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廣而傳之

2024-08-12 08:02:29 作者: 月入六毛
  第203章 廣而傳之

  大同府,乃是山西重鎮,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達依舊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圍13里,高4丈2尺,包磚,設四門,均有瓮城、吊橋、城壕。♤🐍 ❻9Şℍยא.ⓒO𝓜 😾♬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四門均建城樓,四角有角樓,城正中有牌樓,不僅城防設計固若金湯,為明朝軍事重鎮的典範,而且整體布局如「鳳凰單展翅「。

  根據耿如杞的建議,任宏利率兵攻打大同府。

  發展到現如今,任宏利手下兵員七千,但實際在大同府城外列軍依舊有些不夠看。

  府城高大巍峨,城牆寬闊。

  任宏利看著眼前這龐大的城牆心中著實捏了一把汗。

  「耿大人,我看這城頭上兵卒眾多,這大同府並不像是兵力空虛的樣子啊。」

  任宏利盯著城頭,城牆上每個牆垛的間隔之處都能夠看到有士兵,周圍的火盆熊熊燃燒著,更是有強弓勁弩,似乎就等著他們來此地攻城。

  「任團長不必憂慮,」耿如杞捋著鬍鬚,他看著遠處的大同府城,大同府城乃是大明邊塞之地,是京師的重要屏障,若是能夠拿下大同府,對於灶王的發展來說是極為有利的。

  雖然看起來,大同府容易被遼人乃至於大明夾擊,但如此高的城牆,配合灶王的神兵利器,多少人來此處也難以將大同拿下。

  「大同府城內的兵力定然是不會太多的,這些人大抵是在詐我等。」

  「眼下,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邊鎮重兵,是否會來馳援大同。」

  耿如杞朝著北邊眺望,九邊有邊鎮重兵,是大明為了抵禦遼人建立的巨大屏障。

  大同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他們的兵馬從永和一路小路北上,眼下,來到大同府城前,對方估計已經派人去邊鎮傳遞消息,朝廷應當也會急派兵馬馳援。

  「嗯?若是馳援,我等豈不是陷入了夾擊之境,」任宏利面露愁容,他的人馬看起來比之前多了很多,但是人員質量卻是下降了不少,這一路急行軍,隊伍訓練時日也不足,大軍開拔甚至還有不少掉隊的。

  隊形也十分散亂,若不是和他一起駐守永和的老兵們在中間作為軍隊的『骨』,恐怕現在大軍散亂的已經不像樣子。

  就靠著這些人,怎麼可能能夠抵禦邊鎮大軍呢。

  「撤兵,現在便撤去。」

  耿如杞揮手說道。

  說出的話讓任宏利面露愕然之色,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耿如杞會從嘴裡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他們輾轉半月有餘,一路來到大同府。

  手下兵卒就指望著這一戰拿下大同建立功勳,他任宏利也做好攻城準備,一切的行動都在按照耿如杞的計劃來,而今耿如杞竟然說直接要撤軍。

  「傳令下去,隊首變隊尾,」任宏利短暫的猶豫過後將命令下達,軍中只能夠有一個大腦,灶王派出耿如杞來協助他,自然有他的道理。

  「耿大人,我等為何要撤軍,對方支援眼下似乎並未來到,若是按照您所說大同兵力空虛,並且人心浮動,我等應當能夠在對方兵馬馳援之前拿下大同。」

  任宏利忍不住問道。

  「進攻大同,不僅是邊鎮會派出兵馬,周圍府城巨縣亦是如此,山西乃至於朝廷大部分的目光都在大同,我等便可以直取平陽。」


  耿如杞面帶笑容,任宏利毫不猶豫的讓隊伍隊首變隊尾,讓他對於這個團長又高看了幾分。

  「聲東擊西,」任宏利道了個成語出來。

  小時候他爹給他講過這種故事。

  假裝打這個實則是去打另一個。

  「全軍聽令,朝平陽進發!」

  大同府,平陽府,一個在北一個在南,橫跨一個行省,耿如杞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斷,是看出來了灶王的財大氣粗,還有隊伍龐大的凝聚力,也只有這樣的隊伍才能夠完成這樣的舉措。

