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閣,並不在外朝,而在內宮之中,不過卻也在靠近外朝的地方,處於太極殿東的位置。所以從太極殿出來不一會兒就來到武英閣。
說是閣,但規格上也是一座大殿,只是小了很多,也就和一般妃子的宮殿差不多。
不過用於處理公務卻是足夠了,畢竟武英閣並無多少人。
為了方便管理,此處已經和內宮隔離開來,周邊也都有內衛把守,一般人絕不會輕易來到此處。
來到武英閣,姬松心中還是有些生氣,任誰被人擺一道心情能好了?
但一進來他卻有些詫異,原來該到的都到了。程咬金,尉遲恭,李績,劉弘基,裴仁基,高侃,當然了,獨孤謀也少不了,但讓他意外的是李承乾這傢伙竟然也在?
馬周?他怎麼也來了?
姬松沒答理他們,而是自行來到首位。在這裡,除了皇帝以外他最大,別管你是太子還是國公,這就是建立時立起來的規矩!
不然何意行使軍方職權?又何意讓天下武將敬畏?
「我等見過閣首!」
姬松剛落座,李承乾為首,眾人躬身一禮。這是對武英閣閣首的尊敬,也是對這個位置的尊敬。說是禮絕百官,一人之下也不為過。
但也就那樣了,雖有建議和執行職權,卻無調兵之權。說白了,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和供養起來的吉祥物。
此時也就是姬松在這個位置上,不管是誰都不能忽視他的存在。這要是等到下一任,估計也就剩下建議權和謀劃之權了。
不過他不在乎,權利的大小來自於個人的能力和威望,要是隨便一個人坐在這個位置上都能威勢滔天,那和秦漢時期的丞相有什麼區別?皇帝傻了才會設立這樣一個令自己頭疼的存在。
「都不必多禮,坐吧!」姬松沉聲道。
「諾!」
眾人落座,他這才將目光看向李承乾,問道:「不知太子此來所為何事?」
李承乾撇撇嘴,但面上還是認真道:「父皇有感孤對軍務不太了解,於是讓孤來此聽政。閣首放心,孤王此來只帶了耳朵,不會插手武英閣任何事務。」
姬松聞言點點頭,道:「如此可坐於此處!」
他指向自己身邊的一個位置,本來是書記官坐的位置,平日裡用來記錄議事內容。
李承乾自無不可,隨即來到位置上坐下,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馬周嘴角抽搐了下,但這裡自己誰都得罪不起,能怎麼辦?他也只能站在太子身後,將抱著的奏疏全放在案几上。
姬松撇了他一眼,隨即讓人也給他搬來桌椅。
馬周感激地朝姬松一禮,算是謝過了。
「好了,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就開始分配任務吧!」
話音一落,眾人明顯肅然起來,他們可是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裁軍啊,這在任何時候都是天大的事情,一個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混亂和動盪,容不得他們不重視!
「高侃!」
坐在末尾的高侃明顯一愣,自己不過是來旁聽和學習的,怎麼剛開始就叫自己?
