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工科生的華娛> 第421章 令人驚訝的變化

第421章 令人驚訝的變化

2024-08-13 02:28:45 作者: 吃酒不吃菜
  第421章 令人驚訝的變化

  王旭花了一個多禮拜才大致整理出一個數位化攝影機的所需要的各種技術分類,沒錯,只是分類,就折騰了一個多禮拜。🌷🍧 ➅9s𝔥ᑌ𝐗.Ⓒ𝓸𝕄 🐊♨◆𝐆𝐨𝐨𝐠𝐥𝐞搜索𝐬𝐭𝐨𝟓𝟐𝟎𝐜𝐨𝐦閱讀◆

  這就是現代設備的複雜性,別的不說,光一個外殼就用了好多種材料,從塑料到橡膠,從金屬到非金屬,那叫一個齊全。

  手持的地方的材料和密封部分的材料肯定不同,王旭都能理解,裡面的一些支架什麼的需要各種支撐,用金屬也沒問題。

  但你一個攝像機用的電池支架居然是航空鈦合金是什麼道理,那就是薄薄的一塊板子,除了基本的支撐,可能一點兼具散熱的功效,僅此而已。

  在王旭看來,這裡用銅用鋁都能解決問題,但他就是在那裡用了鈦合金。如果不是王旭仔細地梳理,根本就不會發現這裡還隱藏著一個大驚喜。

  但驚喜當然不是來自於鈦合金本身,而是來自於鈦合金的加工工藝,因為這東西是用雷射增材的方式3D列印出來的。

  精密度還頗高,一次成型,嗯,加工設備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圖也是存在的,再進一步就沒有了。

  「要是這東西可以無限遞歸下去多好,以後就啥技術都不用買了。」王旭有點貪心地想。

  不過這東西確實是好玩意,3D列印其實早在1986年的時候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甚至有商業化的產品問世。

  但現在這些東西都還只能列印一些塑料或者樹脂的材料,金屬列印雖然有理論,但卻還沒有實際的設備發展出來。

  而且吧,專利問題還是挺討厭的,因為最早的發明者申請的是一項非常底層的專利,幾乎無法繞過。

  後世,也是等這個專利過期了,到了2005年的時候,3D列印才真正開始在世界上大規模發展起來。

  不過對於王旭來說問題不大就是了,王旭估計自己也不會去賣3D印表機,自己研發一些設備自己用,那就沒人能管得著。

  看到一個技術不錯,摘抄出來,寫報告,說明技術參數和指標,然後裝訂成冊。

  王旭那些天就是這麼幹的,兩個秘書被指使得團團轉,他在那裡口述,然後秘書錄入電腦。

  有些還需要繪圖,王旭就簡單手繪一個,然後秘書找人去用CAD之類的軟體畫出來。

  至於晶片,那更是只能進行基本的描述了,裡面的設計圖實在太複雜了,除非王旭非常仔細地用軟體一點點畫出來,否則,他就只能選擇找人研製。

  而且,這東西需要的製程已經超過了現在世界所擁有的製程極限了,哪怕是國外都沒有這樣的設備,所以,還得研發設備。

  這些東西,那就只能弄到五年規劃里去做了,不過也好,本來這東西就是規劃中的大項。

  特別是王旭搞出了一連串的軟硬體產品,並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響之後,這方面的投入顯著加強了。

  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國家稍微有了點家底,於是也就開始陸續投入一些大項目。

  前世就是這樣,進入2000年後,這些項目開始有了產出,到了2010年左右的時候,出現了集中爆發的現象。

  後世我們看到的許多黑科技,都是從這個年代開始投入的。


  最開始的當然是各種基礎設施,比如大規模的石化,石油,鋼鐵,有色金屬冶煉,鐵路什麼的。

  而計算機軟硬體設備的研發投入其實一直都有不少,其實成績也是有的,只不過相較於國際上的海量投資而言,顯得有些微不足道罷了。

  更何況還被漢芯事件折騰了一把,弄得好多年從上到下沒人敢碰這個東西了。

  不過現在一切都還好,還是有不少雄心勃勃的計劃的,特別是王旭的一系列大動作,直接刺激了整個行業。

  九天,哦,就是那個最開始搞南北橋的數字號研究所成立的公司,搞的RISC協處理器,採用GIT上開源的RISC-1架構的通用浮點計算晶片已經開始流片了。

  這並不是CPU,而是更接近後世的GPU,只不過沒有預設的一些圖形圖像算法而已,這是一種非常精簡的浮點運算單元,就是專門做浮點運算而設計的。

  也是他們雄心勃勃的CPU計劃的一個前站,這東西設計的目的就是因為Intel自從486DX開始,他們把協處理器做到了CPU裡面,專門負責處理浮點運算,採用的還是複雜指令集。

