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
一場河套戰役打下來,最該高興地劉榮,反而成了長安朝堂內外最淡定的那個人。
但除了劉榮,以及心裡多少有些彆扭的竇老太后外,整個長安,幾乎就再也找不到第三個不因河套戰役,而歡呼雀躍的人了。
——天子榮新元二年,冬十月二十,河套-馬邑戰役正式落下帷幕!
在河套,漢匈雙方以大河為界,分別於大河以北的高闕,以及大河以南的博望城對峙。
只是凜冬將至,饒是再怎麼不甘於河套失守、再怎麼想把河套奪回來,軍臣也不得不下令止戰,一切,都等開春之後再說。
高闕的匈奴人暫時放棄對河套的覬覦,或者說不甘,榆侯欒布、弓高侯韓頹當等北地方面軍將領,自也是樂得輕鬆。
一邊有條不紊的安排著河套地區北方防線,一邊配合著長安朝堂派去的官吏,按照長安朝堂的指示,正式開啟了漢家對河套地區的『消化』。
這件事,長安朝堂雖然很快便拿出了方案,卻也是進行了一陣極高頻率的爭論。
爭論的核心,主要集中在漢家得到河套之後,究竟應該發揮農耕文明的優勢,將河套化為又一個巴蜀天府糧倉,還是維持現狀,讓河套繼續保持草原地貌,並以畜牧業作為當地的主要生產模式。
長安朝堂會有這樣的爭論,其實也算得上是情有可原。
——不同於曾擁有過河套,甚至曾直接統治遊牧民族:義渠人,並對草原保持相當程度掌控的嬴秦:如今漢室,自太祖高皇帝鼎立國祚以來,至今都還沒有經歷過類似的議題。
遊牧民族如何安置?
草原如何利用?
畜牧業如何發展?
這一系列關於草原——尤其是和河套息息相關的命題,是有漢以來都不曾出現,甚至都不曾有人暢想過的。
那漢家朝堂中央,對草原、對畜牧業是個什麼態度?
舉個非常淺顯的例子,就可見一斑了。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漢武大帝北逐匈奴,揚漢國威之時,漢家已經不再缺馬了。
非但不缺戰馬、騎兵,甚至還操練出了被史家贊為『一漢當五胡』的精銳騎兵!
但在漢武大帝重振華夏雄風前,時間往前推不過十幾二十年,漢家卻依舊飽受戰馬奇缺,以至於無法組建騎兵集群、耕牛奇缺,以至於牛耕非但無法推展開,反而還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倒退的尷尬處境。
很顯然,在這一前一後兩個巨大反差之間,必然發生了一件大事,讓原本牧畜奇缺的漢家,短時間內迅速成為了漢武大帝掌權時期,動不動能拉出十幾二十萬騎兵部隊的『狗大戶』。
而這一改變,其實就是漢家自太宗孝文皇帝時起——或者說是貫穿整個文景之治,都在堅持不懈的在北方邊牆,斥重金興建馬苑。
太宗皇帝年間,漢家國庫空虛,雖然百姓民得以休養生息,但國家經濟還沒有緩過勁來;
所以,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七年間,漢家在北方邊牆、草原與中原交接處,僅僅只是興建了區區七座馬邑。
這七座馬苑,於太宗皇帝晚年,便開始以每年上百匹的速度,細水長流的出欄戰馬;
到如今劉榮在位,這七座馬苑每年,總計能出欄超過五百匹戰馬,來為漢家的騎兵部隊建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每年五百匹,看似不多;
但考慮到如今漢家,滿打滿算,刮鍋底都只能刮出萬把騎兵,每年五百匹戰馬,其實已經不少了。
再者,漢家也不是只有這七座馬苑、只有這每年五百匹戰馬出來。
——歷史上,整個文景之治,漢家總共在北方邊牆,興建了足足三十六處馬苑!
去掉太宗皇帝那七處,單就是孝景一朝,便興建了足足二十九處!
