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晏齊的再三要求下,琴娘接下了二萬兩銀票和一千兩現銀,她知道以後她們家也是富貴人家了,再也不會吃糠咽菜了,再也不會冷著凍著了。
她很感激的看著晏齊,晏齊回以一個微笑。對晏齊來說這點銀子是遠遠不夠報答琴娘對她的救命之恩的。
她也沒想只用這點銀子來報答琴娘一家對她的好。只是她現在要忙的事很多,等報了仇,如果琴娘一家願意跟著她,她會帶她們離開這裡。
陶大勇第二天就去找村長打聽買田地的事,村長說有幾畝地,都是分散的,問他要不要?
陶大勇回來同琴娘商量,琴娘是個聰明人,她打了一壇好酒買了幾斤肉和幾包點心去找村長。
「村長叔,您看我們想多買點良田,最好是一起的,分散了不好耕種。」琴娘把在集市上買的一壇好酒和肉、糕點放桌上。
「琴娘你咋這麼客氣呢?當家的,你幫琴娘多打聽打聽,不拘咱們村,這周邊村子都可以,也不遠對吧琴娘?」村長媳婦看到一籃子肉和點心笑的合不攏嘴。
「嬸子說對的,附近村的也可以,就麻煩村長叔幫忙打聽打聽。我們夫婦不會忘記村長叔的好的。」琴娘道。
「要說啊,我們村的姚財主家就有田地要賣,可惜你們買不起啊!他又不分開賣,要是分開賣我都想買十幾畝。」村長遺憾道。
村長告訴琴娘,本村姚財主家說要賣了所有田地去外郡找兒子。但前提是所有田地都要買下,還有他家的房子。
姚地主本就不是陶家村人,是二十多年前搬來的,這裡大都是他家的田地,周邊幾個村子的人家,基本都是他家的佃農。
他條件苛刻,田地和房子要全部一起賣。
那房子要二百兩銀子,二千畝上等良田要二萬兩,一千畝中等良田要五百兩,二百畝旱地要二百兩,一座小山頭可以贈送,共二萬九百兩銀子。
二萬多兩銀子,附近地主想買也不一定能一次性拿得出這麼多,拿的出銀子的也不知道他家有這麼多田地要賣或會想來這裡買,所以大半年都沒賣出去。
姚財主急得把一個山頭相送,以前一個山頭也要一百兩銀子。
琴娘聽完村長的話,仔細想了想道:「村長叔可否幫我約一下姚財主,我想買下他所有的良田和房屋。」
「你說啥子?你能買下所有?」村長從座椅上站起來大聲道。
見琴娘點頭,村長又坐下:「天爺老子哦,這可是二萬九百兩銀子哦!那是真金白銀吶,你們能拿的出來?」村長不確定的問。
「能的,我家晏齊孝敬了我們不少銀子,正好可以買了姚財主的田地房屋。」琴娘想著房子也不用建了,姚財主家的房子又大又漂亮。
他們後建的,也就十幾年的房子,她雖沒有進去看過,但外面看著都非常氣派。有現成的漂亮大屋,也省得她們家再去建。
村長感嘆道:「琴娘你和大勇也是好人好報,救活了財神娘子,得當你們過好日子。
我幫你們約好姚財主,你們就可以儘快去衙門辦理,還有不足一個月就要過年了,你們也可以搬進去過年。」村長也嫉妒琴娘夫婦,但現在更需要的是討好,琴娘家以後就是這十里八村的第一大財主了,他一個小村子算得了什麼。
一個想買一個想儘快賣,短短兩天時間就全部辦妥了。
晏齊知道琴娘買田地房屋花了二萬九百兩,就又再給了琴娘二千兩銀票,她為了製成槍和子彈浪費了不少銀子。
主要是這個時代鐵是管制的,弄到好的鐵煉製需要特殊途徑,費銀子。
琴娘一家拿到房屋後就搬進去了,裡面打掃的很乾淨,主人房有十多間,每間都帶了書房和側房。
在琴娘一家子的軟磨硬泡下,柳大夫終於也肯住進大宅了。
因著快過年了,家裡又有馬車,陶大勇和琴娘總往鎮上趕,備年貨。
晏齊在家恢復身體,也教三個女孩子一些拳腳功夫,照顧一下姚財主不要的病馬。
柳大夫開心的照顧兩個頑皮小子,白天上午還是回他的家坐診看病,沒病人下午就在大宅這邊和孩子們玩。
村里人都知道琴娘家花了二萬多兩買下了姚財主的家產,以後琴娘家就是大財主了,成了她們再也得罪不起的人物了。
有嫉妒的也有後悔的,後悔以前怎麼就沒和琴娘好好相處。這要是和琴娘關係和,少收一成租子也好啊。
琴娘沒有改變任何一點姚財主之前和佃農們的約定,她們交接,佃農們不受影響。
琴娘她會寫會算,管理家業很快就如魚得水般順暢。
陶大勇本就一心一意愛琴娘,看到琴娘算盤打的啪啪響,那愛慕的眼神都快把琴娘燒著了,兩夫妻有財有愛,夜裡的活動是夜夜沒停過。可苦了耳朵極靈的晏齊,她都想去找個男子來泄火。
新年新氣象,陶宅張燈結彩,大人小孩都換上新衣迎接新年。
因為琴娘家如今是大財主,所以村裡面的酒席是她贊助的,全村放開肚子吃一天。還有年餅也是各村財主備的,當然也可以不搞這些,只是各村富裕點的都愛搶個好彩頭。
琴娘備的年餅沒有加糠,全是米麵蒸發的糕,稱發糕。寓意(發高發高)。糖也備了不少,每家每戶都有的分。
大家奉承的話不要錢的往外說,琴娘和陶大勇都是笑呵呵的一一點頭。
陶長奎自從知道琴娘如今是大財主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他嫉妒陶大勇,恨不得殺而代之,他想著本來這一切都是他的,年輕貌美的琴娘是他的,兩個兒子是他的,萬貫家財也是他的,他才是財主老爺。
可他就沒想過,如果是他,會同意琴娘傾家蕩產救晏齊嗎?他這種自私自利的小人是永遠也不會有好運道的。
這些他不會想,他只會事事埋怨別人,窩囊的在家打媳婦。
陶長奎的娘是每天要罵天罵地罵媳婦幾次,她心裡嫉妒的發瘋。
想著琴娘有二萬多兩銀子,那是一座銀山啊!要是不休棄她就都是自己家的,那不得天天有肉吃有新衣穿。
她妒忌的發狂,越上想越心痛,越心痛就越打罵兒媳孫女,日子過的雞飛狗跳的。
陶大勇的親爹厚著臉來想認回兒子,琴娘和陶大勇都不搭理他,斷親書籤了,就斷了父子親情。
何況當初陶大勇傷的那麼重,生死一線之間,他爹放棄了他的命。
陶大勇在陶家辛苦過活了半輩子,最苦最累的事都歸他做,吃的確是最差的,快三十了也不幫他娶媳婦。
要不是遇到琴娘,他早就死了,哪有如今的好日子,他如今有兒有女有媳婦,吃的飽穿的暖,都是媳婦給的,他的情誼都在琴娘身上,對陶家沒有一點感情,哪會和他們續什麼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