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鵝的三國> 第657章 門戶計較

第657章 門戶計較

2024-12-31 09:52:05 作者: 中更
  第657章 門戶計較

  九月,周瑜攻鄂王黃祖,圍於江夏城。

  不等荊南救援,太史慈居上游放縱火船,燒漢口水師。

  窮盡荊州技術、物力極限所造的兩艘巨形樓船戰敗,遁走南岸。

  自此漢水通暢,太史慈順流長江而下封鎖舉水,切斷黃祖退路。

  隨即魯肅督巴丘駐軍合長沙國兵救援,太史慈擄掠人口、舟船撤歸漢水。

  偽朝援軍抵達之前,周瑜也撤兵。

  黃祖率軍追擊,反被周瑜伏兵殺敗,周瑜從容返回隨城。

  戰後,黃祖放棄北岸,遷徙到南岸的鄂縣。

  周瑜也沒有派兵接管北岸江夏各縣,這些縣邑屬於突出部,誰占據,誰就要承受額外的軍事戍守成本和風險。

  當捷報傳來時,黑熊已返回藍田輞川河谷,幕府也已遷來。

  新的司馬黃權赴任,隨時做好了局面失控,全面增援荊州的準備工作。

  好在周瑜、太史慈聯合打的迅猛,黃祖已經老了,兒子被殺後,雖然被封為鄂王短暫的激發了黃祖鬥志。

  可這次兵敗之後,黃祖那點心氣與部屬凝聚力就散的差不多了。

  吳侯府邸是一座占地五千畝的莊園,莊園內有一條山溝。

  山溝河灣處的坳地里,孫堅、孫策、孫權都已陸續下葬。

  虞翻順利完成任務,將孫堅、孫策棺槨挖出運到荊州地界時,也順手派人去將孫權挖出來。

  等他到南陽地界時,吳侯孫紹南下迎接。

  而現在一個關於烏程侯爵位繼承的問題也懸在孫氏宗親頭頂,孫權也是有兒子的,這個爵位本來由孫策四弟孫匡繼承。

  但孫匡遊獵時墜馬摔死,目前合適的繼承者就兩個,一個是孫權的兒子,以過繼給孫匡的方式來襲爵;再就是兄終弟及,由孫堅的三子孫翊或幼子孫朗繼承。

  因而山溝河灣處,孫堅陵墓最高,其次往下就是孫策的陵墓,再次就是孫匡的陵墓,生前都是縣侯,是陵墓墳冢。

  而孫權就是個普通墳包,夾在孫策、孫匡之間,毫不起眼。

  孫紹年幼,幾個孫氏宗親請託虞翻,虞翻也感覺為難。

  他與孫河、孫賁行走在山間小路,天空飄著細雪。

  虞翻說道:「孫氏功績,以匡扶建安朝廷,討伐袁氏偽朝最為稱著。而先君侯文台公功勳以討黃巾、平西涼、荊南之亂,以及討伐賊臣董卓。以我之愚見,不論何人繼嗣,縣侯會降為鄉侯。」

