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這種錢你都賺
和哈定、柯力芝這些台前的政客相比,洛克菲勒、摩根這些財團家族,才是美國真正的掌控者。
喬治這些年一直都在俄羅斯,對美國財團的了解不多。
好在有約瑟夫這個內應,喬治才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洛克菲勒是美國石油大王,1901年摩根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卡內基鋼鐵公司,成為美國鋼鐵大王。
梅隆家族是美國鋁業大王,杜邦公司從19世紀開始,就是美國最大的火藥生產商。
比較特殊的是羅斯柴爾德,他們並不是為投資德國而來,而是為貝爾福宣言。
代表羅斯柴爾德家族來莊園的,是貝爾福宣言的另一位主角,希伯來復國聯盟負責人之一的L·W·羅斯柴爾德。
羅斯柴爾德希望能以投資,換取俄羅斯對貝爾福宣言的支持。
喬治頗為意外,貝爾福宣言又不是把希伯來人安置到俄羅斯,跟俄羅斯有啥關係?
還真有。
由於不支持貝爾福宣言,被英國威脅的漢志王國,轉頭就加入自貿聯盟,讓羅斯柴爾德如鯁在喉。
時下的漢志,由於沒有發現石油,國力弱小,國內有多少人都搞不清楚,不值一提。
但由於俄羅斯的支持,漢志王國無懼英國威脅,這對貝爾福宣言能否落實有著重要意義。
喬治不重視貝爾福宣言的原因,和俄羅斯的希伯來自治州一樣。
帝俄時代,希伯來人一直鬧著要自治,由於歷代沙皇的高壓政策,一直沒能如願。
克倫斯基順應民意成立希伯來自治州,希伯來人卻因為位置偏僻不願意前往,這下連那些同情希伯來人的俄羅斯人都沒話說了。
貝爾福宣言也一樣。
一直以來,希伯來人都想建國,能把一封英國政要的私人信件當做建國的立國之本,希伯來人只迫切可見一斑。
和希伯來自治州一樣,絕大部分歐洲希伯來人對於巴勒斯坦並不滿意,所以不願意前往巴勒斯坦。
喬治所知的歷史,是在小鬍子上台,歐洲大規模排油後,希伯來人才不得不前往巴勒斯坦。
也就是從那時起,「貝爾福宣言」才被希伯來人奉為聖旨。
羅斯柴爾德在美國的聲譽並不好,原因是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羅斯柴爾德由於不看好美國,撤回了在美國的所有投資。
這一嚴重誤判,導致羅斯柴爾德在美國的影響力嚴重受損,至今沒能恢復元氣。
「羅斯柴爾德一直很想重回美國,但現在的美國,已經不是100年前的美國了。」
約瑟夫不大看得上希伯來人的所謂智慧。
從邏輯上說,羅斯柴爾德的選擇似乎沒問題,撤回投資並不是徹底放棄,而是等戰爭結束後重回美國,到時候憑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實力,依然可以呼風喚雨。
美國人也不傻,一個見風使舵的家族式企業,即使實力再強,也不會得到美國的信任。
喬治看眼約瑟夫。
約瑟夫胸有成竹:「在美國的多爾戈魯科夫家族,已經是美國的一部分。」
這就對了。
很多人都明白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道理,真正到做事的時候,卻忘得一乾二淨。
單輪大王頭銜,多爾戈魯科夫家族比洛克菲勒、摩根還要多一些。
多爾戈魯科夫除了是汽車大王之外,還是電力大王,在通訊領域同樣舉足輕重。
羅斯柴爾德提出的條件,讓喬治很不滿意。
羅斯柴爾德希望以投資俄羅斯礦產資源,換取俄羅斯對貝爾福宣言的支持。
如果羅斯柴爾德要投資俄羅斯基礎建設,喬治沒準就同意了。
挖礦這種事還不是有手就行,隨著工程機械越來越普及,礦產資源對於人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小,在喬治看來,羅斯柴爾德與其說是交換,不如說是以此進入俄羅斯資源領域。
怎麼著,想從俄羅斯賺錢,還想獲得喬治的感激?
