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宣武十四年。🎉✌ 👻💲
黃粱中的局勢變得越發的亂了起來,隨著異寶不斷在黃粱各國出現,自黃粱存在以來第一次陷入大規模的動亂。
原先那些被豪門世家壓迫得不成樣子的百姓,在獲得力量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起一支隊伍,試圖顛覆當權者的統治,取而代之!
大多數的起義隊伍都是以失敗告終,但卻是有極少數隊伍不斷壯大,從幾百人發展到幾千人,其後更是浩浩蕩蕩達到了幾萬人之數。
起義隊伍缺兵器就攻打府縣,缺糧草就劫掠百姓,完全忘記了之前他們也是被壓迫的對象,如今一朝得勢立刻急不可耐地騎到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根本沒有絲毫的紀律可言。
黃粱中的一些實力雄厚的國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才算是勉強壓下了四處作亂的起義軍。可那些小國就沒有那麼好受了,國力本就薄弱,再被起義軍這麼一折騰,立刻就露出了疲態,被早已虎視眈眈的鄰國發兵攻打吞併,成了人家的一個州。
至於起義軍則是被大國所招安,還是用你自己人來管理你自己人,換湯不換藥,折騰了一圈並無什麼根本性的變化。
草原上敖漢部落在洛罕的帶領下,經過了幾年的吞併,已然成了草原上的一個龐然大物,成為了草原上最大的幾個部落之一。
而洛罕的名字也在草原上不脛而走,被人傳成了天神下凡,被稱為草原上的雄鷹,聲望高得嚇人。
草原上的其他幾個部落也意識到了敖漢部落的威脅,開始試圖聯合打壓敖漢部落。
可沒成想,敖漢部落早已暗中發展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
這幾年敖漢部落吞併其他部落的同時並沒有閒著,派出部落中天資聰穎的孩童混跡到中原各國學習中原人的文化技能,將中原的冶鍊金屬方法和先進的思想帶了回去,鍛造出了最適合草原作戰的彎刀和弓箭,又改良了兵法戰陣,儼然已經成為了一支讓人聞風喪膽的恐怖軍隊。
草原上那些部落哪裡見過這陣仗?
平日裡各部落之間無非就是一群人分別站在兩邊,一聲令下就拿著兵器衝殺上去,根本就不講究什麼打法,也不屑於學習中原那些所謂的兵法戰陣...
僅僅是幾次交鋒,其他幾個部落就吃了不小的虧,死傷慘重,部落中甚至出現了認為應該歸附敖漢部落的聲音。
大半年後。
敖漢部落在經歷了幾場大型戰役後,終於一統草原。
洛罕也成了草原上唯一的洛罕王!
......
隨著梁國與武國的戰線拉長,這場戰爭何時能結束沒人知道,也沒人能夠預測到接下來的走向會如何。
梁國與武國中也開始逐漸出現一些問題...
武國重武,將武排在第一位,整個國家的各行各業都是為其服務。
若是平時自然是沒問題,可若是戰爭遲遲不結束,武國國內的各行各業立刻顯露出頹勢來。
相比於其他國家,武國的各行各業本就不發達,也沒有多高的生產力。
隨著武國大量的徵兵和上調賦稅,武國百姓已經有些扛不住了。
國內又有異寶不斷被人所得,許多原本在武國算不得什麼的普通人和江湖中人竟是搖身一變成了武夫。
武國開始悄然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不過卻是被武國高層以鐵血手腕鎮壓。
隨後又不惜以官職、封地、美色來籠絡這些新晉的武夫為武國效力,算是勉強應付了過去...
武國高層也知道武國存在的問題。
但卻是有心無力,有解決的心思但卻是沒有什麼可行的辦法,除非破而後立打破現有格局!
但破而後立又豈是簡單的事情?也就只能這樣不了了之,希望能堅持到戰爭結束。
......
梁國的問題相比於武國就有些嚴重了。
梁國本就不算多強,豪門世家遠比武國要多得多,這些豪門世家行事也比武國要肆無忌憚得多。
兩國久戰不下,這些豪門世家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保全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甚至還有豪門世家借著朝廷的名義私立名目向百姓徵收各種賦稅,諸如『軍械稅』『糧草稅』之類,甚至還有十分離譜的『軍妓稅』,只要你家中有女眷就要上交,搞得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梁國中因獲得異寶而新晉的武夫也被豪門世家盯上成了香餑餑,花費大價錢招攬。
這些人不屬於任何一方勢力,只要能將其掌握在手中立刻就會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那些豪門世家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手裡的力量強一些總歸是沒錯的。
若是梁國真就敗了,就算是逃亡他國也會安全上一些...
梁國皇帝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苦思冥想之下做出了一個決定!
按照慣例,梁國科舉本應五年舉辦一次。
距離上次科舉還不到五年,梁國皇帝竟是特意下了一道旨意將科舉提前,宣稱特事特辦。
這次科舉也與以往的科舉不同,並不考那些聖賢書上的大道理的見解,也不需要你有什麼深謀遠慮的謀劃,更不需要什麼華麗的辭藻,要的就是一個淺顯通透。
科舉的內容也很簡單,要求針對梁國與武國的戰爭寫一篇文章。
題目不限!
內容不限!
科舉由梁國皇帝選出的一百名大臣閱卷,先是選出一千篇精彩文章遞交中樞省二閱,再由中樞省選出一百篇文章遞交給梁國皇帝。
由梁國皇帝親自閱卷,選出最好的三篇來!
科舉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梁國,傳到了梁國無數心懷抱負的學子耳中,同樣也傳到了正潛心為科舉做著準備的蘇白耳中。
梁國無數學子激動異常,歡呼雀躍,認為這次科舉就是他們報國的大好時機,紛紛動身前往國都。
身為讀書人,眼看著梁國與武國久戰不下,說不著急是不可能的。
但身為讀書人卻是沒有上戰場拼殺的本領,只能幹著急。
此次科舉說是科舉。
不如說是舉梁國天下學子之力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