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獨治大明> 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

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

2024-09-10 12:41:50 作者: 餘人
  在歷史上,印度一直都是各方勢力眼裡的一塊大肥肉。

  他們民族的戰鬥力一直不強,偏偏擁有肥沃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而且還擁有位置極佳的海岸線,導致來自陸地和海洋國家的雙重窺視。

  結果呢?印度自己並不爭氣,屢屢讓外族得手。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雅利安人。原居住在中亞的遊牧民族遷移到南亞次大陸,征服了當地的土著民族,建立了奴隸制小國,並確立了種姓制度。

  公元前6世紀末,波斯第一帝國崛起後,通過開伯爾山口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帶。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沿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經過與印度國王波拉斯的四次大會戰後取得勝利,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兩座亞歷山大城。

  公元前2世紀初,希臘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後入侵印度,其中從中國敗走的大月氏在北印度建立了貴霜帝國。

  1206年,阿富汗古爾王朝統治德里的總督庫特布丁·艾伊拜克入侵印度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給整個印度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他們比前幾次的入侵更加兇狠,此次庫特布丁·艾伊拜克給印度帶來最黑暗的時期,在這個佛法聖地要求部份印度人信奉伊斯蘭教,最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獨立埋下了伏筆。

  德里蘇丹國的統治階級都是中亞來的伊斯蘭教軍事封建貴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為核心,占有大量的軍事采邑土地「伊克塔」,並依靠中亞外族僱傭軍為統治支柱。

  他們對印度教封建主及各階層廣大居民採取敵對、歧視、迫害等高壓統治政策,強征人頭稅及強迫改宗伊斯蘭教,刺激了印度教各階層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緒。

  經過幾個伊斯蘭教王朝的更迭,現在統治印度的德里蘇丹國已經是一個空架子,下面是各個大小諸侯割據的狀態。

  德里蘇丹國由阿富汗人建立的洛迪王朝第三代蘇丹伊卜拉欣·洛迪的統治,但他性情暴虐,殺戮廷臣殆盡,引起國內強烈忿恨,其統治搖搖欲墜。

  按著原先的歷史進程,僅僅經歷三世的洛迪王朝已經來到了末期,即將被帖木兒帝國後裔巴布爾所取代。

  取代洛迪王朝的巴布爾是帖木兒帝國後裔,自從被驅逐河中之後,翻山越嶺進入阿富汗,奪取喀布爾,在喀布爾建立了一個小王朝。

  原本巴布爾的首要目標是要收復河中,但河中的局勢變化太快,所以他將目光轉到分裂且衰弱中的洛迪王朝。

  東暖閣的燈火搖曳,太監和宮女小心翼翼地送來參湯。

  朱祐樘的注意力始終在送來的幾份情報之上,今巴布爾從喀布前往印度發動戰爭,這一場事關印度領土歸屬的戰爭即將在那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上全面打響。

  「印象中,巴布爾似乎是提前幾年入侵印度!」朱祐樘努力地回想著莫臥兒帝國所創立的時間,隱隱間覺得自己的出現影響了歷史進程。

  面對印度這一塊大肥肉,自己何嘗不想啃下來。

  大明王朝印度洋總督府入駐印度洋後,自然無可避免地跟德里蘇丹國打交道,所以很快了解到德里蘇丹國已經失去了民心。

  印度正處於諸侯割據的混亂之中,加上洛迪王朝的軍隊並不強,所以他們大明王朝完全可以派兵一舉吞併印度。


  汪直出任印度洋總督時期,那時印度總督府的戰力不俗,自然擁有入侵印度的實力。好戰的汪直對這個事情十分積極,到任不久便已經蠢蠢欲動,前前後後向自己上表幾次請戰。

  朱祐樘當年確實十分心動,但作為一個成熟的皇帝需要抵擋住這種誘惑,而且要擁有全方位思考的頭腦。

  印度擁有良好的農業基礎,如果大明能夠入主那片土地,確實可以為大明王朝帶來大量的糧食,同樣可以安置一些人口。

  只是歷史早已經證明,單純的農業經濟其實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遇到類似小冰河時期的自然災害,哪怕再強大的王朝都最終走向毀滅。

