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女真名洛蓮花
人群外側,站著兩名男子,看形貌衣飾,與里民們並不相同。
其中一人約十七八歲年紀,內著青色直裾長袍,外罩一件黑灰色的連帽狼皮袍子,身材頎長,形容俊美,只是面色過於蒼白,眉宇間隱現倦怠之色。
另一人則是二十歲出頭,濃眉入鬢,神色冷峻,褐衣短打,披蓑帶笠,腰懸長劍,看起來應是前者的侍從。
「公子。」侍從說道:「時候不早,天氣亦不佳,該啟程了。」
「不急。」公子輕咳了兩聲,目光卻直直地落在洛千淮的身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二叔母又何必這麼著急。」洛千淮微微一笑:「若我拿的是其他人的財物,那自是罪不可赦。可它們若是我阿母的嫁妝呢?」
「什麼嫁妝!」二叔母的聲音瞬間尖厲了起來,下意識地將匣子攬入自己的懷中:「你阿母都死了那麼多年,當年的那點子錢早就花用一空,哪裡還有餘下的?」
相比於她的激動,洛千淮卻表現的極為平靜:「既然如此,二叔母又何必動怒?里正大人慧眼如炬,是與不是,他一查便知。」
說罷,她便對著鄭恩道:「里正大人。我阿母本是長陵人,當年嫁與阿翁時,嫁妝還算豐厚,早些年也確曾拿出自己的嫁妝貼補過家用。」
「只是後來阿翁在西京找到了差使,每年都會將俸祿與賞賜送回來,阿母剩下的嫁妝便都封入了此匣中,留給了我們姊弟三人。」
「這些事,諸位鄰里應該也是多多少少看過聽過的。」
這番話,都是洛千淮根據前身的記憶,以及方才匣子散落之時,倉促間看到的一些東西,拼湊起來的說辭而已,其中真假摻半。
可是旁人聽了卻覺得十分可信。洛家的日子,確實是在洛老大娶妻之後越過越好,只是沒想到,原來先前還花用過人家的嫁妝。
當下大家就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看向洛家老兩口的眼神,也都變得有些不一般。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女子嫁人後的一應開銷,都是婆家負責。嫁妝是私產,理應自己花用或傳給直系子孫,萬沒有補貼家用的道理。
這自然也有些人覬覦花用妻子的嫁妝,可都只敢私底下偷偷地做,生怕讓人知道了,會被人戳著脊梁骨嘲笑。
大父大母的臉色變得難看得很,但二叔母卻渾然不覺。
「你說是留給你們的就是了?」她一手緊緊地捂著匣子,另一隻手叉著腰:「你阿母那點嫁妝,早就花用了個一乾二淨,這些可是我的私房錢!」
「哦?」洛千淮抬眼瞟了她一眼,唇邊擠出了一個意味不明的微笑:「當年我阿母的嫁妝,是存了底單的。是與不是,請大母取出來對上一對,便清楚了。」
眾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了大母身上。她微微怔了一下,便立即反應了過來:「十幾年前的東西,早就不知道哪裡去了,一時半會兒卻要去哪裡找?」
二叔母立時接過了話頭:「你要是想指望這沒有影的東西給你作證,那就是白日做夢了。我勸你早點認罪,方能少吃點苦頭。」
「那千淮還要謝過二叔母的良言相勸了。」洛千淮淡淡一笑,抬頭望著鄭恩道:「麻煩里正大人,查看一下那匣子內側,是否留有一朵四葉蘭花暗記。因阿母名中有一個蘭字,是以她的嫁妝,全都帶有這個暗記。」
「好。」鄭恩答得爽快,轉身便向二叔母伸出了手。後者卻將匣子緊緊抱住,完全不肯配合。
這下子,周遭所有人都察覺出來,此事必有蹊蹺了。
「洛老二。你這新婦是怎麼回事?」鄭恩板起了臉。
二叔父比二叔母要明白些,知道今天這一關要是不過,也別指望里正再會幫家裡出頭,是以直接上手搶過了匣子,捧到了鄭恩跟前來。
鄭恩打開匣子,認真審視一番,果然見到了匣底一角印有四葉蘭花的標誌。
他心思細膩,順便又將其中的幾件物品,包括那餅金子都細細驗看了一回,發現確如洛千淮所說,上面都留有蘭花印記。
這般看來,這洛大娘子所言應是不虛,而洛家人剛才對她的指控,用心就相當險惡了。
洛千淮仰頭看著鄭恩的神色,心中暗暗地吐了一口長氣。
剛才她只是看到了匣子裡面和一支銅簪上,刻有這樣的記號,便大膽地賭了一把,果然賭對了。
這第一步走對了,後面的路也就變寬了。
「洛家新婦,現在你要怎麼解釋?」鄭恩淡淡地問二叔母道。
「我為什麼要解釋?」二叔母跳了起來,三步並作兩步地跑到了自家婆母身邊,眼巴巴地望著她:
「君姑,您也是知道的,先前大兄將賞賜換成金餅托人帶回來,上面總要印上這個標記。我負責掌管家用,這些年下來,也就剩下這麼多——哪裡就是什麼嫁妝了?」
洛千淮還沒說什麼,一位老人便站了出來。這是本里的一位姓周的耆老,向來古道熱腸。
「若我沒看錯,那餅金子,下面應該是有『征和』二字的戳記吧?」
鄭恩剛才就注意到了這個戳記,聞言便點點頭:「確有此印記。」
「那就是了。」周老說道:「這金餅就是洛大娘子母親的嫁妝,絕非是洛老大送回來的家用。」
洛千淮沒想到,本來以為的孤軍奮戰,竟然還能遇到盟友,精神立時為之一振。
只是她打出來的配合牌,卻是半仰著臉露出了悽美的笑意,雙臂顫抖強撐著身體,益發顯得弱不經風,仿佛下一刻就會倒地不起。
「你胡說八道!」二叔母滿臉羞惱地反駁道:「僅憑一個戳印能確定什麼?」
「因為那本是征和元年,陛下為了犒賞大勝歸來的西軍將士,所特製的一批金餅。」
「是又怎麼樣?」
「洛大娘子的外祖父,就是因著當年征西的功勞升作了校尉,所以才能獲得此物,又拿來給女兒做了嫁妝。」
「呵呵,這些事,你又怎麼能知道的?」二叔母仍然不服氣。
「時間過得太久了。你們怕是都忘記了。當年洛川的婚事,還是我們夫妻牽線,與洛川的嫡親阿母一起定下的。我的大兄當年也在征西軍中,與洛大娘子的外祖父為知交好友,所以才有了這樁姻緣。」
「只是沒想到,短短十幾年間,他們夫妻倆竟是一死一失蹤,倒是苦了這三個孩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