  奔波一個多月,就為了進攻平陽府。

  換做朝廷的士兵來,這樣奔波,估計早就軍心渙散,哪裡還能夠進攻府城呢。

  這樣做是絕對值得的,幾千人,只有一千五百正兵,其他的都是近些時日召集而來的殘兵游勇,流民災民,這樣的人,奔波月余,拿下府城,是天大的功勳。

  每個兵卒都沒有異議,跟著任宏利的正兵,早就是灶王的死忠,就算是讓他們以年為單位去奔波也毫無怨言。

  而近些日子才加入的流竄之兵,還有受難之民,也無任何怨言,畢竟加入任宏利隊伍以後,他們不僅僅有俸祿可拿,每日還都管飯。

  一日兩餐。

  雖然不會讓他們吃的太飽,但是,對比以前飢一頓飽一頓,甚至有可能餓死的流民生活,眼下的生活已經幸福太多。

  軍隊南下,一路繞開官路,耿如杞微巡地方,對於這些人跡罕至的小路十分了解,道路上就算是有過路打劫的匪徒,見到他們如此龐大的隊伍也不會有絲毫想法。

  耿如杞猜測的也沒有錯,大同求援,朝廷調集太原,汾州,平陽,遼州的兵力兩萬,朝著大同而來。

  雖然說情報上進攻大同府的灶王兵馬只有數千人,但是,那可是灶王的兵馬,任誰都知曉,當初五省圍攻灶王,多出來了數倍的兵馬,最後還是慘敗。

  而今雖然只是灶王的一部分軍隊,灶王未能親臨,但是想必這隊伍依舊有灶王手中那神奇兵器,故而派出兩萬兵馬並不算多。

  若非糧草軍餉不足,再多調集來一倍的兵馬也不過分。

  大軍都快要來到大同府了,卻有令兵告訴他們,灶王撤軍了。

  兵馬消失不見,沒有任何蹤跡,似乎從天上來,到地下去。

  一開始大同巡撫還以為是灶王兵馬的陰謀詭計,假意撤軍,是他們放鬆警惕,畢竟灶王兵馬從永和而來奔波百里。

  任誰也不會相信這些人會直接撤退。

  但是後面大同巡撫才發現,灶王的兵馬竟然真的撤退了,他們竟然不去攻打大同,那他們奔波數百里幹什麼。

  一時間周圍的幾個府城人心惶惶,都擔心灶王兵馬襲來。

  而調派來的兵馬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甚至有兵馬因為沒有及時發放軍餉而產生譁變的。

  兩萬大軍還未和灶王兵馬開打便亂了起來。

  「灶王似乎對你我二人帶有防備,」深夜房中,傳來兩女竊竊私語。

  「這是自然,灶王先前被刺客刺殺,任誰都會對他人有所防備的。」

  翠菊腦海中浮現出灶王的樣子。


  「我等月余,卻連和灶王多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翠菊有些懊惱,她們兩人被派來接近灶王,刺客要拿下灶王的命,她們要拿下灶王的心。