  反觀海上霸主的國家,只要他們海上霸權沒有丟失,便可以掌握全球海上貿易,註定是全球最耀眼的存在。

  即便是在科技發達的後世,各國都十分注重海上霸權,一條小小的蘇伊士運河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更是直接影響全球的經濟大動脈。

  正是如此,印度固然是一塊大肥肉,但其實遠遠無法跟海上霸權相比。

  朱祐樘當年之所以不採納汪直的提案,並沒有選擇入侵印度,一則大明王朝在印度洋想要樹立禮儀之國的人設,二則是打仗需要投入太多,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海上霸權。

  雖然印度的土地確實能夠得到不錯的經濟回報,但亦存在著農業經濟的風險。何況大明王朝發兵印度是一筆重大投入,經營和管理印度又是一筆重大投入,這裡還存在著種種的變數。

  朱祐樘正是基於這些考慮,當年並沒有理會印度這塊肥肉,而是著重清理整個印度洋的所有船隻,從而成為全世界真正的海洋霸主。

  現如今,新的時機如期而至,巴布爾進犯印度將會給印度總督府入駐印度地區提供藉口。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揚,於是作出決定:「歸屬我大明印度之諸侯,當佑其國其民!洛迪國王性情暴虐,虐殺其臣民,遭百姓忿恨,又不尊我天朝,當坐看其傾覆即可!」

  由於種種原因,大明方面沒有將洛迪王朝收為小弟的想法,而洛迪王朝自持身份同樣沒有打算向大明進貢。

  現在洛迪王朝面對進犯的巴布爾已經是病急亂投醫,竟然想要大明王朝出兵相救於他,只能說他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不過現在印度洋總督府入駐印度的時機已經成熟,既然印度進入動盪時期,那麼大明自然是要從中撈取好處。

  即便此次不能興建一個印度行省,亦得趁機占下一片平原,打造屬於大明王朝的印度糧倉。

  夜色籠罩下的紫禁城顯得莊嚴而神秘,月光如水灑落在乾清宮的大院中。

  今晚侍寢的是英妃瑪格麗特·都鐸,一位充滿著西方魅力的年輕公主。

  為了加強大明王朝的影響力,雖然朱祐樘不再為子嗣的事情擔憂,但不得不為了政治而再將幾國公主收入皇宮之中。

  瑪格麗特·都鐸是英格蘭都鐸王朝的首位國王亨利七世和伊莉莎白王后的長女,大部分時間都在埃爾瑟姆宮的育嬰室里度過,在那裡接受了精心的教育,成為整個歐洲最有教養的公主。

  亨利七世原本想要跟西班牙聯姻,但看到強大的大明艦隊出現後,便改變了初衷。他將自己的女兒作為了政治籌碼,主動將自己女兒遠嫁到大明。

  面對這個來自歐洲小國的公主,弘治皇帝並沒有虧待的意思,亦是賜以英妃的稱號。


  朱祐樘結束一整天的工作,便走到乾清宮的深處,來到一個溫暖的房間中。剛進來便看到坐在龍床上的英妃瑪格麗特·都鐸,宛如一朵盛開的玫瑰花。

  不同於東方女子的溫婉含蓄,瑪格麗特·都鐸有著西方女子特有的張揚與魅力。

  那頭金色的長髮如瀑布般流淌,眼睛如同藍色的寶石深邃而迷人,一張面容精緻如畫,紅唇微啟,白皙的肌膚,露出潔白的牙齒,每一個微笑都如同陽光般溫暖人心。

  如此絕色的女子,若是放到後世的話,要麼就是世界級超模,要麼就是頂級巨星。

  「陛下,臣妾為您寬衣!」瑪格麗特主動迎上前,試圖用自己的行動和魅力去討好這位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弘治。

  雖然她知道自己的美貌是有力的武器,早在埃爾瑟姆宮便有人教導她利用自己與生俱來的美色,但在這皇宮中最不缺便是美色。

  不說這些東方嬪妃個個國色天香,哪怕同為歐洲的西方女性,這皇宮中其實同樣存在著激烈的競爭,西班牙和法國的公主地位和相貌都不在她之下。

  正是如此,她想要從這麼多嬪妃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僅僅依靠自己的美貌其實是不夠的,更是需要自己熱情似火的行動。