不過既然叫到他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站起來道:「末將在!」
看著還是一副軍中做派的高侃,姬松露出一絲笑意,道:「你不必如此,這裡不是軍中,讓你來武英閣是本公提議的,一來是你一路走來的功績和為人陛下和本公都看在眼裡。你不是只會打仗的莽夫,從你的作戰方式上就能看出你有勇有謀,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二來,讓你在這裡學習,不是讓你什麼都不做,而是讓你看看大仗之外的東西。」
「正所謂,兵者,詭道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其實在本公看來,大多數正常的戰爭,在沒開打之前就已經能大概預測未來的戰爭走向。打仗打的是什麼?」
「是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達到勝利的目的。但戰爭的本質卻是為大唐整而服務的,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是沒有必要的,也是對大唐實力的一種消耗。」
「不到萬不得已,能不開戰就不開戰,能用智慧解決的就絕不動用武力。戰爭的成本太大,不確定因素太多,一旦下定決心開戰,就必須全力以赴,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決不可大意!」
這時程咬金坐不住了,他有些怒氣道:「此事本公不同意!」
姬松話語被打斷,但他並未生氣,而是略帶笑意地看向他。道:「盧國公有何話且說無妨!」
「哼,本公當然有話說!」
程咬金冷哼一聲,怒道:「你姬松也是戰場的統帥,豈能說出如此傷士氣的話?從我大唐建立到現在,哪一年不打仗?你姬松更是帶領數十萬大軍滅殺敵軍無數,滅國數十,現在卻說什麼能不打就不打,還說什麼無意義的戰爭?本公倒是要問問,這些年打的都有哪些是不該打的仗?」
姬松沒有第一時間回答他,而是看向其他人,問道:「你們也是這樣想的?」
尉遲恭緊皺眉頭,劉弘基低著頭就怕叫到自己,高侃有些不安,只有李績說道:「閣首的話本公倒是有些贊同,正所謂善戰者武赫赫之功,又說不戰而屈人之兵,說的都是不要輕易開啟戰爭。但這些道理我們都懂,到底什麼是有必要和無必要的戰爭,請恕老夫愚鈍!」
「不錯,老夫征戰半生,從不認為在打無意義的戰爭,每場戰爭的起因都是有必要且毫無疑問的。」尉遲恭罕見的沒有支持姬松。
不過,讓大家意外的是,本以為姬松回來後第一次展開議事,他們卻集體反對,會惱羞成怒。沒想到竟然和個沒事人一樣,還笑了起來!
「啪啪啪~」
姬松拍著手掌,讚嘆道:「好,好啊,我大唐的將軍果然自有雄豪之氣。」
「你」尉遲恭有些納悶,欲言又止!
這一切都在李承乾的眼皮子底下發生,多次想開口但都忍了下來,說好的只帶耳朵,要是一天的就壞了規矩,豈不是打了自己的臉?
「諸位,本公可沒有否定之前你們功勳的意思,但是時代不同了,我們需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到事物的發展,戰爭也同樣如此!」
「從隋末開始,大家都是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應該清楚當時幾場戰爭是多麼的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徹底崩盤的結局。」
「那個時候大家都在拼命,不拼命就等死吧。這崛起之戰,再怎麼危機也無可厚非,不然何以脫穎而出?」
「大家都是一窮二白,有的只是一腔熱血和不敗的信念。所以,這個時候戰爭其實就是在掙命,大家都開始拼命了,誰還管你該不該打?」
「就應該像刺蝟一樣,不管是誰只要敢碰,就要扎的他一身血。讓所有的人懼怕和膽顫,不敢招惹。」
這話大家都深以為然,要是那個時候稍微露出一絲疲敝,那些人就會像餓狼一樣撲上來,將他們撕的粉碎,不會有絲毫留情。
竇建德,王世充,西秦霸王薛舉,哪個是好相與的?就連當今陛下都失敗過,更遑論其他?
「大唐武德九年,貞觀元年,突厥大舉南下,於渭水河畔威脅長安。雖然最後被趕走,但這樣被人打到國都之前,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
「如果說天下一統之前是崛起之戰,那麼漠北之戰就是大唐的立國之戰。此戰在座諸位都有參加。本公更是臨危受命,輕率千餘騎,雪夜奔襲突厥王庭。」
「說實話,到現在本公都有些後怕,太僥倖了。突如其來的暴雪,恰巧遇到的突厥主力,又恰巧帶著弩車這樣的利器,又恰巧頡力怕了,竟然首先要逃跑。這才給了本公和後來大軍可乘之機。」
「這其中要是有一個條件沒有達成,本公的頭顱怕是早已成為敵人的酒杯.」
說起漠北之戰,眾人都心有餘悸,太僥倖了,要不是李靖當機立斷,姬松運氣夠好,誰也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好在是勝了,要是敗了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隨後就是高句麗之戰和南海之戰,再就是剛剛結束的西域之戰。」
「說實話,高句麗之戰本公不太想打這仗,因為時間在我,優勢在我。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舍底勝利是遲早的事情。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戰卻是解決我大唐的心腹之患,也報了前朝將士之仇。雖然猛烈和殘酷,但也極為暢快!」
「南海之戰是抵禦外敵,斬斷大食的狼子野心,不管我們願不願意,不將其打疼了,他們就會無休止的挑釁大唐,如此還不如打,打到他們膽顫心驚為止。」
「但本公還是嘀咕他們的野心和瘋狂,於是就有西域之戰。」
「這場戰爭其實已經超脫了一般的征戰,它是兩個不同膚色人種,不同文明,對世界有不同認知之見的戰鬥。種族之戰,非戰不可。」
「而這,就是種族生存之戰!」
眾人聽的心情激盪不已,李承乾更是奮筆疾書,將姬松的話一一記錄下來。
崛起之戰立國之戰復仇之戰抵禦外敵之戰文明之戰
他將一個國家的從無到有,再到穩定和繁盛的戰爭說的明澈清楚,讓人耳目一新。細細想來不正是如此嗎?
