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秦王之病有異?
聞言。
林澈略一思索,輕聲建議:「陛下。」
「為了更好的掌控朱樉,不妨在遼東設置遼東軍署,派一名忠於朝廷的大將,可以與朱樉相互制約,確保遼東的穩定。」
朱元璋點點頭,對於林澈的建議表示認同:「這個建議不錯,這個人選就交給國師了,他不僅要有能力,還要忠誠無二,能夠經得起朱樉的任何挑釁。」
林澈點頭:「臣必定全力配合陛下的決策,尋找一位合適人選,配合朱樉殿下,穩定遼東之地。」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道士開口了:「皇上,關於秦王朱樉,臣希望陛下是否拒絕他出征遼東的請求。」
朱元璋聽完心中滋生了疑惑,他剛才和林澈探討這個問題,分析了方方面面,而這傢伙卻提出相反的意見。
朱元璋沉吟片刻,還是打發了這個道士離開。
道士施禮後,轉身出了御書房,他知道,此刻不是他參與進來的時候,皇帝需要一個完全私密的環境來解決問題。
御書房內只剩下朱元璋和林澈,沉默了片刻。
朱元璋問道:「國師,你能不能告訴我,李茂為什麼建議我拒絕老二去出征遼東?」
「我們不是剛剛才在這裡討論過,認為將朱樉駐紮在遼東更加穩妥,並且派一個得力的大將,來制衡他嗎?」朱元璋迫切希望想了解這背後的邏輯。
林澈深吸一口氣,他知道,現在是時候將疑慮告訴朱元璋了。
「陛下,李茂擔心在於,如果讓朱樉去出征遼東,這實際上可能會削弱大明在遼東地區的控制。」
「因為遼東歷來是北元的勢力範圍,如果太過掌控該地區,可能會引起北元的警覺。」
「我們剛剛出征北元與朵顏部,這一仗雖然大明贏了,卻也是大傷元氣,目前正處在國力恢復的關鍵時刻,最好的選擇是穩固我們在北境的地盤,儘量避免再和北元發生衝突。」林澈表達出他所理解的李茂的擔憂。
朱元璋認真的傾聽著,他對林澈的分析有所認同,但他依然有一些自己的疑慮。
「國師,我明白李茂的擔憂,但我依然認為,讓老二去遼東,是個很好的決策。」
「我們應該加強對遼東的控制,以保護我大明的利益。」朱元璋堅定的說道。
林澈點頭,隨即恭敬道:「陛下,我會將您的決定轉達給朝中的各位大臣,只是,我們還是要充分留意北元的動向,做好充分的準備。」
君臣就秦王出征一事達成一致意見。
然而這時秦王那邊卻發生了意外。
下了朝,朱樉身心疲憊,帶著即將出征遼東的喜悅和繁忙感。
朝堂上父皇答應他的請求,決定讓他出征遼東。
這讓他欣喜萬分。
然而他剛走進秦王府,忽然感到頭暈目眩,渾身乏力,一股炙熱感蔓延全身,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怎麼了?難道自己病了?」朱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不適,連忙坐下來喘息片刻,他遣散了侍寢的內侍,決定讓身邊最親近的隨從過來照料。
貼身隨從李安聞訊擔憂不已,連忙跑進寢宮,他看到汗流浹背,臉色蒼白無力的朱樉,頓時心慌不已。
李安雙腿跪地:「王爺,您這是怎麼了?」
朱樉苦澀的一笑:「李安,我身體恐怕有些不對勁,你替我進宮告訴父皇一聲,就說我身體不適,怕是最近不能出征。」
他的聲音透露出一絲無奈,他不願張揚自己的不適,更不願在父皇面前顯得軟弱無力。
李安憂心忡忡的點頭,下定決心要為朱樉分憂:「王爺,您的身體最重要,我這就去皇宮替您稟告。」
「父皇。」
趁著李安離開的功夫,朱樉心中暗道:「求您通融一下,給我幾天緩衝時間吧。」
他的內心深處希望父皇能理解他,給他一些時間調整自己的狀態。
翌日。
朝廷大殿內。
朱元璋身著龍袍端坐在金鑾殿上,朝臣們恭敬的跪地,等待皇帝開口。
「朕今日告訴諸位大臣,因為咱的老二秦王朱樉身體不適,遭受重病的折磨,將暫時無法出征遼東,咱很是痛心。」
「不過,秦王雖然生病,卻一直考慮出征遼東的事情,心繫國家大業,咱非常欣慰,如今,朝廷需要各位大臣共同努力來推動出征遼東計劃順利進行。」
朱元璋的話語充滿了讚許之意,他知道朱樉年少倔強,但也有這國家大計的意識,眾朝臣聽聞此言,紛紛低頭附和。
然而,立於殿前的林澈,卻眉頭微微皺起。
作為國師,他深悟大道之理,對於王室的事,他一向保持冷靜和客觀的態度,聽到朱元璋對朱樉的讚揚,他的心中卻產生了一絲疑慮。
林澈微微皺眉,他隱隱感覺到了一股隱秘的力量在暗中操縱著這一切。
他從歷史上知道太多的政治陰謀和權謀,深知看似平靜的朝堂背後,隱藏著無盡的暗流涌動。
大殿中的氛圍陷入一時的沉默,朝臣盡皆竊竊私語,他們也覺察到了林澈深情異常,開始對朱樉不能出征遼東之事多了幾分懷疑。
就在這時,有朝臣忍不住開口道:「國師,你覺得這次秦王之病有異嗎?」
林澈抬眼看向發問之人,他微微一笑,聲音低沉深邃:「天下事變化莫測,當以審時度勢為上,秦王雖稱少年尤為,然卻未受何等重病,只恐這次出征遼東是某些人的巧妙安排。」
眾朝臣聽到林澈的疑慮,紛紛變色,他們開始悄悄推測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陰謀。
另一位朝臣忍不住開口:「國師所言不虛嗎,只是如今事已至此,我們該如何應對?」
林澈聞言,眼神中閃爍著一抹堅定:「朝廷一定要慎重處理此事,我們需要弄清楚事情背後的真相,查明秦王朱樉之病源,以免陛下為巧計所迷惑,只有如此,我們方能化解風險,保護大明朝的出征遼東計劃,不受耽擱。」
眾朝臣聞言,紛紛點頭附和,他們深知疑心對待此事的重要性,只有清楚事情的真相才能明辨是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