也並不罕見。唯一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劉由作為皇族之後,名聲先不論,富庶是絕對富庶的,一次性獻給孫策部曲上千人。把孫策的部曲直接推到了四千人的規模。

  孫策自然是好奇他引薦的另一位豪傑什麼水平。

  如果也有這個水準,恐怕孫策還沒走出浚遒縣,部曲規模就要超過歷史上的五千人了。

  劉由立即回道:「這位豪傑絕對是江表猛士,性烈而剽悍,乃是一位鹽販,姓袁,名雄字公昭。」

  那不用多說了,孫策頓時對其有了鮮明的形象認知。

  自古以來,鹽販都是地險山僻,兇悍亡命之徒。

  不過孫策倒也沒有對這位鹽販頭子有什麼不佳印象,因為在這個時代販鹽他不犯法。

  東漢跟西漢經濟基礎、稅收體制不同,這也是一個典型方面。

  西漢是著名的鹽鐵官營,但東漢是允許民間販鹽的。

  當然了,封建社會也不可能完全把鹽鐵放給民間。這個放開只是部分放開,最多朝廷不搞壟斷了。但官府依舊設置了大量鹽官,督官府鹽場和民間販鹽,徵收極為嚴苛的鹽稅。

  東漢稅重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而鹽稅是重中之重,基本上就能想像參與其中的人是怎樣的兇狠。

  基本上人人私鑄兵器,亡命皆自作私兵。

  這種人剽悍善戰,孫策是不懷疑的,只是他好奇的問道:「顯遠怎麼會結識這種豪傑?」

  劉由大笑著說道:「因為我等此次攜輜車百餘輛出行,正是欲與其貿易粗鹽啊。」

  孫策不禁也笑了起來,感情劉由他這是把貿易夥伴也給拐了過來啊。

  兩淮鹽場是中原最重要的鹽場之一,素稱「自古煮鹽之利,重於東南,而兩淮為最。」

  這個袁雄能在兩淮販鹽,也算是有些眼光見識。

  孫策問道:「其人如何?」

  劉由認真的評價道:「其人仗義疏財,又經營鹽業,故常因聚少年,招來亡命,私為冶鑄。部眾約有五百餘人,皆劍戟齊備,勇於死斗。若觀之似一群悍匪,其實與之交往多次後。我可斷言,這袁雄其實有雄心壯志,其素來約束部曲。江淮豪強與之交易,從不曾被暴凌侵略。🍫 🎀 𝟨𝟫𝓈𝒽𝓊𝓍.𝒸🍩𝓂 🎀 🍫」

  孫策頓時有了些了解,看來這位袁雄也是不甘一輩子做個鹽販,默默無名終老。

  這種人若是能將其折服,其必然會率部投效,全軍歸入營中。

  不過這顯然是個挑戰,不是打一架就可以決定的事情。畢竟大家又不是梁山好漢,靠武力劫掠。

  要折服對方,真正需要展現的是,能夠統領眾人擊敗敵眾,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啊。

  劉由也清楚這一切,不過他還是期待著孫策能以絕世的英雄之資,折服眾人。順便,他也檢驗一下自己的眼光。畢竟這種賭上全族的投資,他也需要別人幫忙確認一下自己的眼光究竟有沒有錯。

  孫策一行人都騎著高頭大馬,在劉由親自引導下,很快便走過十餘里,抵達交易之地。


  此處已經駐紮了數百名徒卒,他們皆腰間佩劍,更過分的是,一群私兵,居然手裡帶著長戟這種重兵器。

  私為冶鑄,指的從來不是刀劍這種短兵,這東西曆朝歷代都不怎麼管制,大漢民風剽悍,甚至弓弩都不禁。

  但長戟卻是一定禁止的,這玩意拿在手中,沒有任何狡辯的餘地,不可能用來干農活或者防身。作為軍中重器,他唯一的用途就是殺戮打仗。

  一群少年拿著數百杆長戟,並列隊成陣,在原地警戒,就連孫策這種猛將也得率領一眾騎士停在一箭之外。

  數百杆長戟,跟數百把刀劍的威懾力是絕然不同的。

  如果是數百匪寇,烏泱泱的站在那裡,手握刀劍。十幾名騎士絕對毫無壓力的就敢沖陣廝殺。

  但數百杆長戟重裝列陣,任何騎兵統帥都得嚴肅對待。

  而對方也是一樣,他們看見十幾名全副武裝的精銳騎士策馬直奔此地,根本不敢懈怠。

  如果讓他們沖亂了陣型,十幾名騎士也能造成非常恐怖的殺傷力。

  好在緊張的對峙氛圍只存在了非常短暫的瞬息,劉由就打馬上前,對這長戟方陣喊道:「袁公昭,難道不識得故人了?」

  鹽販隊伍里一陣喧譁,顯然很多人都認出了這位經常跟他們貿易的大氣豪強。

  少年們紛紛讓開一條道路,一名身材雄壯的魁梧男子手持一桿重戟走了出來,帶著警惕的目光,驚訝問道:「顯遠最近是在何處發了財,居然招募到如此多驍健騎士?我在淮南販鹽多年,也不過堪堪養了六匹駿馬啊。」

