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紅樓御貓> 第614章 天下(大結局)

第614章 天下(大結局)

2024-09-10 22:05:29 作者: 一品御貓
  第614章 天下(大結局)

  大夏確實是不缺銀子了,不算西洋「上貢」給天朝的銀子。

  就說這幾年越發發達的海貿,市舶司已經將解送稅銀的次數從原先的一年兩次,改成了一年四次。

  沒辦法,一年數千萬兩稅銀,裝銀子的船都能把運河徹底給堵了。

  戶部尚書文廉走路都帶著瀟灑的風,雖然還改不了動不動去宮中薅羊毛的老傳統,但文少保說了,戶部有錢,任性!

  元祐十七年的正旦大朝,遵太子令旨,內閣共議,大夏徹底取消普通農人的(民籍十畝以下農戶)農稅、廢除民役。

  同時詔令天下,朝廷當以民為先,用十年時間,逐步推廣農田補貼政策,勸課農桑。

  此詔下,自先秦以來,長達兩千年的農稅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天下沸騰。

  民間將元祐十七年的正旦大朝稱為聖日,意為聖朝名君賢臣,天下皆安樂。

  京畿百姓陸陸續續湧向了京城,秩序井然的來到皇城外,朝宮城叩拜。

  大夏門外的先烈詞以及先賢閣香火鼎盛,每日都有無數人來祭拜先賢先烈,將歷代賢臣、歷朝先烈當成了他們的保護神,祭拜上香。

  幾乎被神話的先帝又一次被百姓加了尊號,尊號長的賈璉都記不住。

  只知道,已經有大批的百姓在向朝廷上書,說他們要在京城為先帝建造一尊聖象,要與皇極殿等高的那種。

  「國朝的百姓是質樸的,但人心不可能永遠質樸,所以老夫才會將思想的真正革新,放在民間。」

  這是賈琮第十一次聽到周老爺子說這句話了,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觸。

  人心易變,賈琮對這句話極為認同。

  但有一點不會變,只要朝廷能給予百姓安穩安樂有奔頭的生活,這人心的變化再大,他也不會去想著打破這份安穩安樂。

  利益與道德的雙向奔赴,才能驅使人心向善,更加忠誠於自己的祖國。

  倉稟足而知禮節,老祖宗早就說過這句話了。

  而且這句話,從古至今都是真理。

  「老大人說的,晚輩自然是認同的。但在晚輩心裡,唯有不斷的去創造財富,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安穩富足的生活,才能讓人們遵守忠孝仁義之德。故而,晚輩更趨向於強化國朝官吏的思想建設……」

  周炯沒有反駁賈琮的話,只是笑了笑。

  理念或許有偏差,但大方向是沒有區別的。

  法制與德治,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一個是針對百姓,一個是針對朝廷官吏,不妨兩人一人顧一頭,先試一試再說。

  「那行,咱們走齊頭並進,看看能不能將這件事做成了。」

  這是一樁足以耗盡兩人精力的百年大計,賈琮每日從周家離開時,只覺得甚為疲憊。

  也不知周老爺子到底是怎麼練的,感覺精神頭比他這個壯小伙子還要好。

  就這樣,一老一少的革新大計整整忙活了八九個月,這才剛剛起了個頭。

  當聖駕即將回京的消息傳到耳中時,賈琮這才從故紙堆中拔出了腦袋,迷茫的看向站在他眼前的小內侍。

  「侯爺,小爺傳您即刻入宮,皇爺的御駕,已經快到通州城了。」

  ……

  出海近三年,過足了御駕親征的癮,皇帝老爺終於捨得從海外回來了。

  龍舟停靠在京城南火車站時,四處的彩旗以及密密麻麻的人影,差點讓皇帝老爺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恭迎天可汗陛下凱旋歸京!」

  「恭迎天可汗陛下凱旋歸京!」

  「恭迎天可汗陛下凱旋歸京!」

  「聖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年,大夏萬年!」

  歡呼聲震天,皇帝老爺的片刻的發愣後,自豪感瞬間填滿了胸腔。

  他抬起了右手,重重砸在了他的胸膛處。

  「朕回來了!」

  「大夏萬年!」

  「萬年!萬年!萬年!」

  齊聲的高呼,似乎讓整座京城都在微微顫抖。


  那些外族的客商,哪裡見過如此強盛的國度。

  當他們看到這位天朝的皇帝竟然如此受百姓的擁戴,他們的內心是震驚的,是恐懼的。

  特別是隨同朝臣來火車站迎接聖駕的西洋諸國使臣,原本藏在心底的小心思,這會是半點都不敢顯露,生怕一個不小心,被成千上萬的百姓給踩死。

  民心齊,山河移!

