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科舉入仕才是你們最好的命運
當王大海說出這樣的話來的時候,下面的百姓們是非常驚奇的。
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科舉制,同時也不明白這個科舉制怎麼就能讓他們的後代兒孫們都能享福。
劉百戶聽完後還是感慨。
其實實行科舉制度這個事情不是夏元吉提出來的,而是陳寒提出來的。
當時他們聽完之後都覺得很驚訝,因為這完全就是要將這裡變成第二個大名。
而且還是直接將他們給同化的大名。
其實劉百戶一開始是覺得很奇怪的。
因為國公爺在大名的時候好像對科舉制度很是不喜歡,甚至到了一定的仇視的程度,畢竟直接將孔家不少的前輩都給挖出來鞭屍了,這種討厭程度可是不開玩笑的。
可是為什麼到了三弗齊卻又要用這種辦法來控制這裡的百姓呢?
不過很快有一個想法就在腦海里閃過,那就是這裡好像沒有孔老夫子。
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那些聖賢書,到底是誰寫出來的。
而如果只告訴他們一定要將這些聖賢書背熟,然後考試,他們就只會覺得那些聖賢書只是明朝弄過來的書本而已,而不會去想其他的。
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劉百戶終於是明白,為什麼人家陳寒是真正的國公爺,而且這麼厲害,原來一直都在這裡下功夫。
讓這些不知道具體的根源在哪的三弗齊人,潛移默化地接受明朝的文化,還不讓他們知道根源在哪,這樣一來他們就只會感恩明朝,而不是孔老夫子或者那些所謂的聖賢。
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杜絕神仙崇拜論。
明朝的那些讀書人之所以會那樣的崇拜孔老夫子,就因為他們覺得一切的學問,一切聖賢的終點,那都是孔老夫子。
孔老夫子能夠在一千多年前,就創造出了儒家,這樣的人就應該備受尊崇。
於是他的子孫孫都被讀書人給供奉了起來。
而他們之所以供奉孔老夫子,有他們所崇拜的原因在,更多的則是把孔老夫子當做一張牌來打。
甚至將孔老夫子當作神聖,這樣一來,那些個大儒們就可以借著解讀經典的名義。
然後將所有違背孔老夫子言行的那些改革變法,都貶視為歪魔邪道。
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完全就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因為只要把孔老夫子樹立為神聖,那就可以愚弄所有的老百姓。
畢竟在老百姓的眼裡邊,那些讀書人就相當於高人一等的貴族,他們就是真正的話語權。
天底下所有的道理都是從這些讀書人的嘴裡邊說出來的,而讀書人則把所有的天地道理的解釋權,都歸功於孔老夫子。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閉環,他們會說不是我們說的這些道理。
而是從一千多年以來,大家都在踐行著孔老夫子的那些道理。
這一千多年來,我們的民族之所以發展的這麼好,都是因為孔老夫子的光輝依舊在照耀著天下。
所以我們必須要去遵守這樣的道理,我們必須要相信孔老夫子才能夠真正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
他們用這一套神話了孔老夫子的個人,達到了保護他們利益的目的。
這一千多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讀書人掌握了權力之後。
他們就像屎殼郎滾的屎球一樣,越滾越大,將最核心的利益牢牢的鎖在那團糞球的核心。
然後在糞球的周圍一圈又一圈的用屎把它給糊住。
這樣一來,一旦有人要動這堆屎的時候,會發現外面是一層厚厚的糞球,讓你碰碰不得,還臭不可聞。
而這就是他們這些人醜惡的面貌。
可是他們卻又不承認。
因為他們一直都覺得自己掌握了話語權,這些讀書人為了掌握話語權,那可是無所不用其極。
不管是在民間散布所謂的讀書最高貴論,同時在朝堂之上也左右著皇帝的意志。
別看他們好像是皇帝的臣子,可是很多時候皇帝要治國,就得靠他們。
同時還有一個因為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
皇帝是不可能跟普通的老百姓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他們與那些讀書人才有共同的語言。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即便是皇帝為了統治天下。
他也只能昧著良心將讀書人的那一套,當做是自己治國的不二法門。
可也正因為如此,才導致大量的百姓無法得到深淵。
讓大量的百姓就只能被這種論調給統治,讀書人的權利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擴張。
所以在明朝為什麼國公爺,要那麼努力的打擊那些讀書人,就因為這些讀書人一個個的把權力都給擴張的太厲害。
但是如今如果把這些東西,都給弄到三弗齊這個地方來的話,那就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首先來說如果沒有了一個所謂的聖賢,也就是讀書人心目當中故意樹立起來的那種豐碑的話。
這裡的讀書人就只會認為,一切都是由於明朝的安排,他們感激的是明朝感激的,不是那個所謂的聖賢。
這就非常好辦了。
所以當想到了這一點之後,劉百戶就非常的佩服陳寒。
這實在是一個天才的舉措。
或者說如今的科舉制度在明朝,已經不能夠把它當做唯一的官員晉升的途徑。
但是在其他的地方,或者說除了明朝之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
因為就的確是選拔人才相對比較公平的。
雖說到了後期,可能會出現讀書人扎堆之後。
為了自家的前途而去,互相聯姻形成士紳階層等。
既然知道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提前將這些東西都給遏制的話,說不定就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估計當時的陳寒也是基於這個考慮,所以才會這麼去想。
這麼一想,劉百戶對於陳寒現在的佩服那都是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
誰也沒有想到,在明朝的時候估計陳寒就已經想好了,要怎麼才能夠利用科舉制度。
至少不要讓明朝那些讀書人一個個的把科舉制度給神化了。
不要讓那些個讀書人,一個個都把科舉制度,考中秀才、舉人、進士之類的當做了自己立身的本錢。
甚至也不需要讓科舉制度成為明朝改革變法的那些個障礙。
可是到了三弗齊之後,這裡卻能夠促進此地的發展。
讓這裡的百姓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掌握一定的權力,從而突破那些個地主貴族財閥們的掌控。
因為如此,所以現在一想到這些東西劉百戶、王大海他們才會那麼的興奮。
而下面那些個百姓們聽到了這個話之後,也是格外的關注。
現在他們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去尋找一條合適自己的道路。
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將來。
也就是說他們後代該怎麼辦。
即便明朝來了,如果依舊實行像三弗齊這樣的制度的話,那麼和沒有來還不一樣嗎?