  他這也是暗中試探,販鹽都是在刀口上舔血,這亂世更是所有人都把腦袋掛在腰帶上。

  不僅強梁匪寇,亂軍散兵會殺人。豪傑部曲之間也會互相兼併。

  劉由這忽然帶來了十幾名騎士,明顯異於往常。他也在警惕,劉由是不是聯合了其他人,想要襲殺鹽隊。

  劉由笑著說道:「公昭誤會了,這可不是我招募的賓客。此乃是江淮英雄孫伯符,孫郎。我今日已率全族投入孫郎帳下。」

  聞言袁雄本已有些放鬆的態度瞬間又高度警惕起來,立即握緊長戟,打量了一下四周,尋找有沒有可以伏兵的地方。

  不過很顯然,他們選擇這裡作為交易之所,就是因為這裡地勢平坦,任何一方都沒有辦法埋伏伏兵,不用擔憂對方偷襲使詐。

  他皺著眉頭,嚴肅問道:「顯遠約我貿易,卻引孫郎軍隊過來作什麼?莫非……」

  劉由瞬間明白對方的擔憂,畢竟沒有親眼目睹孫郎軍隊軍紀森嚴,與民秋毫無犯的一幕,任何人想到這個時代的軍隊,第一印象都是會劫掠殺戮。袁雄這是擔憂自己引大軍過來圍殺他們。

  劉由立即解釋道:「公昭莫要多想。我只是向你引薦一下孫郎這位英雄。往日裡數次交流,我深知公昭胸懷大志氣節,欲建立一番功業。而孫郎為天下之英雄,必能掃清六合,誅除群穢。公昭何不與我一同投靠孫郎,將來亦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聽聞劉由這般耐心解釋,袁雄總算是放下了戒備。

  無他,人的名,樹的影。

  孫郎之名,在江淮就是有這般立竿見影的效果。

  哪怕袁雄也相信,孫郎如果不打算劫掠,那他作為氣冠萬夫的名將,不會作出詭詐陰襲之事。


  所以他把長戟交給了手下,親自走到孫策面前,拱手拜道:「鄉野莽夫袁雄,拜見孫郎。」

  孫策也跳下馬,笑著拱手回禮,說道:「顯遠今日在我眼前可是對閣下讚不絕口,如今一見,果然有豪俠風範,豈是莽夫能比?」

  折節下士,每個賢士都是受用的。

  尤其一位勇冠當世的猛將,當面稱讚,袁雄不可能不欣喜。

  曹操這種奸雄,被名士何顒當面評價一句:「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尚且忍不住得意。這天下施行察舉制,高位者一句正面的評價,就是能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啊。

  不過袁雄也沒有沖昏頭腦,而是旁敲側擊的打聽了一下為什麼劉由會認為孫策就是安天下之英雄。

  劉由人到中年,早已精熟於人情世故,聞言立即聽出了他的話外音,當即向其詳細介紹了今日遭遇孫策麾下大軍的一幕。

  當聽到及其兵出,而民不知。

  袁雄當即為之震驚。

  只有真正的統帥過一支剽悍之師,才會知道這寥寥幾個字究竟有多難!

  這昭示的是全軍軍紀之森嚴,陣容之齊整,皆遠邁倫等。

  至少他袁雄做不到這一步,甚至他所知道的任何諸侯、豪傑軍隊也都做不到這一步。

  這就足夠震懾他人了,聽聞這一點,袁雄就沒有任何信心可以率軍敵過孫策手下將士。

  而這份行不寇鈔,道不擄掠的治軍之法,顯然也非常契合他內心所想。

  所以袁雄直接豪氣的大呼一聲:「顯遠給將軍資助部曲千餘人,我也不能弱了。我贈給孫將軍步騎一千五百人!」

  劉由驚訝的問道:「你哪來的一千五百步騎?」

  孫策也驚訝的看向他,沒想到他這般通情達理。怎麼直接就拜了?而且劉由不是說他只聚少年數百人嗎?這多出來的千餘人是怎麼回事?他說的可是一千五百步騎!

