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討論
第二天一早,陳宇在下樓之後,發現樓下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而且看樣子都是舉人。
大都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討論些什麼。
偶爾也有一些幼童或者十幾歲左右的少年人略微有些拘謹的坐在一塊,拿出紙筆認真的記錄著什麼。
對於陳宇他們來說,在這些客棧可以免費食宿,享受最高規格的待遇。
然而對於其他人,這些被大梁朝廷用來安排舉人的客棧可謂是價值千金。
倒不是說這些客棧有多麼豪華,再豪華也只是一個客棧而已。
這些客棧賣的是陳宇他們這些人的附加價值。
如此多的舉人齊聚一堂,即使是在京都也要三年一次,如果能夠讓自家孩子進入客棧之中,享受一下薰陶,京都之中有不少富戶願意為此一擲千金。
因此為了能夠使得自家客棧,被選為接待舉人的客棧之一,這些客棧的掌柜可謂是使用了渾身解數。
用比較現代一些的話來說,類似於競標。
只要能夠成功,不僅在陳宇他們身上的花費,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數倍多的收回來,還有名聲方面的獲利。
萬一在自家客棧內有一個會元,甚至是狀元,風頭更是會一時風頭無兩,打著這個名號,在接下來的數年中,生意都會上漲數籌不止。
既有名又有利,可謂是競爭激烈。
……
在看到陳宇下樓之後,一個年輕人已經迎了過來。
對陳宇拱了拱手道,「在下湖懷州張溪縣江鴻卓,不知兄台是……」
陳宇回憶了後,回道,「蘭江州宜田縣陳宇。」
「沒想到竟是陳兄是蘭江州的。」
陳宇有些好奇,「蘭江州怎麼了?」
「陳兄不知道?」
見陳宇搖了搖頭,江鴻卓就引著陳宇在一個空位坐了下來。
給自己到了杯水,潤了潤嗓子後說,「不知陳兄可聽過李學斌。」
陳宇點了點頭,「自然是聽過的,是跟我同一屆的,我們蘭江州當年的一位解元。」
對於李學斌陳宇雖然沒見過,還是有聽說的,是跟他當年一塊參加鄉試的,並且取得了當年蘭江州的第一名,而陳宇則是第七名。
江鴻卓沒有繼續說下去,轉而對著陳宇問道,「說起來陳兄應該是才來京都沒多久吧?」
這個沒什麼可隱瞞的,陳宇乾脆的回道,「昨天傍晚才到客棧住下。」
江鴻卓搖了搖頭說道,「這就難怪了,說起來陳兄應該早來幾天才是,說不得也能大出風頭。」
陳宇聽江鴻卓接下來的話,才知道在三天前,家在京都內的,同時家中也有些權勢的幾個舉人一同舉辦了一個詩會。
在詩會當中李學斌可謂是大出風頭,一首臨江仙引得無數文人折腰,甚至還引起了一位大儒的注意。
看著江鴻卓有些羨慕的神情,陳宇笑道,「會試中詩詞只是五科之一,就算那位李解元詩詞再怎麼厲害,又不代表我們沒什麼機會。」
江鴻卓搖頭道,「陳兄也不想想,古往今來,會元,狀元,至少每三年都有一位,可是能夠流傳千古的又有幾位?」
「說實話,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用我這半生的學識換一首能夠名傳千古的詩詞。」
陳宇明白了江鴻卓的意思,在他看來能夠名傳千古才是一個文人最高的追求。
不過對於陳宇來說,他更關注的是當下的事情,至於死後是否能夠流傳千古,陳宇並不在意,在他看來,死都死了,名聲再大也毫無意義。
而且有著系統的陳宇有著更大的野望,與其讓自己的名聲流傳千古,不如讓自身活過千古。
這時旁邊的人聽到江鴻卓的話後,「江兄,還在感慨呢?有這時間不如猜一下策問會考那些東西?」
實際上像江鴻卓這樣的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更加關心的還是自己能不能通過這次的會試。
大梁的會試相比起陳宇原本那個世界而言,要考的更加全面一些。
每三年一次的會試一共分為五場,每場考試為一天時間,總共五天。
第一場考經義,類似於四書五經,當然肯定不是純粹的默寫,而是對這些經義的理解,不過都有固定答案,這一場對所有的舉人來說都算是送分題。
第二場考詩詞,一般是給出三個題目,任選一個做出一首。
第三場考算學,就是對一些數學問題的解答,對其他人來說可能難度不小,不過對現在的陳宇而言,沒太大問題。
第四場考策問,按照慣例都是兩題,主要是對當今大梁存在的一些問題的看法與見解。
第五場也是策問,不過只有一題,如果說第四場的策問是命題作文的話,那麼第五場的就是自命題,難度要提高許多。
……
在眾人討論期間,陳宇也時不時的說上一句,話雖不多,卻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因此在場不少人暗暗關注了一下陳宇,認為陳宇通過會試的可能性不小。
除此之外,倒是有幾個看穿著相比起其他人更好上一些的,在看到趴在陳宇肩膀上的小白狐後,起了一些心思。
不過在明確得到陳宇不會賣的消息後,雖然都有些可惜,卻也沒多做糾纏。
畢竟他們的身份地位在這擺著,犯不著因為這麼一點小事結怨。
更何況陳宇談吐不是常人,相比起其他人,可以說是這批舉人里比較優秀的那部分了,即使這次發生意外沒有通過會試,下次通過的概率也很大,是他們需要結交拉攏的對象之一。
……
吃過早飯後,江鴻卓邀請陳宇去京都轉一下,被陳宇以需要溫習一下知識為緣由婉拒了。
事實上陳宇也確實是打算在這幾天裡好好看書。
陳宇回到房間之後,在小狐狸有些好奇的注視下,從包裹里拿了幾本書出來。
陳宇看著這兩本書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華夏曆代皇朝主要政策》,《華夏曆代對外外交政策》,《華夏古代民生問題的解決措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