  這非常不利於王旭搞的那一套堆迭架構的繼續發展,這才和王旭商量著搞這個東西,以後無論是用來堆迭超算,還是圖形工作站,都可以通過軟體進行適配,把浮點運算推到堆迭出來的附屬板卡之中。

  這種方式,只需要對OpenGL進行適配,就完全可以用來做3D顯卡了。

  只不過RISC的模式,需要更多的軟體開發罷了,但軟體GIT上不就有嘛,那本來就是適配RISC的。

  甚至嚴格來說,這東西直接當成CPU來用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重新適配,而且由於整數運算部分的缺少,需要模擬操作,反而顯得不划算了。😾🐺 ❻9𝓈ⓗᑌ𝕏.𝔠o𝕄 ൠ✌

  對於王旭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一樣的產品。

  新一代的超算計劃,會使用Intel的奔騰處理器或者IBM的新一代PowerPC晶片作為主晶片,也就是CPU。

  而需要的各種浮點運算,則全部會推送到新晶片組成的陣列之中進行計算。

  這樣的結構,使得整個計算機對於CPU的要求變得非常低,甚至用一些老晶片也沒啥關係,它只是用來提供基本操作能力的。

  稍微複雜點的運算都用不著它,當然這就需要作業系統從底層進行這樣的支持。

  COS的最新版核心,以及GIT上的各種科學計算庫本來就提供了這樣的支持。

  這說明什麼,當然是二代的工作站已經在路上了啊。

  你別看一代出來了才一年,但王旭相信,最多明年年初,二代工作站和伺服器體系就會完善,形成商業產品。

  這一次,可不算是王旭主導的項目了,雖然王旭自身依舊在項目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數不清的科研人員真的已經成長起來了。

  浪潮、方正、同方、長城,九天,甚至華為和中興,這些公司都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別奇怪,通訊公司也加入了進來,堆迭的計算單元與主機間的通信本來就是項目中的重大難點。

  和第一代超算項目的研製最大的不同,就是這一次幾乎承擔主力的都是商業公司了。


  原來承擔重要研發工作的計算所,科研單位幾乎都把關於這部分的研發獨立出來,公司化運營了。

  這才是這一次超算項目的最大的進步,科研人員可以從商業公司中獲得比以前更高的報酬,而無須再經過原來那樣複雜的審批流程。

  計劃可以在商業公司內部就進行抉擇,而無須各種項目審批之類的關卡。

  你別看只是伺服器和工作站市場,國際上的市場規模也是以千億計算的,這樣的規模,足夠養活一大堆的公司在其中掘金。

  王旭非常欣喜地看到了這樣的變化,他甚至有感覺,可能在下一代的研製,都完全無須自己的介入了,只需要到時候換機器就行了。

  至少硬體方面肯定是這樣的,軟體方面,王旭手上還保持著幾個最核心項目的控制權,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進行一下更新。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他現在基本上不需要重新去為這些公司搞出來的新東西去做一些適配,而是只需要檢查他們的代碼就足夠了。