  朱祐樘聽著這異國風情的語調,於是張開了自己的雙臂,享受這位來自英格蘭公主的服侍。

  瑪格麗特有著西方女性的熱情,在朱祐樘衣服慢慢脫去的時候,於是慢慢地蹲了下來,跪在了朱祐樘的身前。

  跟著進來的劉瑾很有眼色地屏退左右,將這個房間留給了皇帝和英妃。

  朱祐樘感受到英妃的熱情,很快便化被動為主動,將英妃推到龍床之上,然後開始調教著這隻來自西方的狐。

  雖然已經是年近四十的年紀,但他雄風不減,同時知曉自己所肩負的神聖使命。

  儘管西歐諸國不足為慮,已經無法影響到大明王朝的海上霸權,但想要徹底根除這份威脅,還得生下幾個皇子送到西歐出任國王。

  三月的京城,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正當整個北方地區開啟新一輪農耕的時候,一則從歐洲傳回的消息來到北京城,然後直接引爆了脆弱的資本市場。

  大西洋海域被大西洋總督府所統治,由於大西洋總督府的總部紮根在直布羅陀海峽,更是阻斷了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的要塞,所有歐洲國家的船隻進入大西洋需要大西洋總督府的通行證。

  由於大西洋總督府扼制地中海的入海口,大明的商船這些年一直活躍於地中海,將物美價廉的大明商品傾向地中海的沿海國家及地區。

  只是花無百日開,而今西洋十四號商船出事了,出事的地點則是在達達尼爾海峽。

  歐洲的地形十分的奇特,地中海的西邊跟大西洋相連,但地中海的東北跟另一座海域相連通,正是東歐海域——黑海。

  從地中海到黑海有著一個關鍵的海峽,正是戰略地位等同於直布羅陀海峽的達達尼達海峽。

  達達尼達海峽的主人正是東歐霸主奧斯曼帝國,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同時扼制地中海進入黑海的門戶。

  奧斯曼帝國的創始人叫奧斯曼,確實是一代雄主。

  1299年,奧斯曼生於土耳其北部城市瑟於特,為部落首領埃爾圖魯爾加齊的兒子,年輕時統領部落鎮守羅姆王朝邊境,後來趁羅姆王朝衰落而起兵自立,正式宣布獨立,稱「加齊」,建立奧斯曼王朝。


  1354年,土耳其奧爾汗率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占領了加利波利半島,並把這裡作為進攻巴爾幹半島的橋頭堡。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的軍隊圍困,穆罕默德二世的軍隊攻入城內,君士坦丁堡陷落,東羅馬帝國滅亡。

  君士坦丁堡位於巴爾幹半島東端,臨博斯普魯斯海峽,扼黑海門戶,當歐、亞交通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奧斯曼帝國占領君士坦丁堡後,便將這裡定為奧斯曼帝國首都,更名為伊斯坦堡,自然掌握住了黑海的門戶。

  雖然奧斯曼帝國擁有海軍,但他們僅僅在黑海和地中海活動,所以大明王朝大西洋總督府並沒有打擊他們,畢竟奧斯曼帝國更像是一個陸地國家。

  奧斯曼帝國以征服為基本國策,不斷向西擴張,逐步占領東歐基督教世界的領土。向東與伊斯蘭波斯薩非王朝,向南與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爭霸。

  現在奧斯曼帝國的國王是巴耶塞特二世,繼續祖先的征服事業,如今正在準備著手於東征,正朝著伊斯蘭教正統派領袖的方向奮鬥。

  奧斯曼帝國跟大明王朝可謂是井水不犯河水,但誰都沒有想到,奧斯曼帝國在這個節骨眼對大明的商船出手。

  原本奧斯曼帝國的海軍打算俘虜大明商船搶奪財物,結果演變成了一場海上戰鬥。

  只是不管如何,而今兩國關係破裂是事實,而大明的商船沉沒同樣是事實。

  坐鎮大西洋總督府的汪直在得知消息後,亦是第一時間將電報發了回來,請求大明朝廷允許他們對奧斯帝國開戰。(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