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宣傳戰
這場戰爭到了這一步,雙方都已經豁出去了。
李成梁以太后的名義召開大朝會,決定出兵徐州之後,明廷這台腐朽的政治機器也動了起來。
首先是山西、京畿和山東各自徵調五萬民夫工匠,專門負責軍工生產,京師的所有和軍事有關的工坊都派出大臣監管,專門負責保障戰時的軍事生產。
緊接著漕運船隻都被集中起來,京師生產的各種物資通過京杭大運河北段拉到濟州城,過幾日大將軍李成梁就會親自駐紮在濟州,指揮前線的戰爭。
李成梁雖然因為連續的戰敗而威望大失,但是這一次的決戰論在京師一出,明廷也算是凝聚成了共識——
決戰是必須要打了,如果再不打決戰,那明廷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既然決戰是一定要打,那如今明廷能夠指揮和領導這場決戰的,也只有李成梁一個人了。
在這種共識下,李成梁成了唯一的人選,明廷的政治和軍事機器發動起來,準備這場決戰。
山蒿先連續寫了幾篇文章來說明雙方的軍事力量,鼓吹明廷的軍事實力,將之前的失利歸咎於各地督撫不敢戰,不願意戰的問題上,並且誇讚李成梁嫡系軍隊的戰鬥力。
這種說法就仿佛是李成梁的嫡系力量只要一出手,戰爭就會好起來,山蒿先又將當年李成梁在山東剿匪的例子拿出來宣傳,指出當年被李成梁驅趕渡海的東南軍隊,如今就是朝鮮的大統領李舜臣,當年李成梁將李舜臣壓著打,就等於將東南的正規軍壓著打。
只要不出手就是絕頂高手,明廷上下也確實被這些說法鼓動,對戰爭的勝利抱有一絲希望了。
濟州城,這裡是山東的大運河樞紐,水陸重要的節點,在李成梁囤兵於此的時候,這裡就是山東的軍事重鎮。
大明新軍的駐紮地就是濟州城附近,這些年來濟州城形成了一個畸形繁榮市場。
新軍的待遇這些年有所下滑,但是整體上還是要比普通百姓好不少的,更不要說明廷新軍層層架構,軍官的數量要多於東南的軍隊,這些駐紮在濟州城的軍官和士兵,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隨之而來的,暢通的漕運帶來了各種商品,也讓濟州城成為了山東日益繁華的大城市。
不過山東作為和東南對峙最久的前線地區,比起後方京畿地區的樂觀情緒,山東軍民的態度就要悲觀很多了。
大明新軍又不是沒有和東南新軍交手過,打不過就是打不過,就算是調集全部的大軍攻打徐州,又要付出多少的傷亡?
如今李成梁在山東集結了十個鎮的兵力。
這其中包含了李成梁最早練兵的三鎮大明新軍,如今改名為直屬新軍三鎮,這是李成梁南征北戰最精銳的家底。
接下來是在山東募集的三鎮新軍,被改名為山東新軍三鎮,這部分新軍無論是裝備和訓練都要落後直屬新軍一部分,不過也在長期對峙中積累了一些作戰經驗。
最後是李成梁利用國子監的軍官團和京畿的士兵,加上從遼東帶回來的士兵,加上當年改編的九邊舊軍,最後重新整編出了四鎮京畿新軍。
一鎮的編制是五千人,這十鎮新軍合計五萬人,加上各種廂軍和助陣的團練,對外號稱二十萬大軍。
在徐州的前線,蘇澤自然是本次作戰的總指揮,不過蘇澤自然是不可能離開南京親自指揮作戰的,他將前線指揮權交給了陸軍大臣林良珺。
林良珺立刻拜戚繼光和俞咨皋為副總指揮,除了熊況的第七旅在草原外,東南這一次也算是精銳盡出。
第一旅是海軍,林默珺帶領艦隊從南洋返回,她的任務是封鎖山東附近的海域,在山東沿海地區尋找薄弱的地區,隨時準備投放兵力。
第二旅到第六旅,經過新一輪擴編後,如今每一個旅都有士兵八千人,五個旅也就是四萬人。
為了最後的戰役,蘇澤還動員了所有後備役和退役軍官,甚至連南京陸軍學院的在校學生都拉到了徐州,這些七七八八的武裝力量也湊了四萬人。
除此之外,還有從安南、朝鮮、南洋、琉球諸地徵調的軍隊,這些藩屬國僕從軍加起來也有五萬人。
後勤的人員,總體數量也和明廷的總數差不多,雙方都為了這場決戰而投入了全部的力量。
這個總兵力人數,並不是東南沒辦法動員更多的兵力,而是蘇澤認為如果能解決明廷,這些人數是對中原影響最小的作戰人數,如果和歐陸拿破崙戰爭那樣,動員上百萬人打會戰,那就真的要打成一片焦土了。
這就是單一民族和單一文明國家的優勢所在了,歐陸戰爭之所以每次烈度都這麼大,都是因為他們沒有統一共識,內部矛盾重重,每個國家都是自己的國家敘事。
但是中華一向有大一統的傳統,即使南北對峙對面,大家也都認為自己同根同源,只要決戰結束,那大一統就沒有任何的難度,統治就能順利的鋪設下去。
就在雙方厲兵秣馬的時候,突然一名明廷的使者來到南京。
大都督府內臨時召開的內閣會議中,徐渭對著明廷的書信嗤之以鼻的說道:
「和談?李成梁那匹夫真的會願意和談嗎?這不過是明廷還沒有做好準備的障眼法罷了!」
眾人紛紛點頭,但是蘇澤卻說道:
「明廷這不是真心要和談,而是打的宣傳戰。」
「只要我們拒絕和談,他們就可以攻擊我們『民為邦本』的立國之本,說我們是虛偽小人,非要發動戰爭。」
「而明廷也可以拿著我們的拒絕動員上下,告訴他們沒有其他退路。」
徐渭皺起眉頭說道:「確實如此,沒想到李成梁竟然還有這份心機。」
蘇澤朗聲說道:「既然他們要談,我們就談!告訴明廷使者,可以在前線設立地點派遣使者進行和談,但是和談紀要和和談結果要向全體國民公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