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什麼想法,說來聽聽。」陳志文說道,對於三角債問題,在前世的時候,他也曾經在一些資料中看到過,根本原因起源與改開初期,各地經濟發展迅速,但到了85年左右,因為內地經濟過熱加上政府財政支出過大,內地政府不得不採取縮短銀根等措施,來限制經濟過熱發展。
這個結果,自然就是很多企業失去了資金的來源,於是,大家都本能的開始拖欠供應商的貨款,以保證自己公司的資金鍊,可問題在於,整個內地的經濟,除了少數出口產業,大部分都是一個自我循環的,甚至出口企業為了保證資金鍊,也會做出同樣的事,於是,大家所有人,就都陷入了要不到客戶欠款的問題,而這樣的結果,自然導致了各家公司更是珍惜自己手中的資金,更不給供應商了。
要債,成了企業的首要任務,躲債,成了第二任務,誇張點來說,很多小老闆在要債與躲債這兩件事上,花費的時間精力比正經工作還要多,到了過年之前更為嚴重,畢竟,錢要不到了,還生產個啥?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不去要債,估計員工都能把廠里設備拆了去賣掉,而債要不到,那碰到供應商,就更不可能給錢了。
早在去年,中央便已經在關注三角債的問題,只不過想解決卻很難,因為這個債務的名字叫做「三角債」,但也只是一種能夠讓人瞬間理解的解釋名字,實際上真正的債務情況,可能涉及十幾乃至幾十家各種不同的企業,才會形成一個圈,且圈內,還是有很多分支聯繫到其他的圈,錯綜複雜,想理清,真的很難,再加上數量眾多,想解決還需要一筆巨大的資金輸入進去,因為很有可能,投入巨資下去了,三角債卻理不清楚,從而造成國家財政更大的損失。
原先歷史上,這件事的最終解決,是中央一位高級別領導親自監督,加上大量資金注入以及90年代經濟本身的高速發展,最後花了差不多3年時間才算階段性解決問題,實際上,三條重要因素,最核心的還是後面經濟起飛帶來的效應。
很多時候,只要經濟發展的好,那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反之就是問題一個一個出現,也因此,經濟發展成為了了很多國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陳生,您還記不記得,幾年前您讓和黃在蘇洲市投資私人鋼鐵冶煉企業?」周家楊說道。
「對,我記得,這個匯報我曾經看過,你們做的還不錯,投資了幾十家,其中有幾家發展的很好。」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和黃對礦業的投資,非常大,雖然大部分都是通過商業投資的模式,可部份還是自己親自參與的,其中,主打的銅礦與鋰礦,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澳洲的聖誕溪鐵礦,這個鐵礦雖然也是與力拓合資的,可按照股份比例,有6成的礦石,和黃是有終端銷售權的。
早期的時候,陳志文便與寶鋼達成了協議,由自己投資的東方海外進行運輸,從澳洲西部送往上滬市每年差不多800萬噸礦石,而後續又借著寶鋼的關係以及本身合適的價格,也順利的開始給其他幾家鋼鐵廠供貨,不過,這裡面涉及到的利益很大,且對國家層面而言,鐵礦石的採購也是一種經濟平衡手段,聖誕溪鐵礦在國有鋼鐵企業這一塊,已經吃下不少份額了,不可能能夠無限漲上去的。當然,如果陳志文親自出面,也還是能再拿下更多的,只是這樣就沒必要了,他的面子人情,可是價值更高的。
而在國內,鋼鐵行業與石油、礦業開採都屬於被管控的行業,比汽車還要嚴格多了,汽車行業,還是容許外資持有49%的股份的,而鋼鐵行業,最多24.9%,且外資方即使投資,也不可以獲得管理權。這種情況下,陳志文也沒辦法直接投資鋼鐵行業,就只能曲線投資了,國有企業他是插不了手的,但民營鋼鐵行業,卻可以。