「那麼現在呢?」
姬松沉聲道:「大唐版圖已經達到了我們所能控制的極限,再大,已經力不從心了。此時我們到了消化戰爭所帶來的果實的時候了。」
「這個時候,一切有違帝國發展的戰爭都是毫無意義的。」
「本公和陛下討論過,至少在二十到三十年內,大唐不會再有大的戰爭,最多也就是局部性戰爭。我們要儘可能地控制戰爭的強度,就當做是練兵了。」
「但這樣一來大唐就不需要這麼多將士了,所以裁軍勢在必行!」
眾人都是一愣,原來這就是裁軍的原因啊!
他們之前有不解,有怨言,更責怪朝廷不體恤將士。但現在他們明白了,不是朝廷不體恤他們,而是今後數十年很可能沒那麼多仗打了,大唐要發展民生,要解決國內的一些事情。那就不能被外部的事情干擾。
不管是錢幣的改革,還是地方的建設,修路,治理河道,向海外進發,都需要大量的錢財和投入。而太多將士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的帝國內部改革的步伐,所以裁軍勢在必行!
姬松看向高侃,輕聲道:「你有智慧,不要將眼光局限在軍中,而是要著眼全局,放眼大唐和天下。戰爭雖然不是解決事情的唯一辦法,卻是最簡單的方法。裁軍也不是不重視軍隊,而是對軍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裁撤老弱,撤換不合格的將領,將一些心志不堅定,貪生怕色,貪墨軍餉的蛀蟲全部趕出軍隊。今後會提高軍中將士的軍餉和福利,但對他們要求也更高了。」
「隊正以上識字是起碼的,校尉以上必須進入皇家軍事學院深造半年以上。將軍以上必須到武英閣觀政一年以上才能外放,不然絕不輕易升遷!」
眾人都吃驚地看向姬松,隊正以上識字?你確定沒有開玩笑?
「怎麼?大家不相信?」姬松有些玩味道。
他拿出一份奏疏,扔給高侃,道:「你來給大家念念,諸位這是站的太高了,對於底層的一些事情有些生疏了還是已經不習慣去關注基層的事情?」
高侃看了眼奏疏就愣住了,咽了下口水,這才念道:「.貞觀二十五年,經過統計,有三千五百名各地書院學子進入軍隊,並且有一千三百五十二人成為隊正以上的軍官,除此之外,更有太白書院,洛陽書院,江東書院,幽州書院等書院學子投筆從戎,進入軍中後勤,文書,軍法司等部,具體數量還在統計,但絕不少於千人.「
「什麼?怎麼可能?」
程咬金大驚失色,這.這是要變天了啊!
李績幽幽道:「別的本公不敢說,但軍法司現在總計五千餘人,其中大多數都是讀過書的。不然也勝任不了任務!」
眾人呆立當場,什麼時候大唐的讀書人這麼不值錢了?這還是他熟悉的軍隊嗎?他娘的,讀書人都快把軍隊滲透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