也正是憑藉這三十六處興建於文景年間,每年能穩定出欄數千匹戰馬的馬苑,歷史上的漢武大帝,才能在那短短十幾二十年的時間裡,將漢家軍隊從原本的純步兵集群,進化為步、騎合理混編的綜合化部隊。
而在這個時間線,由於劉榮這個小蝴蝶煽動的翅膀,孝景皇帝較之原歷史時間線,在位時間少了足足十年。
相應的,原本應該在漢景帝在位期間興建完成的二十七處馬苑,也就大幅縮水為八處。
沒辦法;
在這個時間線,孝景皇帝僅僅只在位六年,便安心的將劉漢社稷丟給了劉榮。
而在這六年時間的前半段,孝景皇帝幾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晁錯那紙《削藩策》,以及削藩引發的吳楚之亂上。
等吳楚亂平,孝景皇帝才剛沉下心,想要甩開膀子搞點成績,緊接著就是身體出了問題;
不得已讓劉榮太子監國三年,待劉榮基本羽翼豐滿,孝景皇帝便也不再眷戀人間,就此撒手人寰……
真要說起來,孝景皇帝年間建成的那八座馬苑,其中有足足六座,還是劉榮太子監國時期立項的呢!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孝景皇帝過早駕崩,以至於原歷史上,漢家於文景年間興建的三十六處馬苑,大幅縮水為相宰的十五處,對於漢家的騎兵部隊建設,其實是有相當大的影響的。
——拿最笨的辦法做個數學題:三十六處馬苑,讓漢武大帝花費了至少十五年時間,才建成了足以和匈奴人匹敵的騎兵集群;
現在這十五處,連原歷史上的一半都不到,那劉榮理論上,就需要花費三十年甚至更多時間,才能將騎兵部隊建設進度,推到歷史上,漢武大帝開戰初期的水平。
當然,這僅僅只是理論上。
事實卻是:在擁有了河套之後,別說是原歷史時間線上,支撐漢家完成騎兵部隊建設的三十六處馬苑了;
——就連如今,漢家已經建成的那十五處馬苑,劉榮都已經不稀罕了!
究其原因,也恰恰是這些興建於文、景二帝在位期間的馬苑,將漢家對草原、對畜牧業的態度,完完整整的展現在了當世人,乃至後世人的面前。
馬苑,顧名思義,其實就是一塊封閉區域。
一如先孝景皇帝的太子私苑:思賢苑,又或是劉榮的博望苑那般,四四方方一塊地方,被木柵欄圍起來,其內有馬廄、馬棚,已經儲存草料飼料的倉庫之類。
就拿劉榮認知中,邊牆諸苑最為典型的:雁門苑來舉例;
作為漢家第一座由官方、由長安中央全資興建,並由太僕衙門管轄的馬苑,雁門苑占地東西、南北各五里。
占地面積,基本等同於劉榮的未央宮。
該苑於太宗皇帝前元四年興建,距今已有足足三十年的歷史。
興建之初,長安朝堂為興建雁門苑,由相府國庫、少府內帑分別向太僕撥款三千萬錢——共計六千萬錢作為啟動資金。
並且馬苑的建築材料、匠人,都由少府承擔,所需人力則由相府徵發民役。
換而言之:那六千萬錢的啟動資金,幾乎完全是朝堂給太僕撥的買馬專項款。
最終,彼時的太僕夏侯嬰也不負眾望,用那六千萬錢啟動資金,為雁門苑買入了三匹珍貴種馬,以及數十匹良種母馬。
之後的三十年時間裡——無論太宗皇帝一朝,還是孝景皇帝在位,長安朝堂都是以兩到三年一次的頻率,每次至少千萬錢的今額,向雁門苑在內的諸多馬苑撥款,以加快漢家的騎兵部隊建設進程。
時至今日,算上最開始六千萬錢啟動資金,單就是一顆雁門苑,就花費了漢家至少兩萬萬錢的專項撥款!
其餘人工、材料,又或是草料飼料之類,更是完全沒有計算在內——不是少府在幫襯,就是相府收上來的『芻藁稅』,來供給諸馬苑作為馬匹草飼料。
三十年的時間,超過兩萬萬錢的裝箱撥款,以及幾乎同等價值的材料、人工投入,究竟讓雁門苑,發展到了怎樣的地步呢?
劉榮知道。
根據劉榮所掌握的數據,雁門苑如今,總共有十三匹每一匹都價值千金的種馬,總價值在一萬萬錢以上;
有良種母馬共四百一十餘匹,平均單價大致在六十萬至八十萬錢一匹,總價值大約在三萬萬錢上下。
除此之外,便是自太宗孝文皇帝後元二年至今,總共十一年的時間,共計出欄戰馬六百餘匹,駑馬上千匹,總價值高達八萬萬錢以上!