  「兒臣拜見父皇,父皇勇武,萬里拓疆,遠超歷代先王!」

  劉弘的眼中含淚,既有父子重逢的喜悅,也不乏解脫的輕鬆感。

  賈琮享受著他老子搓腦瓜的溫暖,在看到劉弘眼中流露出的輕傷後,為這個傻四哥默哀。

  開什麼玩笑?

  真以為皇帝老爺回京你就能輕鬆了?瞧著吧,皇帝老爺肯定會遠途歸來,身染「重疾」,回後宮好好靜養。

  按照禮部原本定下的流程,皇帝下了火車後,當喝凱旋酒,隨後就換成御輦回宮。

  可不想京城的老百姓終於是把他們的聖天子盼回來了,百姓的濃烈崇敬之情,令皇帝老爺很是享受。

  當他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後,竟邁開雙腿,勁直朝著禁軍奮力阻攔的百姓走去。

  「咦?朕記得你,宮門前賣芝麻炊餅的武大!帶沒帶餅?朕在西洋的時候,就惦記著你做的餅,快饞死朕了。」

  啊?

  啊啊啊啊……

  「天吶,陛下竟然記得我,陛下竟然記得我!」

  武大發出了驚喜的尖叫,當聽到皇帝老爺要吃他做的芝麻炊餅,連忙將油紙包好的炊餅從籃子裡取出,遞向皇帝。

  「這西洋人如此可惡,竟然連張芝麻餅都不給陛下吃……草民聽聞陛下攜我朝勇士凱旋迴京,就將最好的幾張帶了過來,原想著送給我朝勇士的……」

  皇帝老爺不顧朝臣內侍的阻攔,伸手接了過來,還衝武大眨了眨眼:「難道朕就不是我朝的勇士?」

  「陛下最勇,陛下最勇,陛下是我朝最勇武的勇士!」

  武大幾乎是破音的高呼,讓一旁的人既羨慕又激動,跟著一同呼喊了起來。

  「陛下是我朝最勇武的勇士!」

  「陛下是我朝最勇武的勇士!」

  「請陛下摸摸我兒的腦瓜,好讓我兒能快快長大,將來成為陛下、成為我朝的勇士!」

  「好,好,好!來,讓朕抱抱我朝未來的勇士!」

  百姓們的熾熱崇拜,讓皇帝老爺都感覺不到萬里回家的疲累了。

  抱抱這個孩子,摸摸那個娃兒,再咬一口百姓遞來餅子、果子,一路慢慢往城門的方向走。

  短短不到一里的路程,硬是走了半個多時辰。

  直到御輦跟隨來到了城門口,皇帝都沒有上車的打算。

  在一路與老百姓揮手致意中,越過天壇,皇帝老爺突然轉身進了正東坊。

  禮部的人傻了,跟隨皇帝身後的群臣也愣住了。

  等大部隊追上皇帝老爺時,他已經進了一戶民宅。

  賈琮親眼看到皇帝老爺揭開了鍋灶上的蓋子,正值午前,這家人唯一還在家的小婦人原本剛剛將米下鍋,正忙活著炒菜煮湯呢,突然就看到神龕上的聖像下凡了。

  「陛、陛、陛……」

  「朕就是來看看,家中人呢?」

  小婦人明顯的手足無措,呆愣愣的看著又是揭鍋蓋,又是往米缸里扒拉的皇帝,好半天都沒有回話。

  還是賈琮扶額提醒:「陛下,這家人估計就在剛剛迎接您凱旋的人群里。」

  「哦,朕倒是把這個給忘了。」

  皇帝背手在屋子裡亂鑽,這瞅瞅那瞧瞧,直到看到搖籃里的小娃兒正滴溜溜的望著他,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娃兒白白胖胖的,看來朕不在的時候,你們沒有荒廢了朝政,沒有讓朕的子民餓肚子!」

  「陛下教誨,兒臣(臣等)絕不敢忘!」

  包括在門外的文武大臣們跟隨太子爺齊齊下拜,皇帝甚是欣慰。

  他突然轉進百姓家中,就是想看看京城原本最貧苦的南城百姓,如今日子過得咋樣。


  在看到鍋里的白米粥,泛著香味的肉菜,以及養的白白胖胖的小娃兒,就知道百姓的日子過得很不錯,也就證明了朝中的百官,以及他的監國兒子是合格的。

  「行,你繼續忙吧,朕先走……」

  皇帝老爺正準備離開被他「打攪」的民宅時,小婦人突然眼睛一亮,快速的用白饅頭夾了滿滿當當的肉片子,硬塞給了懵逼的皇帝陛下。

  「陛下,您嘗嘗,民婦方才才蒸好的饅頭,這肉也是今日一早剛剛做好的。」

  哈?