而後世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正是蘇洲市的沙鋼,早在80年代中期,陳志文就想投資這家公司,倒不是說能有多少回報,實際上,這種純粹的鋼鐵行業,屬於被價格管控的基建層面,在內地,是賺不到什麼大錢的,跟海爾這種民用商品企業對比,都差的很遠,只是,利潤也許不高,但產能規模卻是實打實的,等待沙鋼規模大了,每年都是幾千億人民幣的產值,而這樣的企業,採購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自己早期投資,能夠鎖定部分甚至大部分鐵礦石採購,那絕對也是一舉兩得的關係了。
只不過,當初他陳志文去投資海爾,還可以說是被張希瑞砸冰箱那樣的舉動給吸引過去了,其他一些規模小的企業,不管未來成就多高,他如果親自去的話,就很不正常,且這樣的企業也有不少,真要是一個一個去了,那還不得忙死他啊。
於是,更簡單的辦法就是撒網捕魚,在指定的位置或者行業,撒下一大把網,撈上來一百條魚,只要自己想要的那條魚在裡面就行了,其他的99條,就當隨便投資了,反正,按照內地的經濟發展來看,這些99個企業,哪怕小部分能夠活到後面,對自己來說,投資肯定是不虧的。
對於沙鋼,就是這樣的模式,鎖定了蘇洲市,要求和黃多投資本地的鋼鐵企業,然後和黃便調查了所有在蘇洲市且有點規模的鋼鐵企業,待名單交上來後,陳志文發現了沙鋼,便直接讓和黃投資所有的清單上的企業,或者專門選幾個再帶上沙鋼,如果沙鋼不在清單上,那就讓下面繼續去找。
這樣一來事情也就完成了,陳志文也不需要親自出面,只需要下個命令說句話,後面再看看匯報上來的清單資料就行了,簡潔明了,雖然多花了錢,可省了不少時間與精力,對陳志文來說,時間比金錢更重要。
以這樣的模式,他可以輕鬆參與很多未來的巨頭公司,比如未來的新希望集團、福耀玻璃、萬科、TCL等等,都已經被他投資了,同樣,未來的一些成立的公司,除非是阿里巴巴、藤迅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一般級別的,他也不會去參與早期的投資,通過這種方式就行了。
當然,歷史改變太多了,藤迅與阿里還會不會出現,就不知道了。
「沙鋼在去年年中的時候,大量的鋼鐵成品賣給了客戶,但卻沒有得到回款,整個公司都陷入了困難,因為我們是大股東,他們也通知我們了,後來,我就安排和黃貿易這邊從沙鋼採購了一大筆鋼鐵材料,提前墊付了貨款,才讓它暫時擺脫了困難,不過因為這個原因,沙鋼本身在解決自己問題後,又將資金給了它的供應商,從而解決了蘇洲市附近不少企業的問題,這件事後續被蘇省高層以及中央知道後,就派人來找我,希望我們能夠增加採購量,又或者投資部分公司。」周家楊說道。
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沙鋼是老闆看好的公司,以他的身份,才不會管這種事,和黃在國內投資的企業太多了,又怎麼可能在乎一個小的鋼鐵企業,死了就死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在這個時候,大規模投資進去,獲得一些公司的股份?」陳志文問道,他也立刻明白了周家楊的意思,增加採購量什麼的,這種事周家楊自己決定就行了,可投資的話,涉及規模太大,還是需要陳志文同意的。
「是優質公司的股份,特別是那些,產品在全國市場有一定份額,又或者最簡單的,它的公司地址在城市內核心位置有地皮,這些企業,都適合我們去投資,其實不光是我們,國內很多政府,也在想辦法擺脫這些企業,但我們不可能接手這些企業,因為我們沒這個精力,但如果入股再順便給一些支持的話,那就是雙贏了。」周家楊說道。
