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怪胎
現在的電視還不是喬治熟悉的樣子,一米多高的方體大箱子,屏幕只有巴掌大小,關鍵還沒有配套的電視節目,想進入千家萬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阿穆爾電氣公司已經購買了茲沃雷金的發明專利,以茲沃雷金為主組建了專業的團隊,對相關技術進行研究和改善。
相對來說喬治還是更重視火箭。
在和德國人進行合作之前,俄羅斯通過火箭炮,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經過持續不斷的改進,火箭炮的射程也從世界大戰期間的8.5淺米,提升到目前的20千米。
和德國展開合作後,火箭炮的精度有了巨大提高。
和軍方裝備的重型野戰火炮相比,火箭炮的射程和精度均有不足,只能靠數量彌補質量。
和量大管飽的俄式裝備相比,德國裝備的突出特點是製作精良,性能可靠,技術水平雖然都差不多,德國裝備明顯更精細,給人感覺比俄式裝備更高檔。
這是由兩國實際情況決定的。
俄羅斯資源豐富,再昂貴的裝備,在俄羅斯都能變成消耗品,沒了再造就是。
德國資源有限,每一份好鋼都要用在刀刃上,這就要求德國人必須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
對於這一點,喬治·西門子體會尤為深刻。
1914年,喬治·西門子提出飛行魚雷理論,但限於當時德國的情況,喬治·西門子只進行了一些理論方面的研究,並沒有開展實際操作。
德國對於軍事裝備的態度非常謹慎,完善了理論之後進入實驗室階段,經過多個批次的產品改良,最終確定方案進入生產階段,一開始還不敢造太多,邊生產邊改進。
俄羅斯研究軍工設備的方式簡單粗暴,理論是否完善不重要,實驗室階段能跳過就跳過,好不好用的吧,先造出來一批試試再說。
如果將德國技術研發稱為慢工出細活。
俄羅斯就是標準的大力出奇蹟。
喬治·西門子最初對於和俄羅斯的合作,並不抱多大希望,畢竟在喬治·西門子看來,俄羅斯人不太可能向喬治·西門子展示俄羅斯的核心技術。
俄羅斯工程師的坦誠讓喬治·西門子徹底顛覆了一直以來對俄羅斯人的固有印象。
在大部分德國人心目中,俄羅斯人是野蠻的,難以溝通,不可理喻,貴族花天酒地醉生夢死,老百姓都是農奴,士兵是灰色牲口,從上到下都爛透了。
這肯定是偏見,如果俄羅斯真的這麼糟糕,德國王室也不會和俄羅斯王室頻繁通婚。
俄羅斯工程師並沒有因為喬治·西門子的身份,就將喬治·西門子排除在核心團隊之外,在喬治·西門子抵達阿穆爾的第一天,俄羅斯工程師就將喬治·西門子帶到位於內陸深處的尤里耶夫。
如果將海參崴形容成阿穆爾的臉面,尤里耶夫則是阿穆爾的大腦。
俄羅斯的飛機、潛艇、無線電、裝甲鋼等研究機構都在尤里耶夫。
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尤里耶夫這座城市,喬治·西門子乘坐的火車也沒有窗戶,在此之前,喬治·西門子甚至不知道尤里耶夫的存在。
尤里耶夫面積很大,人口卻不多,整個城市只有不到5萬人。
這座城市裡有超過6000名軍工科研人員,有些團隊的研究項目,連馬里奧這個阿穆爾州長都不知道。
在了解到俄羅斯火箭炮的實際性能參數後,喬治·西門子滿心憂愁。
俄羅斯人向喬治·西門子敞開核心數據,要麼是毫無保密意識,要麼是根本不擔心喬治·西門子泄密。
俄方的技術團隊負責人叫費爾多,首席工程師是火箭炮專家扎布洛夫。
在拿到喬治·西門子的研究資料後,扎布洛夫只用一個月就拿出樣品,效率前所未有。
「我們有一位工程師曾經提出過類似構想,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並沒有進行深入研究,你的設計並不複雜,我們的倉庫里有很多半成品,只需要進行一些修改,就可以進行實驗。」
扎布洛夫的話讓喬治·西門子心驚肉跳,突然有種關公門前耍大刀的感覺。
喬治·西門子只進行了理論性研究,俄羅斯工程師卻已經做了大量實驗,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連火箭的尾翼都有十餘種,單純在火箭炮的研究上,俄羅斯遙遙領先。
和火箭炮相比,飛行魚雷的技術難點在飛行的控制上,喬治·西門子提出的方案是線控,扎布洛夫更傾向於使用無線電遙控。