  內侍都抓狂了,怎麼今日都給皇帝老爺塞吃的,他們這些內侍可還沒有試毒呢。

  眼見太子爺都沒有出聲提醒,內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皇帝老爺咬了滿滿一大口,細細咀嚼品嘗,最後竟掏出了一顆閃著紅光的寶石,塞進了搖籃里。

  「好手藝,這石子兒就當是朕付的饅頭錢!」

  「陛下使不得……」

  小婦人知道那顆閃著紅光的可不是什麼石子兒,不說價值連城那也是了不得的寶物。

  雖說她也有過動搖,但更多的是質樸的想要拒絕。

  不過皇帝的御賜,沒有收回來的道理。

  等到小婦人反應過來追出去時,皇帝老爺已經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走進了另一戶的家裡……

  ……

  「朕今日回來,看到百姓安樂,衣食無憂,朕很欣慰!」

  「太子劉弘,監國有過,諸卿輔政有功,故賜一年俸銀。」

  一連串門十餘家,皆是隨機的臨時決定。

  又是揭鍋蓋翻米缸,家家有肉吃,戶戶不缺糧,皇帝老爺自然是相信老百姓真的是衣食無憂。

  元祐朝的文治武功,如今已經遠超歷朝歷代。

  他很滿足,也很滿意,所以……

  「朕御極十七載,兢兢業業不敢輕忽,總算讓朕的子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百業興旺、國強民富。然朕以為,天子亦是人,人力終有窮時……帝王年老後亦會精力不濟,故此,朕決議於三年後,即朕六十聖壽日禪位太子……後世之君,當以朕為例……」

  奉天殿上的群臣甚至都沒有人提出反對,反而一個個跪下領旨,高呼萬歲。

  這是一個開創性的決議,皇帝老爺四十歲繼位,二十年間平內亂伐不臣,內聖外王,讓天下第一次有了衣食足,人安樂的大同盛世。

  特別是天下萬民,早已將其奉若神明,直接供在神龕中,日夜上香。

  所以,群臣並非是盼著太子爺登基,而是在為皇帝老爺的英明決斷好喝彩。

  有此例在,國朝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帝王因年老而變得昏庸的事發生。

  當群臣退去,皇帝老爺帶著太子劉弘,以及賈赦父子來到了龍首宮。

  太液池依舊是那樣清澈,池中的錦鯉長得越發胖了……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琮小子,沒想到你都已經走到立言這一步了。果然是宿慧之子,天賦其才,沒給朕丟臉!」

  賈琮撓了撓腦瓜:「臣也是想著一試,總不能辜負了陛下十餘年的教導啊!」

  自元祐三年的鐵網山秋獵君臣相遇,賈琮已經長成了大小伙子了。

  已然二十一歲的賈琮,個頭都比皇帝都要高出不少,見其伸手作出了曾經的動作,邊彎了彎腰。

  皇帝習慣性的往其腦瓜上搓了搓,笑了起來。

  「不錯,你跟弘兒做的很好,以後莫要忘了咱們之間的約定。」

  賈琮與太子爺相視一笑,齊齊拜下:「兒臣(臣)謹遵聖諭,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

  果不其然,皇帝老爺前幾日都還臨朝理政,當解決完西洋諸事的後續後,把犧牲將士的軍牌靈位供入了先烈祠,轉頭就召見了內閣的幾位大學士。

  等到皇帝老爺要靜養,令太子劉弘繼續監國的消息傳到榮國府時,皇帝老爺正坐在賈琮屋中,與麒麟兒鬥嘴呢。

  百官皆已習慣了龍椅上坐著欲哭無淚的太子,至於皇帝去哪,他們現在已經不怎麼關心了。

  有小道消息傳出,說西山的賈家溫泉莊子外,最近多了不少龍禁衛。

  不過最近朝中的事很多,林首輔忙著新政上的事,禮部還有魏王大婚的事,都察院也忙著懟人干架……

  大傢伙都很忙,沒時間去關心西山的莊子裡是不是皇帝老爺在帶孩子。

  唯有永豐侯賈琮的新作《論堅持把思想建設作為國朝官員基礎性建設的概述》面世了,書名很長,也可繞口。

  但禮部奉旨刊印萬冊,下發國朝各級官吏,直至鋪開到了鄉老里長。

  至此,大夏皇朝自製度革新後,正式將思想的革新建設推到了台前,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思想建設之路。

  而永豐侯賈琮,也逐步走上了中樞重臣之路,於元祐十八年正旦大朝,被皇帝敕封為禮部尚書,總領天下文教事……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