這麼一筆帳算下來,雁門苑這三十年,非但是為漢家帶來了相當龐大的財富,而且這龐大財富,是漢家原本無法培養、擁有的戰略物資:戰馬。
三十年,四萬萬錢的投入,最終創造了超十萬萬錢的價值,雁門苑的模式,無疑是合格的。
至少從漢家現階段,對畜牧業的固有認知來看,雁門苑這三十年,是無愧於心、無愧於宗廟社稷的三十年。
但倘若將雁門苑這三十年的經歷,說給草原上任何一個遊牧之民聽,恐怕十個人里八個都會說:三十年,幾萬萬錢,才幾百匹戰馬?
——漢官貪污都這麼狠的嗎!
——不貪零頭貪大頭?!
不能怪草原遊牧之民,對漢家官員有如此刻板印象;
而是在草原,事實確實如此。
一個部族,或者說是一個家庭,有一個青壯作為家主,三五個女人來負責瑣事,再有三五奴隸,以及羊十隻,牛兩頭,馬一匹,便已經可以勉強溫飽。
而這樣一個部族或者說家庭,只要沒有重大的天災、人禍,任由其在草原發展壯大的話,最多不超過五年,就能成長為一個人口數千,馬上萬、牛數萬,羊十數萬的中型部族!
雖然這個『發展壯大』過程,有相當一部分都源自於合併,但人口、牧畜的繁衍,也同樣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說的再直白一點:三匹種馬,數十匹母馬,另有源源不斷,永遠不會稀缺的草飼料,三十年的時間;
擁有以上這一系列條件,卻沒能在三十年間,發展形成起碼數千匹馬的種群,這在草原是不可能發生,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
要知道在草原上,遊牧之民一邊追逐著水草,一邊抵抗著大大小小的天災、起起伏伏的戰火,尚且能讓牧畜群,以每年至少一成半,即百分之十五的速度擴大。
若是將這些負面因素全部清除?
——如此天堂般的美好生活,遊牧之民根本就是想都不敢想!
就拿如今,漢家才剛掌握的河套地區來說;
在漢軍正式占據河套,並站穩腳跟,展露出短時間內,根本不會允許匈奴人奪回河套的架勢之後,原本棲息於河套,並才剛『歸附』漢家不久的各部族頭人,便都找上了北地方面軍的最高統領:榆侯欒布。
做什麼呢?
說一千道一萬,不過是一句:希望將軍可以替我們,向皇帝陛下表明崇高的敬意,以及我河南諸部,對皇帝陛下至死不渝的忠誠!
至於表達忠誠的方式,也是非常簡單粗暴:整個河套地區歸附漢家的各部,總共向劉榮『上貢』戰馬萬匹,牛十萬頭,羊百萬隻!
除此之外,往後的每一年,都還有源源不斷的千馬、萬牛、十萬羊。
說實在的,最早拿到這幾個數字的時候,饒是見慣了世面的漢天子劉榮,都不免為河套各部的『財大氣粗』而暗暗咂舌。
——戰馬萬匹,牛十萬頭,羊百萬隻!
什麼概念?
單就是那萬匹戰馬,就已經和漢家現有的戰馬數量齊平,只要得到這一萬匹戰馬,漢家的戰馬存糧就將直接翻翻!
至於這一萬匹戰馬的市場價,更是很可能達到三十萬萬錢到五十萬萬錢之間,堪比漢家朝堂中央一整年的稅、賦,即財政總收入!
更讓劉榮感到瞠目結舌的,甚至還不是這一次性上百萬隻牧畜,而是後面那句:每年戰馬千匹,牛萬頭,羊十萬隻。
每年!
河套各部有底氣說這個話,就說明他們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曾做到,並有能力繼續達成這一目標:馬匹每年繁育、增長數千匹,牛數萬頭,羊數十萬隻。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他們為什麼會提出這麼個數字。
而這,也恰恰是劉榮深深意識到雁門苑,以及邊牆諸苑的模式,大幅落後於遊牧之民對畜牧業的理解、認知的源頭所在。
——草原上的遊牧之民,似乎總是能以極小極小,小到近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投入,便能得到極其可觀的畜牧業產出!
反觀漢家——反觀華夏農耕文明,卻似乎仍舊被農耕文明的刻板印象、固有思想所限制;
簡單來說就是:漢家,正在用種地的思維,去搞畜牧業。
而這樣做的弊端就在於:蓄養牛羊牧畜的邏輯,與種植農作物,是牛馬風不相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