  兩個都不容易。

  姐妹兩個對於自身容貌十分清楚,對於男人也十分了解。

  她們兩人的容貌對於男人來說就是致命的毒藥。

  但是面對灶王她們引以為傲的容貌竟然沒有絲毫作用了,那灶王甚至不會多看她們兩眼。

  平日她們就連和灶王說話的切入點都沒有。

  那灶王,待在軍中,要麼就是睜著眼睛發呆,似乎如同一個痴人一般,要麼就是在外巡視。

  看起來整天無所事事,哪裡有半點朝廷心腹大患地方梟雄的樣子,讓她們兩姐妹去說,那便是類似於村裡面無所事事的痞子。

  「不可心急,這種事情,要慢慢來,我等好不容易接近灶王,不能因為心急而導致前功盡棄。」

  「說的也是,」翠菊點頭應了聲。

  「灶王也不見得是神仙,可是為何有那般手段,真叫人心驚,」翠菊想起來灶王每日吃的飯菜。

  她們遠遠地看著,看著灶王面前空無一物的桌子上變出來很多食物。

  有的她們甚至從來沒有見到過。

  就比如那通體黑色的瓶子,裡面的水是黑色的,每次打開的時候便會有嘶嘶的聲音。

  而灶王喝完以後總會發出古怪的聲音。

  「應當是術士能人,天下之大,能者何其之多,一些道家仙長便有非凡之手段,灶王應當亦是如此。」

  「可是灶王如此年輕,那些仙長,不都是鬍子花白的老者。」

  「不要考慮這些事情,切莫對於灶王太過於好奇,我等是為了誘惑灶王,而不是去探究這些事情,」翠蘭叮囑道。

  拿下灶王的心,讓灶王對她們死心塌地,這是終極目標,次之則是,讓灶王沉迷於溫柔鄉中,不理軍事,不理民事。

  無論哪樣,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做。

  「沒有後勤之憂,行軍速度就是快,」劉振華看著地圖忍不住感慨一聲,他們渡過黃河以後便來到了河南的地界。

  再往前便是河南府,河南府懷慶府,緊挨山東的兩座比較大的城池,跨過黃河以後,災民明顯的多了起來。

  倒不是河南的災情比陝西更為嚴重,而是陝西的流民,要麼皆為流寇,要麼被劉振華治下之地吸納,故而一路上陝西地界裡面災民並不算多。

  而河南,因為有黃河阻隔,大部分災民都河南渡過黃河到陝西來。

  灶王的消息雖然傳過了黃河,但那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災民從來沒有想過,去陝西逃難去。

  畢竟他們祖祖輩輩的印象裡面,陝西也是貧苦之地。

  遭災以後往往和他們一般,甚至還要更為嚴重。

  「要在這裡打響灶王的名頭啊,」劉振華嘆道,古代消息傳播的速度還是很慢的,尤其是在民間,幾乎是要靠著人們口口相傳,若是在和平盛世,一個省的消息幾乎很難在民間通過這種方式傳達到另一個省,畢竟古代的平民階層,大部分人生活,一輩子都是在那一小片範圍內。


  也就是眼下適逢亂世,百姓具有很大的流動性,他的消息才會傳播到河南一些。

  「灶王,前面有大股流民,目測不下五百餘。」

  楊立超騎馬而來翻身而下,連忙說道。

  五百人的難民群,已經十分龐大。

  一不小心就會形成巨大的流寇團伙。

  不小心處理的話也會造成不小的麻煩,換做是當地官員,看到這一幕定然要頭疼無比。

  但劉振華卻是眼睛一亮,攻城略地,但更為重要的是,拿下民心。

  就像是陝西一般,眼下的陝西,就算是重新落入朝廷手中,估計大部分人也都不認可朝廷,而是認他灶王。

  畢竟他治下的百姓,糧食,作物,甚至周邊任何東西,都已經成了灶王的形狀。

  「放出消息,本尊要廣濟災民,救眾生於水火。」

  劉振華沉聲說道。

  以他的手段,自然不能說是施粥,而是廣濟天下災民,這是屬於灶王的逼格。

  楊立超連忙應聲,灶王又要展示通天的手段了。

  消息很快被傳達到了前面的難民群裡面,這些難民也是臨時聚集起來的,一些甚至只是在前探路的。

  得到這個消息以後,五百人竟然直接散去了大半。

  他們得到了生的消息,自然要將消息帶回去。

  一時間方圓數十里的災民都開始朝著這邊湧來。

  「前面前面有活路了,」一個面黃肌瘦的男子對著一群蹲在地上死氣沉沉的人們說道。

  聞言,這些人瞬間煥發出來一些活力,為首的老人抬起頭來,「啥?前面有官爺施粥嗎?還是有善人?」

  他忙問道。

  「還是說,前面有綠地,能扒拉點吃的?」

  眼下活路也就這三種情況了。

  「不是,有神仙爺爺顯靈,要廣濟天下,據說,是從陝西那邊過來的,那邊的災民已經被救了。」

  「真假?神仙爺爺,不會是騙人的吧?」

  有人忍不住問道,他們幾乎沒有任何試錯的成本了。

  「絕對真,我看了,那後面烏泱泱跟著神仙爺的人,幾乎個個都是紅光滿面,不似常人。」

  「那去看看。」

  一群人連忙從地上爬起來,互相攙扶著朝著西北而去,看看那神仙爺到底要如何去廣濟他們。

  幾乎每一處每一撮難民群都是這樣的情況。

  就連周圍的村鎮,乃至於一些縣城的住戶都聽到了消息,趕來這邊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