「這倒是可以試試,比起直接投資建寫字樓,這件事或許更有意義了。」陳志文點點頭說道,雖然已經定下了大規模投資國內的計劃,可最直接的模式,就是基建與地產了,基建方面,並非所有的項目都能堪比京津塘高速公路,且大部分還受到政府方面的約束,不是你有錢就能建的,至於港口也是一樣,數量就更少了。地產這一塊的話,除了酒店也就剩下寫字樓了,目前,文華東方在國內超過35個城市建了50棟酒店,幾乎已經占了國內五星級酒店的一半了,再建下去,說壟斷還真不誇張了,寫字樓的話,倒是做不到壟斷,可無限建寫字樓,似乎也有些離譜了。
無論是基建還是地產本身,對國內的經濟也是有幫助的,甚至對現在的「三角債」,都可能有好處,因為他們的付款都是很及時的,只是這種幫助還是間接的,遠比不上直接找准心臟,然後做心肺復甦,這就是現在三角債問題急需的解決門路。
「內地那邊的意思,我們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大規模插手國內的製造業,而給我們的好處,就是屈臣氏可以全面進入國內所有的城市,再也沒有任何限制,不過,儘量在本地採購,另外,給供應商貨款也需要及時,肯德基也是如此。」周家楊說道。
「哈哈哈,好方法啊,雖然讓屈臣氏早一步進入國內了,但這麼多超市,如果資金流動開來,對國內的經濟幫助也是很大的。」陳志文笑了笑說道。
早在5年前,國內零售市場對外封閉,除了深海市,其他城市,也就幾個會考慮引進幾家海外超市,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參考學習,在國內中央不鬆口的情況下,就算是屈臣氏,也只能在深海以外的地方小玩玩,後來,還是陳志文親自出面,以其他利益作為交換,讓屈臣氏獲得了進軍燕京、上滬等20個已經開放的沿海城市的機會。
在當時來說,這樣的收穫也足夠了,畢竟,就是國內放開了讓屈臣氏進入,屈臣氏也不可能一下子進軍上百城市,零售超市的擴張,需要大量本土人才的培養、供應鏈的選擇、物流中心的成立等等問題,甚至早期在70年代時,好市多的發展也是一樣。
而到了今天,沿海20個城市的零售,至少小半部分都被屈臣氏控制了,特別是大潤發,在各個地方都是席捲的趨勢,獲得了周邊幾公里的人群客戶。正好,現在也到了該向內陸進軍的時機了。
「內地那邊,顯然也能看出我們實際需要什麼,提出的條件,也算是大家一起雙贏了。」周家楊說道:「現在除了我們,沃爾瑪、家樂福這些也在燕京與上滬開了店面,從我知道的數據來看,他們的收益也不錯,估計後面也會開始對國內加大投資了,還有就是國內本土零售品牌,有很多聰明人也在模仿我們的商業模式,然後在其他地方建超市,也都獲得了成功,如果再拖個幾年不讓我們進軍內陸,海外品牌倒是不足為懼,可內地本土品牌,就有可能會成為我們的強勁對手了,特別是國內城市太多,至少在前面十幾年,我們是沒辦法與競爭對手們直接交手的。」
「嗯,你說的有道理,不過也別指望著我們真的能跟香港一樣在內地進行壟斷,這是不可能的,本土人才那麼多,總會有人在零售行業做大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陳志文不在意的說道。
非網際網路網購,就不太可能能夠控制一切人流量,太多地方了,就算金錢無限,也不可能將超市建在所有的地方,光是人才團隊方面就跟不上,因此,對於內地市場,能做多大自然做多大,但也不可能指望太高,反正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還會有網購這個機會。
「好,那我後面,就這樣與內地一方商談?」周家楊說道。
「嗯,可以,不過,能有其他好處的話,也要一點,不涉及直接損失內地利益的即可,反正很多市場,不給我們也是給其他人。」陳志文說道。
「好的,我明白了。」周家楊點點頭說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