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榮親王夫婦不愛飲宴,榮親王還罷,平時還愛湊個熱鬧,時不時的上門喝個酒,也愛逛酒樓茶寮,但榮親王妃卻是輕易不串門不出席宴會的。
這位王妃在京城裡也住了許多年了,但除了與皇后,安郡王妃相交甚密外,與其他人都只是平平。
李家便是有皇后和太子的面子在也很難請到這位王妃,更被說還是與榮親王一同出現的。
李馳跟皇后自然親近,跟太子私交也不錯,但再好能好過撫育過他的榮親王妃?
因此李馳親自迎了出來。
他能以殘軀出入朝廷,讓皇上向他問策,靠的不僅是滿身的才華,還有識時務與謹慎。
齊浩然跳下馬車,轉身伸手將妻子服下來,這才笑容滿面的迎上李馳,哥倆好的拱手笑道:「李兄大喜,齊某恭賀國舅壽比南山。」
李馳也拱手回謝,一副與齊浩然很熟的模樣,天知道他們雖同住京城,還連著親,卻是一年也難得見上兩次面的。
而另一邊,穆揚靈等到她幾個兒媳婦趕上來後才走上前。
李馳的妻子李夫人忙迎上去將穆揚靈請到後院,於是,男人女眷分開。
但中午正宴時,大家卻是在一處飲宴的,不過中間隔了一道長長的屏風,又有天然的花草樹木掩映,雖在同一處花園中用飯,卻好似分了兩個地方。
這是近些年來京中最盛行的飲宴方式。
因為近年來女子地位提高了不少,男女間的束縛減少了不少,就算是這樣的壽宴,大家也喜歡男女在一處用飯。
若是花宴或詩宴,男女隔著屏風還要斗花斗詩的,是單身男女們最喜愛的相親方式之一。
當然,國舅爺的壽宴上大家不能相親,但卻可以互相交流些信息,也可以拉攏一下關係,擴展一下人脈之類的。
不過因為榮親王夫婦的突然到來,本來很熱鬧喜慶的宴會一下肅穆了不少,頗有兩分國宴的意思。
范子衿捧了酒杯抿嘴而笑。
一群假正經,還不是怕熱鬧了浩然無所顧忌,到時候喝醉了酒發酒瘋鬧起來。
客人們還真是怕這個,誰不知道榮親王是個混不吝啊,這些年他收斂了不少,不再像以前一樣隔段時間惹件事,但就是這樣每年國宴他也沒少喝酒,去年還因為一言不合跟人鬥起酒來,皇帝當時臉都綠了。
偏皇帝偏心他,不罰他這個罪魁禍首,反去折騰跟榮親王鬥嘴的人,雖然皇帝也就是打回了幾次摺子,讓人沒日沒夜的加了一個月的班,但也足夠折磨人的了。
而且那位太過高高在上,現在他是明君,折騰人的法子還只是讓人加班,誰知道他以後會不會搭錯弦以其他的法子折騰人?
所以他們還是遠著齊浩然一些為好。
所以大家都很正經,正襟危坐的坐在席上,遙杯恭祝壽星公,然後就老實坐在席上,既不喝酒,也不敢高聲說話,生怕引起齊浩然的興趣。
也正因為安靜,當屏風後面一位夫人問穆揚靈為何要那樣給孩子們分家時他們才能聽得一清二楚。
場面頓時一靜,屏風內外全都一點生息也無。
那位夫人好像沒察覺到異常一樣,依然以輕柔卻清晰的聲音道:「……王府的四位公子皆是有大出息的,娘娘又教養過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因此許多人都稱頌娘娘會教子,所以妾身想問問娘娘,如此分家可是有什麼道理在嗎?」
穆揚靈看了李夫人一眼,轉頭對那位夫人笑道:「並沒有什麼深厚的道理,不過是幾個孩子的一片心罷了。」
穆揚靈來此的目的只告訴過李菁華和小夏氏,這人顯然是李菁華授意李家為她安排的,她本還想要如何引出這件事來,既然李菁華為她鋪了路,她自然順著走下去。
「在王爺與我的心裡,五個孩子都是一樣的,所以我私心裡是想將財產平分成五份給他們的,」穆揚靈淺淡的自嘲道:「我不過是個獵戶之女,王爺也是個小官之子出生,在我們家裡沒那麼多規矩的,因此一時還真沒想到什麼嫡長子繼承家業的規矩來。」
內外一寂,男方這邊偷偷的抬眼去瞧齊浩然,卻見他正放鬆的靠在席上恣意的捏了酒杯喝酒,不由暗嘆。
這位還真可能沒想起那規矩來,那位王妃也是隨心所欲的人,所以他們這是真的一時沒想起那規矩?
「一個家庭最要緊的便是和睦,兄友弟恭,姐妹和順,父慈子孝,所以一經安郡王提醒,我和王爺才醒覺這個分產法子的確不好,所幸這件事也只是我與王爺私下所定,還未告知幾個孩子,故擱置了,」穆揚靈笑道:「只是這產業總要分的,趕在將來,還不如現在就分了,以後是富是窮也要靠他們自己的經營。既然我分的不合規矩,規矩分的又不合我心意,我便想問問我幾個孩子,他們想怎麼分這個家產。」
穆揚靈掃了眾人一眼,見大家都豎直了耳朵八卦的看著她,她就不由微微一笑道:「四個孩子倒是有志氣,有志一同的表示家業他們可以自己掙,讓我把家產都給他們妹妹做陪嫁,只是寶珠也硬氣得很,說好女不穿嫁時衣,並不願繼承財產。」
眾人聞言不管心中信不信,反正都讚揚起幾個孩子來,說王爺王妃教得好。
穆揚靈就開玩笑道:「我的確覺得我教得不錯,他們一說我還真想不分家產與他們了,全都捐出去更好更乾淨。」
眾人心中一堵,全都瞪大了眼睛看她,男方那邊卻全是瞪向齊浩然。
「只是王爺卻不許,說他辛苦一輩子,於國於民都算無愧於心了,孩子們平時做善事他不攔著,我卻不能把他的家產都給揮霍光,說什麼都要留給子孫後代,我一想,既然孩子們並不執著於家產,而王爺也不捨得捐出去,那就乾脆繼續平分好了。」穆揚靈對大家眨眨眼,一笑道:「這世上坐擁金山銀山卻是不學無術的紈絝不少,貧賤之身卻自強不息的人才亦不少,說到底人是否能成才最主要的還是自身,外物固然重要,但心志才是基礎!」
屏風內外的人若有所思,雖然依然有許多人不認同穆揚靈的觀點,但不可否認,人才得人先有成才之心,才能有成才之舉,否則一切都是妄談。
王府的五個孩子先想的是自己闖出一片天地來,而不是藉助父母,這份心卻是最正確不過的,誰也不能否認。
有這份心志在,再有榮親王的權勢人脈在,何愁大事不成?
所以榮親王的四個兒子都有出息得很,最小的那個不過才十八也就已經在西洋各國中有不低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