所以他們才是最迫切想要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的。
這種時候如果能夠給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的話,對於他們來講又或者說對於整個明朝今後的統治,那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開端。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下面的百姓再看向王大海的時候充滿了期待。
甚至有百姓小聲的議論,「也不知道明朝這次來是不是來真的?」
「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想要讓我們過得更好一些,還是真的就像人家說的那樣。
只不過就是為了讓別人看到他們明朝稍微有那麼一點不同,但其實骨子裡邊還是想要利用咱們。」
百姓們議論紛紛。
又有百姓說道,「我也擔心這個問題。不過看他們一來就直接用大炮轟開了咱們的城門。
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其實是有實力,直接將我們所有人都給奴役的。
但既然他們願意跟咱們說這些,那估計也是有誠意的,畢竟就算他們真的要用強的話,我們這些個普通百姓如何能抵擋呢?」
曼陀羅城的百姓一聽這話其實覺得也是相當有道理。
就像剛才那個人說的那樣,人家有的是能力,直接分開整個大門。
那就有能力,把你們一個個整的根本說不出其他的話來。
既然人家有這種能力卻願意跟你商量,至少說明了人家來此地是有誠意的。
一想到這裡頓時又放鬆了下來。
接著就聽到王大海說道:「所謂的科舉制度,就是說我們會從明朝帶過來我們那邊的讀書人所學習的,書本上面有我們大明的幾千年來的文化和知識。
我們大明之所以能夠迅速地接洽我國公爺的改革變法,讓我大明從此一躍之間,成為了強大無比的國家。
能夠與海面上的海盜完陳祖義硬碰硬,就在於我們那些讀書人所學習的與你們不一樣。
你們這裡的知識已經不適合了,唯有學習我大明的知識,唯有學習我大明的文字語言。
才能讓你們更快地融入到我大明的改革變法當中,才能讓你們跟我們一樣。
如若不然的話,即便我們在此地的改革變化做得再成功。
你們沒有學習,我們這邊的知識沒有我們的書本上面的學識來教育你們,那你們也跟不上。
你們可以看到,現在我大明發展的有多好,你們也可以看到在我大明國公爺的改革變法之下,我們的戰船,我們的火槍火炮有多強大。」
老百姓們聽完了這句話之後,頓時是非常的感興趣。
原來如今大明的改革變法,還真就是那些讀書人搞出來的。
但是人家明朝的那些讀書人,跟自家這邊的讀書人卻不一樣。
因為這邊的讀書人一個個的都是高層子弟,沒有一個是普通人,他們都有大家族的支持。
於是就有百姓說道,「說到讀書,我們這邊也有許多人想要讀書。
可是沒有辦法,我們就算是讀了書也不能夠噹噹官,就只能成為那些個大家族的傀儡。
甚至變成了大家族們取悅他人的工具而已。」
說這話的是一個讀書人。
他在三弗齊這個地方實在是受到了太多的委屈。
因為他們這些人也算是讀書人,雖然不如明朝那邊的讀書人那樣能夠接觸到許多的典籍。
可是經過這幾千年來的貿易往來,其實他們還是能夠接受到一點中原文化的。
就從那一點點的中原文化當中,他們就感受到了中原那邊的書籍裡邊所記載的那些東西有多麼的高深。
他們也很想要去接觸,可是出海的權力掌握在了海盜和高層子弟手上,不可能垂直到他們的頭上。
他們這些人也就只能從高層,也就是貴族們漏下來的那一點文化當中,接觸到可憐的一點點的知識。
可即便只是有那麼一點點的知識,他們都覺得如同獲得了無上的至寶一般。
由此可見呀,其實他們現在有多麼的渴望從明朝那邊得到好的東西。
而現在王大海說,只要他們能夠接觸到明朝那邊的學識,然後科舉考試,就能夠真正的成為在明朝統治之下的三弗齊的官員的時候,讀書人是最激動的。
他們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當中慢慢的又獲取到了一點點希望。
而現在他們終於是看到了那麼一絲希望。
王大海說道:「你們通過讀書科舉,考秀才、舉人、進士便能夠當官。
這是我們中原王朝千百年來形成的定例,而從那些讀書人當中所選出來的人才,也讓無數的優秀的官員子弟,可以獲得從政的機會。
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發揮自己的所長,也為我大明的改革變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由於他們奠定了這些基礎,才能讓國公爺的改革可以迅速在這一次來到了三弗齊。
並且順利地接管整個三弗齊,之後我們國公爺就說過,一定要讓這裡的百姓,也能夠和我中原王朝的百姓那樣。
通過讀書便能夠成為官員,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而為了這個目的,我們才來到這裡。
你們的後代子孫真正想要脫離,被那些貴族們把控的命運也必須要明白,唯有通過科舉讀書,從政當官,才能夠從此之後擺脫被人家束縛的命運。
不知我這樣做說你們能否聽得懂?」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