又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典型案例。
既然態度如此不誠懇,自然不會獲得喬治的回應。
先把羅斯柴爾德打發走,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以小約翰和小摩根為首的家族財團,希望參與到德國的重建計劃中。
倫敦會議還在討論賠款額,沒有進入重建階段。
美國資本對於海外市場的需求,已經迫不及待。
從紐約前往華盛頓的路上,小約翰就已經對喬治挑明,美國在國際秩序上,和俄羅斯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
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的遭遇,讓這些資本市場的新貴們怒火中燒,小約翰和小摩根要狠狠教訓那些歐洲資本市場的老錢,這和喬治不謀而合。
喬治沒有將俄羅斯帝國的滅亡,歸咎於英國和法國的背刺,帝國滅亡是俄羅斯自作自受。
喬治永遠無法原諒的,是英國拒絕接納尼古拉。
喬治很難想像尼古拉在知道這個消息後,內心該有多絕望。
每每想到尼古拉,喬治就很想化身小鬍子橫掃歐洲——
錯了,錯了,不是橫掃歐洲,而是匡扶正義,替天行道。
作為一隻躲藏在君士坦丁堡的老狐狸(來自英國的形容),喬治肯定不會親自下場,衝鋒在第一線。
對凡爾賽體系懷恨在心的德國是最佳載體。
俄羅斯自身也要重建,對於援助德國復甦,說實話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以小約翰和小摩根為首的美國家族財團,願意承擔恢復德國經濟所需的資金。
「三國協約不會消失,而是以一種新的方式繼續存在。」
小摩根的態度最堅決,如果喬治不同意美國資本的介入,美國資本會效仿俄羅斯,單獨和德國達成協議。
喬治一時恍然。
不對啊,在喬治了解的歷史中,俄羅斯和美國以及德國,從來沒有形成類似三國協約之類的組織。
「我們不會結盟,但在基於廣泛共同利益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團結一致,俄羅斯為德國保留軍事實力,美利堅負責重建德國經濟——」
小約翰的坦誠,讓喬治似乎發現了真相。
歷史就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作為未來兩級,一戰和二戰之間的這段歷史,肯定是美國和俄羅斯說了算。
所以德國為什麼從一戰後的油盡燈枯,只用了短短二十年,就具備橫掃歐洲的實力,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約瑟夫心潮澎湃,在喬治耳邊低語。
菲利克斯遞過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美利堅、英吉利、法蘭西。
喬治直到菲利克斯的意思。
如果俄羅斯不同意和美國聯手,美國就會轉而尋求和英法聯手,共同對付俄羅斯。
美國的立場就是這麼模糊——
也不對,美國的立場一直都是很堅定的:美國優先。
喬治的立場也很堅定,那就是俄羅斯優先。
「我們先來討論下蘇伊士運河的問題吧——」
喬治需要小摩根和小約翰的投名狀。
英國之所以能控制全球貿易,馬六甲、蘇伊士、直布羅陀這些關鍵節點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喬治也不是要控制蘇伊士運河。
只要將蘇伊士運河和英國剝離,英國對地中海的影響力最少降一半。
最妙的是,將蘇伊士運河和英國剝離,不僅符合俄羅斯的利益,而且會得到所有地中海國家的一致同意。
「你出計劃,我們出錢。」
小摩根分工明確,各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美國人最擅長以自由貿易的名義,向全世界輸出。
喬治雖然不承認,俄羅斯擅長顛覆的形象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形成共識。
從東印度到保加利亞王國,黃泥巴掉到褲襠里,不是翔也是翔。
喬治需要小摩根和小約翰們的投名狀。
美國人也要看看喬治是不是真的戰無不勝。
既然達成初步協議,慶功酒總要喝一杯。
於是約瑟夫就讓人送來葡萄汁。
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稱「伏爾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製造、售賣以及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料皆屬非法。
自己在家裡喝酒不算違法,但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最高可被罰款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
這就是約瑟夫舉辦招待會,不舉行晚宴的原因。
美國是清教徒組成的國家,酒精在清教的規則內是不被允許的。
禁酒令出台的直接原因是,酗酒是造成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所以禁酒成為美國最大的政治正確。
讓人所料不及的是,禁酒令開始實施後,家庭暴力並沒有明顯減少,反倒是因為走私,滋生出更多社會問題,美國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受到影響,民主黨也因禁酒令產生嚴重分歧。
約瑟夫莊園的葡萄汁,是一種酒精含量低於0.5%的飲料,這種飲料完全合法,但是在說明書上註明了一些注意事項,如果操作不當,這種飲料就會變異成葡萄酒。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葡萄汁飲料,居然是喬治在法國的葡萄酒莊園生產的。
「哇,喬治,你連這種錢都賺!」
菲利克斯大開眼界,難怪尤里耶夫家族崛起的速度這麼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