1898年,美國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申請的613809號專利,其中包括無線電控制技術;同年,特斯拉在紐約麥迪遜花園舉辦的電氣博覽會上公開展示了一艘可以潛水的遙控潛艇。
特斯拉的專利保護已於1912年到期,由於特斯拉沒有續費,遙控專利目前處於公開狀態。
阿穆爾軍工集團沒有用特斯拉的專利生產遙控玩具,而是用於軍事研究。
第一次實驗雖然並沒有達到扎布洛夫的預期,依然遠遠超出喬治·西門子的預料。
在充分認識到俄羅斯軍工技術人員的實力後,喬治·西門子全心投入,經過兩年多的研究,於是就有了這枚真正具備實戰能力的火箭。
這枚火箭的缺點是需要控制人員乘坐飛機,對火箭進行遙控,還不能真正做到發射後不管。
電視技術的出現,為遙控火箭奠定了技術基礎。
換成其他人,一時半會兒不會把這兩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技術聯繫到一起。
這就是喬治最大的金手指。
「想想看,如果有一天,火箭射程可以超過1000公里,再強大的艦隊,都將在火箭面前灰飛煙滅。」
喬治的描繪讓彼得和瓦西里熱血沸騰。
跟追究經濟效益的歐美科研人員相比,俄羅斯的科研人員確實是有點軸,很容易一條路走到黑。
這也同樣是體制決定的,科研人員能力再逆天總要吃飯,神奇如尼古拉·特斯拉,破產之後窮困潦倒,最終死在紐約的旅館裡,怎麼死的都不好說。
俄羅斯的研究人員沒有後顧之憂,馬里奧除了沒有給尤里耶夫的研究人員發老婆,生老病死全包,金錢對於尤里耶夫的很多研究人員來說根本沒意義,這幫人正在逐漸退化成和尼古拉一樣對於金錢沒有任何概念的俄羅斯巨嬰。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定還會打開一扇窗。
生存技能嚴重退化的技術巨嬰,科研能力非常強悍,再加上俄羅斯的制度優勢,一旦在某項技術上形成突破,很容易進入井噴狀態。
「我們能否將飛行魚雷安裝到軍艦上?」
彼得最關心的還是海軍。
「根本沒有什麼飛行魚雷,這是屬於陸軍的火箭炮。」
瓦西里態度堅決,海軍多吃一口,陸軍就要少吃一口。
彼得不氣,海軍也有自己的技術研究所。
如果是從頭開始研究飛行魚雷,海軍技術研究所確實是沒這個實力。
但如果只是將飛行魚雷和軍艦結合到一起,海軍技術研究所還是可以做到的。
喬治的心思已經不在飛行魚雷上,而是轉到噴氣機。
和世界大戰期間相比,飛機的性能和安全性在不斷提高,民用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阿穆爾航空公司成為最大受益人。
民用飛機對於技術的要求不高,將運輸機隨便改改就可以用於民用航空。
喬治很不喜歡俄羅斯人的隨便,在很多領域,俄羅斯其實都有先發優勢,就是因為「隨便」,就被無意中放棄了。
喬治對於工業產品的要求只有一個:精益求精。
喬治之所以和德國人合作,主要是因為德國人對於工業的嚴謹態度。
如果將德國的嚴謹,和俄羅斯的資源結合到一起,二戰打不打不好說,冷戰肯定不會再有了。
軍用飛機追求性能,民用飛機追求的是舒適性,這兩個方面都是無止境的。
螺旋槳飛機發展到現在,尚未進入瓶頸,還有發展空間。
但喬治清楚的知道,噴氣式飛機才是未來。
基於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發展理念,喬治給軍工技術人員們布置任務,開始對噴氣式飛機的研究。
事實證明,喬治對俄羅斯人的了解還是不夠。
或者說,俄羅斯的技術積累水平,遠遠超出喬治的預料。
喬治本以為軍工技術人員再牛逼,噴氣式飛機要出現,至少要等個三五年。
6月2號,僅僅在喬治將任務布置下去兩個月之後,阿穆爾傳來好消息,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試飛成功。
這——
喬治看到報告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安德烈在吹牛逼。
看完報告之後喬治才恍然大悟。
試飛成功的飛機,嚴格說起來並不是噴氣式飛機,只是將火箭發動機和滑翔機結合在一起的怪胎,只在空中飛行了30秒。
這次實驗的目的,只是為了驗證噴氣式飛機的可行性,確定在火箭發動機點火之後,飛機不會解體而已。
既然沒有解體,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持續提高噴氣式飛機的技術水平。
(本章完)