  顯然,這一塊玉米地,已經不僅僅是王旭在掰棒子了,進來的光是大學就不下二三十所,公司更是數以百計。

  這還僅僅是國內的,其實由於這一體系的開放性,這一次雖然還沒有搞國際合作,但下一次幾乎是可以肯定會吸收國外的企業一起玩了。

  這一次增加對Power PC的支持,就是因為IBM這種IT行業的老大哥都願意下場支持了。

  Sun公司和SGI最近都有些上火,隨著GIT上的軟體益發的成熟,原來還能夠當做壁壘的自身生態系統已經有著逐漸崩塌的跡象。

  而GIT對於工作站和伺服器的支持,顯然是以COS為第一優先的,這導致了大量的潛在客戶開始轉投GIT系。

  如果只是華夏企業還好,畢竟他們的產品在丑國幾乎沒有什麼名氣。現在在丑國的銷售依舊不及他們的零頭。

  但丑國自己的一些從未涉足這一領域的傳統PC廠商,也都已經開始磨刀霍霍了。

  DELL,COMPAQ,甚至岌岌可危都快倒閉了的AST都開始推出同一架構的工作站和伺服器產品。

  這就不能不讓這些傳統伺服器和工作站廠商著急了。

  在這一體系的衝擊下,小型機和個人電腦的壁壘幾乎已經蕩然無存,操作起來就像是微型機,計算起來就像是小型機,甚至中型機大型機的產品,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更可怕的是,歐洲和小日子似乎也看到了機會。

  整個八十年代,歐洲和小日子在個人電腦時代幾乎是全面潰敗,不僅僅是無法出口,連自己的市場都被個人電腦的潮流沖得亂七八糟。

  在強大的WinTel聯盟面前,整個歐洲和小日子,從硬體到軟體可以說是全面潰敗。

  全世界用的似乎都是丑國的計算機,丑國的作業系統,和丑國的應用軟體。

  而GIT的出現,新架構體系的萌芽,給這一堅強的組合埋下了一顆釘子,要知道,COS最開始也是從Intel晶片開始的。

  Intel幾乎沒有任何理由去打擊這樣一個專注於各種科學計算的作業系統。

  但最近,似乎風向有點不對頭了,個人電腦似乎也有一些人開始轉向使用圖形化更方便的COS的各種發布版本。


  開始的時候,由於COS對硬體的要求較高,且必須配置昂貴的協處理器板卡,甚至板卡櫃才能流暢運行,導致其設備體積過大,不適合在家裡使用。

  使用COS做辦公的,只是少量本身就有科學計算要求的企業和部門,最廣大的用戶依舊還在WinTel聯盟的手裡。

  但自從最新版COS內核在12月份發布,這一版本增加了對最新的奔騰處理器的支持,甚至可以調用其內部自帶的浮點運算協處理器,來滿足一些基本的圖形操作和多媒體操作。

  甚至還軟體支持了多媒體MMX的複雜指令集,這下子仿佛一下子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魔盒。

  因為這意味著,圖形化的作業系統,流暢而簡單的滑鼠操作,各種後世耳熟能詳的任務欄,通知欄,開始按鈕,右鍵菜單,單擊,雙擊,滾動等等,都在初始化的COS圖形界面里出現了。

  COS的初始版本的圖形界面並不簡陋,但一直問題多多,這都一年了,也沒見這些Bug被改完。

  這主要是由於缺少商業公司運作的原因,但現在如果大型硬體廠商開始支持這樣的作業系統,那麼就意味著它的缺陷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快速解決。

  沒人會懷疑這些大型計算機公司所擁有的能量,而微軟現在新型作業系統還在測試,離上市遙遙無期,那麼在這個窗口期,微軟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強力挑戰。

  王旭知道這些,還是姜主任告訴他的,自從上次的會議之後,GIT向各大學轉移的工作明顯加快,而且,有關部門關於GIT上面的各種數據的重視也明顯提升。

  他們驚訝地發現這上面的數據,居然能在某種程度上分析出很多海外的商業行為。

  比如,最近,他們明顯的注意到GIT某些項目的更新頻率,貢獻者數量,國籍都在明顯的上升,進而分析出西方IT行業的動向。

  這一下子,這個東西可就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開源平台了,它幾乎就成了世界IT動向的方向標,已經有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在針對這個東西進行專項研究了。

  據說,丑國的沃頓商學院正在和魔都那個文秘學校合作,進行GIT上的各種動態與IT經濟的關係,他們好像有意建立一組指數,來標識IT的發展方向。

  這就是GIT國際化的力量,所有的信息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研究,國際上的合作與競爭,在一個小小的GIT上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變化。

  這絕不是王旭在開源的時候能夠想像得到的,或許,王旭在這個世界上的蝴蝶翅膀引發的颶風,就是由GIT展現出來的。

  ——

  (開始上班了,明天見)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