  裡面明確包含了騎兵。雖然不知道這個騎兵規模的具體大小,但既然是稱為騎兵了,怎麼也不應該低於十餘騎吧?

  袁雄則眯著眼睛望向孫策,粗壯手指一指東方,說道:「這另外千餘步騎就在唐、後二山上,需要孫將軍去收編他們。」

  劉由面色古怪,盯著袁雄問道:「唐、後二山?袁公昭你這是慷他人之慨啊。」

  袁雄大笑,說道:「我聽徐州那邊流竄過來的梵教徒說,這叫借花獻佛。不過孫將軍是冠絕天下之英雄,這完全是小事一樁吧?」

  孫策大概是有些聽明白了,感情他袁雄是拿這個既當晉身之禮,又當考驗之資啊。

  如果自己能順利拿下唐、後二山,就能得到山上的步騎千餘。

  而如果拿不下來,這個袁雄就要考慮考慮,孫策究竟像不像劉由說的那樣,能安天下者,舍此其誰。

  畢竟安天下,總不能不包括唐、後二山吧?

  所以孫策直接問道:「唐、後二山是什麼情況。」

  劉由眉頭微蹙,說道:「這解釋起來就頗有些複雜了。將軍聽過宋均,宋府君之名嗎?」

  今日之前,孫策當然是沒有聽過的。

  不過巧了,今日孫策還真的聽呂范講過,當即問道:「可是令虎渡江的宋府君?」


  劉由驚訝的抬頭,眼中有讚嘆的神采閃過,說道:「我只以為將軍神武天資,勇冠六軍,沒想到將軍竟也學識廣博。沒錯正是那位令虎渡江的宋府君。」

  孫策問道:「這宋府君跟唐、後二山又有什麼關聯?」

  劉由感慨道:「浚遒縣數百年間一直有祭祀唐、後二山的風俗。於是眾巫皆為二山娶百姓之女為妻,歲歲改易,以至於百姓不敢嫁娶,前後數任太守不敢禁之。直到宋府君上任九江太守,下令曰,自今以後,為山娶妻者,皆取巫家子女,勿擾良民。」

  「由此,為山娶妻之俗方才絕之。」

  孫策讚嘆道:「宋府君為民除害,此乃一善政啊。向山神進獻男女之俗,本就是陋俗,更何況要歲歲更換,完全是荼毒百姓。這完全是巫妖作亂,就應該禁絕。」不過孫策隨即好奇的問道:「這莊故事怎麼又會牽扯到如今?」

  劉由感慨道:「唐、後二山解釋起來麻煩,就在於這些妖巫。關於妖巫盛行,將軍了解嗎?」

  孫策立即點頭,說道:「熹平中,妖賊大起。」

  關於妖巫,其他漢末諸侯、將軍們可能不清楚,孫策實在是再了解不過了。

  因為讖語施政,東漢一直有著非常濃厚的宗教色彩。

  熹平中年開始,這些有著宗教色彩的妖巫開始到處作亂,三輔有駱曜,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會稽有妖賊許昌。

  而孫家就是靠著鎮壓這一次會稽妖賊許昌的叛亂而起家的。

  會稽妖賊許昌叛亂可不是一次無名叛亂,事實上這場妖賊作亂,規模非常龐大且正式。

  妖賊許昌以「熒惑入南斗中」為讖語發起叛亂。熒惑代表的含義是戰爭,「熒惑所守為兵亂」,南斗六星對照吳、越之地,那麼熒惑入南斗這個星象就代表吳、越之間有戰事。類似的情況還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淮南三叛」中的第一場叛亂,王凌就是看到「熒惑守南斗」的星象,決定起義反抗司馬氏的統治。

  而妖賊許昌在有了這麼影響深遠的讖語之後,起義也是非常綿延。臧旻、陳夤、孫堅、朱儁等一系列漢末鼎鼎有名的將領,戮力同心,耗時足足三年才將這場叛亂給鎮壓了下去,時間比黃巾之亂還要久。

  從這一戰開始,孫家就對宗教巫妖展開了漫長的軍事戰爭。

  可以說中原有的宗教,孫家可謂是打了個遍。從黃巾之亂,到笮融的佛教徒,到最後,孫策死前親自催促將士處死了妖道于吉!

  論漢末宗教色彩之濃厚,沒人比孫策更懂!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