  孫河也有這個心理準備,就說:「大司馬制定的法度也算清晰,可我家這種事情卻無先例可循。」

  縣侯襲爵降為鄉侯,早有這方面心理準備。

  可孫匡才十七歲,沒有成婚,也沒有庶子,不存在嗣子襲爵的說法。

  他就擔心因此奪爵,孫匡不死的話,孫家有兩縣侯,一亭侯;算上孫堅外甥徐琨,那就是三個縣侯。

  孫紹也年幼,沒有成婚,所以孫家沒有合適的女眷與東鄉、西鄉走動。

  即便孫家現在有些奇珍、奢侈品,也缺乏走動的門路。

  虞翻在個人感情上很想幫孫家最後一個忙,可他與馬超關係太好,現在西鄉那邊不受寵,就怕自己給孫家說話,反而壞事。


  天下將定,別說降級後的鄉侯,就是一個關內侯,也是千金難換。

  猶豫良久,虞翻只能說:「此事我盡力斡旋。」

  離開孫氏莊園,虞翻騎馬前往幕府駐地。

  途徑張魯的昭化廟,見這樣寒冷時節,也有信眾驅車馬,或步行來此參拜。

  這讓虞翻皺眉不已,就目前來說,關中各縣理論上依舊在執行軍事管制,不准吏民私下越縣走動。

  可昭化廟的信眾,顯然不可能只來自於藍田、杜陵。

  將這件事情記在心裡,他準備給張家上點力度。

  幕府駐地,虞翻到秘書台上繳了通行文書。

  諸葛瑾陪他飲茶,詢問:「仲翔先生經此之後,可有什麼打算?」

  「某與右賢王頗為契合,想出塞前往五原,在右賢王麾下找個差事。」

  虞翻端著茶,直問:「諸葛令君莫非有指點?」

  「不敢,只是如今龍骨文翻譯急缺仲翔先生這樣的易經博士;且蘭台重建,也有整理魏國史籍重任,我以為仲翔先生拜謁君上時,可提及此二事。」

  諸葛瑾給他的意見,又拿出兩份公文給虞翻:「這是前往藍田大營的通行文書,還有一封是長安通行文書。」

  虞翻接過閱讀,略好奇:「怎麼如今出入長安也要另簽文書?」

  「此事呀……說來話長。」

  諸葛瑾眺望窗外,就說:「長安近郊某百戶之妻籍貫偃師,有鄉人在大學,彼此有舊情。這婦人盜家中財物供情夫花銷,後又毒殺其夫……總之此事有礙觀瞻,大司馬震怒,已命司直廳徹查。因此往來長安之通行文書,勘察甚嚴。」

  「竟有如此醜事?」

  虞翻不由感嘆:「何其愚也。」

  平心而論,關中各處的百戶普遍是粗鄙出身,這些年勉強能寫幾百個金簡書。

  無錯版本在讀!首發本小說。

  最初能分配給他們做妻子的女子,普遍出身不低。

  別說遇到有舊情的同鄉士人,就是遇到一個有共同話語的同鄉,都有可能引發類似的事端。

  這是軍階中尉、上尉級別的百戶,官秩在二百石、比三百石;跟著大司馬南征北戰的功勳之士,一怒之下掐死妻子,只要稍稍掩飾,真不會有人追查。

  現在反被毒殺,周圍百戶、軍吏哪個能淡然處之?

  這件事情還有很多內情,諸葛瑾都有些說不出口。

  隨即,虞翻就開始請教孫家的事情,也就諸葛瑾能時刻把握大司馬的心態。

  諸葛瑾聽完後,就說:「先吳侯有三女,可曾訂親?」

  「長女年十一,並未訂親。」

  虞翻皺眉:「諸葛令君,某聽聞關中禁止千石以上官吏通婚?」

  諸葛瑾疑惑看虞翻:「仲翔先生是不是誤會了?先吳侯已然過世,其子雖承爵享有俸祿,並未出仕,何來的千石限制?原本孫仲謀在時,領有雜號將軍,尚在禁止範疇。今時再看,已無禁制。」

  頓了頓,諸葛瑾繼續說:「東鄉夫人有意擴大女學,孫氏女若能入學,得東鄉夫人襄助,此事當有眉目。」


  「擴大女學?」

  虞翻也只是記在心裡,沒有追問。

  諸葛瑾知道擴大女學的關鍵因素,還是陳群《良種論》引發的現象。

  士人是否優秀,可以從學業上面看出來。

  可女子如何考察?

  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很多人支持東鄉女學擴大。

  女兒嫁的好不好……在長遠的傳承問題上來看,似乎沒有那麼重要。

  一代代篩選優秀女子補充到家裡,壯大宗族根本,似乎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反正大司馬早就有了限制聯姻的禁令,各家女兒重要性大減。

  只能嫁給低階的優秀寒門士人或官吏,或者嫁給不出仕的名士家族。

  由這個名士家族做中轉站,相互聯姻串通各家……但這樣的話,很容易被一鍋端。

  誅王允三族一事,已經讓很多人反感大姓聯姻。

  你再老實做事,也架不住姻親犯蠢、找死。

  拒絕大姓聯姻,反而是一件穩妥的生存策略。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